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体育教资科三教学设计题怎么做(教资科三体育简答题大纲)

本文目录一览: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设计题怎么做?

根据教材内容具体编排。

1、建议:考生可以把自己做过的一些题目反复练习,比较自己所写答案前后的不同之处,不断改进自己的答案。掌握了这类题型的答题方法之后便可以轻松破解每一道教学设计题。还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 

2、对文本的正确把握,是恰当进行教学设计的第一步。考生除了在备考期间要熟悉教材外,还需要经常翻看优秀的教案和教学设计案例。通过对教材和教参的分析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创造,使教材成为教学的文本而不能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其次,在考试中,考生首先要仔细审题。然后认真阅读文本。对知识点的理解、重难点把握等环节都是高频的出题点。

3、对教材的分析要着重把握以下六点:1)弄清教材对“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2)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3)把握教材的特点。4)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5)清楚教材中的重点、难点。6)解决教材疑点、疑难。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三考试题型是什么样的?

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解答题、材料分析题、课例点评题、诊断题、辨析题、教学设计题、活动设计题。在机考科目中还采用了多媒体试题的形式。

教师资格考试命题依据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心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突出专业导向、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

2012年幼儿园和小学类别的所有考试科目采用机考,其余科目采用纸笔考试。笔试各科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

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法,通过备课、试讲、答辩等方式进行。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研制的面试测评系统。

教师资格证分析: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后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正式实施,打破教师终身制且五年一审,改革后将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在校专科,本科能报考。成考,自考,网络教育学历,需要毕业才能报考,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

2018年9月,教育部宣布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社会各类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证书、证明不能作为教师资格证书使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考试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题怎么做

教学设计一:

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

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

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教学设计一”中的教师采用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索。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技能,但如果一味采用这种方法,将使学生形成接受学习的方式,只会模仿,不会灵活运用,更不会创造。

“教学设计二”中的教师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展开知识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自己思考,从而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怎么做

教学设计: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最后有一道教学设计题,有三问,总分40分。第一问一般是学科知识,分值10分。第二问一般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分值10-15分。第三问一般是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提高(练习)、小结作业的设计,板书设计或者编写三道题并说明设计意图,分值15-20分。

作答策略

1、第一问学科知识

2、第二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第三问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提高(练习)、小结作业的设计。

拓展资料

关于教学设计

1、特征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2、方法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

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3、教案设计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证国考科目三最后一道答大题该怎么答

可以,是可以随便选的 。

试卷的最后一题教学设计题会写要求,仔细看,按要求答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最后有一道教学设计题,有三问,总分40分。

1、第一问一般是学科知识,分值10分。

2、第二问一般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分值10-15分。

3、第三问一般是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提高(练习)、小结作业的设计,板书设计或者编写三道题并说明设计意图,分值15-20分。

报考条件

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二)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三)初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四)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五)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教师资格证

  • 评论列表:
  •  酒奴徒掠
     发布于 2022-07-17 05:28:07  回复该评论
  • 学设计题,有三问,总分40分。1、第一问一般是学科知识,分值10分。2、第二问一般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分值10-15分。3、第三问一般是教学过程,包括
  •  世味信愁
     发布于 2022-07-16 23:55:20  回复该评论
  • 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反馈性原则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
  •  绿邪俛就
     发布于 2022-07-17 03:12:12  回复该评论
  • 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展开知识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自己思考,从而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
  •  鹿岛羁客
     发布于 2022-07-16 20:06:49  回复该评论
  • 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程序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