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蔡元培关于体育的名言
蔡元培先生认为:“凡德道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
“一切道德,殆皆非羸弱之人所能实行者。苟欲实践道德,宣力国家,以尽人生之天职,其必自体育始矣。”
体育与智育关系密切,康强之精神,必寓于康强之身体!
教育独立思想
“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由于军阀混战,经济凋敝,北洋政府又不重视教育,国家预算中教育经费比例极低,如1920年前后国家预算中教育经费仅占1.2%左右。仅此有限的预算内经费还常被侵占挪用,也不能如数到位,导致教育经费奇绌,教育事业陷于难以为继的程度。
蔡元培一贯视教育为救国的基本途径,推崇思想、学术自由,加之身为北京大学校长,对政府官僚掣肘、摧残教育有深切的感受,因此是教育独立的积极倡导和支持者,并从理论上加以引导。1922年3月,他在《新教育》上发表了《教育独立议》一文,阐明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成为教育独立思潮中的重要篇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蔡元培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是什么意思?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意思是美培养的教育,需要与智的培养相辅相成,以此实现到达对品德的培养。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蔡元培
相关名言
作者 名言
蔡元培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蔡元培 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蔡元培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蔡元培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 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蔡元培 对于学生的希望: 一、自己尊重自己。 二、化孤独为共同。 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 四、有计划的运动。
蔡元培 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
蔡元培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蔡元培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
蔡元培 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蔡元培 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蔡元培、黄炎培 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怎么理解蔡元培的“完善人格,首在体育”这句话
体育的竞技精神和永不言败的信念是对人格升华和完善的很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