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运动员血液特征,这样特征对体育运动实战有什么意义?
- 2、红细胞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 3、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有利于体育锻炼为什么是和血红细胞有关?
- 4、红血球对运动成绩有什么影响?
- 5、举例说明血液中血红蛋白在体育运动实践的应用
- 6、增加运动量可以使红细胞更活跃吗
运动员血液特征,这样特征对体育运动实战有什么意义?
短跑运动员的血液系统特点
来源:中国运动遗传资源网 作者: admin 时间: 2007-5-10
血液是机体载送养料和氧气的主要载体。短跑运动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因此血液成分对于一名优秀长跑运动员是至关重要的,由此提出了“运动员血液的概念”,运动员血液与普通人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短跑运动员的纤维蛋白溶解能力明显增强,而且有比一般人较多的循环血量和数目较多的红细胞,有较高的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同时,短跑运动员有较好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和较低的血液粘度,这有利于血液的流动,运输氧气和养料。
相关概念:
运动员血液:是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由于运动训练使血液的性状发生了一系列化适应性变化,如纤维蛋白溶解能力增加,血容量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血粘度下降等,具有这些变化特征的血液,称之为“运动员血液”。
纤维蛋白溶解: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凝血过程中生成的纤维蛋白可在一系列水解酶的作用下,变成可溶性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这种血液凝固后出现的血凝块重新液化的现象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血液溶量:是指人体循环务血量的总量,包括血浆容量和血细胞容量。
红细胞:正常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呈双面凹圆盘形,直径 6-9 微米,寿命为 120 天。正常成年男子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含有经细胞为 450-550 万个,成年女子为每立方毫米血液含有红细胞约 380 万 -460 万个。其作用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缓冲血液的酸碱度。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结合蛋白质,由一分子的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值为 11-15g/100ml ,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值为 12-16 g/100ml 。
红细胞流变性: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各自呈分散状态存在于流动的血液中,并在切应力作用下很容易变形,即被动地适应于血流状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减少血流的阻力,这一特性称为红细胞的流变性。
红细胞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一、红细胞的形态与数量
红细胞体积很小,直径只有7~8μm,形如圆盘,中间下凹,边缘较厚。它具有弹性和可塑性,在通过直径比它还小的毛细血管时,可以改变形状,通过后仍恢复原形。正常红细胞形态如图所示。
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但它仍具有代谢功能。红细胞内充满着丰富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约占细胞重量的32%,水占64%,其余4%为脂质、糖类和各种电介质。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年男性为500万/mm3,女性为420万/mm3。红细胞数目可随外界条件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改变。高原居民和新生儿可达600万/mm3以上。从事体育运动而经常锻炼的人红细胞数量也较多。血红蛋白含量,男性为12~15g/100ml,女性为11~13g/100ml。
二、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此外还在酸碱平衡中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这两项功能都是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如果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出来,溶解于血浆中,即丧失上述功能。
血红蛋白(Hb)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合而成。血液呈现红色就是因为其中含有亚铁血红素的缘故。该分子中的Fe2+在氧分压高时,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在氧分压低时,又与氧解离,释放出O2,成为还原血红蛋白,由此实现运输氧的功能(见呼吸章)。血红蛋白中Fe2+如氧化成Fe3+,称高铁血红蛋白,则丧失携带O2的能力。血红蛋白与CO的亲和力比氧的大210倍,在空气中CO浓度增高时,血红蛋白与CO结合,因而丧失运输O2的能力,可危及生命,称为CO(或煤气)中毒。血红蛋白在CO2的运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渗透脆性(简称脆性) 正常状态下红细胞内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致相等,这对保持红细胞的形态甚为重要。将机体红细胞置于等渗溶液(NaCl/0.9%)中,它能保持正常的大小和形态。但如把红细胞置于高渗NaCl溶液中,水分将逸出胞外,红细胞将因失水而皱缩。相反,若将红细胞置于低渗NaCl溶液中,水分进入细胞,红细胞膨胀变成球形,可至膨胀而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入溶液中,称为溶血。
把正常人红细胞置入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从0.85%、0.8%……0.3%NaCl溶液),在0.45%的溶液中,有部分红细胞开始破裂,即上层液体呈微红色,当红细胞在0.35%或更低的NaCl溶液中,则全部红细胞都破裂。临床以0.45%NaCl到0.3%NaCl溶液为正常人体红细胞的脆性(也称抵抗力)范围。如果红细胞放在高于0.45%/NaCl溶液中时即出现破裂,表明红细胞的脆性大,抵抗力小;相反,放在低于0.45%NaCl溶液中时才出现破裂,表明脆性小,抵抗力大。
2.悬浮稳定性 悬浮稳定性是指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将与抗凝剂混匀的血液置于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经一定时间后,红细胞由于比重大,将逐渐下沉,在单位时间内红细胞沉降的距离,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以血沉的快慢作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大小。正常男子第1小时末,血沉不超过3mm,女子不超过10mm。在妊娠期,活动性结核病,风湿热以及患恶性肿瘤时,血沉加快。临床上检查血沉,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关于维持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红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之故,因为同性电荷相斥,红细胞不易聚集,从而呈现出较好的悬浮稳定性。如果血浆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增加,其被红细胞吸附后,使之表面电荷量减少,这样就会促进红细胞的聚集和叠连,使总的外表面积与容积之比减少,摩擦力减小,血沉加快。血沉的快慢主要与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含量有关。
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有利于体育锻炼为什么是和血红细胞有关?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空气稀薄、氧气含量较少,因此导致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血液运输的氧气减少,组织细胞缺氧,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减少,因此出现高原反应.为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血液中的红细胞会增多,增大对氧的运输能力,因此过一段时间后高原反应消失.
故选A.
红血球对运动成绩有什么影响?
奥运会严令禁止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否则将会遭到最严厉的惩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利用增加运动员本人血液中红血球的含量来提高运动成绩的新技术,使得奥运会的检查官员们感到十分担心。
血液中的红血球含有载氧的血红蛋白分子。由于肌肉的耐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得氧的多少,血红蛋白的增加,导致了氧的增加,从而使肌肉耐力增加,还可使运动员跑得更快。
这项新技术表明,在比赛的六个星期以前,抽出运动员自己体内的一夸脱血,分离成血浆和红血球,将其中的血浆再输入体内,而把红血球冷藏起来。在比赛之前再将冻藏的红血球融化,注入运动员自己的体内,可以明显地提高运动成绩。
要想判定一个运动员比赛时体内的血红蛋白浓度是否高于自身正常状态下的浓度,那是很不容易的。况且,血红蛋白的浓度可以通过在高原训练的方法来增加。这就是为什么要有高原训练的原因。
据说我国女游泳运动员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好成绩,除训练得法外,还要归功于她们自身的先天条件:一是身体形状发育好;二是血红蛋白含量高。
举例说明血液中血红蛋白在体育运动实践的应用
血红蛋白是关于什么的指标?
血红蛋白是血常规中的一项指标,红细胞内含大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的机能主要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除作为血液缓冲物质而发挥作用外,其主要功能在于携带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是什么意思?
1.相对性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在另一些情况下,病人并无组织缺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增多并非机体需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亦无代偿意义,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增加运动量可以使红细胞更活跃吗
增加运动量确实可以使红细胞更活跃。这是因为运动量增加时,身体的耗氧量也增加,身体会自动做出调节,增加红细胞的数量来提高氧的输送能力。
人的血液中大部分成分为红细胞,红细胞是人体内生命活动所需氧的运送媒介,其作用是将肺部的氧气运送到全身的组织细胞,并将二氧化碳带出。
红细胞非常小,在1立方毫米的血液里含有500万个红细胞,人体内的红细胞数可达250亿个。红细胞数目可随外界条件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改变。高原居民和新生儿可达600万/mm3以上,这主要是跟高原地区氧气稀薄,需要有更多红细胞来运输氧有关。而从事体育运动或经常锻炼的人红细胞数量也较多,同理也是因为运动耗氧量大,身体做出调节,增加了血红细胞的数量来获得氧运输能力的提高。
而由于红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细胞核以及细胞器,无法自行制造自己的结构,也无法使自己的结构维持长久。身体内每天红细胞破坏量约1%,需加以补充。照这样计算,人体每天要制造一百亿个细胞。对于血液中红细胞含量较多的人群来说,代谢的数量更多了,所以增加运动量无疑可以使红细胞的数量和活跃度都增加。
扩展知识:
红细胞运输氧的过程:红细胞通过血红蛋白运送氧气,红细胞的90%由血红蛋白组成。血红蛋白是一种红细胞相关的化合物肌红蛋白,在肌肉细胞中存储氧气。血红蛋白(Hb)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合而成。血液呈现红色就是因为其中含有亚铁血红素的缘故。它可以在肺部或腮部临时与氧气分子结合,该分子中的Fe2+在氧分压高时,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在氧分压低时,又与氧解离,身体的组织中释放出氧气,成为还原血红蛋白,由此实现运输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