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双节棍的转棍问题
- 2、学习武术心得体会
- 3、大学生体育武术课心得体会
- 4、练武心得300字
- 5、武术中棍的技术特点
双节棍的转棍问题
右手正手握棍,向前上方挥棍,顺势顺时针转棍,此时反手握棍。再翻腕逆时针转棍。这是基本棍花,即单手平掌换棍。但有一定的难度。不过你要是会了,再加以变化就会有很多漂亮的棍花了。不信你看看李炎才师傅的单棍表演,用的大部分就是平掌换棍。玩起来就像孙悟空玩金箍捧一样。漂亮吧!漂亮那就好好学吧。
学习武术心得体会
外练体内练气,一套拳打下来身心真的很舒畅。心情特别烦躁的时候就练倒功,特别能发泄。心里如果有气就打太极,很能平静心情。其他的就得自己体会了,别人说得再怎么样也不如自己体会
大学生体育武术课心得体会
写作思路及要点:开头写大学武术体育课的学习总结,中间写详细收货成果,结尾升华体育课的主题。
正文:
转眼之间,进入大学已将近两年的时间,大学体育课也伴随着我两年之久了。大学体育是本着发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娱乐我们的身心,提高我们身体素质的原则。在大二的下学期里,我的体育课学习的项目是武术——太极二十四式的太极拳。
对这门课的学习也已到了一定程度,谈不上见解,但感触颇深。我之所以选择武术起初的原因就是因为想达到一个强身健体的效果,若能学到防身之术当然最好。但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这门体育课与想象的并不一样。
它带给我的不仅是身体上的锻炼,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宁静,在太极的一式一招行云流水的挥洒时,内心的浮躁和喧嚣也暂时平静下来,体味到一丝超然的味道。我想这也是太极的神奇之处。
大学体育是高校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学校体育系统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增强和完善大学生的身心素质,使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以保证顺利学习,当今社会企事业单位吸收新人时,既要重视他的德行操守,也要看他的健康水平。
大学体育是衡量大学生是否做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大学生经受“磨练”和体验“成功感觉”的主要方法,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风气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广泛号召。
生命在于运动,只有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才能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而太极的普及也让古人的养生之道带给我们更多益处。要让体育的精神和学风深入人心,真正的做到“终身受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国家、大家及以后的小家,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俯仰于家国天下的怀抱里大展宏图。
练武心得300字
学习武术的心得体会
武术,由于传统观念的认识不足,很多人一提起武术就会问,你能打几个人呢?
其实,现在的武术我们应该重新来认识自从有了武术课之后,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武术最初的形成目的确实是保家护院、战场厮杀,但是随着现在的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文素质的逐渐提高,这方面的含义也就随之而淡化下来了,反而,武术开始慢慢向健身艺术竞技方面发展,当然并没有淡化防身自卫的技术
我学习了武术之后,有以下的感受武术是全方位的全身心的运动,它不紧锻炼我们的体育技能,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所谓一日不练十年功,学习武术就要下定决心,每天坚持锻炼,虽然有时候会觉得枯燥乏味,但是中间一旦间断练习,功力就会大退。
练武是很累的,是要吃的下苦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学习武术,其实我认为最主要的也是这一点,武术的技能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乃是习武一定要修武德,一个没有武德的人早晚是会被人唾弃的,反而他学的越好越与社会有害,武德不仅仅是武德,更是教会我们怎么去做人,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许有些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但是修身是第一位的,我们做人的事理其实要用心体会,很多都能在习武之中领悟的到,这个学问太大了,用尽毕生也未必能参悟的透,所以从武术衍生出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学问太大。
武术中棍的技术特点
棍术,以抡、劈、戳、撩、舞花等棍法所组成的套路练习,它的特点是使用两端,“棍打一大片。”棍,作为一种兵器,其作用和威力是不可忽视的。棍法快速勇猛,舞动如飞,练起来呼呼生风,节奏生动,是人们所喜爱的武术健身套路。
棍术,其演练技巧和方法各门各派有所各异,但一般的基本技法具有以下四点。
一、 握法灵活
拳语说:“枪似游龙,棍若雨”。棍的特点似疾风暴雨,密而不疏。棍分棍梢、棍身、棍把(即根部)三部。在运动中,一般都是梢、身、把交互使用,变化多端。欲使棍法纵横,抡劈如意,握法灵活是第一要素。
握法很多,一般常见的有阳手握法,即手心向上;阴手握法,即手心向下;阴阳手握法,即一手心向上,另一手心向下;对手握法,即虎口相对,交叉手握法,左右手交叉;滑动握法,一手滑出;等等。不同的棍法,或是棍法在运动之间的变化,都是不同的握法为基础的。握法娴熟,将会对棍术水平的提高有所作用。因此,正确而灵活的握法,是棍术技法中重要环节之一。
二、 棍法规整
棍法,是指以劈、抡、戳、撩等格斗法则为准绳,在棍理的指导和制约下形成的基本棍术方法,或称棍术基本动作。棍法内容很多,有劈、抡、戳、撩、挂、崩、点、扫、穿、拦、挑、架、托、云、提、砸、舞花等。不同流派的棍术套路,有各自不同的棍法,并在棍的内容和棍法运用方面,也各有侧重。但在主要方面,大体一致。
每种棍法都有严谨的规格,遵循棍法的规格要求,操之熟练,运用得法,是棍术技法的根本所在。有了准确无误的棍法技能,方能在战术法则的启示下,组成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特点突出的棍术套路。同时也能完整地表达棍术特具的色彩。
三、 梢把兼用
“棍打一大片,密集如雨”,是说棍的本身具有梢把兼用的特有技能,灵活多变,倏忽纵横的技能特色。基于这一技术基础,加之奇正开合,诈敲斗引的战术引导,棍术就有了密而不疏的条件。
棍术中也有使用单头棍的,一般说单头棍多用枪法,或是兼枪带棒。这种以枪棒兼用的棍术,在运动结构上往“不如梢把兼用的棍术来得活泼密集。”“枪似游龙,棍若雨”,“雨”即意味着密集。要达到密集,就必须梢把兼用,方能变化无穷,充分体现棍的技术风格。
梢把兼用,首先应明了棍法要领,掌握用力规律和变化特点,由满到快,反复练习,才能使梢把运用自如。如“戳把盖棍”、“劈棍挑把”等,皆是梢把兼用的常法。
四、 势合力顺
势,即架势,姿势的意思;合,是指三盘六合,三体(意同三盘)同功的意思;力顺,是指发力顺达。只有姿势协调,发力顺达,才能表现出棍术的正确技术。
任何器械无不以身做势,棍术也不例外。势与力,合与顺,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架势的吞吐伸缩,起伏转换,直接和棍法的运用紧密关联。架势协调,方能械随身走,身械如一。势合,还有一层意思,即身与械合,把与法合(握把),法与理合。有了以上三合,棍术自然会得心应手。
棍术讲究梢把兼用,其棍法也就多变,劲力的运用就须随着棍法的变化需要而忽刚忽柔、亦刚亦柔,刚柔兼备。发力必须顺,所谓顺也就是顺其自然,能顺棍的自然之势把劲力贯注到棍梢、棍把和棍身上去。要防止僵力、拙力。僵力和拙力非但不能使棍发挥出力量来,而且使棍术“密集如雨”的灵活反而受到滞涩,显示不出它的活泼性。
劲力的顺与不顺,与身法的正确,架势的协调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劈棍、崩棍,如果发力时肩不下沉而是向上耸起,背不直而是向后拱起,身法如此不正,姿势如此不协调,其发力必然不顺。所以力顺也须势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