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2冬奥会为主题的演讲稿怎么写?
2022冬奥会为主题的演讲稿可以按照以下的范文示例来写:
大家好,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季奥运会。它主要在世界各地举行,是世界上的冬季综合运动会,每四年一届的冬奥会场馆延庆赛区竣工。在北京鸟巢改造完成后,2022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场馆也正式启用。
位于延庆的冬奥村,主要是按照中国北方山村的文化特色设计建造的。且地势依山而建,充满了“十里山村道,千峰栎树林”的诗情画意。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将有大量的运动员和观众参加。中国已成为一个体育大国,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展示着民族意志。
北京具备承办夏季、冬季奥运会的条件,是世界上同时承办夏季、冬季奥运会的城市,人称“双城”!北京体育设施齐全,交通发达,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员众多,鸟巢、五棵松体育馆是世界上承办过夏季、冬季奥运会的场馆,北京也是世界上奥运会场馆利用率的城市。
弘扬奥运精神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奥运精神,争做文明学生》。
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一个百年的奥运梦想,伴随着神州大地上的和谐春风,点燃了亿万华夏儿女心中那熊熊燃烧的激情,她正缓缓的向我们走来!奥运圣火,点燃祥云!奥运五环,光照中华!鲜红的中国印,就是滚烫的中国心!在2008年8月8日这个辉煌的时刻,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华夏大地上,将会流传一个神奇美丽的传说!谱写一首高亢激昂的赞歌!
一届高水平的奥运会,一个最成功的奥运会,即将召开。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已经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已听到了她的脚步声、感受到了她呼吸的脉搏。作为一名成长在阳光下的中学生,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欢呼!在这迎接奥运,期盼奥运的时刻,我们一定要牢记:弘扬奥运精神,争做文明学生。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奥运,和谐奥运”这些口号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它的流行,呈现出了我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热情,也意味着我们作为东道主应有的风度。但是,这些只是标语口号,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去迎接奥运!……奥运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我们就要有永不服输的精神。世界都在凝视着中国,关注着奥运。所以,我们每一位中国人,要有团结进取的姿态,厚德载物的胸怀,民族奋进的精神!一个社会健康的文明程度,一个民族优良的道德风尚,将使历经百年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得到升华。“小胜在智,大胜在德”,文明素养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生活品质,也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学会理解并尊重整个世界,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文明礼仪不是一阵风,同学们遵守文明礼仪规范不是被动的完成老师留的“家庭作业”,而是对自己日常行为应有的一种约束。文明礼仪不会一跃而就,这是一个漫功夫。从细节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你回头看时,你会发现,文明礼仪就在你走过的足迹中。
同学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满怀激情,用实际行动传递中华文明!我想信,我们的智慧将使五环的色彩更加绚烂,我们的笑脸将使奥运精神更加辉煌。我们把奥运装在心中,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让奥林匹克精神永放光芒!
急求 关于奥运更快更高更强的演讲稿 最好多给几篇 谢谢
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的风景秀丽的小镇。公元前776年在这里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他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桂冠的人。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
令我无比自豪的是:第29届奥运会将在养育了我十六年的家乡----北京举行。这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史的文明古都,现代化与东方文明共存,她向世界开启了朱红色的大门。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正以崭新的、多姿多彩的形象跨入新世纪,她以饱满的热情欢迎全世界的体育健儿和各界朋友,共同参与奥运盛会。历经百年沧桑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拥有世界人口1/5的中国举办,将使奥林匹克精神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使她翻开奥林匹克运动的崭新一页。同时,进入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也将以全新的面貌向世界人民展示其特有的魅力。
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它显示了中国人民承办奥运的崇高目标,同时,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理念使有百年历史的奥运精神更加丰富、更加现代、更加充满活力。
“更高,更快,更强。”是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
我认为更高,更快,更强不单单指奥运健儿在比赛中的高度更高,速度更快,和力量、实力更强,它还指人们对奥运理解的境界更高,体育运动发展更快,拼搏向上的精神更强。
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她是人类体育运动永恒的主题。她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大奇迹。奥林匹克,期望建立一个没有任何歧视的社会,培养人们之间真诚的理解、合作和友谊、承认在平等的条件下为获得荣誉的公平竞争,为人们在社会的其他领域树立了一个独特而光辉的榜样。
奥运不仅是全世界体育活动的竞技场,更是拼搏精神的发源地。奥运赛场上,每一个运动员都有着强烈的运动精神和爱国精神,“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能说明这些运动员的努力,他们是经过了多少艰苦而劳累的训练才有今天的辉煌啊,努力了好多年就是为了在奥运赛场上拼一次。
我想,能充分体现这种精神的,并且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上届冬奥会双人滑冰比赛上,张丹和张昊的表现,因为他们让不只中国人震撼,也让全世界人们震撼,尤其是张丹,当她瘦弱的身躯被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腿部受伤以后,她还想继续比赛,但是剧痛让她的退步暂时失去了支撑能力,但是她必须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做出决定是继续比赛还是放弃?然而,只见她擦干眼泪,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继续比赛,她依然微笑的面对着全世界人民,忍着剧痛完成了比赛,但是当她走出赛场,她再也忍不住眼泪,抱着教练哭起来,他们获得了银牌。虽然距金牌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银牌的重量远比金牌的重量中得多,因为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了比金牌更宝贵的东西---坚持不懈的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信条是:“奥运之所重不在获胜而在参加,人生之意义不在克服而在奋斗。”这不正好全都表现在她身上了么?我想,说奥林匹克精神谁都会,但是当你真正面临挑战与选择时,还能否做到这一点呢?所以,在人们兴奋地观看奥运会的同时,还能领会到人生的真谛。
在奥运会期间,人们一般都是足不出户的,天天在家里看比赛,看的时候,也总是在参赛健儿比赛时,忍不住去评论一番,当在比赛前夕,人们为他们的战略战术出谋划策;当他们打出漂亮一击时,人们为他们欢呼;当他们失误的时候,人们又忍不住为他们惋惜。可以说,参赛健儿在比赛场上的一举一动,不仅牵动着他们的教练、家人和他们自己的心,更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
作为首都的中学生,我们要在这段时间不断为自己充电,充实自己,不辜负世界对我们的期待,做一个合格的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公民,为2008年的北京的奥运会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让我们高举“更高,更快,更强” 这面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的旗帜,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还有:
新年象征着一个新的开端,新的篇章和新的起航,恢宏的奥运画卷也由此展开。2008年,盛大的奥运会将第一次在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举办, 而到时“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口号也将在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得到更好的传承。本期《奥运中国》会通过中国体育健儿在运动场上的表现,来展现 “更快、更高、更强”这句奥林匹克格言的内涵。
“更快”:说起奥运赛场上的快,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想到飞人刘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得冠军之后,刘翔在100米跨栏项目上创造的奇迹一直在延续。2006年刘翔打破世界纪录,2007年又为中国赢得了第一个田径世锦赛冠军, 2008奥运之年,更快,不仅是刘翔等竞速项目运动员在2008年最大的目标,更是中国体育人实现理想的一种态度。
“更高”:说到高,人们会想到身高2米26的姚明,从2002年被NBA火箭队选中成为状元秀,姚明的各项技术统计数据稳定上升,并连续五年入选全明星首发阵容,姚明实现了一个非美国本土球员来说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姚明的出色表现也鼓舞着中国男篮的士气,这支世界平均身高第一的男子篮球队,提出了在北京奥运会保八争六的目标。而更高,不仅仅是中国男篮想要实现的,更是所有中国人正在追求的。
“更强”:中国女子排球队被认为是超强凝聚力的象征。早在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就连续五次获得世界冠军。中国女排从那时起就成为了一种鼓舞民族精神的旗帜。尽管中国女排也曾陷入过低谷,但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 2实现大逆转战胜了俄罗斯女排,不仅时隔二十年后重夺奥运会的金牌,也让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再一次得到了升华。现在,女排精神不仅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也让奥林匹克宗旨中的“更强“有了完美的诠释。而这种精神也必将成为中国体育人追求事业的一种信念。
冬奥会的意义和精神80字怎么写?
冬奥会的意义和精神是推动全球团结合作、共克时艰,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1、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面临多重挑战,奥林匹克运动为推动全球团结合作、共克时艰,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北京冬奥会是充分显示这种作用的大平台和大屏幕。在奥林匹克运动宗旨中,国际奥委会及时、准确地加入“更团结”。
北京冬奥会以“一起向未来”表达了对这一宗旨的呼应。在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中,中国的贡献和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举足轻重,中国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2、新冠疫情干扰下,许多国际国内比赛被迫延期或取消,好不容易归整起来的体育赛历被颠覆。相比竞赛秩序被搅乱,运动员成长、成熟周期直至退役的规律也不那么规律,一些老迈的明星不得不拖长自己的运动生涯。
北京冬奥会从申办成功开始,各项筹备按期完成,从无爽约,赶上这样的冬奥会东道主,全世界冰雪项目的运动员都是幸运的,他们无需调整目标、改变计划,如期来到北京就好,冬奥会的赛场已经在等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