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国家体育馆首体区域将整体打造为运动园区吗?
- 2、冬奥会“水立方”等几场馆年内启动改造?
- 3、北京奥运会三大标志性建筑物是什么?
- 4、北京2022年冬奥会有几个场馆?
- 5、北京2022年冬运会期间国家体育馆设观众席位多少个?
- 6、国家体育馆将升级为绿色二星建筑吗?
国家体育馆首体区域将整体打造为运动园区吗?
首都体育馆于1968年建成,在服务过2008年夏季奥运会后,这座老场馆将再度转换身份,承担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项重要比赛任务。
据介绍,首体的外观从传承保护出发不会有大的变化,但内部将通过最新的声光电技术实现“最美的冰”的理念。它不但可以在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赛时营造梦幻的竞赛体验,也为赛后吸引群众性冰雪运动体验提供优异的运动氛围和观众视觉引导。
根据改造方案,首体区域将整体打造为运动园区。改造后,将形成首都体育馆一个竞赛场馆、首都滑冰馆和首体综合馆两个训练场馆,以及综合训练馆、运动员公寓和赛事中心三个配套场馆,共6个主要建筑为核心的运动园区。
冬奥会“水立方”等几场馆年内启动改造?
获悉,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首都体育馆、首都滑冰馆、首体综合馆等5个改造场馆已经初步形成改造方案,年底前将陆续开始改造。国家体育场、五棵松体育中心、国家会议中心的改造工程将分别于2020年、2021年初开工。
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本着绿色、共享、节俭、科技的改造提升原则,今年将进行改造升级的5个场馆改造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是在满足北京冬奥会需求的基础上,所有场馆将提前规划赛后利用,减少赛后改造费用,实现精彩奥运与可持续利用双目标;其次是既能满足冬季冰上运动需要,也保留了夏季运动的功能,形成“全天候双轮驱动”的场馆运营新模式;第三是绿色环保标准大幅提升,充分利用新科技、新理念、新材料,所有场馆在节能降耗、综合高效利用、竞赛观赛环境方面都将有质的飞跃,使北京2008年奥运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由于冰壶比赛对于场地稳定性、冰面的品质、平整度等要求很高,冰水转换将是‘水立方’改造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据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历届冬奥会冰壶比赛场地都是在混凝土结构上进行制冰,“水立方”却是通过在游泳池里架空结构实现转换。从抽水、搭架子,到铺板、制冰……场地转换需要近20道工序,但因为所有模块都在工厂加工后运到现场组装,一个月内就能完成转换,且可轻松拆卸再从冰变回水,大幅降低后期拆除改造成本。未来的国家游泳中心,春季到秋季是泳池,冬季是冰场,一年四季都将向公众开放。针对有市民提出的“水立方”改造,是否还能游泳、参观等问题,北青报记者昨天致电国家游泳中心,对方表示目前运营一切正常。
北京奥运会三大标志性建筑物是什么?
1、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南部,总建筑面积为80890平方米,是奥林匹克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
国家体育馆该工程主要由体育馆主体建筑和一个与之紧密相邻的热身馆以及相应的室外环境组成。该场馆内设有固定座位数18000个及临时座位数2000个。在奥运会期间,赛时功能为竞技体操、蹦床、手球的场馆,在残奥会期间的用途则是轮椅篮球的比赛场馆。
奥运会后,国家体育馆作为北京市一流体育设施,成为集体体育竞赛、文化娱乐于一体,提供多功能服务给市民活动中心。
2、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举行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3、国家游泳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2008年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等比赛,可容纳观众坐席17000座,其中永久观众坐席为6000座,奥运会期间增设临时性座位11000个(赛后将拆除)。赛后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游泳、运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中心。
扩展资料:
国家体育馆的设计理念
国家体育馆以中国“折扇”为设计灵感,充分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奥运理念和“节俭办奥运”的原则,注重功能设计、环保设计和美感设计相结合,体现了功能第一、技术第一、满足比赛、遵守规范、节能环保、赛后利用的设计原则。
国家体育场的设计理念
国家体育场设计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采用世界先进可行的环保技术和建材,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在节省能源和资源、固体废弃物处理、电磁辐射及光污染的防护和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产品的应用等方面符合奥运工程环保指南的要求。
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理念
水立方”位于奥林匹克公园B区西侧,和国家体育场‘鸟巢’隔马路遥相呼应,建设规模约8万平方米,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外围形似水泡的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ETFE膜是一种透明膜,能为场馆内带来更多的自然光,他的内部是一个多层楼建筑,对称排列的大看台视野开阔,馆内乳白色的建筑与碧蓝的水池相映成趣,ETFE膜还能防火,离开火就熄灭了。国家游泳中心采用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脱颖而出的“水的立方”方案。
设计体现出的设计理念,融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于一体,设计新颖,结构独特,与国家体育场比较协调,功能上完全满足2008年奥运会赛事要求,而且易于赛后运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游泳中心
百度百科-国家体育场
百度百科-国家体育馆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有几个场馆?
北京2022年冬奥会共使用39个场馆,包括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24个。用于比赛的场馆中,北京赛区有6个、延庆赛区有2个、张家口赛区有4个。
一、北京赛区
1、国家体育场(鸟巢)
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奥运会时的主要场馆,也是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举办场地。这座标志性的体育场因其独特的设计而有一个"鸟巢"的别称。北京冬奥会期间,鸟巢不会举办任何体育比赛,但那里将再次成为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举办场地。
2、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中国国家速滑馆位于中国北京,其设计以独特的外观展现了速滑运动的优雅、精确、速度和动感。该馆被称为"冰丝带",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举办速滑比赛。
3、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水晶鞋)
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单板大跳台运动(BigAir)在全球的第一座永久跳台,也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
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作为2008年奥运会游泳、跳水、花样游泳项目比赛场地的"水立方",已经被改造为"冰立方",成为冰壶项目的比赛场馆。这次改造也将让国家游泳中心成为双奥场馆。
5、五棵松体育馆
2008年的奥运会的主篮球场馆也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改造,改造后场馆配备30×60米和26×60米两种尺寸的可转换冰场,不仅是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赛事通用型场馆,还能够在6小时内实现"冰篮转换",还原为篮球场,也是名副其实的"双奥场馆"。
6、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操、蹦床、手球比赛以及残奥会的轮椅篮球比赛的场地,这里也是亚洲最大的室内综合体育馆。经过两年改建,国家体育馆完成了从夏奥会场馆到冬奥会场馆的变身,改建工程除对主馆进行改造增加相关功能外,还在北侧新建冰球训练馆,如今已经是一处冰球胜地。
7、首都体育馆
首都体育馆在2008年是排球比赛场地。经过改造之后,这里会举办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赛事。
二、延庆赛区
1、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拥有中国第一个滑行运动赛道,也是亚洲范围内的第三个赛道。该中心可容纳2000个座席以及8000个站席。
2、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延庆西北部的小海托山区,由七个滑雪道组成,最大垂直落差达900米,该场馆将在冬季奥运会后继续被用于国际比赛和运动员训练。可容纳5000个座席以及3500个站席。
三、张家口赛区
1、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又被称为"雪如意",是我国首座跳台滑雪标准场地,"雪如意"顶部与地面落差达130多米。"雪如意"将承办跳台滑雪全部五个比赛项目,以及北欧两项。
2、国家冬季两项中心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区域东北侧山谷,自北向南依次布置靶场、赛道与起终点区、场馆技术楼等,赛道总长8。7公里。
3、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位于太子城区域东南侧山谷,由西向东依次为场馆运营综合区、运动员综合区、场馆技术楼、场馆媒体中心和转播综合区。
4、云顶滑雪公园
云顶滑雪公园是一个现有的滑雪胜地,这里将进行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的赛事。
北京2022年冬运会期间国家体育馆设观众席位多少个?
可容纳观众约18000人,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场馆,国家体育馆已经初步形成改造方案,2018年底前将开始改造。冬奥会期间,将转换为冰球(男子)的比赛馆。
根据初步设计,国家体育馆原有的玻璃幕墙部分将改造为仿冰玻璃砖,充分引入自然采光,通过外遮阳和内遮阳系统,调节自然采光,最大限度减少照明能耗。完成改造后,国家体育馆将升级为绿色二星建筑,既对环境无害又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在能源方面,国家体育馆将采用水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水作为冷热源,通过向水体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作为空调的冷热源,不消耗水资源,不会造成污染。此外,国家体育馆室内将增加空气净化功能,90%的空间内将具有空气净化能力,实现自动调节新风。
扩展资料
国家体育馆的业主单位为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整个国家体育馆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该项目的设计单位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是北京建工京精大房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国家体育馆工程于2006年5月28日正式开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市委书记、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刘淇,北京市市长、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王岐山等市领导参加了该场馆的开工仪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将升级为绿色二星建筑吗?
国家体育馆是2008年奥运会竞技体操、蹦床和手球项目的比赛场地。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将转换为冰球(男子)的比赛场馆,可容纳观众约18000人。
据了解,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绿化美化,而是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
根据初步设计,国家体育馆原有的玻璃幕墙部分将改造为仿冰玻璃砖,充分引入自然采光,通过外遮阳和内遮阳系统,调节自然采光,最大限度减少照明能耗。在能源方面,国家体育馆将采用水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水作为冷热源,通过向水体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作为空调的冷热源,不消耗水资源,不会造成污染。在空气质量方面,国家体育馆室内将增加空气净化功能,90%的空间内将具有空气净化能力,并装备传感器,实现自动调节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