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课余体育与体育课的区别和联系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才干与开拓精神。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以及校内外各种体育组织形式。课外体育活动除了要复习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师所提出的其他锻炼内容之外,学生还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锻炼内容。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不仅要依靠体育教师、班主任与班级学生干部,而且还要依靠从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大批体育骨干与积极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并通过实践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只要我们充分认识课外体育活动必然会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近年来有的同志主张教会学生几个身体锻炼项目,供学生终生锻炼之用。他们也试图按此想法来改革体育课。我们知道,如果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繁杂,教学任务是难以完成的,但如果把内容搞得太单一,那同样也是不可能实现体育教学任务的。何况学校体育还是一个具有多功能,多目标的系统,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是实现多目标的需要,而且还要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各校的传统体育项目,以适应与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育课(主要指体育实践课)具有一般文化课的特点,即有固定的教师、固定的班组与固定的课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有计划地完成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并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从这些方面来看,体育课确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是,体育课又有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特点,它要求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技术,通过教学和专门安排的一些身体练习,以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从上述意义上来讲,体育课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区别
1、本质不同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的,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体育课是一门课堂教学,具有一般文化课的特点,但又有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特点,要求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身体练习,以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
2、包括范围不同
狭义的课外体育活动一般包括课间活动、课外活动、体育俱乐部等,广义的课外体育活动还包括学校运动会、运动训练、班级体育联赛等形式。
体育课是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教学,一般教授内容包括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技能与保健基础知识等。
3、时间不同
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固定的时间,是利用课余时间来举行的,活动范围不仅限于学校;
而体育课每周都有固定的上课时间、上课时长,而且一般活动范围仅在学校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课外体育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体育课
体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有什么影响呢?
所谓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范围内的所有成员为促进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共同奋斗,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设置正式和非正式的健康课程,创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提供适合的健康服务,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校健康教育是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获得卫生知识、转变卫生态度、产生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发育,为终身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两个有密切联系又不可分割的教育过程。“学校体育要与卫生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中必须讲究卫生,掌握基本的生理卫生和健康理论与方法,懂得体育科学道理,否则,不但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还可能会产生伤害,有损健康。学校体育不仅仅是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还涉及合理的作息、营养、心理保健等多方面的因素。
健康不仅仅是个体问题,而是同环境和社会发生十分紧密关系。至今许多人将运动看成是维护健康的积极手段,而将健康教育看成是维护健康的消极方法,认为学校体育就是“身体训练”,而跟健康教育无关。这是一种错误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愈来愈表现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间紧密联系,两者都是为积极造就完美的年轻一代服务。学校体育如果缺乏健康教育或者教育无成效,就不能说这样的学校体育是成功的。所以,必须我们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认识到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