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座谈会(体育工作会议讲话)

本文目录一览: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竞赛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改进?

存在问题:

(1) 教学缺乏创新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放羊式”教学方法仍旧存在。 (2) 场地和教学器材受到条件限制,对开展良好的体育教学带来了不便。

(3) 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远远不够。部分学生上课行为懒散,对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敷衍了是,不能认真参与各项锻炼,也不愿和其他同学打成一片。

解决方法:

(1) 教师要多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敢于推陈出新,转变旧的教学理念,以适应学校体育教学和发展的趋势。

(2) 提倡学生自制教具,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可以根据场地情况制作各种活动器材,来丰富课堂活动,以便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体育课的学习中来。 【三】训练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存在问题: (1) 场地,场地是体育训练的基本保障,但目前我校操场受施工影响给田径队训练的学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 训练方法单一,体育训练过程本就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但这种老套的训练方法导致部分意志薄弱的队员因缺乏兴趣而中途放弃,缺勤现象随之而来,参与训练的人数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整个团队的训练质量。

解决方法:

(1) 教练要善于学习新的,更为科学的训练方法,要精心设计和制定训练计划,加强训练的趣味性,引导队员更好的投入于训练。

(2) 体育向来是我校的优势项目。历年来,在全县中学运动会上,我校代表队都能取得骄人成绩。在每年的升学考试中,参加体育加试的学生名额都能超额完成。这离不开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及家长的大力支持,正是这种莫大的鼓励和支持才使得队员们有了充足的时间和信心去参加训练。然而近期田径训练缺勤严重,这一现象着实令人担忧,在此我希望各位家长和班主任老师能够给予更大的支持,我确信在你们的鼓励之下,这些有特长的后进生定能够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天津体育十四五座谈会召开,会有哪些影响?

“运动之都”建设有天津市委市政府部署、天津市政协协商指导,对“十四五”时期天津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目的是把天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运动大都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市由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迈进期,也是天津市建设体育强市的关键期。为凝聚国内全民健身、健康促进领域专家智慧,指明方向,搭建框架,推动新周期天津市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工作高水平发展提供前沿的指导和保障。

我国体育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但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体育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还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竞技体育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运动项目发展不均衡、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体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体育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在“十四五”时期给予更好地谋划解决。

天津将打造全民健身多元治理新模式,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场助推、法规保障的全民健身新格局。大力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推动社区(村)健身设施更新换代,新建一批多功能运动场、智能运动场等设施。

通过制定规划、建立机制、涵养环境等措施,围绕“运动之都”的建设目标,加大政策激励和宣传推广,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完善体育设施,打造特色运动展览品牌,引育培育更多的运动企业和运动产业。

当前世界竞技体育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

运用可持续发展指标为参照系,比较国外发达国家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竞技体育至少有下列问题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2.1 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的“金字塔”形状

稍作观察便可以发现,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金字塔”的比例失衡,塔基过宽,塔身过大,也就是说我国竞技体育的“成材率”极低(表1)

表1 我国竞技体育队伍人数情况

年份 体委人数 一线人数 二线人数 三线人数 合计 世界冠军

1994 124558 13030 32268 261500 431356 79

1995 126829 13265 31867 264769 436730 98

1996 130286 13910 32241 276041 447021 72

从表1可见,我国竞技体育队伍在1995年需要有5457.6 人数的投入才能产出一个世界冠军, 即使扣除体委系统非运动员人数, 也需要由3883.5人数的投入才能产出一个世界冠军;1995年需要有4456.4人,扣除体委系统非运动员人数,需要有3162.3 人才能产出一个世界冠军;1996年,需要有6208.6人,扣除体委系统非运动员人数,需要有4399.1人才能产出一个世界冠军。从张发强等在1997年作的“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中可知,“1996年我国16岁以上城镇居民中的体育人口为15.5%,如把在校学生和武装力量等人口作为当然体育人口统计,我国体育人口总数约为31.4%。这个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体育人口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16岁以上人口有多少呢?15.5%又有多少呢?若包括在校学生和武装力量又会有多少呢?多少体育人口才能出一个世界冠军呢?“金字塔”的塔身和塔基规模不小。“金字塔”的基座越宽,意味着国家的投入越大,竞技体育的投入/产出比越大,产出效率越小。效率在可持续发展经济中十分重要,“效率指人类个体与群体发展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速度和速率,或可以解释为人类行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效率一般可分为经济效率、生态效率和社会效率三类:经济效率指劳动者在单位时间里创造的使用价值的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经济效益就是用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润;生态效率指生物或非生物个体的物质及能量的转换和利用的效率,生态效率高对生态和环境的污染小;社会效率主要指社会体制或社会制度的运作效率。如果整个社会体制表现出限制生产力发展的低效率,体制改革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竞技体育“金字塔”的基座过宽,整个竞技体育系统的经济效率、生态效率和社会效率都表现出低效率水平,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2.2.2 我国竞技体育队伍的后备力量

竞技体育“金字塔”的塔基过宽、塔身过大带来直接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后果,是潜在的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的短缺。众所周知,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的特殊国情,中央政府多年来一直采取“独生子女”政策,控制人口的增长。一般而言,“独生子女”政策对国家竞技体育队伍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储备是不利的。有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家庭愿意让自己唯一的孩子从事体育事业,为数并不乐观,而且,在家庭中倍受宠爱的独生子女能经受竞技体育极其艰苦的训练生活的为数也不多,这无形中又使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挑选范围缩小。有一份在我国南方地区的调查报告表明,仅有不到20%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从事体育运动训练;连体育世家也仅有不到40%的家庭愿意自己的独生子女继承父母业,继续从事体育运动训练。如果告诉这些愿意自己的孩子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的家庭,他们孩子能成为世界冠军的可能性仅大约为4000分之一,那么,愿意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的家庭数量能剩下多少呢?从经济角度而言,家庭的投入,包括孩子前途的巨大家庭投入,所能得到的回报如果仅可能为零,那么,世界上几乎不会有这样的家庭愿意将自己的孩子投入的,因为,高投入,零产出的生产是不可能存在的。竞技体育的主体是运动员,如果运动员的来源源头枯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竞技体育将何以为继?何以为立足之本呢?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又从何谈起呢?

从竞技体育近年的经费投入与获取世界冠军的数量来看,我国竞技体育的投入/产出之比可见一斑(表2), 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和其他家庭由此会对竞技体育萌生何种心态不言自明。

表2 我国竞技体育经费收支情况 千元

年份 财政拨款 社会赞助 经营收入 收入合计 支出总额

1994 1335154 81830 715576 2232460 2170485

1995 1539585 87630 839206 2466411 2642700

1996 2076529 105280 1049474 3231283 3611089

我国竞技体育1994年的财政拨款为335154千元,1995年比1994年增加了204431千元,1996年比1994年增加了741375 千元; 我国竞技体育1996年的收入比1994年增加了998823千元, 1996 年竞技体育的支出比1994年增加了1440604千元, 但是, 我国取得的世界冠军1996 年却比1994年减少了7个。当然, 本文以世界冠军作为竞技体育的产出指标在此可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我国竞技体育目前投入/产出之比失衡确是不争的事实,这同样会使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的来源枯竭,后备人才的水源断流。

2.2.3 我国竞技体育队伍的“近亲繁殖”

导致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障碍、“金字塔”塔基过宽、塔身过大和后备人才短缺等弊病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多年得不到遏制的竞技体育队伍的“近亲繁殖”问题。

近亲繁殖是生物学上的大忌,禁止近亲繁殖的目的是为了“优生”。因为具有共同祖先的家族中的每个个体,极易具有相同的基因。如果近亲繁殖,子代就有可能将其父母各自从共同祖先那儿获得的某种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集于己身,而导致这一遗传学上称之为“基因纯合”的机会明显增多,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近亲繁殖”在生物学上和遗传病的发生、延续有着密切关系,所带来的后果和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使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使一些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高于随机婚配约10倍;在智力方面,近亲繁殖的后代中智力障碍者比非近亲繁殖的后代高出约4倍,智力低下者约高3.8倍,其他体弱多病乳幼儿的死亡率也约高出非近亲繁殖后代1~2倍。另外近亲繁殖的后代,无论是生理构造还是生理功能,都是趋于逐渐退化的,因此,生物学讲究“杂交”,只有“杂交”,生物才能更好地进化,生物才会更具有生命力。人类是有理性的生物,近亲不能通婚是为了理性地防止人类的退化和异化所采取的必要手段,然而,近亲繁殖在社会学方面的巨大危害性由于具有“隐性”特点,至今为止尚未被人们所认识,或者说,虽然已有认识,但是由于体制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暂时无法或不愿改变。

群体遗传学是研究群体内基因的传递规律和基因频率变化的科学。研究生物世代之间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必须以同种生物的许多个体构成的群体来实现,需要在群体水平上分析遗传现象。从生物社会学的角度,可以把教练员视为是一个“孟德尔式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不同的教练员个体的“基因”可能有不同的组合,但群体中所有的“基因”总是一定的。遗传学认为,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有突变、选择、迁移、遗传漂变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打破生物原有的平衡,引起生物类型的演变,从而促进生物的进化。在我国现有的运动训练体制下,引起教练员这个生物群体的“演变”和促进这个生物群体“进化”的因素有哪些呢?似乎除了“选择”以外,别无他样。长期以来,“优秀运动员=优秀教练员”的公式为我国竞技体育界所认同、所接受、所习以为常,全不知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竞技体育的“遗传病”,盖源于人们熟视无睹地“近亲繁殖”;也不知竞技体育圈子中的大量虽暂时不危及竞技体育生存的差劣特性,如不加控制,在整个群体中逐渐扩散,最终导致群体生物特性的衰退,以至于被淘汰;更不知在竞技体育圈子以外的科学昌明,人类已经有各种“优生”方法以保证各个人口群体素质的提高,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 评论列表:
  •  语酌酌锦
     发布于 2022-07-10 14:10:56  回复该评论
  • 费收支情况 千元年份 财政拨款 社会赞助 经营收入 收入合计 支出总额1994 1335154 81830 715576 2232460 21704851995 1539585 87630 839206 2466411 26427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