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宁波体育大学
- 2、体育单招可以考哪些大学?
- 3、东京奥运会举重冠军石智勇是怎么走上举重之路的?
- 4、找宁波大学学哥学姐
- 5、宁波教育博物馆有哪些长期展览
- 6、宁波市鄞州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申报表是怎样的呢?
宁波体育大学
宁波有宁波体育学院!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FACUL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NINGBO UNIVERSITY)现设体育学系、运动系、竞赛训练部、公共体育部、大学生体质测试中心、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研究所、竞技体育与体育产业研究所、中心实验室等教学研究机构。学院现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三个本科专业和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点及“体育课程论”硕士学位方向。“运动生物力学”为国家精品课程,“田径”为省级精品课程,体育教育专业为浙江省重点专业,“体育学”为校重点学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宁波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及宁波市教育系统“体适能监测中心”设在该院。
学院目前在籍本科生、研究生共700余人。教职工90余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6人,博士、硕士学历教师达50%以上,1人入选"浙江省高校名师",1人入选"宁波市高校名师",1人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3人入选"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6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2人入选"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并有多人次入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和运动训练师资梯队。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主页
体育单招可以考哪些大学?
差不多每个大学都有体育系的。
体育分和文化分没有一本二本之分,只有一个省控线。过了省控线的才给建档。选择还是很多的。
1.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进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高等体育院校。
2.首都体育学院
首都体育学院是北京市属体育类普通本科院校,座落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临中关村科技园区,东临蓟门烟树景区。
3.河北体育学院
河北体育学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河北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本科体育专业院校。
4.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体育学院是一所以教育学为主,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协调发展的、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公立普通本科院校。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各个省的师范院校都有体育专业,现在还有包括有教育专业的的大学也有体育学院!
5.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简称重大(CQU),位于中央直辖市重庆,是中共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31所中管高校之一,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同建设。
6.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Ningbo University),简称宁大,坐落于副省级城市宁波市,是国家海洋局、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7.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简称“苏大”,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扩展资料:
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运动训练
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竞技运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从事运动训练教学、训练、科研、社会体育锻炼、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2.社会体育
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健身养生、经营开发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资料:体育生-百度百科
东京奥运会举重冠军石智勇是怎么走上举重之路的?
举重冠军石智勇的第一位恩师启蒙教练、桂林市临桂区业余体校举重队教练肖双贵在选拔举重人才时感触良多,他说:“当时石智勇还在五通中心小学读书,我看他体格特别壮,是个练举重的好苗子,便带他走进了举重生涯。”
肖双贵当年看中了石智勇什么优点,肖双贵列举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是他饭量大,盘子口那么大的碗,他一餐可以吃下五碗,吃得,说明他身体好;其次是他的身体条件好,从我们专业的角度来讲,他骨骼、体型、关节很好,不过从这次比赛来看,他的右脚踝力量不够还是他的弱点,怪我小时候没帮他压好,要压好了,这次比赛198公斤那把应该举得起;最后就是他的韧性,举重除了要有优秀的身体条件,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意志,要有坚强的意志力,才坚持得下去,而他性格上就很坚韧,意志坚强,这是我看上他最重要的原因。”
据了解,广西五通“举重之乡”的美誉早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名声在外,五通镇人肖明祥(世界冠军肖建刚的叔叔)从石头制成的杠铃练起,一路闯进国家队,5破1平世界纪录。这支举重队建队至今,共向国家举重队、国家青年举重队输送队员10余人。共代表国家获得奖牌70多枚,其中金牌50多枚。五通中心小学也于1980年被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项目学校称号。
1993年石智勇出生于广西,和同为世锦赛冠军的唐德尚是老乡。2004年,第二位恩师启蒙教练李冬瑜将石智勇带到了宁波,开始代表浙江队出战各项比赛。
“当时他刚刚开始练举重不到一年,我看这个小孩比较灵活,爆发力也不错,所以就要了过来。”李冬瑜回忆道。刚去宁波的日子,背井离乡,石智勇多少有些不习惯,不过生性好动的他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回忆起带训的日子,李冬瑜说“石智勇小时候就很活泼,性格也挺开朗的,就是比较皮,有时候休息天,会偷跑出去买点东西。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石头的坚强好胜。”
石智勇小时候比较调皮,在举重队期间可没少让老师“头疼”。当时学校附近有条河,每周日不训练的日子,就成了举重队小孩子们欢脱的天堂。“我们跑到河里去摸鱼,回宿舍后,把鱼放在桶里养。被教练发现了,他就罚我们蹲20分钟马步。”回忆起小时候的趣事,石智勇笑得像个孩子。
从五通镇中心小学业余举重队到宁波体校,再到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世界冠军,直到奥运冠军,石智勇从一个山里娃站在世界运动领域的最高领奖台,这中间是他十几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和辛勤汗水。
对石智勇来说,两次的“痛哭”让他终生难忘。而运动生涯中的两次调整,却成为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也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三位恩师:前奥运举重冠军占旭刚。
事实上,石智勇刚开始是打62公斤级这个级别,但是成绩并不冒尖。“你一定得升级打69公斤级,你只适合打69公斤级。”占旭刚对石智勇说。
2011年10月,全国举重冠军赛中,石智勇第一次打69公斤级就一举夺下青年组的冠军。“第一个转折点是占指导将我从62公斤级升为69公斤级,第二个转折点是2013年成立浙江队,占旭刚正式成为我的教练。”
自从师从占旭刚,石智勇如鱼得水,举重生涯一发不可收拾。2014年,全国锦标赛冠军;2015年,全国锦标赛、世界锦标赛冠军;2016年,亚洲锦标赛冠军、里约奥运会冠军,东京奥运会冠军又成为他的囊中之物。
找宁波大学学哥学姐
学校名称:宁波大学
中文简称:宁大
英文名:Ningbo University 英文缩写NBU
成立时间:1986年
学校网址:
概述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由浙江省和宁波市共建共管。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办学历程。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2000年后,又有宁波海洋学校、宁波林业学校、宁波师范学校等陆续并入。学校于1992年被列为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03年接受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等级,2005年硕士点突破50个,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2006年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2007年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工程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水产养殖等3个学科专业被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宁波大学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占地27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近72万平方米。学校各类设施齐备,办学条件优良,建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图书馆为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现有藏书26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42万册,电子图书123万册。学校地势开阔,甬江蜿蜒,树木葱茏,楼宇隽永,是求学治学的极佳场所。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包玉刚、邵逸夫、包玉书、曹光彪、李达三、赵安中、汤于翰、顾国华、包陪庆、朱英龙等海内外“宁波帮”人士和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等给予了大量捐助和广泛支持。二十年来,60多位宁波帮人士捐资近4亿元人民币,帮助学校建设了一批教学和科研大楼、造就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高起点办学、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支持。如今,“宁波帮”人士对学校的关心和帮助已从一个家族到一个群体,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第三代,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已成为他们表达和弘扬爱国爱乡、造福桑梓伟大激情的一个重要载体。众多“宁波帮”的捐资助学也已成为学校的一大办学优势,同时,他们重教兴学、造福桑梓的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校园文化的独特内涵。1993年,宁波大学还首开海峡两岸学生组团交流的先河,大学生互访至今已达12次。
学校积极倡导浙东学派“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全面实施了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学校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和英语、体育等专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抽检多次名列浙江省高校前茅。学校成立了学生帮困助学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学习指导中心、创业指导中心、学生事务申诉中心等6个中心,制订并实施了学生非学业因素评价办法,创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讲述宁大人自己的故事”、“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等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品牌,学生的服务与指导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加强,校园文明和校园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并逐渐形成学校特色。
作为一所由城市名称直接命名的大学,学校牢固确立了为地方服务的理念,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重点,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途径,大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以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为指导,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着力开辟产学研工作新渠道;以政策措施为保障,以与各县市区的科技合作项目为载体,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服务地方,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的总体实力,于地方求发展,从综合找优势,以特色创一流。
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倡导开放式的办学理念,重视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至今已与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4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拥有国家教育部指定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公派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资格;每年向国外知名高校派遣优秀留学生,攻读硕士学位,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中加合作商务管理、中澳MBA、来华留学等多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影响。同时,学校与港澳台地区的联络与沟通非常频繁,目前已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7所院校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积极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努力提高知识创新能力。秉承“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加快发展,锐意创新,提高质量,培育特色,融入地方,争创一流,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历史
1984年底——包玉刚先生决定出资兴建宁波大学。
1985年9月25日——邓小平为宁波大学题写校名。
1985年10月29日——宁波大学奠基。
1986年——建校并招收首批本科生
1990年——开始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
1992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招生院校
1995年——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
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
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0年——被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
2003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
2005年——硕士点突破50个,科研经费突破亿元
2006年——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另有一项科研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
2007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三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校训
“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校歌
宁波大学校歌
词: 倪瑞林
曲: 朴永豪
东海之滨,红霞万里,春潮滚滚,
巍巍学府,宏伟壮丽,屹立甬城。
为中华腾飞,家园昌盛,家园昌盛。
青年学子高举理想火炬,攀登攀登。
四明星火迸放光芒,创新开拓凯歌嘹亮。
迎着时代的召唤,加强知识的武装,
我们要在风雨中雕琢成玉,要在烈火中百炼成钢。
组织结构
一、历任校长
1、朱兆祥 1985年9月---1988年9月
2、朱自强 1988年9月---1992年12月
3、吴心平 1992年12月---1997年1月
4、张钧澄 1997年1月---1999年10月
5、严陆光 1999年10月---2004年5月
6、聂秋华 2004年5月---
二、院系设置
【商学院 】
◇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 金融学系 ◇ 会计系 ◇ 工商管理系 ◇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法学院 】
◇ 法学系 ◇ 公共管理系 ◇ 政治学系 ◇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教师教育学院】
◇ 教育技术学系 ◇ 教育学系 ◇ 心理学系 ◇ 小学教育系 ◇ 学前教育系 ◇ 公共理论部
【体育学院 】
◇ 体育学系 ◇ 运动系 ◇ 公共体育部、竞赛训练部
【文学院 】
◇ 中文系 ◇ 历史系 ◇ 旅游系
【外语学院 】
◇ 英语系 ◇ 日语系 ◇ 大学英语教学部
【艺术与传媒学院】
◇ 艺术设计系 ◇ 美育教学部 ◇ 传播系
【理学院 】
◇ 数学系 ◇ 高等数学教学部 ◇ 物理系 ◇ 大学物理教学部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教学由学院管理,只设研究所,不设系(部)
【工学院 】
◇ 机械工程系 ◇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 工业工程系和工业设计系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
◇ 土木工程系 ◇ 建筑学系 ◇ 城市科学系 ◇ 环境工程系
【海运学院 】
◇ 航海系 ◇ 轮机系 ◇ 物流系
【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水产养殖系 ◇ 资源与环境系 ◇ 生物工程系 ◇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医学院】 【 附属医院 】
◇ 教学由学院管理,只设研究所,不设系(部)
【成人教育学院】 【女子学院】 【自考学院】
【科学技术学院 】
◇ 人文学院
◇ 法商学院
◇ 理工学院
◇ 生命医学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 】
【阳明学院 】
三、师资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多名,其中专任教师1350余名,含共享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5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4人,浙江省教学名师2人,浙江省“151”人才31人,正高职称人员201名,副高职称人员614名,博士生导师30名。
四、学科建设
学校设有19个学院,3个博士点,56个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点,68个本科专业。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5000余名,研究生1074名,外国留学生170余名。占地近3000亩,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各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高新技术开发中心5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省重点学科10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市重点学科10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新技术开发中心2个,市重点实验室10个,市工程技术中心3个,科研机构83个。已基本建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建设体系和具有优势特色的学科群。
校区
东校区(又称本部)
西校区(原宁波师范学院现为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校区)
北校区(原基础教育学院现基础教育学院、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共用)
图书馆
宁波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86年,是一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多功能、现代化大学图书馆。它由包玉刚楼、邵逸夫楼和2003年9月新落成的包玉书科学楼三部分组成,馆舍总建筑面积达30000余平方米。
宁波大学图书馆坐落在美丽的甬江之畔,是一所综合性图书馆,为全校文献信息中心。 全馆藏书100余万册,年订购中外文现刊2千余种,主要收藏有中、英、日等文种的专业文献,尤其以文学、经济、政治、法律、英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文献收藏最为丰富,已经逐渐形成了覆盖全校各类学科专业、具有较完整的中外文文献资源的馆藏特色。图书馆还先后接受了海内外高等学校、市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捐赠图书数万册。馆内还收藏有各种电子出版物,包括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DIALOG国际联机检索、Elsevier Science Direct、UMI博硕士论文等各类中外文数据库,自建"宁波帮"等特色数据库,形成了有多种媒体组成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馆内设有各种不同功能的阅览室13个,阅览座位3000余个,室内还设有若干学术研究室,以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需求。
图书馆建立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设有600余台终端与校园网、Internet网联接,读者可在校园内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行信息查询。其中包玉书科学楼设有两个大型公用机房,配备近400台电脑,可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网络查询、检索和浏览等服务,每层大厅均设有供读者查询的公共检索机,并有多台数字化文献镜像站,以支持网络环境下的文献检索服务。图书馆同时根据读者的不同需要开展读者教育工作,其中包括利用图书馆教育和文献信息检索教育。
网络中心
宁波大学校园网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工具和基础设施,在校网络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面向全校提供WWW、FTP、EMAIL、域名解析、虚拟主机、主机托管、远程登录等网络服务,以其标准化网络平台和安全高效的网络互联对校内行政办公系统、教学管理系统以及数字图书馆、视频会议和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多项网络应用进行有力的支撑,为全校师生创造了现代化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环境。
网络中心是学校校园网的日常管理机构,也是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宁大节点及宁波市教育城域网宁大节点的管理部门。中心集校园网络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技术开发和教学培训于一体,向校内外用户提供信息网络服务。中心所属的思科实验室是网络新技术实验中心,也是培养高级网络技术人才的基地。近年来,在计算机网络规划和建设、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心机房为校园网核心,采用先进的CISCO交换路由设备,同时连接中国教科网、宁波市教育城域网、中国电信和宁波网通,提供3.5G的骨干带宽和千兆级的网络互联,全校入网计算机约10,000台;大功率的备用柴油发电机和智能UPS、专业电信级空调机房、24小时实时摄像安保监控及消防系统、以及7Χ24小时专业网络系统工程师技术支持,保证了整个校园网及出口通信的安全通畅,各项网络服务全天候的不间断运行。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八十九,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八十五。
如果你想工作,是的,宁大很好,宁波很好,如果你想学术道路,那中西部的学校可能好点, 沿海的经商 氛围更浓,看你喜欢了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为实现宁波大学师范类专业办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师范生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教师教育的实力,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打造教师教育品牌,是由原宁波大学基础教育学院与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学院。作为学科教育与师范生培养并重的学科型学院,具有优良的教育传统和五十多年师范教育的历史沉淀,艺术特色明显,在育人、创新、弘毅上发挥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学院现有教职工 145人,专任教师 120人,其中正教授 14人,副教授 5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15人,硕士学位教师 50人,具有博、硕学位教师达到学院专任教师的 70%左右。院下设心理学系、教育技术学系、教育学系、小学教育系、学前教育系,设有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所、教育信息化研究所、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等若干教育、科研机构。学院在应用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和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等五个学科(专业)方面具有较强研究实力,教育学为市重点学科,心理学为校级重点学科。近 3年来,学院承担和参与了国家级科研课题 10项,省部级课题 53项,获省社会科学一等奖一项,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两项,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1项。学院建有心理测量、眼动仪、广播电视演播室、动画设计与制作、非线性编辑、计算机网络技术、微格教学等实验室和多媒体网络机房,为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已成为宁波市重要的教育科研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具有良好的进一步深造条件,现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应用心理学、教育硕士等 6个硕士点。
学院现有在校本、专科生 1800余人,研究生近 250人(包括教育硕士)。为了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复合型和专长型人才的需求,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院加强学风建设,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和进行专业研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应用心理学专业连续两年考研录取率超过 30%,已连续三年在二年级学生中选派 2至 3名学生作为交换生前往美国学习一年,占同级学生的 10%以上;教育技术学专业突出学科竞赛和学生动手能力,近三年有 35项学生科研在省多媒体竞赛和“挑战杯”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3项学生作品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学院还建立了多媒体作品创作基地、网络电视台、思源影视制作中心等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小学教育、英语教育、学前教育三个专业突出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师范技能训练,重视对学生文艺特长的培育培养,并结合师范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生在省市级音乐、美术、演讲等大赛中屡获大奖,毕业生多年来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与欢迎。
宁波教育博物馆有哪些长期展览
宁波教育博物馆有哪些长期展览
宁波教育博物馆,当前的展厅分为 文教之邦-古代厅 , 甬上先风-近代厅 , 杏坛沐春-现代厅 。
古代厅:
早在七千多年前,宁波就开始出现原始文明,也就是姚江流域河姆渡文明。河姆渡人能制作陶器、骨器,古代展厅里能看到河姆渡博物馆提供的文物复制品,有骨笛、陶埙,还有原件为象牙雕刻的“双鸟朝阳”纹陶片。
到了宋元时期,官学在唐朝孔庙的基础上又得以进一步完善。这一历史时期是宁波古代教育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官学、蒙学和书院遍布各地;讲学和研讨的风气盛行;科举也是空前繁盛。明州成为文教之邦。展厅里呈现了许多反映当时历史背景的文物资料。
到了明清时期,宁波地方官学也空前发展。学校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了从社学、义学———府、州、县学———国子监三级相衔接的教育体系。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是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教育部部长兼北大校长。从宋代到清代,宁波籍的国子监祭酒一共有13位,遥居浙江第一。
古代厅部分重点展品:
1.民国十二年(1923),浙江兴业银行(中国首家民营银行)发行的纸币上印有王阳明像,这在中国纸币史上属首例。
2.晚清李国磐国子监监照和户部执照。
3.清代烫金“茹古堂”藏墨。
4.晚清宁波月湖书院等月课考卷6份。
近代厅:
宁波教育博物馆的馆址所在———甬江女中教学楼旧址本身就是一个巨大而珍贵的“藏品”。这所被载入《教育大辞典》的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至今依然让很多老宁波津津乐道。
选择甬江女中旧址作为宁波教育博物馆的馆址,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宁波教育博物馆馆长沈海驯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能让甬江女中这个文保点发挥新功能,也能为宁波城市文化底蕴的凸显注入新的元素;其二是甬江女中见证了鸦片战争之后宁波教育发展的近代史,从这个角度来说,选择把它作为宁波教育博物馆的馆址,能说明宁波教育历史的“厚度”;其三是作为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女子不可进学校的传统,“引领了整个中国近代教育的走向”,也佐证了宁波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起到的先锋作用和重要地位。
1901年1月10日(清光绪廿六年十一月二十日)《新闻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份583字的“澄衷蒙学堂告白”被收藏在近代厅。内容为叶澄衷独资兴办的蒙学堂即将开学,特向社会告知招生人数(140名)、年龄(8至12岁),修业年限(6年)、报名手续、仪表要求(有开学敬谒孔圣仪节)、收费标准(读完一级免收学费并赠给书包衣帽、供应中膳,中途辍学者需由保人缴付大洋24元)等10项内容。
近代厅部分重点展品:
1.鄞县何伟烈民国三十、四十年代时期在姜山等小学任职聘书。
2.宁波四中前身斐迪中学(1930)、毓才、益三中学(1947)校徽。
3.1901年1月10日沪《新闻报》,头版头条刊登的“澄衷蒙学堂告白”书是印有“宁波帮”捐资办学招生广告最早的报纸。
4.1907年正月第5版印刷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第一册卷首印有清廷大臣的版权令(颁布时间为1905年,比《大清著作律》早5年,民国后版本无此令)。
5.1935年,余姚县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收据:收佃户陆纪法缴付国币1分、1角各一份。
6.省立四中(今宁波中学)初中秋二年级乙班李瑞章体育成绩报告单(1936年)。这是宁波至今唯一发现的一张体育成绩报告单。
现代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办学校、扫除文盲,宁波教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此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举步维艰,探索前行。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新跨越。这些发展,都能在现代厅“杏坛沐春”里看到。
在“时代年轮”里,陈列着各个年代的教材课本、证书证件、学习用具等等,大家可以在馆里走走看看,说不定能找到读书时期的回忆呢?在每个年代前的触摸屏中有重要展品的部分扫描件,大家可以查询观看。另外,每个年代还配套有时代特色鲜明的经典歌曲、教师访谈、学生照片等等,在这里大家可以领略不同年代宁波人的青春回忆。
自古至今,宁波人不乏创新和改革之举,推进了教育发展与繁荣。宁波的诸多第一,在馆里一览无遗。
现代厅部分重点展品:
1.镇海中学沈才立两获国际奥赛金奖奖牌。
2.1993年慈溪鸣鹤小学获第7届“世界计算技能大赛”冠军奖牌。
3.路甬祥1953年、1956年小学、初中毕业证书原件,1959年宁波二中四好学生奖状、1959年宁波市运动会掷铁饼第三名奖状。
4.宁波工艺美术学校奖状及作品集(20世纪50年代)。
5.《识字证书》,宁波苍水街道业余文化学校(1958年)。
6.台胞朱绣山、朱英龙“宁波市荣誉市民”证书。
宁波市鄞州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申报表是怎样的呢?
引言:所有老师在学校里面就业很长时间之后肯定也想得到肯定,而且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是如此。而有些时候就会有一些先进个人这样的奖励下发,有一些是在学校里面决定谁能获得这个奖励。也有一些是需要自己来进行申报的。
一、宁波市鄞州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要知道在教育行业里面不是说有工龄就行,还要有一定的实力,才能够获得相对应的评选。而且每一次评选的奖项不同,所以它的范围及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这一次在宁波市鄞州区他们评选的是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首先呢,他们是面向全区中小学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幼儿园来开展的一个活动,其次呢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单位学校中从事教科研工作并且做出成绩的个人。而且这一次的评选仅针对于2019年到2020年期间集体或者个人的教育科研基本情况。
二、按照申报流程来走。
如果说想要申请的话,那么肯定要按照申报程序来走。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采用各学校或者是幼儿园自愿申报的形式,其次呢,采用单位择优推荐的形式。如果说不知道那个表格应该怎么填的话,也可以去找到相对应的网站,下面都会有附件,下载打印就可以了。除此之外,申报集体和个人需要按照填表须知要求填写相对应的申请表,申请表后面需附相关文件,还有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并与申订表合订成册,经各学校验证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三、努力工作,获取申报条件。
当然啦,他们区教育室进行评后,会择优报请区教育局审批,评选结果呢也会由教育局发文公布,另外区教科室按照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通知,要求推荐宁波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因此也要提醒各位,平时在学校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工作踏实并且要做出成绩,这样的话在评选的时候才能有条件去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