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形式的表现,又是一种颇具传统色彩的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它应是不同的民族有目的的、能动地改造人类社会及人类自身的一种客观物质活动;作为一种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应具有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自身的形成、发展及生存的历史过程,具有属于其自身的突出而丰富的科学内涵和与其他相关文化形态相融、相隔的文化限定。
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
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具有独立的文化形态、具有独自生存的发展历史、具有突出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性的传统文化。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既是人类自身实践活动的结果,同时在其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更深深地受到传统习俗、传统道德、传统教育等相关传统文化形态的影响。
其次,正是由于其本身的“民族性”和“传统性”,使民族传统体育成为了一种具有特殊形式的体育活动方式。这就是以竞技强身为核心的体质训练和以表述情感为核心的心理再现。而这两种价值的表现方式,常常是寓于同一种体育行为,成为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而存在的重要基础。
第三,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综合形态,始终与周围环境的其他文化体系有着互相依存和互相作用的紧密联系,成为一种与外界自由地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文化开放系统。这既为不同运动方式和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向世人展示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形式从不同民族和现代体育中汲取“营养”打下了基础。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作为一种民族性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其内涵和传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本身概念可以表述为:民族传统体育是由各民族创造的为获得增强体质的技能而进行的竞技娱乐和教育的一种综合性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方式的一种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民族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具有各民族自己的特征。
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4个原则:
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任何割裂或孤立民族传统体育系统的概念,都不是科学的、完整的概念。
民族传统体育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静态角度的考察,容易使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过宽或过窄,只有动态角度的理解,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更为具体和准确,并符合实际。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体育的“人”化,也即民族文化中的传统体育文化。置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中心位置的是“人”,即作为传统体育主体的参与者。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各民族对人体自身的认识和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健身和娱乐活动,又是人们用来寻求增强体质技能训练的一种特殊教育方式。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特别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个体育项目。比如蒙古族被称为“男儿三项游艺”的摔跤、赛马、射箭;回族的踢毽、拔河;藏族的赛牦牛;苗族的荡秋千、划龙舟;壮族由青年男女表达爱情转变为对抗性比赛项目的“投绣球”;朝鲜族的跳板;满族的滑冰;侗族的骑木马(踩高脚);瑶族的打陀螺;高山族的放风筝;柯尔克孜族的“追姑娘”;布朗族的藤球等等。而龙舟竞渡、风筝、秧歌、围棋、气功、太极拳等,则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都共同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仿龙造形,以龙取名的龙舟,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一个独具民族风格的创造。龙舟竞渡具有浓厚的娱乐性和激烈的竞争性,在南方的水乡地区,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风筝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造飞行器。其制作在中国极为普遍,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四地的风筝自成一派,别具特色,闻名世界。每逢4月是潍坊一年一度的风筝节,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在此交流技艺,传播友谊。
秧歌是在节奏鲜明的音乐伴奏下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因其舞动幅度较大,故由艺术表演逐渐变为健身运动,尤其受到中老年妇女的喜爱。
围棋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关于围棋的文字记载。后流传到日本、韩国及欧美国家。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正式的体育运动竞赛项目,现已在全世界得到传播和发展。
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实战形式为主的,既能健身自卫,又可养生保健的体育项目,几千年来一直在民众中广泛传播。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众多拳种之一,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它融合古代道家养生修炼术,并结合阴阳与经络学说创编而成。太极拳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有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吴式等多种流派,动作舒缓连贯,要求以意导体,意、气、体三者协调配合,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气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它对祛病强身、陶冶性情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武术和气功不仅风靡中国,而且还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民族体育的民族体育的特点
由于受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本民族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体育形成了民族性、传统性、地域性和时代性这些最基本的特点,造就了多元化和多层次的传统体育形式。
民族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多在民族节日和民俗活动中开展,与生产、生活和军事活动等有密切的联系,既有竞技性较强的体育形式,又包含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较浓的体育内容,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
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具有独立的文化形态、具有独自生存的发展历史、具有突出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性的传统文化。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既是人类自身实践活动的结果,同时在其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更深深地受到传统习俗、传统道德、传统教育等相关传统文化形态的影响。
其次,正是由于其本身的“民族性”和“传统性”,使民族传统体育成为了一种具有特殊形式的体育活动方式。这就是以竞技强身为核心的体质训练和以表述情感为核心的心理再现。而这两种价值的表现方式,常常是寓于同一种体育行为,成为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而存在的重要基础。
第三,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综合形态,始终与周围环境的其他文化体系有着互相依存和互相作用的紧密联系,成为一种与外界自由地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文化开放系统。这既为不同运动方式和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向世人展示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形式从不同民族和现代体育中汲取“营养”打下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