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冬奥会场馆之一首都体育馆修建于哪一年?
北京冬奥会场馆之一首都体育馆修建于1966年。
首都体育馆于1966年6月1日动工,1968年10月正式交付使用。 首都体育馆面积约为三万多平方米,是北京重要的体育文化活动场所之一。
首都体育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东侧,于1968年建成,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属于综合性、多功能的体育馆,是北京重要的体育文化活动场所之一,拥有中国第一座人工室内冰场,承办过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综合性国际大赛。
首都体育馆历史沿革:
首都体育馆于1966年6月1日动工,1968年10月正式交付使用。整个工程从设计、施工到材料到设备,全部工程造价1500多万元。
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都体育馆成为中国短道速滑队和花样滑冰队的训练基地之一。
1981年,男子冰球世锦赛甲级C组比赛在首体举行。
首体承办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体育比赛是1990年亚运会。
1993年,原国家体委进行机构调整,运动项目五司与首体合并办公。随后,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在首体成立,首都体育馆正式成为中国冰雪运动的“大本营”。
2006年5月18日起,为满足2008年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需要,首都体育馆开始扩建,历经一年半的时间。
2015年7月31日,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中国冰雪运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体也被选定为冬奥会竞赛场馆之一。2018年年底,首体开始修整改造。
首都体育馆修建于哪一年?
修建于1968年。
首都体育馆简称首体,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6号,修建于1968年,面积约为54,600平方米,现由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管辖,毗邻奥林匹克饭店和白石桥。它承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排球赛事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赛事。
这座体育馆占地7公顷,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东西长122米,南北宽107米,屋顶结构为平板型,变向空间钢网架,跨度99米。
馆内有18,000个观众席(2021年改造后缩减至15,000座,同时座椅有所加宽),是北京市最大的现代化体育馆。 这座体育馆设有比赛大厅1个,练习馆3个,观众休息厅6个。
可进行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体操等多样比赛,比赛场内的地板可以移动撤走,放水结冰后,可进行滑冰、冰球、花式溜冰等冰上体育比赛,制冰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
场馆特色
首都体育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盖为整体平板型双向空间钢网架。整个屋盖由544小单元析架组成,置于四周64根柱顶支座上,这种结构做法在中国为首次使用。
首都体育馆加装了世界领先的综合视频显示系统,通过在场馆顶部采用铝合金框架结构,悬挂36个37平米的网格膜,从而在场馆的顶部形成一个1332平方米的巨型投影屏幕,是中国最大的室内视频显示系统。
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之一首都体育馆修建于哪一年?
首都体育馆是1966年6月1日动工,1968年10月正式交付使用。面积约为三万多平方米,是北京重要的体育文化活动场所之一。
首都体育馆建成之后举办过多次国际大赛和大型活动,承办的第一个大型综合体育比赛就是1990年的亚运会。
50多年间,首都体育馆经历了3次较大规模的改造。
首都体育馆是一个综合性体育馆,可以进行球类、冰上比赛和大型文体活动。比赛场内的地板是可以移动的,移动走之后,防水结冰可进行滑冰、冰球、花样滑冰等冰上体育比赛。
为了适应各种体育项目,特别是国际比赛,首都体育馆在1985年对比赛管的灯光、音响、计时计分进行了更新改造。电子计时计分设备是国内先进的体育馆用大屏幕显示装置。通过这套设备能将体育比赛中的各种信息迅速显示出来。
第一次改造是为了1990年的亚运会。
第二次改造是为了2008年奥运会。首都体育馆进行了奥运工程改造。奥运会期间首都体育馆将作为排球主赛场场馆。经过历时一年半的改造,面积达到了54707平方米,设观众席17500个。此次改扩建给首都体育馆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排球主赛场,为首都体育馆的历史上增加了光辉的一页。
第三次改造则是2018年,首都体育馆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场馆进行的改造。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场馆,首都体育馆这座老体育馆将再度华丽转换身份,承担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项重要比赛任务。2018年底前开始改造。根据改造方案,首都体育馆的外观不会有大的变化,但内部将通过最新的声光电技术实现“最美的冰”的理念。更环保、更舒适、更具科技感,实现最现代化的音响和视频系统,运用了天幕、环屏、端屏等最新技术;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改造恒温恒湿系统和空调新风系统,满足比赛的环境和防疫要求。
走过53年历史的首都体育馆,它不但可以在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和短道速划赛时营造梦幻的竞赛体验,也为赛后吸引群众性冰雪运动体验提供优异的运动氛围和观众视觉引导。现在的首都体育馆更现代、更环保、更具科技感。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后,首都体育馆除了可承接各项国际国内高水平的冰上项目赛事外,还将作为全民冰雪运动普及和推广基地,定期向公众开放。
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之一首都体育馆修建于哪一年?
首都体育馆修建于1968年,面积约为三万多平方米,毗邻奥林匹克饭店,是北京为本届大学生运动会而安排的重点改造场馆之一,也是大运会体操比赛及篮球、排球决赛赛场所在地。为迎接大运会的到来,首都体育馆参照国际标准对场馆内各项基础设施进行了翻修改建。承担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项重要比赛任务。
为了这次北京冬奥会的展开,特意在2018年对体育馆进行改造,首都体育馆的外观不会有大的变化,但内部将通过最新的声光电技术实现“最美的冰”的理念。更环保、更舒适、更具科技感,实现最现代化的音响和视频系统,运用了天幕、环屏、端屏等最新技术;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改造恒温恒湿系统和空调新风系统,满足比赛的环境和防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