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体育运动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 2、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防范措施分别是什么?
- 3、如何预防体育课运动损伤
- 4、体育锻炼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 5、这周讨论话题. 在体育课中,如何保护自己不受运动损伤?
体育运动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人们越
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我们的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教学中如稍有考虑不周,就易发生损伤类的事故,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
突出。目前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对稍有挑战的教材干脆就去掉,更有甚者仅
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这样既影响了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阻碍了体育教学发展,也极大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我认为当前学校
和教师都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的去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办法去减少事故的发生。这里就如何预防体育教学中 安全事故谈几
点看法。
一、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好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
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也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
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的后果,同
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
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二、课前考虑要细致周到。
1、对易发生的安全事
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如,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得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
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又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2、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
科
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引起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
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发生的。另外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
才能组织学生和器械都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使用和练习,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3、教学内容要合理,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
我们知道难度过小对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对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教育学生。
4、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
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动作,错误的动作(既不合理的动作)往往是最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的,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安全隐患和导火索。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5、要保证好场地器械的安全。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三、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在
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熟知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
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事故。另外教师还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知道
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四、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
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的孩子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就发脾气、情绪表现极不稳定,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既
要合理的批评,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再如在体育课中有些孩子由于对身体的认识不足或缺乏言语表达等因素,有时身
体不适他也不知告诉老师,如果教师不留心往往就容易错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应留心观察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以便早
发现早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防范措施分别是什么?
在体育训练当中,运动损伤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训练方式不当、运动动作不标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都会让运动员造成一定的运动损伤。良好的运动损伤防范措施[1]对提升体育运动训练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积极的影响。基于这一点,在体育运动训练中,教练员要明确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落实运动损伤防范措施,才能为运动员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提供基本的保障与支持。
一,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原因
体育运动训练活动开展过程中,主要训练内容基本都是围绕运动员的耐力、爆发力、柔韧性及敏捷性等展开的。然而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于运动员各项身体能力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但是现阶段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多数的体育运动训练开展都遵循同一种训练方式。而这种集中性训练形式没有考虑到运动员的个性化需求,即便能够让运动员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提升,但是也会极大地增加运动员受伤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如果没有针对集中式训练做出及时的调整,还会导致运动员在原有的陈旧性损伤基础上,产生二次伤害。
二,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防范措施
(1) 开展全面的医务监督
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是“家常便饭”,加强对运动员的医务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定期对运动员身体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和评估,教练员能够对运动员具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从而为完善体育运动训练计划提供充分的基础条件。应经常性地为运动员提供身体检查的机会,对运动员身体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解,促使接下来开展的体育运动训练,能够在运动员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当出现运动损伤之后,运动员应该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修养恢复,不要急切回到训练中,只有保障良好的恢复效果,才能更好地开展更为长远、深入的体育运动训练。
(2) 确保运动员的心理健康
心理和情绪的稳定良好,与其生理反应成正比的关系。一旦运动员表现出烦躁、抗拒、忧郁等心理状态,以及焦躁不安的外在情绪,教练员就应该着重注意其心理发展走向,不良的心理发展走向难以推动体育运动训练良好进行。当运动员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之后,能够在其生理状态上看到端倪,主要表现为难以保证睡眠质量、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运行不良、身体机能急剧下降。因此,教练员应该提前与运动员进行沟通,当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心理状况不适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反映给教练员,将自己心理状态不良的原因和具体表现向教练员说明。
如何预防体育课运动损伤
一、体育活动前的预防
1、思想上要重视。
体育锻炼中发生的损伤往往是教师思想上大意而造成的。有的教师认为体育运动中的损伤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本人遇到的几起损伤事故中,都是由于教师的失误造成的,回过头来想想,只要教师措施得当,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加强安全教育,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体育运动中的损伤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思想上的重视,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一环。
2、要经常检查场地。
体育教师要经常注意场地的安全卫生要求。对于一般的学校来说,都是较大众化的场地,即用筛过的煤渣铺垫跑道,这种场地土质结实,又有一定的弹性,表面坚固不怕雨水冲淋,而且有较好的渗水性,是较符合要求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清扫场地中的石块、树枝、铁钉、玻璃等杂物,夏季要经常洒水,保持一定湿度,以免尘土飞扬,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修整场地,冬季要及时清扫场内积雪,避免冻结滑倒学生造成伤害事故。
3、要摆放好器械设备。
跳高架应安放牢固,以免倒下砸伤学生,海绵垫应有足够厚度,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再盖一块小垫子;跳远助跑道应平坦结实,起跳板与地面齐平,沙坑应深翻并随时耙平,细沙要松净,不带碎石、玻璃等其他杂物,铁锹和平沙耙用后应及时放到沙坑外;投掷助跑道也应平坦结实,而器械落地区则应松软,以免器械落地时弹起伤人,一个投掷场地不能同时进行几种投掷,更不能对掷,投掷区内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当器械落地后拾器械的同学才能进入场地。
4、要穿戴合适的运动服装。
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一定要注意着装,每节体育课整队完毕后,教师要进行着装的常规检查。冬季着装应注意保暖,夏季女同学不能穿裙子,学生身上不能佩带徽章,口袋内不得装钢笔、小刀、钥匙等尖硬物品,不得穿牛仔裤。
二、体育课中的预防
1、要做好准备活动。
在体育锻炼中,不少运动损伤都是由于准备不足所造成的,因此,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人体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为正式练习做好准备;准备活动能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加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从而防止肌肉和韧带的损伤。
但准备活动也不应该是千遍一律,应根据天气情况和运动项目的难易而定,一般夏季或技术动作简单的项目,时间可以短些,量可以小一些;冬季或技术复杂的项目,活动时间应长些,量也要大一些。
另外,准备活动既要做“一般性”的,也要做与运动内容相关的“专项性”活动,如果准备活动与运动项目不吻合,针对性不强,易造成损伤,如:腰部突然用力过猛,就会发生腰部损伤。
总之,只有准备活动充分,才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身体的灵敏反应,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我从几年的体育教学中体会一点: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是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
2、掌握知觉过程,产生意识预见。
我们在体育活动中常看到有的同学在没有掌握动作要领、没有形成自动化动作时,就产生了动作的“冲动”,造成了意识的无法预见,形成了教学事故。而闵斯特伯格认为“我们的意识可以在身体动作执行以前预见到它”,但必须在动作熟练之后,在“我们的意识首先接触到刺激,然后接触到对于动作过程的知觉。这种动作感觉逐渐与印象产生联想,以后印象就能在活动之前唤起动作感觉的再现”之后。所以我们的教学就应该让学生掌握这种过程,在这种心理成熟之后,再让学生实地操纵,提高学生运动的预判性。
3、要严肃认真,并组织严密。
在练习时,教师要加强保护和帮助,这样不仅有利于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而且可以预防发生运动损伤,如:在跳远时,起跳动作不正确,或落地姿势错误,易造成摔倒而碰到沙坑边;练习单杠时,两手的握法不正确,易造成手腕关节的扭伤,甚至手腕脱离单杠,造成摔伤;练习前滚翻或后滚翻时,头部动作的错误,易造成颈部的扭伤,等等。
在分散活动时,更要注意秩序的维持,最好分小组进行,由小组长负责,同学们不能追逐打闹,不随意穿行其他活动场地,如:在跑道上穿梭、在投掷场地围观。
因此,加强保护和帮助,维持体育活动有秩序的进行,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办法。 三、体育活动后的预防
要做好整理活动。运动后由于身体疲劳,肌肉和其他器官的工作能力都会降低。而整理活动(即放松活动)是运动的自然延续,能有效地消除运动后肌肉的紧张状态,改善血液的供应,也可使神经系统消除疲劳,从而防止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损伤。
放松活动也应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适宜的方式,如:上肢练习的项目,可做些放松性的慢跑;下肢练习的项目结束后,可在垫子上仰卧将两腿举起抖动或做倒立,直到呼吸、心率恢复到正常状态,自我感觉良好便可停做。认真做好整理活动对预防运动损伤有积极的作用。
另外,在体育教学中还要因材施教,掌握好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对于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在运动量安排上也要因人而宜、循序渐进,以防超负荷的运动损伤;在高温炎热的季节,练习时间不宜过长,适当多安排休息时间,运动时宜选择阴凉通风的场所,以防学生中暑等。
当然,以上措施在具体实施时需要灵活运用、合理组织,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设施作具体安排,另外在时间及顺序的安排上也可作出调整。此外,在进行身体损伤的预防时也离不开心理的辅导。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搞好医务监督,遵守训练原则,加强保护,注意选择好训练场地,以防为主,防止任何学生任何损伤事故的发生。若万一发生伤害事故,应及时送学校卫生室或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体育锻炼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关于体育锻炼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1、体育活动前的预防:
思想上要重视、检查场地、摆放好器械设备、穿戴合适的运动服装。
2、体育课中的预防:
要做好准备活动、掌握知觉过程,产生意识预见、要严肃认真,并组织严密。
适度合理的选择运动方式,对于较强的运动。如篮球、足球等这类项目运动中,要注意上肢的力度,不要过分用力,并保持相对的紧张度,以防外来的突然性暴力动作,同时保持低重心,加固根底也是很好的自我保护方法。
扩展资料:
关于运动损伤的预防:
锻炼给大家带来各种各样的好处,身体变好,精神面貌不一样了,身材窈窕了……但由之而来的运动创伤病人也是越来越多,比较严重的比如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交叉韧带断裂、肩肌腱断裂等。
杨渝平提醒,如果你打算开始一项长期坚持的运动,应当先对身体条件有一个评估。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人,器官的运动功能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肌肉松弛、韧带较硬,中枢神经、内脏系统功能较低下,如果急于进行激烈和不当的运动,就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平时不运动的人开始运动需要循序渐进,比如开始一段时间先做一些动作缓和的运动,锻炼的强度也应该稍小一些,给身体提供一个缓冲和适应的过程,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的节奏。
运动前做好热身,如牵拉韧带,放松肌肉,充分活动关节等等;在室外运动时穿保暖、透汗的衣服,这样逐渐把身体调整到适合运动的状态。
随着秋季的来临,可以多进行室内的运动项目,比如羽毛球、乒乓球、体能训练、瑜伽、舞蹈等。但随着马拉松热的兴起,以及我国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成功,长跑、滑雪、滑冰等室外运动项目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科学健身防止运动损伤
这周讨论话题. 在体育课中,如何保护自己不受运动损伤?
做好准备活动,让肌肉充分舒展进入状态。不进行容易造成损伤有风险的剧烈危险运动。遵守规则,不和他人发生竞技外的冲突和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