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哈尔滨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本文目录一览:

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体育旅游有什么发展趋势?

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 绿维创景 -认为是很可观的,体育休闲旅游是现代旅游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体育休闲旅游产品都已有日益丰富和成熟,吸引大量体育旅游爱好者。而随着休闲泛化逐渐延伸到体育领域,休闲旅游、体育运动和时尚、文化以及当地特色物质文化资源逐渐融合,营造出运动性、趣味性、地域性和文化性交融的休闲氛围。体育休闲正受到来自国内外、各阶层的欢迎。自行车旅游、骑马或骑骆驼游、登山、攀岩、徒步沙漠探险、野外生存训练、峡谷漂流、乘热气球或滑翔伞、滑冰、滑雪、滑草等时尚运动休闲项目方兴未艾;各类体育赛事、体育文化节庆活动牵动亿万人的关注。旅游景区主体场地不同,适合开发的体育休闲项目也有所区别,为使得体育休闲项目归类清晰,我们按照草原、森林、沙漠戈壁、海滩、湖泊、河流、峡谷、岩洞、山川、湿地、公园、田野、室内、乡村、城市等多种不同主体场地进行研究分析。

哈尔滨有什么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1、方言

哈尔滨话属东北官话—哈阜片—肇扶小片,是全国最接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普通话发音的方言之一。与其他汉语方言相比,具有表达标准、清晰、明了的特点。哈尔滨的普通话普及程度明显好于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其他大部分城市。

一些外国人认为,哈尔滨话好听、地道、没有奇怪的语调。哈尔滨人的发音与东北其他地区明显不同,哈尔滨市区与近郊区的发音都有明显区别。也正是这个原因,过去几十年中,哈尔滨为全国各地的电台、电视台、文学艺术组织培养了大批成功的播音员和主持人。

2、宗教

哈尔滨主要宗教有基督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少数人信仰东正教、犹太教和萨满教。

3、习俗

野游。受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传统影响,早在20世纪90年代,哈尔滨就有了野游的风俗。解放后,野游之风日益盛行,许多单位春夏秋季都要组织职工到郊外野游,也有的以家庭为单位野游。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哈尔滨人的野游正在发展为更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并成为生活中文化娱乐的一项重要内容。

野餐。在哈尔滨,凡组织或进行野游活动,都离不开野餐。哈尔滨野餐有历史渊源,受北方少数民族饮食习惯以及后期欧洲移民生活方式的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起,哈尔滨人逐渐形成野餐风俗。

冬泳。冬泳是哈尔滨富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表现了哈尔滨人不畏严寒的强壮体魄和坚强意志。冬季,哈尔滨的室外温度下降到零下十几、二十几度。冬泳者在松花江上,刨开冰面,修筑了冰上游泳池。冬泳下水时间多在太阳未出来的5—6时左右,冬泳表演时间在10—14时之间。 [47]

喝啤酒。哈尔滨在20世纪初就已经生产啤酒,哈尔滨啤酒厂始建于1900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哈尔滨啤酒年消费量30多万吨,人均啤酒消费量居全国首位,主要品牌是“哈尔滨”和“新三星”。

看冰灯。哈尔滨的冰灯始于60年代初期,是在民间传统简陋艺术形式上发展起来的。它以园林艺术为依托,以建筑和雕塑艺术为表现手法,用电灯光为光源,制作成各种冰的景物。20世纪下半页,冰灯逐步发展成哈尔滨具有代表性的冰雪文化艺术。

每年一届的冰雪节、冰灯博览会成为冰灯艺术的大观园,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冰上婚礼。冰上婚礼是哈尔滨青年人喜爱的一种婚礼形式。冰上婚礼由哈尔滨青年宫主办,集体举行,成为哈尔滨每年一届的冰雪节的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哈尔滨的旅游资源:

1、哈尔滨中央大街 ,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很繁盛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

现在已成为哈尔滨旅游、购物、娱乐、餐饮的集中地,融合了整个哈尔滨的美食和特产。哈尔滨中央大街是百年老街,是哈尔滨市的名片。街路两侧汇集了风格各异的精美建筑。在精美的建筑中,各种小吃、快餐、西餐,韩式、日式等料理多如繁星。

2、圣·索菲亚教堂,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索菲亚教堂内部现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使用。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它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

3、哈尔滨极地馆是世界首座极地演艺游乐园,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三大景区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首家以极地动物娱乐表演为主题的极地馆。被全球最大旅游网站“Trip Advisor”评选为“全球杰出景区”。

“极地鲸灵炫乐团”完美钜献,世界各地著名极地动物明星齐聚哈尔滨极地馆,倾力领衔世界顶级的七大主题表演。世界唯一极地白鲸水下表演秀,中国第一美女驯养师与白鲸米拉共同演绎了感动世界的梦幻传奇——“海洋之心”,入选美国赫芬顿邮报“全球50个历史时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哈尔滨 (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

哈尔滨的自然、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旅游资源评价

前往哈尔滨旅游,最佳的季节是以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此时,满目的银装素裹,虽然寒冷,却到处可以看到与江南水乡迥异的雪地冰天景色;另外,7月至9月的夏季,对游客而言,绝对是理想的避暑佳季。

哈尔滨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粗犷豪放的北方民族风情,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灯游园会、冰雪大世界等大型活动显示了哈尔滨深厚的文化底蕴。哈尔滨极地馆、防洪纪念塔、文庙、极乐寺、圣索非亚教堂、俄罗斯风情的中央大街、萧红故居等文物古迹和东北林园、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原始森林等500余处人文自然景观,与哈尔滨周边的镜泊湖、五大连池、扎龙自然保护区一起构成了中国北方别具一格的特色旅游地,凭藉这些优势,哈尔滨市199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选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哈尔滨素来有着“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名。市内建筑中西合壁,格调鲜明。人文历史悠久,不仅荟萃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名城。庄严雄伟的圣索菲亚教堂,神秘气氛笼罩的尼古拉教堂,造型奇巧的俄罗斯木屋,典雅别致的歌特式楼宇,欧式建筑的中央大街,雅洁明快的建筑色调,灯红酒绿、繁华如锦的都市风貌,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雪节”国际冰雕雪塑比赛,以及“国际经贸洽谈会”,处处折射出“东方莫斯科”的独特魅力。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始创于1999年,是由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

世纪游活动,充分发挥哈尔滨的冰雪资源优势,进一步开拓构思,而隆重推出规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向世人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的独特魅力。每年冬季来此游玩的国内外游人络绎不绝。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外以冰雪为主题的超大型娱乐工程。美国NationalGeographic国家地理,日本NHK,韩国KBS等频道都有专题报道。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冰城”哈尔滨打造的集天下冰雪艺术之精华,融冰雪娱乐活动之大成的景观,被称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

、冰雪艺术景观最多、冰雪娱乐项目最全、夜晚景色最美、活动最精彩的冰雪旅游项目。

在每年一届的冰雪大世界中,您都会观赏到世界上最高、最美、最雄伟、最具魅力的冰雪奇观。您都会体验到冰酒吧、冰旅馆、雪圈场、迷宫寻宝、攀冰岩、雪地高尔夫、雪地足球等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及30多项的文化娱乐活动带来的无穷乐趣,使您流连忘返,使您融入到变幻多姿、璀璨壮观的夜晚灯饰美景中,使您恍如步入人间仙境。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前苏联

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

太阳岛风景区

我国唯一坐落于城市中心的江漫湿地型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被联合国友好理事会评为“联合国FOUN生态示范岛”。它以独特的北方自然风光和浪漫的欧陆风情著称。一年一度的“中国·哈尔滨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及许多国际国内的雪雕比赛都在这里举办。

巴洛克大街2009年7月,哈尔滨太阳岛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岛屿型公园。

亚布力滑雪场

亚布力滑雪度假区,是由风车山庄、国家体委,交通山庄,大青山滑雪场、通信山庄电力山庄,云鼎山庄、好汉泊雪场,以及农家院共同组成,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尚志市境内,距哈尔滨193公里,距牡丹江市120公里。最高峰海拔1374.8米,这里的极端最低气温是-44℃,平均气温-10℃,积雪期为170天,滑雪期近150天,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是这里的最佳滑雪期。亚布力滑雪场的设施常完善,共有11根初、中、高级滑雪道。滑雪场内还有长达5公里的环形越野雪道及雪地摩托、雪橇专用道,设有3条吊椅索道、3条拖牵索道及1条提把式索道。雪场还拥有多台造雪机、压雪机、雪上摩托车等现代滑雪场机械设备;雪道设有多条吊椅式和牵引索道,滑雪者可以从任何一处乘索道,不需要脱掉雪板,滑遍场内全部雪道。

中央大街步行街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中央大街”,后来发展成为东北

中央大街夜景迷人北部最繁华商业街。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是国内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长廊。它是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之一。步行街环境优美,井然有序。以其独特的欧陆风情、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第一座电影院——伊留继昂电影院曾创建于中央大街和道里区西十二道街交叉口。是由俄籍建筑设计师、犹太人潘·瓦·科勃采夫1905年创建的。[15]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步行街确定为保护街路。

中央大街夜色1997年6月1日成为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

2005年,中央大街被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8年3月,东方小巴黎-哈尔滨中央大街,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建筑成就奖”,是中国获此殊荣的第3个建筑群。同时,哈尔滨中央大街被国家授予建筑艺术博物馆称号。

2009年,中央大街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6]

城市建筑

哈尔滨的城市建筑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尤其别具风韵。不仅有林林总总的欧式建筑,也有十分传统的中国古典

中华巴洛克大街建筑,改革开放以来,又兴建了若干现代建筑,使这个城市呈现出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

凡是初到哈尔滨的游人,均有置身在建筑博物馆的感觉。漫步在中央大街,你会看到用方石铺成的这条百年老街两旁,一座座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法国先锋派和

后现代等各种风格的建筑,在向您诉说着历史。乘车市区,哈尔滨工程大学(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文庙、友谊宫、力学研究所、第三中学等雕梁画栋、红墙碧瓦的中国传统式建筑,也时常会映入你的眼帘。哈尔滨的建筑,象一个个凝固的音符,有欧洲中世纪的浪漫,有中国古典的典雅,也有现代的奔放。

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

圣索菲亚大教堂随军教堂。同年,由俄国茶商出资,在随军教堂的基础上重新修建成全木制结构教堂。1932年重建,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以其精美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享誉中外。教堂巍峨壮美,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成为哈尔滨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她历

尽风雨,饱经风霜,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重要遗迹。[17]

哈尔滨市政府市级一类保护建筑,国务院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原为设在公主岭的随军教堂,日俄战后迁哈尔滨,几易其址,1912年在此建木结构教堂,1935年改砖石结构。俄国建筑师斯米尔诺夫·托夫塔诺夫斯基设计。原来属于东正教堂,1980年转给天主教会,现名为圣母无染原罪教堂。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25号的原731部队本部大楼,经过重新修缮,已作为基本陈列对外开放。总面积1500平方米,15个展厅,这里以大量的图证、物证、实证,控诉了侵华日军731部队的血腥罪行。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龙塔,

隶属于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其塔高336米。龙塔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风景区。它是一座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广告传播、无线通讯、环境气象监测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塔。

地方节庆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英语:Harbin International Ice and Snow

Festival)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持续一个月,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与日本札幌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

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并成世界四大冰雪节。自1985年1月5日创办以来,智慧、勤劳、勇敢的哈尔滨人化严寒为艺术、赋冰雪以生命,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冬天,创造成融文化、体育、旅游、经贸、科技等多领域活动为一体的黄金季节。成为世界著名的冰雪盛会。经地方立法,1月5日已成为哈尔滨人的盛大节日。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在每年一月五日开幕,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冰雪为内容而组织的国际性节庆活动。

每年的哈尔滨冰雪节都举办大型的冬泳比赛,场面非常壮观。届时,游人可以到哈尔滨市一睹冰灯、雪雕的美景,欣赏冰雪文艺晚会,还可以参加很多冰雪娱乐项目。哈尔滨冰灯和雪雕艺术已成为世界冰雪艺术的三大奇葩之一。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简称“哈夏会”)

,国家级音乐盛会,始办于1961年8月,于隔年的8月6日至15日举行,历时10天。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酷爱高雅艺术的哈尔滨人的独创,规模盛大,群星荟萃,已成为音乐艺术家的摇篮。

现已升华为地方传统音乐节,也成为中国传统的音乐盛会,中国“三大音乐会”之一,并由此奠定了哈尔滨音乐名城的地位。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认定为“音乐之都”。

注意事项

游客前往哈尔滨旅游,总会担心是否受得了那边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天气,其实,不必过分担心,那里没有想象中可怕的寒冷,但是适当注意保暖是必须的。

哈尔滨老字号

老鼎丰1.游客可在当地购买羽绒衣裤、羊毛衣裤,价格便宜不说,且厚实耐寒,此外,带上一套帽子、围巾加手套即可万无一失。

2.东北地区室内外温差很大,冷热交替,极易感冒,所以最好带上感冒药之类的药品。

3.在气候严寒、干燥的地方,手容易起刺,嘴唇易干裂,带上润唇膏或润肤品,总不会有错。

4.在零下几十度的哈尔滨,专业相机的快门会冻得开不了,所以,如果带上专业相机,一定要注意机器的保暖。

  • 评论列表:
  •  温人未芩
     发布于 2022-07-05 00:40:21  回复该评论
  • 筑中,各种小吃、快餐、西餐,韩式、日式等料理多如繁星。2、圣·索菲亚教堂,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
  •  怎忘栖迟
     发布于 2022-07-05 02:23:40  回复该评论
  • 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是这里的最佳滑雪期。亚布力滑雪场的设施常完善,共有11根初、中、高级滑雪道。滑雪场内还有长达5公里的环形越野雪道及雪地摩托、雪橇专用道,设有3条吊椅索道、3条拖牵索道及1条提把式索道。雪场还拥有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