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体育生变现(成为体育生)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看待体育明星向娱乐明星的转型?有哪些人的转型成功了 ?

我认为体育明星向娱乐明星转型是值得发展的一个路线。

因为很多职业体育明星在获得奥运会冠军或者是退出现役之后,往往都需要考虑自己以后的生活问题,而自己之前奋斗出来的名气主要和自己的专业有关,但是因为年龄等一些具体情况,自己再没有办法继续原来的生活,因此在这基础上很多体育明星都会选择考虑娱乐明星进行升级转型,我认为这是一条不错的发展道路,因为娱乐明星相对于体育明星而言门槛会更低一些,这样不仅能保证自己的高收入,同时还能让自己找到第2发展路线。

娱乐明星以后的发展路线会更加的广泛,相对于体育明星的限制没有那么多,因此很多体育明星转型娱乐明星这条道路,我认为是非常不错和可以借鉴的。下面简单列举几个转型成功的体育明星。

第一:田亮。

田亮以前是中国跳水队的奥运会冠军,由于自己年龄偏大,再加上身体的情况,不得不退出现役,但是自己并没有选择边上人的生活,而是凭借自己之前积累的人气和影响力转型去做了娱乐明星,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田亮的发展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不仅在娱乐圈里面小有名气,而且还与很多一线明星拍摄电影,并且演技表现的也不错,因此田亮可以说是从体育明星转成娱乐明星比较成功的一位。

第二:刘璇。

刘璇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体操冠军,自己在退役之后选择了向娱乐圈进军发展,并且在2001年出演女主角,并且获得大奖,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流行的事业,可以说是一路走红,自己由当初的体操冠军现在变成了当红一线明星。虽然自己在整个过程当中吃了很多苦头,但是自己却从来没有放弃,对于生活的追求和渴望。因此刘璇也是转型比较成功的一位。

第三:张继科。

张继科作为中国男篮乒乓球奥运会冠军,个人乒乓球大满贯的得主。凭借自己过硬的实力以及帅气的外表,在娱乐圈成功砸下分来便携自己经常参加综艺节目,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向娱乐明星进行转型过渡,完全摆脱自己体育明星的身份。

总结:体育明星想转成娱乐明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障碍和困难每一个人在考虑转型之前,一定要考虑到自己以后的发展情况,如果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虑,那么对以后的职业发展影响很大。

体育类自媒体如何变现

你好。

体育类的自媒体变现方法和别的领域的自媒体一样的:

1、自营广告。

2、与体育商家合作。

3、平台本身的广告。

4、商品功通.

点我百度头像,查看获取更多相关内容。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17岁不想上学了,想赚钱?

图片来源:网络

你是在什么时候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

一些00后们把这个时间提前到了大学。当职场社畜还在为薪资焦虑的时候,一些身在象牙塔的大学生却靠着超出同龄人的技能加身,实现了小小的财富自由。

去年8月,#00后大二学妹拍段子月入70万#冲上微博热搜,阅读达到4.6亿,大家发现,现在的年轻人考虑赚钱的时间越来越早,赚钱的思路也越来越灵了。

摄影、写作、化妆甚至超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口才表达,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某个致富点子的起源。相似之处是,在消费升级和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多样商业模式下,他们找到了借力点,并行动了起来。

去年年底,在一场关于“未来10年你所在领域最具突破性或最有意思的变化?”的探讨中,科幻作家、童行书院创始人郝景芳向后浪研究所提到一个她的判断:“在教育方面,未来学生还是会正常上学、高考,只不过有些人在高考之前,就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了。有人可能12岁的时候就在网上学习如何去做动画师,16 岁就开始在一个顶级动画公司实习了。然后他还是正常上高中、参加高考,但报考学校的方向就更明确了,会更贴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去学习。”

确实,年轻人已经开始这么干了。

后浪研究所找到了4位靠爱好赚到第一桶金的大学生,他们讲了讲各自在大学期间的生财之道。可贵之处在于,他们足够敏锐和清醒。

当“谈恋爱不如搞钱”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的日常调侃,他们的故事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所独有的,灵活的头脑和对于财富的巨大渴望。

“做短视频月入10万,但我知道那是不稳定的” 6.7,美妆博主, 大四将毕业,月入10w-12w

我觉得我赶上了好时候,我的前两条视频,随便发发日常就爆了。

视频讲的是“作为大学生,双十一时在学校大买特买,结果因为疫情隔离在家,无化妆品无生活费,拮据度日”,没想到浏览量蹭蹭就上去了,当时我特别惊喜,这条视频在抖音有将近17万点赞,4万多条评论,难道这就是流量吗?看来是引起大家共鸣了。

很快就有公司问我要不要做直播,是在家里播不用去公司,那时候是20年7月疫情在家,我想着反正也没事,就开始在平台上直播。

当时的直播类型就是和观众聊天,靠礼物拿钱,每天播四个小时,一个月要播20天,其实还挺辛苦的,每个月几乎就是公司的保底薪酬,2000-3000左右。播了两个月,我感觉做直播真是没什么意思,就想把重心再放到短视频上,我自己本身就对化妆这些东西很感兴趣,就走了美妆这个赛道。

我的视频内容几乎都是有关“美妆、宿舍好物推荐”的,在找选题的时候我会想“粉丝对什么东西好奇、他们需要什么、想看什么”,然后在各种购物平台搜罗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如果用着不错就会在视频里去推荐。

我清楚自己的粉丝群体大多是我的同龄人,就努力把“亲民、贴近生活”这个标签打好。

6.7在视频中介绍产品

当我接到自己的第一条广告时,当时特别开心,想着自己的流量终于可以变现了。那时候我也不懂推广的行情,就索性说随便给吧,产品商就给了我50块钱。当时的想法就是“有人来找我做广告给我产品我就已经很感激了,其他的无所谓”。

我的大部分视频时长会控制在1-2分钟,可能看上去拍拍剪剪就完成了,但实际上从确定选题、构思视频、后期修正再到发布是一个很耗费心力的过程,要考虑这个视频怎么去拍才能让人想看,怎么说话才能让大家喜欢。

有人说博主是“自由职业”,做了才知道“自由职业”根本没有“自由”。

我的生活中一直都是有工作的,看到有意思的东西就会想“拍条视频怎么样”,即使是在刷短视频,可能别人会把这个当作消遣放松,但我看视频会想“这条视频为什么会火,我能不能拍”这种类似的问题,就很像一种职业带来的习惯,而不是刻意养成的思维。

目前短视频的变现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个是直播带货,第二个是短视频的广告植入,第三个是线下探店拿佣金。 我的变现方式主要还是依靠短视频的广告植入,目前我的粉丝量是40万,单推的广告报价在2.8万左右,合集会在6000-9800,目前我的月收入会在10万-12万左右。

从2020年到现在,我做博主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两年了,累计了300多条视频作品。回顾已经过去的时间,我好像没有所谓的低谷和重创。看看自己现在赚的钱,再看看正常上班工作赚的钱,我怎么可能会觉得累呢?

6.7的妆教视频

我觉得日常的辛苦都是应该的,和品牌方合作也是一样,甲方出了那么多钱,我甚至觉得他们提什么内容要求都算不过分。

对于视频的播放量、点赞、评论这些东西,之前的自己会每发一条视频之后一直刷新看,但现在我基本不会怎么管了,毕竟平台的限流和大众的喜好我是无法去改变的。做短视频后,我慢慢变得比从前更自信,来找我互动的粉丝更多了,自己的化妆技术也进步了不少。在大众的注视下,人在各个方面的进步都会很快。

与其重视自己付出了多少,不如在乎自己得到了什么。

短视频让我实现了基本的财富自由,可能从前买一个东西会货比三家思来想去,现在就是“想买的就可以买”。不过我到现在还是没有碰奢侈品,因为我一直都觉得依靠广告赚的钱是不稳定的,可能现在花完了以后就没有了。所以说能攒着还是要攒着,消费的自由也是有局限的,要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

我目前大四在读,毕业之后我会选择继续做短视频,这是一条我认为很合适自己,并且确定可以坚持下去的路。短视频是风口,这个是大家的共识,错过了怪可惜的。

我也在考虑,如果有一天账号做不下去了该怎么办,我大概会选择去做幕后,或者是开个公司来带像我一样的大学生,感觉一群姐妹一起聊美妆做视频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

“边玩边赚钱,从高中到大学,我经历了剧本杀行业的内卷” 李蜥蜴,剧本杀DM,大二武术专业在读,月入3k

17岁的时候,我就和两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剧本杀店。

那是2018年,我还在读高中,当时《明星大侦探》挺火的,一部分人被带起来玩线下剧本杀,我和另外两个朋友一起凑了10万块钱,在天津找了一个门店做起了剧本杀。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觉得这算是个机会,年轻也不怕试错。

我的情况可能和普通高中生不太一样,我是体育特长生,自己在外面住又不想跟家里要钱,就想着可以自己做个什么生意。那时候我一边要兼顾训练、比赛,一边要顾着店里的事情,而且当时我是未成年,办事情还是有些麻烦,后来上了大学,我们几个的想法有点分歧,就把店关了。

现在在北京,我找了一个地方继续做剧本杀DM(Dungeon Master的缩写,在剧本杀里充当“主持人”的角色)。

店里的氛围特别好,有车我就会带一带(“车”是指剧本杀游戏组建的队伍,与“组局”类似),没课的时候也会到店里去和大家一起玩。 比如要扮演一下NPC,大家会集思广益一帮人一起上,如果剧情需要说方言,我们还会提前练一练。

剧本杀游戏场地

现在我每周去三四天,工作强度也不是很高,学校和店里的事情可以兼顾得过来。一个月到手3000块左右,还是挺好的,在生活上是够用的。

我觉得做这个职业最需要的还是耐心,自己知道问题的答案,但又不能直接说出来,要慢慢等这个人去猜,还要把握整场剧本进行的节奏。

推一个本通常要花费四个小时的时间,有的要更长,让我一动不动在椅子上坐四个小时都很难受,何况又需要跟着玩家的思路进行引导、调动,老板会要求我们有70%以上的跟车率(跟车指DM伴随玩家推进剧情),这个过程又费体力又费脑力。

做DM就像是一个服务者,我的任务就是帮助玩家去提升游戏体验,不能光顾着把剧本的流程走完,我作为一个组织者更重要的是要照顾到玩游戏的人,他们玩得开心才是好的,毕竟大家都是花钱买体验。

客人和你接触得越多,越容易去评价你的好坏,时间长了客人会对你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有时候也会引起一些误会,比如他们正在推本,而我在旁边看手机,客人以为我在摸鱼偷懒,但其实我在看复盘做功课,别人有意见我也是无从辩解。

之前我跟店长有讨论过,是否要考虑深入一下这个行业,可以去做发行或者剧本作者。最近我也的确开始着手写一些本子,是恐怖题材相关的,虽然我有点怵恐怖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写恐怖还是挺有意思的。

一个剧本从诞生到实际开玩,剧本杀的作者至少先要写出人均七八千字的阅读体量,比如一个六人剧本,至少要把这六个人的故事写下来,再加上整体的故事框架与线索,加起来大概要有四五万字的基础文稿。

在正式售卖之前,作者要把自己的剧本想办法测试一遍,之后就可以把剧本委托给发行人员,让发行帮助去处理后期的售卖问题,其中会包含美工、营销等工作,如果有机会的话发行也会把剧本推到线上和展会,让剧本杀店商家去进行挑选。

剧本杀店中陈列的“剧本”

虽然我现在依然在上学,但我从事剧本杀相关的职业已经有四五年了,能感受到这个行业在最近几年发生的一些变化。

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内卷。 以前大家公认的几百块钱一个本子,可能有一个人出来说我家剧本特别便宜,就带着其他家一起把这个价格“卷”起来,剧本的内容也是,越来越多的“花活”会加入到剧本杀体验中,不仅是当场要演得好,还得做好客人的“情感售后”,比如发一条短信,送一封信等等这种加深沉浸感的服务,对于客人来说肯定是内容“卷”起来最好了。

剧本杀毕竟只是发展了几年,“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确实会赚到钱,但整体市场都不是特别的稳定,这个行业也还在发展中,是时候需要一个官方的政策去监管这个市场,至于今后会走向哪里,越做越开还是原地踏步,这需要我们去观望一段时间。

我想等以后工作稳定有机会了,可能还是会选择开一家剧本杀店。

“写网文获得经济独立,想让读者爽就不能一味追求文学梦想” 爱喝牛奶的猕猴桃,网文小说作者,大二计算机专业在读,月入2k-8k

键盘敲敲打打,文字就有了生命。我不说话,只是让小说里的人物独白,或放下屠刀,或举起长剑……身未动,脑中的世界却已呼风唤雨。

我从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写网文小说了。当时我看完了作者江南的所有书籍,并试着学习和模仿。

我写的小说类型大概有两类,一种是玄幻,类似《斗破苍穹》那种,第二种是娱乐小说,主角是明星的娱乐圈文。

其实我的读者很少,但依然能达到基本的经济独立,我觉得“写网文”算是目前为止一个上升渠道还没有那么难的赚钱方式,而且写作是一种可以成就终生的技能。

小说平台计算分账的方式有很多种,主要是分成、保底、买断这三种。 分成就是收益按比例分配;保底是网站看好你的书,愿意提前给你支付一些费用,如果后期的收益超过了原先支付的费用,那额外的收入网站也会额外分你一半;买断很简单,你的书籍版权完全归平台所有,后续再没有其他的收入。很多小说作者和平台打官司也是因为“买断”,小说本身及IP衍生的相关收益远远超过了当时平台出的价钱,就会导致这些经济纠纷。

高考之后的暑假,我靠写网文的收入基本可以达到月入2000-3000。现在大二在读,我的月收入会在2000-8000这个区间浮动,因为我现在水平不高,主要是堆量。

作为一个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我的课业并不轻松,每天三到四个小时的写作,虽然给我带来了相对稳定的收入,但也让我几乎失去了娱乐消遣的时间,可能宿舍里别人在打王者,我却要在电脑前码字。学习、写小说、娱乐这三者之间的平衡,我到现在也没有掌握得很好。

有时候我会自我怀疑,我到底能不能写好小说。好像只差那无形的一步,就把我和“月入过万”隔开了,这个也是目前让我非常苦恼的地方。

写网文并不适合追求文学梦想,在网文环境里,读者没有耐心去看一些深刻的东西,这并不怪他们,因为他们本来就只是想要汽水,我们又怎么能以中药更健康为名来强卖给他们呢?

读者想要的很简单:就是爽感。

怎么才能让读者爽,而不是只爽一下就不看了?我用三四年的写作经验总结出了三点:期待感、满足感和节奏。

打个比方,小说的故事主线就像一根胡萝卜,最开始我要让读者看到我抛出的胡萝卜,读者感兴趣了,想得到我的胡萝卜,这就是引出期待感;而我把手中的胡萝卜给到了读者,这就符合了读者看文的满足感。与此同时要让大家去认同这根胡萝卜,认同故事,读者才会共情继续读下去。

但我不能直接把这根胡萝卜给读者。直接给?他们就会失去接下来的兴趣。一直不给?他们会有疲倦感。所以要适当“勾引”,让读者尝到一点胡萝卜的味道,让他们知道,这根胡萝卜是好吃的,这样子他们才会继续看下去,这就是写文的节奏。

最近比较火的是历史文小说。在我看来它火的主要原因不是大家喜欢年代感和历史感,而是因为“历史和年代”是广大读者都有的共同认知。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唐太宗很厉害,但如果我们的主角穿越到了唐朝,并且帮助唐太宗完成了一些历史上的小遗憾,读者就会通过主角的成就感来获得愉悦,这就恰好在读者的爽点上。历史小说和年代小说有这样题材上的优势,就是作者不再需要费尽心思地去创建一个世界。

坚持写了五六年的网文,我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变化。从前只是单纯享受写小说的过程,但现在不得不去考虑一些现实问题,我毕业之后该怎么办,该去做什么?

我会把写小说始终当成自己的副业坚持下去,但不会只做这一件事,我至少要有一份主职工作来确保自己未来的生活水平。

网文市场很大,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市场也越来越浮躁,比如某个小说网站的书,基本写到三四十万字后,就会交给枪手。很多已经成名的作者的新书已经不太能跟得上现在的市场了,“大神”尚且在啃老本,又何况是我。而且,如果自己真的全职写文的话,就会越来越脱离生活的本质,写作的素材也会少,这对写作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从玩摄影到成立摄影工作室,花钱的时间都用来赚钱” 周崇明,约拍摄影师, 大三美术专业在读,月入5k-10k

我的第一台相机是索尼的6400,是一个半画幅微单。

之前我就特别喜欢拍照,在网上看很多人用单反和胶片机拍的照片特别好看,但感觉手机总是差了点儿意思,就想着自己也拿相机去实践一下。去年年初我在网上花了600块钱报了一个摄影课,家里也支持我拍照,帮助我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

本来我想去拍一些自然风光,但因为我在郑州,是内陆城市,根本也没有什么风光可以让我拍,就会拍拍日常和人物,那段时间还是处于一种摸索的状态。

我以前当过模特,也认识了一些摄影师,大概在去年九月份,他们开始带着我一块拍照,这种实操比线上课程给我带来的收获要更多,拍照这种东西要自己去感受才行,实践才能出真知嘛。

我会在小红书、抖音上po出一些我的作品,一些同城的人看到我的照片还不错,就会主动来私信找我约拍。我以前根本不知道怎么跟这些陌生的模特沟通,慢慢“磨”出来了之后我会去调动模特的情绪,我会去抓拍动态的他们,不要生硬地摆拍动作,自然的才是最美的。

周崇明的摄影作品

作品积累得越多,来找我拍照的人自然也慢慢多了起来,每次收费会根据服装、人数做一些调整,单套服装单人599,每加一套服装会多收400元,拍的人数增加,价钱也会涨一些。大概从去年年底开始,我的收入每个月有5000-10000元,也就没有再问家里要生活费了,也算是一种小小独立。

如今的确是富余了很多,其实之前的我还挺舍得花钱的,想买什么东西就买了,开始靠自己双手赚钱之后我反而更乐意攒钱,而且花销也会比之前少一些,“花钱”的时间都用来“赚钱”了,有时候忙得根本没有机会和朋友出去玩,自然也就省下了一笔。

不过也遇到过一些让人无语的客人。在我刚做摄影的时候有三个人来找我拍照,当时收费也比较便宜,三个人只收了600元。 拍完修好图后,其中一个人说不满意要退款,照片都拍完了,我只能把精修的钱退给他们,协商失败后他们找人在网上“挂我”,说到底还是想“白嫖”。当时的确很多人来骂,后来我也发了澄清帖,退了200块钱想赶紧息事宁人,但这时候三个人中的另外两个人不乐意了,觉得我只赔偿了一个人不公平,我也很苦恼。这种客人不多但还是存在,也让我认识到社会的复杂。

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不容易。在摄影之前,我做过电视台的实习生,每天到点上下班打卡真的很没意思,身边同学会去给小孩代课,但我一想就头疼。我是美术专业的学生,以前还挺喜欢画画的,但自从我接触了摄影就再也不想画了,重心也从美术转移到了摄影上。选择一份职业,最大的前提就是自己得接受,不能觉得难熬和痛苦,不然还不如不做。

今年的二月份我选择成立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当时正好有一个亲戚的房子闲置了,是毛坯房不太好租,就把它便宜租给我了,140平三室一厅,每个月不到两千块钱。

摄影棚装修前

从装修到布置,所有东西都要自己来弄。装修房子是一件特别繁琐的事情,那个时候我每天要拿二三十个快递。布置摄影景观不能像家里一样四面墙壁都贴一模一样的壁纸,但每一个房间的风格又不能差很多,每个物件的摆放也要去想,怎么弄才会拍出来更好看一些。

摄影棚装修后

现在工作室的风格有蓝白居家、日系、少女、法式、复古、浴缸、生日、钢琴等等,还配了专门的化妆台和灯具。装修到三月底刚刚结束,前后一共花了两三万,不过当时没有管父母要,除了花自己的积蓄之外,还有个朋友过来投资了我一些,之后的摄影棚收益会给他分红。

我在开封上学,但工作室在郑州,有时候周末有人找我拍照,我会早上坐高铁过去拍,晚上再回去,确实会有一点麻烦,但我觉得这种程度自己是完全可以克服的,我收获的东西要大于我所付出的。

拍过很多类型的照片,未来我还想尝试一下“领证跟拍”,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下一对新人从踏入民政局、签下双方姓名定下终身,到背对红墙露出结婚照专属笑容,最后刻下钢印成为合法夫妻的过程。

拍下镜头前的微笑,见证别人的幸福,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作者:金紫琪、杨柳,36氪经授权发布。

奥运冠军孙杨直播带货,冲榜第一销售额达千万,他是如何带货的?

奥运冠军孙杨在停赛期间也开始了直播带货,因为孙杨由于一些原因被强制竞赛很长时间,所以孙杨也开始去了解和加入这些新兴的领域。而且销售的额度非常的高,达到了销售榜第一名,额度也是达到千万元,当时直播间当中孙杨衣服也比较喜庆一身红色,而且还秀着一只小老虎的模样,能够映衬出孙杨更加可爱。

在此次带货过程当中手里拿着商品,但是表情却是一脸的严肃,虽然是第一次参加直播带货,但是他的专业程度可以说是媲美专业人士,介绍产品的声音非常洪亮,表情也非常的到位,对于自己手里商品的介绍也是比较的流畅,如果之前没有了解过孙杨,那么很有可能会觉得是一个老练的直播带货选手,而且在几小时之内的销售额就达到了上千万元。

那么孙杨进行直播带货,他带货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介绍这些产品,然后以及自己对这些产品的理解,还有身边朋友也都在使用这些产品,这些产品的质量和名誉可以说是都非常不错,并且能够和周围的女助理配合十分默契,专业的措辞也非常的优秀,能够完美的回答各个网友的问题和不解,临场反应也是非常的优秀,丝毫没有新手的青涩和紧张。他所带货的方式可以说是和很多专业带货人员非常相似,有所不同的就是他是知名的世界冠军,在我国有很多粉丝,而且他能够通过他身边的人使用这些物品来作为实例作为介绍,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人放心去购买。

而且孙杨始终一个人出境,并不需要助理进行介绍产品的专业术语,并且孙杨能够非常认真的进行讲解,展现了他体育运动员的那种认真精神,而且孙杨所带货的优惠也是特别的高,所以才导致如此高的销售额出现。

  • 评论列表:
  •  颜于零栀
     发布于 2022-07-05 05:27:50  回复该评论
  • 的质量和名誉可以说是都非常不错,并且能够和周围的女助理配合十分默契,专业的措辞也非常的优秀,能够完美的回答各个网友的问题和不解,临场反应也是非常的优秀,丝毫没有新手的青涩和紧张。他所带货的方式可以说是和很多专业带货人员非常相似,有所不同的就是他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