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幼儿的平衡游戏有哪些大班
熟悉美吉姆欢动课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课上有很多锻炼孩子平衡能力的技巧训练和游戏,比如秋千、前滚翻、蹦床、走平衡木等等。为什么平衡能力的锻炼如此重要呢?平衡能力又该如何锻炼呢?跟着Mymo一起来看看。
平衡能力是一项身体基本素质,身体的大部分运动几乎都需要在维持身体状态平衡的情况下完成。而且平衡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孩子专注力、触觉等各方面的发展。
通常,孩子在8~9月龄的时候会迎来平衡能力的重要发展期。平时,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帮助孩子锻炼平衡能力。
升降机
家长倚靠在床头或墙边,双脚并拢,然后让孩子趴在自己的小腿上,扶住孩子的腋下,屈膝抬高、落下,带动孩子随着自己的身体运动,在反复升降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满3个月的孩子如果已经趴得很好了,就可以开始玩这个游戏了。
摇摇椅
6~7月龄的孩子已经能坐稳了,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和他们一起玩“摇摇椅”的游戏了。家长躺在垫子上,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腹部,有节奏地做仰卧的动作,也可边唱儿歌边摇摆身体,同时带动孩子随自己的身体运动。家长摇动身体时要扶稳孩子,以确保安全。这种“摇摇椅”游戏对提升孩子的平衡力十分有益。
秋千
美吉姆欢动课上有形式多样的秋千。荡秋千时,孩子的身体随着秋千前后摆动,处在前进和后退的状态之间,这可以协调孩子身体的平衡性。同时,秋千还可以帮助孩子锻炼大脑前庭的平衡能力、培养空间感。
练习坐下、站起来
通常,10月龄左右的孩子就能够扶物站立了,如果孩子已经能站得很稳,家长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个高度合适的游戏桌,引导孩子扶着桌子练习坐下和站起来。在反复站立和坐下的动作中,孩子身体的重心不停变化,这样既能锻炼他们身体的平衡能力,还能锻炼四肢的力量和协调性。
玩瑜伽球
瑜伽球具有一定的弹跳力,这能够帮助孩子保持重心的平衡。对于1岁左右的孩子,家长可以扶住他们的身体,让他们坐在瑜伽球上,然后轻轻地向不同方向晃动瑜伽球,锻炼他们的平衡感和核心稳定能力。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扶住他们的腋下,让他们站在瑜伽球上轻轻地跳,与瑜伽球的弹跳力相抗阻,锻炼身体的平衡性。
骑平衡车
骑平衡车时,孩子需要自己掌握起步、转弯、刹车等动作。这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还能刺激他们前庭觉的发育,锻炼反应能力、协调能力。熟练之后,他们会逐渐掌握调整重心的方法,更好地保持平衡。2岁以后,孩子就可以骑平衡车了,但是家长要注意,孩子骑平衡车时最好在空旷的地方,还要给孩子戴好头盔、护膝等护具,保证安全。
单脚站立
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和他们玩单脚站立的游戏来锻炼平衡能力。家长给孩子做示范,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将重心移到左腿并弯曲抬起右腿,保持一会儿后换腿重复上述动作。等孩子适应之后,可以在游戏时让孩子向前或者向上伸直双臂,加大游戏的难度。
大班户外活动游戏名称和玩法有哪些?
大班户外活动游戏名称和玩法如下。
一、游戏名称
《滚皮球》。
二、游戏目的
1、训练运用走、跑、蹲和站等动作技能,增强腿部、腰腹和手的力量。
2、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游戏准备
1、大皮球(每人一个)。
2、平整、无障碍的空地。
四、游戏规则
1、听口令行动,不可以自己随意行动。
2、滚球时要用手推,不得用脚踢,皮球不能离开地面。
3、幼儿追球时要追回自己的球,不可以去抢他人的球。
五、游戏玩法
1、边走边滚球,幼儿每人1个球站在操场的一端,皮球放在自己的脚下,弯腰半蹲手扶球。当听到向前滚球的口令时,幼儿边弯腰边走推球向前,慢慢的走向场地的另一边。
2、滚球接球,幼儿两两结伴,只拿1个皮球,面对面相距3米蹲下,一名幼儿手扶皮球。当听到滚球的口令时,手扶皮球的幼儿就将手上的球滚向对面的同伴。对面的同伴接到球则等待老师的口令。以此类推进行。
六、注意事项
1、重点指导幼儿如何把握滚动的方向。
2、幼儿在场地上追球时,提醒他们不要跑的太快,以免摔倒或碰他人。
3、根据幼儿的能力配对,能力好的拉长距离,能力差的则缩短距离。
大班户外游戏及玩法有哪些?
户外游戏如下:
1、捉龙虾。
目标:锻炼幼儿的单脚跳跃能力和合作能力。
玩法:大部分幼儿单脚站立或跳跃当龙虾,其中两名幼儿手拉手当渔网去桌龙虾,若被抓住了就当渔网与那两个幼儿手拉手去抓龙虾,指导所有的龙下被捉...
2、接龙游戏。
目标:练习往返跑和钻的技能,激发幼儿竞争意识。
准备:纸箱和呼啦圈。
户外运动,其实就是走出家里走出城市,只要是在户外,无论你是,还是野营,即使只是随便走走,和朋友一起欣赏美景,都是户外运动!
千万别和那些装大尾巴狼的病号一起徒步穿越卢布泊或可可西里。那不是户外运动,那是极限运动,他们以此为职业以此为挑战自己的生命极限。
大班体育游戏锻炼平衡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游戏有哪些
1、《平衡凳游戏》
通过多种平衡凳游戏,发展幼儿的灵敏、力量和协调性。培养幼儿积极思维、主动创想团结合作、富有责任感的品质及遇事沉着冷静、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
2、《奇怪的动作》
幼儿在口令的提示下完成向前看齐、向上看齐、向下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等动作。
(1)教师以较慢的动作和详细的提示语言引领幼儿一起变换看齐六个方位。
(2)教师以较快的的动作动作和提示语言连贯的改变看齐的六个方位。
(3)幼儿四人一组持竿,在竹竿令提示下完成向前看齐、向上看齐、向下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原地踏步走和立定等趣味动作。
3、《看谁反应快》
幼儿四人一组持竹竿听令向前、后、左、右正确移动。
(1)教师与幼儿一起向前、后、左、右正确移动。
(2)教师与幼儿做相反的动作。
如教师持竹杆向前一步、幼儿四人一组持竹杆向后移动一步;教师持竹杆向左一步,幼儿四人则持竹向右移动一步;教师向左二步,幼儿四人则持竹向右移动二步,并以此类推变化。
4、开汽车
幼儿8人一组持杆组成4辆汽车,开车不碰撞教师提醒小司机二手握紧前两端,最后幼儿二手握紧后两端行车途中注意避让,8人一组相互体谅彼此照顾,然后组成一辆火车一起开回教室,提示幼儿及时调整运动姿势,汽车加减速,转向要准确,开车不碰撞。
5、《巧过竹竿》
教师提出新的活动要求:幼儿必须4人一起过杆,并提示幼儿提前商议决定,根据前一组的完成情况做出跨越行走或跳跃等创造性的与之前不同的动作过杆。同时调整和帮助幼儿形成动作,在活动中及时用语言肯定动作变化,提示幼儿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的动作。
教师示范与众不同的过杆方式,并引导幼儿在下一次的类似活动中加以实践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