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世界杯中国队3分惜败波兰,赛后球迷大骂周琦,球迷该怎样理性看比赛?
- 2、普通人是否有资格评论中国足球?你认为我们对国足的期望是否过高?
- 3、外国看了中超直播后球迷怎么评价
- 4、为什么百姓们在国足失败后反应那么激烈,甚至有很多负面评价?
- 5、求一些关于中国足球的评价文章和一些中超的评价文章
世界杯中国队3分惜败波兰,赛后球迷大骂周琦,球迷该怎样理性看比赛?
首先不能太过于激动和情绪化,再就是文明看比赛不要去做一些人身攻击,最主要的不要赛后去网上带节奏,总之就是文明看比赛,文明做球迷。
现在很多的球迷看比赛可以说是非常的激动,大声咆哮呼喊都不算什么了,很多的观众特别的情绪化,一旦有人对他所喜欢的队伍有意见或者是说点什么就完了,恨不得要打人家的感觉,而且不光是自己还牵动周围人的情绪最终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曾经有很多次就是因为一个两个球迷的煽动导致整个现场失控,所以看比赛的时候无论是输还是赢都不要太激动更不要情绪化,这也是理性看比赛最重要的一点。
还有就是看完比赛以后不要跑去网上做人身攻击像是这次中国队输给了波兰队,很大一部分网友看完比赛都开始骂周琦说他打的不好,什么难听的话都说,这种人身攻击往往是不对的就算是在网上也是不行的。
更有的网友去网上带节奏找自己的朋友一起刷评论,这就是赤裸裸的网络暴力,这群键盘侠也只会躲在键盘后面。
其实体育比赛输赢是很平常的输了就是技不如人,这次输了下次赢回来就是了,看比赛的观众也不能因为一次失误就很不理性的对待这些运动员,毕竟站在赛场上没有一个人想输掉比赛的谁都在认认真真的对待比赛,如果真的动动嘴皮子就能赢我相信那些键盘侠们一定是世界冠军,最后还是希望各位观众理性的看比赛不做键盘侠。
普通人是否有资格评论中国足球?你认为我们对国足的期望是否过高?
中国足球代表是国家的荣誉 ,花的是纳税人的钱 ,每一位中国公民都有份儿 ,每一位中国公民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 ,是被中国足球代表了的人之一 ,你不能说和每一位公民都没有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讲 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理由关注他,评论他。
每个人都有资格评论中国足球
之所以评论足球,是因为我们对于足球的热爱和关注,或者说也是一种责任。随著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体育运动的整体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个不用举例说明,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就可以作证。众所周知,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男足在亚洲不能说所向披靡,起码也是一流球队的存在。以著名足球运动员容志行为代表的中国男足为国家争得了许多荣誉。随著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足球与时俱进,向足球运动先进的国家学习,搞联赛,引进国外球员,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
按理说,中国足球也应该与时俱进,早日实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上个世纪提出来的,这既是中国足球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十四亿中国人的期望。怎么能说我们对男足的期望过高呢?在我国体育运动整体蓬勃发展的形势下,目前的男足的水平是怎么样的?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是由原来的一流强队上升为顶级强队了?还是真正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标了?
简单的对比一下,中国的乒乓球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中国男足为什么不但没有跟上我国体育运动的整体水平,而且还不断的扯后腿?1:5输给泰国,大年初一1:3输给越南!屡战屡败!全国十四亿人都看不下去了,难道还不需要重锤吗?
我们对国足的期望是否过高
真心没觉得期望有多高,没要求必须进世界杯八强,也没要求必须进世界杯,好歹比赛时候踢出点血性、踢出点精气神,也让大家对男足抱著点希望,别再“球躲躲”“白斩鸡”,球场上要像个战士,球场外也要注意言行举止,要对热爱球迷的青少年负责,国人一直以来都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从来没有那么苛刻。
我们并不是让你们当常胜冠军,而是希望你们应该知道,自己的责任,自己是代表著谁?自己是不是中华民族的后代,是不是能在赛场上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气魄。
足球没有国界,但当你们穿上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球衣,你感受到你应有的责任了吗?你有没有为民族复兴的使命感,你的民族魂在那里!你们有没有想到你们的所作所为,让亿万国人的心在流血!无论怎样,中国男足,我还期待你们在球场上,展示应有的精神,展示勇往直前的责任心
外国看了中超直播后球迷怎么评价
英国天空体育对中超联赛进行了首次转播,上海申花同江苏苏宁的比赛成为了英国人观看中超联赛的“处子秀”,而这场比赛3-2的比分和精彩纷呈的场面也让天空体育的解说员激动不已。赛后,这引起了英国球迷热烈地讨论,有英国球迷认为,“中超联赛的精彩程度超过了90%英国联赛!”
而今天这场富力同上港的比赛,两队再次打出高比分,精彩程度一点都不逊色于昨天的苏沪大战。撇开两个点球,其余的4个进球都相当精彩,比赛的过程也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空体育直播的2场比赛都是精彩纷呈的进球大战,相信给不少的英国球迷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
外国球迷赞中超
赛后,有众多的英国球迷参与了讨论。有球迷表示,“这是我看得第一场中超比赛,相当经典,比我所想象的水平要高出很多”、“看得第一场中超比赛,3-3的比分还不坏”、“能看英文解说的中超很爽啊!这个联赛成长真是太快了!”、“中超联赛有点‘疯’,进球进球进球,老实说我看得超开心。”
为什么百姓们在国足失败后反应那么激烈,甚至有很多负面评价?
第一,大部分人就是凑个热闹而已,看到新闻,看到有人谈论,自己不说两句就显得落伍了。凑热闹啦。过些日子没比赛没新闻了,这些人会继续保持对足球漠不关心的状态,本来也就没关心过。足球这项运动在现代的中国社会已经渐渐失去群众基础了,不分男女。以前是看的人多,踢的人少。现在看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喜欢电竞,而不是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但是年轻人还是喜欢追热点的,不追一下会显得自己不紧跟潮流。过些日子就安静了。
第二,体育与民族主义。战争年代,我们用打仗来维护民族尊严,在和平的年代,体现出民族大义的最好方式就是比赛,通过体育赛事,能够团结人心,激发民族自豪感。我国也是如此。换句话说,通过金牌来展现国家实力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而在众多的体育赛事中,足球就可以代表,但是,我们男足频频输给其他国家,这对于有些人来说,很是不爽。
第三,有一些无可奈何的原因。自1949年以来,国家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来让民众重拾对国家对民族的自豪感。然而,在极度重视招商引资的年代里,竞技体育几乎成为了民族自豪感的唯一载体。在1988年之后的几十年里,竞技体育中有最大的影响力可能就是足球了,就算所有人都不去看身边的足球队,难道欧洲足球的新闻不会往人的瞳孔、耳膜上撞吗?难道世界杯不会抓挠爱国的心吗?但是,冲击2022世界杯失败,基本宣告了用85一代、归化球员当油纸的裱糊行动彻底失败。
第四,对一些球迷来说,足球就是宣泄情绪,解压的一种运动。赢球的时候,球迷们理所当然的把球队当做自己的代表,球迷们为球队呐喊就是为自己呐喊。输球的时候也要宣泄,毕竟情绪宣泄是刚需呀。足球文化的基本规律就是:赢了球迷摇旗呐喊,输了球迷口吐芬芳,国内外都是如此。
求一些关于中国足球的评价文章和一些中超的评价文章
亚青会足球赛中,中国U14国少队0比1不敌东帝汶队;联想起前不久国青刚刚1比2不敌缅甸队。我们青少年足球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的青训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王宇[微博],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体育评论员,报道中国足[微博]球多年。昨日,他向笔者讲述了关于中国足球的两个小故事。这两个故事,讲出了中国青少年足球面临的无奈,让我对中国足球的后备人才培养有了更感性的认识,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故事一
这是一个故事,真人真事。
黄俊逸,18岁,现在效力于山东全运队,即将随队参加辽宁全运会的决赛阶段比赛。黄俊逸的脚下技术很好,策应做球能力一流……在他的面前,一幅职业球员的闪亮画卷已经徐徐展开。
然而,全运会过后,黄俊逸就要……成为同济大学今年招收的大一新生了。
黄俊逸的足球生涯,5岁就开始了,并且一路进入青岛足协队,参加了省运会。完成省运会任务之后,黄俊逸选择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单纯的高中生。而他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定在班级前五的水平上。作为普通高中生度过了一个学期之后,黄俊逸重新回归了职业足球圈,进入了青岛中能[微博]梯队,他回归的理由很单纯:“光学习的话,感觉还有事没干,自己的精力没用完,还是可以学习、足球两边走。”
不过,黄俊逸“两边走”的心愿,终究还是没办法达成——会考结束之后,黄俊逸终于还是被借调进了山东全运队,开始了为期一年多的集训生活,整个高三都没有上。
故事讲到这儿,停下来感叹一下:对于升入高中以后的中国孩子来说,球员和学生这两种身份,完全就是水火不容。想做球员,就得在比赛成绩的压力下长期集训;想当学生,就要屈服于高考指挥棒全天学习。想像欧洲或者日本那样两不耽误,在现阶段或者可见的未来,是不可能的。
至于球员黄俊逸为何想要重新成为学生黄俊逸,还有一部分很重要的原因,是职业足球圈的氛围。
所谓氛围,包括两方面,首先是成绩压力之下,快乐足球的初心难寻。高三之前,黄俊逸身兼两种身份,下午4时前认真地学习,下午4时后高兴地踢球。但是之后,黄俊逸只剩球员一个身份。在进队之初,他甚至会在晚上自己去找一个教室,拿出家人捎来的高中试卷来做,试图延续学习的节奏。然而职业足球的训练强度以及全运会的成绩压力,是他在以往的足球生涯里未曾尝试过的,这些都把足球带来的快乐冲淡了很多。关于这一点,相信不仅是黄俊逸一个人有体会,几乎每一位中国职业球员,都会有深刻的切身感受。
氛围的另一方面,是职业球队内部的气氛和关系。十七八岁的普通孩子,都还身处在单纯天真的校园里,除了学习之外,大家基本上算是心无旁骛、无忧无虑,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很美好。但是十七八岁的专业或者职业球员,情况大不相同。普通孩子直到几年后甚至十年后才要接触的现实,才要面对的问题,小球员们早就需要被迫承受了。
黄俊逸也提到了如今中国足球的名声,“进国字号的队友回来后说,以后你进了国青国少,千万别上微博,都是骂的。”踢球不能得到掌声,反而遭到谩骂侮辱,好学生黄俊逸对此表示难以接受。
总而言之,球员黄俊逸把自己如今所处的环境,形容为“外表光鲜的监狱”。
黄俊逸的遭遇十分普遍,可以说是每位中国球员的必由之路。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不可能没有梅西、罗纳尔多。只不过在现有足球青训体系之下,我们的梅西、罗纳尔多,最多也只不过被培养成了中国国脚;或者像黄俊逸这样,在尝试过足球道路之后选择退出;又或者,干脆从来未曾接触过足球,士农工商成了他们的归宿……
故事二
可供挑选球员60人——1998年龄段国少的困境
偶然之间,我又被中国足球的惨淡现实刺了一下。
7月17日傍晚6时30分,国家队在香河的最后一练已经结束,球员教练已经返回了宿舍,记者们也纷纷离去。在基地北侧的1号场地,却还有一支穿着国家队服装的球队在训练,走近一看,是一支青少年国家队。在我的印象里,自从1997、1998年龄段严查骨龄之后,我们的青少年球队,应该实力还算不错。
凑到近前,认出了张海涛指导和唐晓程指导,由此知道这应该是今年刚成立的国少。今年9月就要去打亚少赛预选赛。然后发现原来国奥、国青、国安[微博]的守门员教练李立新指导正站在场边,而且李指导很随和,愿意抽空和我简单聊几句,这一聊不要紧,刚才的“实力不错”印象完全被颠覆……如下:
1、新建1998年龄段球队,可供挑选的球员只有……60人左右。
2、60人挑一支国家队够吓人了吧,这还没完。具体到守门员位置,只有……3个人!得,这下子也甭挑选了,一勺烩一锅端,都来吧。
3、3个门将现在伤了俩,而且都是骨折。不过两个孩子还是都坚持和小伙伴们一起参加训练。手指骨折的不能打对抗,鼻梁骨折刚好的,还要参加对抗。剩下的那位健康的,从小是田径体育生,刚刚改练足球……1年。
继续观察正在打分组对抗的球队。第一感觉,是张海涛和唐晓程两位教练的嗓子都快喊破了。特别是主教练张海涛,恨不能每分钟要叫停两次,大声向球员们交代,声音已经嘶哑。唐晓程还好,他在鲁能[微博]足校带队时就是著名的大嗓门,带着胶东味的“好的”曾一直飘荡在球场上,但是在这里,“好的”出现的频率大幅下降。
然后仔细看看那位硕果仅存的门将,只需要看几眼,就能发现他确实刚刚练足球。首先,他的出球相当之差,几分钟之内,连续两次试图把队友的回传球,用短传交给禁区前沿的小伙伴,结果一次还没来得及起脚,就被前锋抢走直接破门,另一次把球传了出去,但队友被前锋绕前抢断,直接形成单刀……
看完了离我最近的这位门将,再大略看看其他球员,也没有任何一个能让人眼前一亮,都是典型的中国球员,没什么特点,甚至球都传不准。
这就是我们的1998年龄段国字号球队,即将出战亚少赛预选赛的国字号球队。如果在9月份的某场比赛里他们也输个1:5,我不会有丝毫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