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美国大学体育联盟收入(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收入)

本文目录一览:

进NBL有发展吗?他们的年薪是多少?

目前在发展中,年薪是没有CBA的年薪高的. CBA的主力年薪在20-40万左右。当然易建联等NBA外援除外。所以如果楼主想进NBL的话年薪恐怕在15万左右 NBL的未来甚至是比CBA更市场化,制度更自由灵活的联赛,因为参加NBL的俱乐部基本都是由民营企业组建,比起CBA各队,它们更加不受举国体制和行政指令的干扰。QSL与篮协共同成立联赛管理小组,这是中国体育职业化改革以来,首次由民营资本与体育主管部门共同管理一个体育联盟,为中国体育职业化改革开创了一条新道路,也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中国篮协直接参与管理,也是NBL的创举之一。NBL的最终发展目标,并非是吞并CBA、在中国一家独大,而是推动中国篮球发展水平。两个联盟并行对于该项目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早已在职业体育界得到验证,比如美国篮球圈并行的NBA和CBA,比如现在美国职棒联盟MLB旗下的美国联盟和国家联盟,都是在并行的情况下实现了共赢。因此NBL与CBA并行对于中国篮球的发展益处良多。NBL将学习NFL的经营模式,NFL的成功,是体制上的成功。其最重要的制度框架就是均贫富,各俱乐部的老板一起分享总利润的70%,联盟分享剩下的30%。把NFL的经营理念引入这个联盟,从而迅速提升NBL的品牌价值。使NBL能成为一个健康运营的联盟,联盟将负责80%以上的商业谈判,而球队则只有少量商业谈判份额。这样,就能最大价值的提高整个联盟的商业价值和品牌价值。选秀计划NBL联赛将开启中国职业联盟在大学选秀的先河。众所周知,大学选秀一直是美国各大体育联盟维持联盟格局、保持联盟活力的最重要因素,虽然中国现在的两大大学生联赛CUBA和CUBS发展尚不健全,但职业篮球联赛在大学开展选秀,仍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赛事筹划安排由于目前NBL的各支球队水平参差不齐,实力差距较大。为了保证联赛的质量,NBL会在比赛正式开打前,进行一个预选赛,最终选出实力最强的10至12支球队,成为NBL一级联赛的成员。联赛最重要的并不是参与球队的数量。美国的ABA联赛,有上百支球队参加,但很多球队实力非常差,影响了比赛的水平和联盟整体的形象。NBL的比赛要吸引人,就要提高比赛的质量,这样才能让球迷关注和喜欢这个联赛。预选赛之后,NBL联盟将组织各支球队,一起对外援和内援进行选秀。外援方面,QSL将利用其在美国的影响力和人脉,寻找优秀的外籍球员,NBL的每支球队都将拥有两名外援。联赛处于NBA和CBA的空档期,进一步扩展篮球在中国的影响力。在电视转播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NBL的电视转播将肯定区别于现在的CBA转播,将与过去的篮球转播有很大的不同,有很多全新的特色。请球迷和观众拭目以待。NBL联赛规模也有所扩大,中华台北和中国香港的俱乐部队将被吸纳进来。

NCAA 不给球员发工资吗?

年收入近十亿却不给球员发工资!球员开始逃离!

2021届选秀准状元,目前的全美五星高中生,2020年ESPN篮球新人排行榜上高居第一,《体育画报》全美年度最佳高中生杰伦-格林准备跳过大学,直接加盟NBA下属的发展联盟(G League)。

有记者透露,发展联盟将在洛杉矶新建一支球队。这支球队将以杰伦-格林为核心,杰伦-格林将在这支球队全力提升自身晋级水平,并为进入NBA做好准备。球迷们看到这一消息,想到的或许是:这小伙子排面可够大的;而球星们想到的却是,NCAA要有麻烦了。

2005年,NBA开始设置年龄下限,要求参加选秀球员必须年满19岁,这项规定的施行,让2005年以后所有高中毕业的潜力球员,不得不选择加入NCAA(美大学篮球联赛)。

这意味着,超级球星们进入NBA之前,得让大学联赛的观众们先一饱眼福。

基于此,NCAA热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暴涨。

有体育媒体在美国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如果NCAA总决赛和NBA总决赛抢七大战同时进行,你会选择看哪一个?

其中87%的受调查者选择了NCAA总决赛。

甚至为了避开NCAA总决赛,NBA在决赛当天停赛一天,要知道,就连圣诞夜和超级碗,都没有这样的牌面。

如此巨大曝光度带来了相当恐怖的现金流。

我翻了一下NCAA近年来的财报,最近可查的是2017年,他们的财年总营收达到了10.6亿美元,和2016年的9.96亿美元同比增长6.6%。想不到吧?

一个大学生联盟背后居然有如此恐怖的收入?

恐怖的收入之下,是清贫的球员和赚到盆满钵满的高层们。

2017年9月,FBI调查了一起大学篮球腐败案,总计查处10名来自不同大学的教练/主角,甚至涉及到阿迪达斯两位高层,以及某位著名经纪人。

根据当时的案情材料披露,教练在收取贿赂后,会利用职责便利左右球员们的决定,影响他们对于经纪公司、代言品牌的选择。

而经纪公司和品牌也会采取预付一定资金的方法来提前吸引他们的投奔签约。

抛开腐败不谈,他们收入同样高得吓人。

04年湖人给老K教练开出过5年4000万,15年篮网给老K开出过年均薪1200-1500万的合同,都被老K直接拒绝,老K的年薪,恐怕十年前已经突破千万。

而联赛的主体球员们,却像一个个廉价劳动力,惨遭剥削。

众所周知,效力于NCAA的球员,是没有工资的,他们每年只能靠着一笔奖学金生活。

更过分的是,他们不允许球员利用自己,挣任何方面的钱。

本届选秀状元热门怀斯曼,就因为高中时期搬不起家,接受了11500美元的赞助,而被迫禁赛,最终退出NCAA;

2017年弗罗里达大学的21岁新生海耶,因为在youtube上直播,被NCAA以利用自己赚取广告费为由,进行处罚。

球星们看不下去了,纷纷出来发声,

其中包括詹姆斯,格林,考辛斯等超级球星:你们丫的别光顾自己拿麻袋装钱,关心一下球员能咋地?

年轻人们意识们纷纷觉醒,穆迪埃加盟CBA联赛,怀斯曼直接选择退赛,三球前往海外职业联赛,杰伦-格林跳过NCAA加盟发展联盟,这些都为NCAA敲响了警钟。

据说NBA正在计划详细的项目,帮助美国本土的高中生球员过渡到NBA,甚至有消息透露,光头有想法恢复高中生选秀。

如克劳福德所说:“现在的NCAA好像陷入麻烦了哦。”

为什么说美国大学体育也是美国体育

写在前面的话:最近美藤国际看到一组数字,里约奥运会上,美国派出555名运动员参赛,其中80%是在校大学生,加上一些高中毕业生,美国派出到里约的奥运军团中,业余运动员居然占据90%左右。就是这样的“业余军”常年占据奥运金牌榜首,一直处在“无敌是多么寂寞"的霸主地位。

读了这片文章,就知道这霸主地位是美国全民崇尚体育的价值观带来的自然结果。去美国留学,不理解体育在美国教育中的地位,就不能真正理解美国的校园文化。

美式教育看重体育,所以在美高学校中,体育生往往比学霸更出风头。质疑者认为,这是美国学校中的反智主义倾向,但实际上如果你足够了解他们重视体育特长培养的原因,会觉得也许并不能这样简单地、非此即彼地理解。

美国家长大多认为,体育活动实际上锻炼的是孩子的人格和品质,以及在团队活动中的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同时也通过体育活动为孩子创造吃苦和领会失败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孩子大多会选择团队体育项目练习,而不是个人运动。

在中国,学霸是最受学校老师喜爱的,同学和同学家长也以仰慕的眼光看着学霸,学霸就是男神、女神,受万千宠爱于一身, 无往而不利。而在美国,是哪类学生是能像螃蟹一样横着走的呢? 不是学霸,而是橄榄球队队长。

如果有学生考SAT拿到2400满分,被哈佛录取,不要说上学校网站头条,连新闻都没有。但是如果学生将在大学里参加体育队,那可是学校的特大光荣。学校网站的首页可以看到学生和未来就读的大学教练握手的照片和有关新闻,高中校长会亲自接见,有可能这所大学是排名50开外的大学,但学校对这个体育特长生的关注远远比那SAT满分的学生要多。

体育好的学生在申请美国高中的道路上是非常有优势的。为什么体育对美国学校那么重要呢?归根结底是和钱有关。

美国大学橄榄球队的教练有可能比校长的收入还要高,球队经常赢球,有钱校友就会支持校队,买票看球并每年不断捐钱给学校,学校的精神和人气也会上扬。 学校的奥数再好也很难鼓舞学校精神。

很多中国家长已经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常常问到孩子应该练哪项体育会帮助到孩子。

在美国人眼里,乒乓球和羽毛球不算体育。如果学生每周练某项体育一周才一小时,我可以确定那项体育不是学生的特长,最多是兴趣而已。

如果学生到了13、14岁才想开始发展某项体育,已经太晚了。 要想让孩子体育好,需要从小学开始。

美国一般老百姓觉得体育是一个锻炼人格的活动,不只是强身健体。美国各个小镇上都有政府支持的各项团体体育俱乐部,从幼儿园开始,教练都是爸爸们,无论他们多忙,但是永远都可以抽出时间做足球教练或橄榄球教练,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是运动员。

这些非职业教练教导队员不只是赢球,更多是:

♢ 团队精神(teamwork)

♢ 体育精神(sports manship)

♢ 忍耐力和毅力(endurance and perseverance)

♢ 态度(attitude)

♢ 如何在球场上惨败后吸取教训(how to deal with failures)

我认识一个白人爸爸,因为投资银行工作原因,每周纽约和墨西哥市来回,再怎么累,周六早上六点一定出现在纽约冰球馆帮儿子的冰球队当教练。

我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不愿意吃苦,但是家长并没有提供孩子吃苦的机会,在美国人眼里,把高中四年里只去了贵州一周做支教的经历做为吃过苦的证明是个笑话。

我觉得现在让孩子在体育活动上吃苦是有这个必要的。我认识在美国的一些孩子小学时候在一项体育每周花5个小时,很多孩子同时玩两项体育,到初中后,每周体育运动少的每周10小时,多的每周20小时,完全没有夸大。

练冰球的周末早上5点起床,游泳队的早上上课前游泳训练,下课后再回到泳池训练,这样的训练下学生才能算有特长,在顶尖高中体育队才能拿到一席之位。不少美高学生参加体育队训练后,体力都撑不住,很难和美国孩子一较长短。

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去挑选他们喜欢的活动,根据美国儿童医生的建议,11-14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至少1小时的运动(vigorous physical exercise)。

家长不要太介意一开始体育成绩好与不好,是不是有名次,随着身体的变化,成绩会有改变, 重要的是孩子的兴趣和家长的坚持。其实最难的是家长的坚持,送孩子上补习班远比练体育要轻松。在冷气房里背单词要比在烈日下晒的像非洲难民要舒服很多。但正因为这样,招办觉得体育棒的学生有更有趣的人生故事。

中国妈妈在9月1日前忙着刨宫产,希望孩子能够早读书。而美国家长普遍让男孩子晚读书,这其实是和体育有关的。

很多美国幼儿园设定的男孩和女孩生日的截止日期是不同的,很多男生会晚一年读书,因为男孩女孩成熟度有很大差别。

如果学生是全年级里体育活动能力强,进校队比赛得名次机会多,学校受欢迎程度高,和队友之间的友情较深,自然就会慢慢有领导力。

学生会主席全校只有一个位置,但每个体育队都需要队长。每年很多中国家长纠结于要不要复读这个问题,复读不只是因为英文能力问题,也不是智商的问题,美国学校更看重学生的交际能力 。

所以中国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如果不复读,不单单是比中国复读的学生年龄小,比美国孩子年龄也小,中国孩子长的年轻 (美国当地高中生已经长的像二十几岁了),课堂发言气场不够,更不要讲进体育队或竞选学生会主席了。

体育特长对申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这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我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喜爱运动,不是单单为了申学,而是能有健壮的体格。我接触到的不少学生都是吃货,但运动不够。

不少学校体育教练都讲过 Chinese students quit easily.中国学生遇到挑战,很快就想到放弃。 体育不仅锻炼人的意志力,也能改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要把时间都花在补习课上,每天花一个小时好好运动吧。

NCAA赚了这么多钱,但是球员的收入为什么这么少?

作为美国关注度最高的篮球比赛,NCAA卖情怀。很多球迷都知道,NCAA是很多天才球员进入NBA的跳板,但即使是天才球员在NCAA打球也不能接受任何广告赞助收入,也就是说,他们几乎是免费为联盟打球,但仅在2014年,NCAA的年度联盟收入就高达10亿美元!

在商业价值上,NCAA可以说是扼杀了NBA的存在。在体育品牌价值排行榜上,仅NCAA四大赛事的价值就高达2.28亿美元,仅是四大赛事的价格。早在2014年,NCAA年收入就超过了10亿美元。在这些收入中,90%被返还给学校,用于建造体育场和体育馆。然而,尽管NCAA命令学校用各种兴趣“引诱”有天赋的高中生加入,但在美国,大多数有天赋的球员的家庭都很穷。早年,像詹姆斯这样的球员,尽管家境贫寒,也可以选择跳过NCAA,直接加入NBA选秀。然而,在2006年之后,NBA禁止高中生直接加入NBA,而且他们必须在NCAA打球至少一年。所以每年杜克、UCLA这样的篮球名校都会提前和美国有天赋的高中生“交流”。

在NCAA,虽然球员不能接受广告收入,但学校可以与品牌签订合同进行广告宣传,然后许多学校成为体育品牌的招聘代言人,招聘有才华的球员加入他们赞助的学校。据新闻报道,17年8月,内布拉斯加大学与阿迪达斯签署的赞助合同价值超过1.28亿美元。利润这么高,年薪只有一百万的教练怎么可能不动心?

2017年,雅虎体育披露了NCAA招生丑闻,甚至联邦调查局也参与了调查,并逮捕了10名涉案人员。阿迪的全球营销总监,路易斯维尔大学教练里克·皮蒂诺和其他许多人被解雇。加入NCAA的本·西蒙斯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NCAA是一个肮脏的行业!联盟和学校让有天赋的球员吸进工具,根据ESPN报道,今年亚利桑那大学的教练肖恩·米勒希望通过ASM支付10万美元给今年的状元艾顿!联邦调查局仍在调查这项指控。

根据ESPN在推特上公布的投票结果,超过一半的网民希望NCAA支付球员工资,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改善球员的生活条件。在年收入超过10亿的NCAA联赛中,给每个球员5-10万美元作为生活补助应该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 评论列表:
  •  掩吻夙世
     发布于 2022-07-02 04:46:38  回复该评论
  • 吃苦的机会,在美国人眼里,把高中四年里只去了贵州一周做支教的经历做为吃过苦的证明是个笑话。我觉得现在让孩子在体育活动上吃苦是有这个必要的。我认识在美国的一些孩子小学时候在一项体育每周花5个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