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学校体育场馆对学生开放的问题(学校体育场必须用于体育活动)

本文目录一览:

学校体育场馆缘何开放那么少?学校顾虑在哪里?

暑假过半,已经立秋,户外锻炼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家住北京市安化楼社区的林女士每周都会抽出两个晚上去北京市汇文中学打羽毛球,看着学校空荡荡的操场她总觉得可惜:“如果学校操场能开放,平时周围小区的居民就不用沿着马路散步了。”

林女士的惋惜并非个例,操场野草纵横、孩子无处锻炼、居民望而兴叹的暑期也不罕见。今年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学校体育

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半年过去了,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进行得如何,实践中暴露了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1、校园安全是中小学的主要顾虑

篮球场寒暑假、法定节假日9:00至16:00开放。按照“首都之窗”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查询的指示,记者找到了北京市体育馆路小学。“从来没有开放过,因为学校的安全是第一位的,除非是共建单位办活动,别的我们都不接待。”校办负责人说。

《意见》指出,学校室外场地设施,如操场、球场、田径场跑道等要先行开放。但记者发现,操场开放的难度并不亚于室内场馆。北京市汇文中学副校长

付树平告诉记者,选择不开放操场是出于安全管理的考量。“中小学操场面积大,校外人员进入后,很难和学生分开。另外,像踢足球、打篮球的人,一旦发生争

端,学校也很难抽出人手去解决。室内的羽毛球馆、游泳馆场地固定,管理难度比较低。”

如何确保学生的安全呢?在北京市前门小学,记者看到,一道铁丝网将教学区与操场隔开,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而北京市一七一中学的做法则是为校外

的锻炼人群单独开辟一个小门。“每天晚上六点半以后,学校大楼的东侧就封闭了,西门开辟一个专用通道。下班之后,西侧的电梯只能通到八楼的体育馆和负三层

的游泳池,楼道全部锁上,这样,相对实现了校外人员的隔离。”一七一中学副校长罗红燕说。

罗红燕也坦言,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并非说开就开得起来,需要一整套的制度设计和安全措施。“之前有媒体说我们附属的青年湖校区不开放,但开放是需要一定场地条件的,尤其是小学生,在没有防范措施的情况下,还是不建议开放。”

2、运营模式是关键,费用问题是保障

广州市对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采取政府指导价予以限定,羽毛球场地50元一个小时,乒乓球15元一个小时。《意见》援引《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学校可以根据维持设施运营的需要向使用体育设施的开放人群收取必要的费用。那么,收费多大程度能够激励校园场馆对外开放呢?

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主任邹华东表示,目前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收费一般考虑开放成本和市场价格两个方面的因素。从成本看,水电暖开销的影响不是很

大,管理人员经费和设备场馆的维修使用是额外支出的大头。“开放后,我们需要前台、保洁员、管理员、救生员两班倒。器材修护费用需要增加一倍。以塑胶场地

为例,只满足教学需求,塑胶场地大概能用8到10年,但开放后我们的场地在第5年就重新换了塑胶。”

据了解,自对外开放后,一七一中学就成立了一七一体育俱乐部,将场馆的运营从学校剥离出来。该俱乐部雇用了十几名工作人员负责场地的日常维护,

学校不再承担。“学校教育经费总额包干,聘不了那么多专职人员,我们主要是聘用兼职的退休、下岗人员。”俱乐部主任李刚表示,每年开放的成本在120万元

到130万元之间,70%用于外聘职工,30%花在维护维修。“通过晚上承接校外锻炼需求,周六周日租给篮球、乒乓球培训,每年能做到略有点结余。”

“按照现有的收费标准,单靠零散客源是很难维持收支平衡的。有20多家公司、事业单位在北科大体育馆有长期包场。”邹华东说,“我们利用寒暑假

承办一些对外的活动,比如公司庆典、年会。一个元旦假期,9到10场活动下来,差不多有40万元营收。此外,我们还承接社会上一些乒乓球俱乐部的培训场

地,多种运营情况下,我们能够维持体育馆运营还能上缴100万元左右的盈余。”

3、分类施策,需更有力政策配套

“办公经费不能投入,公益性的学校又不能营利,还要承担责任,这也是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客观困难。”付树平分析。

而据记者了解,早在2007年,北京市就已经每年拨付500万元彩票公益金奖励开放学校。但有校长表示,三五万元的奖励只是荣誉性的,解决不了

实际运营开销。记者查阅获悉,2017年中央财政下达资金9.3亿元补助体育部门所属的1257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平均每个场馆受助

达70余万元。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有66.05万个,占总量的38.98%。其中,中小学有58.49万个。“学校场馆

设计时不是为了对外,开放要进行改造。所以也要考虑实际,一开始政府要有一定资金支持和投入,对于学校担心的安全、管理问题,要有顶层设计。”国务院教育

督导委员会督学、学校体育场馆研究中心首席顾问王立生说。

而在大学,师生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学体育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体育资源本来就很紧张,满足学生和教职工的锻炼

就已经饱和。虽然开放场馆能带来收入,但现在大学并不缺这个钱,每年场馆运营经费有三四百万元,足够了,而且这笔经费是用于教育教学的。”

“对校外开放的晚间时段确实场地紧张,一般要提前三天预约才能约上,为此也有很多老师、学生反映。所以我们开放了中午时段和下午下课后的时间用于校内人员锻炼。”邹华东印证了这个情况。

王立生认为,要兼顾好教育教学和服务社会的关系。“应当根据各地不同层次、类型的场馆实际,从盘活国有资产的角度,探索运营和管理方式,给予相应政策配套,把好事做好。”

对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有何建议

要不要对外开放,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公共体育设施不足是一个基本现状,针对体育场地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的锻炼需求这一问题,拥有大量体育设施的学校自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许多人提出开放学校体育设施资源,来实现学校与社会上的互补。然而又有人担心在学校体育对外开放后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挤占学生的体育学习锻炼的空间问题,存在对外开放的安全风险问题,以及设施设备维护问题等,直接导致校方在对待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持消极态度。

针对开不开的问题,有人提出不应该开,如华师曾诚表示:场地设施设备较充足的学校只有少部分,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和质量都达不到规定标准,连学校基本体育课和活动都保障不了,一旦对外开放势必更加挤占了学校体育的资源。马文凯提出学校的主要责任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只要能做好教学工作就,已经是对全民健身最大的支持,把有限的学校体育资源一味的对社会开放是强加给学校的负担。宁大小佟还提出公立学校属于国家投资的理应负担社会责任,而民办私立学校不是公共性质,可不开放。欣欣则提出对外来运动者出现安全事故处理难,事故后当事人或家属习惯性地把责任归于学校,肆意在校园吵闹,而学校为避免影响扩大,即使自身不负有法律责任,通常会选择赔偿来息事宁人。这是我们的社会普遍缺乏契约精神和法律意识导致的,这种局面不改变,则学校在对外开放中始终忧心忡忡。

大部分人认为应该开,一方面当下社会体育场馆资源不足和群众的建设需求不断增加都是现实情况,还有就是我国的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学校基本都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的,理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对外开放有一个重要前提:不影响教学。川师姚俊杰认为在当下社会体育场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应当适当开放,如集大彭林认为应该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对外开放。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的现实情况,一刀切的开放形式必然会引出很多隐患,如徐亚文提出寄宿制的中小学由于长期有大量的学校在学校生活,这类学校如果对外开放就会对在校中小学生造成较大影响,也会有很大的安全风险。不同级别的学校体育资源拥有情况也是不一样的,高校拥有大量的高大体育场馆和专业的体育设施,这些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在日常教学中是用不着的,高校应该加强对外开放,加之高校学生都是成年人,学生的人身安全风险相对较低。而中小学则应该区别对待。

很多学校操场不对外开放,有哪些原因?

学校操场之所以不向社会开放,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安全问题,当然除此之外在学校的授课以及责任承担方面也牵扯了很多问题,近年来关于是否开放学校操场的社会讨论层出不穷,关于不对外开放的具体原因,我们在下文做出具体分析。

安全隐患

学校操场最主要的作用是为了给学生的体育涌动提供活动场所,一个学校的体育场,在周内可以说时常有在上体育课的学生,如果校内只要师生时常在这一地区活动,那么遇到危险的可能性自然很小,但是,如果向社会公众开放,那么,开放时间,开放领域,警卫安排,突发事故的处理,这些都是可能遇到的问题,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识别危险的火眼金睛,如果在服务社会大众的同时,将危险分子放了进来,那么对于校内的学生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授课冲突

一般来说,体育运动的时间一般是早上和晚上,晚上暂且不提,在周内的早晨学校一般都要安排学生出早操,如果这时候向外开放操场,那么不论是对于跑步的学生还是正在运动的社会人士来说都是很危险的,一旦出现了撞击受伤,那么责任的归属问题也很难划分清楚。再者,如果是在授课的时候操场内依然有很多校外人士,即使对于授课工作不会产生很大的阻碍,终究会有一定的影响,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

社会舆论或责任承担

另外,如果准备开放操场,那么什么时候开放,开放区域,责任的承担,日常设施的维护等等,都是需要讨论协商的问题,虽说也许大家会说这都是小事,但一旦有一件事牵扯了两方的利益冲突,或者是操场的设施或者是学生或校外人士受伤或者是发生冲突,那么这时候就很难解决了。不论是社会舆论方面还是责任承担方面,这都是一个还需要细细讨论的问题。

以上,是在操场是否要对外开放方面常见到一些问题,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对外开放,而且在这些方面解决的都很好,这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方面,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要实现操场对外开放,还需要各方努力。

校园体育设施应不应该对外开放?

中国政府提出的全民健身活动,目前在中国已经实施很多年了,中国的社会健身理念,得到大部分老百姓的认可和参与,现在大家走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身影。不过中国的全民健身问题还是有一些,主要是锻炼的场地比较少,健身房一类的价格比较贵,大大的影响全民健身的开展。

全民健身是一个口号,更应该全面的进行实施,不过全民健身方面设施真的需要进行增加了,不然老百姓健身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最近大家讨论的一个话题是校园里面的体育设施应不应该对外开放,我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一个事情,因为学校放假以后里面的体育设施,现在来看基本是一个浪费。

学校的体育设施理论上来说属于全国人民所有,那么学校体育设施给周围的老百姓使用,也会比较的合理。最主要的是学校的体育设施是免费的,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人去参与健身活动,现在城市里面学校的体育条件最好,有场地和设备,完全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健身活动要求。

学校开发自身的体育设施,可以方便居民健身,使老百姓可以降低健身费用。大家知道现在的健身房价格很高,动辄几千元的健身费用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所以健身房不是每一个人能去的地方,如果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话,这个问题就很快的解决了,大家可以在免费的场地进行体育锻炼。

当然,学校开放体育设施会引起一个学校学生的安全问题,这点我觉得可以通过身份验证来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进入学校锻炼的人,需要做一个登记,同时要拿出身份证来证明自己,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安全问题,也可以解决大家锻炼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我支持校园体育设施开放,也希望全民健身越来越棒。

  • 评论列表:
  •  酒奴温人
     发布于 2022-07-02 08:06:59  回复该评论
  • :场地设施设备较充足的学校只有少部分,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和质量都达不到规定标准,连学校基本体育课和活动都保障不了,一旦对外开放势必更加挤占了学校体育的资源。马文凯提出学校的主要责任是为
  •  莣萳优伶
     发布于 2022-07-02 08:21:18  回复该评论
  • 门所属的1257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平均每个场馆受助达70余万元。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有66.05万个,占总量的38.98%。其中,中小学有58.49万个。“学校场馆设计时不是为了对外,开放要进行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