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帮忙整理深圳地铁1----5号线信息,包括站点、中标单位
圳地铁1号线续建(世界之窗站—深圳机场站,2004—2008年)
罗湖站→国贸站→老街站→大剧院站→科学馆站→华强路站→岗厦站→会展中心站→购物公园站→香蜜湖站→车公庙站→竹子林站→桥城东站→华侨城站→世界之窗站(以上为一期站点)→白石洲站→科技园站→深大北站→南山医院站→前海路站→深圳西站→南头车辆段站→新安路站→宝安中心站→宝安体育中心站→西乡码头站→西乡中心站→固戌站→后瑞站→深圳机场站
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线路全长23.333km,其中:地下线18.14km,地面线0.415 km,高架线4.778km。新设13座地下站和2座高架站共15座车站。其中深圳西站为1号线与11号线换乘站,深圳机场站为1号线终点站。投资估算103.95亿元。计划2008年底建成。
深圳地铁2号线(蛇口西站—世界之窗,2004年底—2010年)
蛇口西站→蛇口客运港站→海上世界站→南水路站→招商东路站→工业八路站→登良路站→南山商业中心站→科技园站→沙河东路站→世界之窗站
深圳地铁2号线工程全长14.35公里,除1.25公里地面线外,其余均为地下线。全线设11座,其中地下站10座,地面站1座。世界之窗站为1号线与2号线换乘站。沿线穿过蛇口老城区、规划填海发展区、高新技术园区和世界之窗旅游景区。投资估算55.9亿元。计划2010年建成。
深圳地铁3号线(红岭中路—龙兴街站,2005—2009年)
红岭中路站→老街站→东门中路站→人民医院站→田贝路站→布心站→布吉联检站→布吉客运站→布吉镇政府站→汇福花园站→丹竹头站→育马场站→塘坑站→新世界广场站→银海市场站→爱联学校站→吉祥路站→龙城广场站→龙兴街站
深圳地铁3号线工程全长32.913公里,其中:地下线6.92km,地面线0.28 km,高架线25.713km。设站19座,其中6座地下站和13座高架站。其中老街站为1号线与3号线换乘站。投资估算98.86亿元。计划2009年建成。
深圳地铁4号线续建(少年宫—龙华镇中心,2004—2008年)
皇岗站→福民站→会展中心站→市民中心站→少年宫站(以上为一期站点)→莲花北站→梅林站→梅林检查站→白石龙站→龙华火车站→龙华中心站→上塘站→龙华镇中心站→龙华新城中心。
深圳地铁4号线续建工程线路全长15.953km,其中:地下线4.551km,地面线1.15 km,高架线10.252km。设2座地下站,1座地面站和6座高架站,共9座车站。其中会展中心站为1号线与4号线换乘站。投资估算59.3亿元。计划2009年建成。
深圳地铁11号线(深圳西站—塘坑,2006—2010年)
深圳西站→建工村站→西丽站→龙珠站→塘郎站→龙华站→板田站→雪岗站→上李郎站→平湖站→北通道站→塘坑站
深圳地铁11号线全长38.227km,设1座下沉式车站,3座高架站和8座地面站,共12座车站。11号线利用已有平南铁路改造。投资估算51.53亿元。计划2010年建成。
地铁5号线
前海湾站 、临海路站 、宝华路站 、宝安中心站、翻身站、
灵芝公园站、大浪站 、同乐站 、深职院站 、西丽站、
红花岭站 、大学城站 、塘朗站 、长岭陂站 、龙华火车站、
民治站 、五和站 、坂田站 、大埔站 、上水径站、
下水径站 、布吉中学站、布吉客运站、百鸽笼站 、布心站、
太安站 、怡景站 、黄贝站 、文锦站 、人民南站、大剧院站
p.s. 2006年12月30日 深圳商报
受到市民广泛关注的地铁5号线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初步方案昨日公布,并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按照该方案,5号线自前海湾站引出,经龙华、布吉、罗湖,终止于大剧院站。全长约42.6公里,拟设31个站点。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展示方案为5号线初步方案,随着下一步工程可行性研究以及各阶段设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其线位站、敷设方式、站名等还将进一步优化调整。
据了解,方案展示地点为规划大厦一楼规划展厅、设计大厦一楼规划展厅、规划局宝安分局一楼展厅、规划局龙岗分局一楼展厅四处。市民也可登录深圳市规划局网站(ww.szplan.gov.cn)浏览,并提出相关意见。公示时间截止日期为2007年2月5日。
地下和高架相结合
该方案提出5号线的初步规划线路从前海湾站引出,沿临海路、宝华路西侧绿化带、创业路穿广深高速公路后,向东沿留仙大道经西丽至福龙路立交南侧,跨平南铁路,并沿平南铁路经龙华火车站至四季花城西北角,然后向东拐入布龙路,沿布龙路、吉华路穿广深线、深惠路,经百鸽笼片区往南拐至东晓路,然后穿越大头岭公园,沿怡景路、沿河路,最后折向深南东路终止于大剧院站。线路全长约42.6公里,设站31座,平均站距1.4公里。
其中5号线 分别被 中铁2局 和中铁隧道股份中标
3号线被 中铁5局中标
1
请问亚运会场地总面积有多大?
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位于广州市区东部,占地100万平方米,场馆众多、设施一流、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拥有体育场、击剑馆、射箭场、射击场、棒垒球场、曲棍球场、马术场及手球场等场馆和设施,是目前广州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型体育设施。 广州体育馆 位于广州市区北部,占地24万平方米,拥有主场馆、练习馆、大众活动中心、行政楼、餐厅中央能源中心、停车场及技术通道等。主场馆总建筑面积39,635平方米,观众席10,018个。第9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式曾在此举行。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 位于市中心商业区,占地58万平方米,拥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场和棒球场等,是广州市大型综合体育设施。第6届全国运动会曾在此举行。 部分新建场馆 广东奥林匹克游泳跳水馆 位于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内,用地面积99978平方米。游泳馆总建筑面积约33331平方米,总坐席数为4584座。是广州亚运会游泳跳水项目的主要比赛场馆,将在此进行游泳、跳水和现代五项游泳比赛,赛后将利用该馆建设国家南方训练基地,满足国家队冬训及亚运会之后举行重大赛事的要求。该馆主体造型采用双色螺旋流动造型,主体建筑白色和蓝色相间,既巧妙地隐喻了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地理特征,又是对主体育场“飘带”曲线的延续。同时通过相互穿插流动造型,结合建筑朝向,很好的满足了建筑内部空间高度、采光通风、建筑节能以及合理布置设备管道的需求。 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 包括体操馆、台球壁球馆及广州亚运历史博物馆,亚运期间比赛项目为体操、艺术体操、蹦床、台球、壁球,赛后将成为广州亚运新城集体育、商业、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综合体及城市休闲广场。综合体育馆的设计构思凸显了“飘逸彩带”的主题,表现了体操这一独具艺术魅力的体育项目,用流动的线条展现岭南建筑轻灵飘逸的神韵,打造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建筑造型新颖独特,具有强烈标志性。结构复杂,使用多种工程新技术和多种节能新技术,减少能耗,绿色环保,屋面雨水可以收集再利用。 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 位于广州番禺大学城体育与信息共享区,北面毗邻大学城中心体育场,西面濒临中心湖,现状场地内绿化茂盛,环境优美,总用地面积166853平方米,由自行车轮滑馆、轮滑场、赛时管理中心和极限运动区组成,亚运期间分别举行场地自行车赛、轮滑赛和小轮车赛。规划概念——“极核旋风”,寓意充满动感与挑战的极限运动在青少年中掀起时尚旋风。形式上表现为自行车馆以其庞大体量自然形成场地的核心,统领全局,其它设施围绕核心旋绕展开,规划逻辑鲜明。其规划结构与大学城总体规划协调,与东部景观带关系良好。以入口-主馆-祠堂一线为界,东南部体现动感,西北部相对安静。规划充分尊重地形,通过灵活的场地组织和建筑体量布局,设计了特色鲜明的场地和建筑。 南沙体育馆 南沙体育馆是广州亚运会武术、体育舞蹈比赛场馆。 其外壳的九个曲面单元,单元间片片层叠,并分为南北两组以比赛大厅圆心为中心呈螺旋放射状展开,将单一的建筑体量一分为二,并以一种富有动感的方式将两者紧密联系,隐喻了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阴阳俱合,天人合一”。结合广东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海洋文化的特征,借鉴了富有肌理变化的“海螺”外壳作为造型设计的意向,创造出一种蕴含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态。 其主体钢结构部分采用了先进的双层环形张弦穹顶结构,主跨度达到了98米,屋顶设置了大面积的顶天窗及电动遮阳系统,在平时可利用自然采光进行各种活动,节约能源。其比赛大厅可利用活动看台组合变化来适应各种比赛对于场地的不同要求,力求达到场地适应性的最大化,便于赛后利用。 广州亚运城简介 广州亚运城位于广州南部,风景独特的莲花山风景区的南麓、莲花山水道西岸,用地面积2.73平方公里。 亚运城主要分为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媒体村、媒体中心、后勤服务区、体育馆区及亚运公园七大部分。各个区域都相对独立、分区管理,设有完善的安保系统。 亚运城与各赛区都有便捷的道路联系,四通八达的广州地铁海傍站、京珠高速与平南高速出入口与亚运城相衔接,能确保运动员、官员、技术人员、媒体人员等使用专用交通工具40分钟内能从亚运城到达主要比赛场馆。 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媒体村等不同功能分区均设有独立的对外交通系统及停车设施,确保出入顺畅。 2007年11月26日,广州亚运城正式动工,预计2010年8月底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2010年10月25日亚运城预开放。目前,运动员村、媒体村、技术官员村三大房建组团共96栋单体建筑主体工程已经全面封顶。 运动员村 运动员村可以为14700名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服务,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分为公共区、国际区、居住区三部分。 居住区是满足赛时各国运动员的居住、生活、训练、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位于两条自然生态河涌之间,为各国运动代表团的团长和运动员提供人均居住面积约26平方米以上的宽敞的住宿条件。 每套公寓都拥有入户花园、超宽露台、简易厨房,卫生间设施,每栋运动员村住宅设天空会所及天面花园,作为运动员健身、休闲的泛体能恢复中心,为运动员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 居住区内8500平方米的体能恢复与力量训练中心设有室内标准游泳池、健身房、水疗/桑拿室、400米标准田径场等功能设施。 居住区内设有住宿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储藏中心、运行支持中心、公共餐厅等亚运配套服务设施,充分满足运动员的居住需求。 公共区是运动员村对外交通及接待中心,设置对外交通枢纽、抵离办证中心、媒体服务分中心、访客接待中心、餐饮服务中心、汽车租赁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中心等。 国际区为运动员和官员提供购物和娱乐等综合服务,是举办代表团欢迎仪式、举行亚洲多元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让运动员在紧张的比赛之余体验丰富多彩的岭南水乡文化,增进亚洲各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 技术官员村用地面积约18.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能容纳2800名技术官员进驻。技术官员村居住建筑均为一梯两户,全为单人房间,人均居住面积约35平方米以上。技术管员村内配套相应的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设独立设置的制证中心和安检出入口。设停车场一处,提供小汽车泊位100个、中巴车泊位160个、大客车泊位60个。 媒体村用地面积约45.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可服务10000名媒体人员,人均居住建筑面积25平方米以上。 媒体村临近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方便媒体人员每天的工作往返。 媒体村提供完善的居住生活的功能设施如公共餐厅、穆斯林餐厅、宗教设施、医疗站、工作人员用房等。媒体村内共设停车场三处,提供中巴车泊位660个、大客车泊位80个。
广西籍的运动员有哪些
广西参赛奥运的运动员是:陆永(游泳)、覃和(摔跤)、李文全(射箭)、黄绍华(游泳)、赖忠坚(游泳)、马欢欢(水球)、王毅(水球)、王莹(水球)、马建军(水球)、韩玲(田径)、韦秋香(手球)。教练员是熊景斌(体操)、罗强(摔跤)。
陆永:侗族,男子举重85公斤级运动员,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人,1986年1月1日出生,输送教练兰艳云,现任主管教练陶闯。1996年开始进行举重训练。2003年被选入广西重竞技运动发展中心举重队。
2004年,在山东济南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中抓举金牌、挺举第三、总成绩第二。在江苏扬州举行的全国冠军赛中,抓举金牌、挺举第二、总成绩第二。
2005年,在卡塔尔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中挺举第三、总成绩第二。在海口市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中抓举第三、挺举第三、总成绩第二。在江苏南京举行的第十届全运会中总成绩第二。
2006年,在多哈亚运会中总成绩第二。
2007年,在福建马江的全国锦标赛中抓举第一、挺举第一、总成绩第一。
2008年,在福建泉州的全国锦标赛中抓举第一、挺举第一、总成绩第一,其中抓举178公斤、180公斤两破全国纪录两超亚洲纪录,总成绩390公斤、393公斤两破全国纪录两超亚洲纪录。
覃和:壮族,男子自由式摔跤60公斤级运动员,广西河池大化瑶族自治县人,1984年12月14日出生,输送教练黄易义,现任主管教练罗强。1996年进入河池市体校,1998年5月被选入广西重竞技运动发展中心摔跤队。
2003年,在火车头体协举行的全国冠军赛中,获得第一名。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世界A级青年赛中,获得第一名。2005年,在火车头体协举行的全国冠军赛中,获得第一名。2006年,在火车头体协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中,获得第二名。2007年,在四川德阳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中,获得第一名。
李文全:壮族,男子射箭运动员,广西桂林荔浦人,1986年1月18日出生。2001年进入桂林荔浦县体校,教练李喜兰;2002年8月被选入广西射击射箭运动发展中心射箭队,教练黄忠胜。
2004年,在英国举行的世界青年射箭锦标赛男子团体淘汰赛中,获得第六名。在合川举行的全国射箭冠军赛男子团体决赛中,获得第二名。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室内射箭锦标赛男子团体淘汰赛中,获得第二名。
2005年,在长春举行的全国室内射箭锦标赛个人决赛中,获得第四名。
2006年,在福建漳州举行的全国射箭冠军赛中,男子个人70米、男子个人决赛第一名。
2007年,在山东举行的全国奥林匹克锦标赛中,获男子团体决赛第二名,并以442环破全国纪录。在广西武鸣举行的全国射箭室外锦标赛中,获男子单轮全能第三名。
2008年,在法国举行的射箭世界杯赛中,获男子个人决赛第二名。
赖忠坚:汉族,男子游泳运动员,广西贵港市人,1988年1月28日出生。1996年进入贵港市体校,教练邱克军、张小雁;1998年进入广西体育运动学校,教练陈斌;2002年10月被选入广西水上运动发展中心游泳队,教练曾尚义;2003年进入国家游泳队,教练叶瑾。
2004年,在晋城举行的全国冠军赛中,获男子200米蛙泳冠军。参加了在希腊举行的雅典奥运会男子200米蛙泳比赛。2005年,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中,获200米蛙泳第一名。2006年,在洛阳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中,获得男子200米蛙泳冠军。在杭州举行的全国游泳锦标赛中,获得男子200米蛙泳冠军。2007年,在广东佛山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中,获得男子200米蛙泳冠军。在重庆举行的全国游泳锦标赛中,获得男子200米蛙泳冠军。2008年,在浙江绍兴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中,获得男子200米蛙泳第二名。
黄绍华:汉族,男子游泳运动员,广西南宁市人,1984年1月31日出生。1990年进入区游泳馆业训队,教练周思慧;1994年4月被选入广西水上运动发展中心游泳队,教练吴纪才、张寒姣;2002年进入国家游泳队,现任教练陈勤。
2002年,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14届亚洲运动会中,获4×100米自由泳接力第一名。
2004年,在杭州举行的全国夏季游泳锦标赛中,获男子100米自由泳第一名。2005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游泳短池锦标赛中,获200米自由泳第一名。在澳门举行的第四届东亚运动会中,获男子100米自由泳、4×100米自由泳接力、4×200米自由泳接力第一名。2006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游泳锦标赛中,获4×100米自由泳接力第一名。在洛阳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中,获得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在杭州举行的全国游泳锦标赛中,获得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2007年,在广东佛山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中,获得4×100米自由泳接力第一名。在重庆举行的全国游泳锦标赛中,获得4×100米自由泳接力第一名。2008年,在浙江绍兴举行的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中,获得4×100米自由泳接力第一名。
马欢欢:回族,女子水球运动员,广西桂林富川县人,1990年1月13日出生。1997年进入桂林市体校,教练郭任生;1999年进入广西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常青;2001年被选入广西水上运动发展中心游泳队,教练周思慧;2004年进入女子水球队,教练林军。
2006年,在天津举行的世界杯水球比赛中,获得第八名。2007年,在葡萄牙举行的世界青年水球锦标赛中,获得第二名。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女子水球冠军赛中,获得第一名。
王毅:汉族,女子水球运动员,山东青岛人,1987年7月29日出生。2001年被选入广西水上运动发展中心游泳队,教练吴纪才;2004年进入女子水球队,教练林军。
2006年,在天津举行的世界杯水球比赛中,获得第八名。2007年,在葡萄牙举行的世界青年水球锦标赛中,获得第二名。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女子水球冠军赛中,获得第一名。
王莹:汉族,女子水球运动员,广西南宁人,1988年8月7日出生。1997年被选入广西水上运动发展中心游泳队,教练周思慧;2004年进入女子水球队,教练林军。
2007年,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女子水球冠军赛中,获得第一名。2008年,在西班牙举行的世界水球联赛中,获第五名。
马建军:壮族,男子水球运动员,广西百色平果县人,1984年10月8日出生。1999年进入平果县体校,教练苏容均;2001年进入广西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廖一平;2002年进入广西水上运动发展中心男子水球队,教练林军。2007年,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水球锦标赛中,获得第一名。
韩玲:汉族,女子田径运动员,河南人,1985年10月27日出生。1997年进入博白县业余体校,教练许戈拉;1999年进入广西体育运动学校,教练荣桂萍;2002年进入广西田径运动发展中心田径队,教练龙文富。
2005年,在江苏南京举行的第十届全运会中,获女子4×100米接力第二名。在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中,获女子4×100米接力第二名。
2006年,在石家庄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中,获女子200米第一名。在多哈第十五届亚运会中,获4×100米接力第一名,4×400米接力第三名。
2007年,在北京举行的好运北京中国田径公开赛中,获女子200米第一名。
韦秋香:壮族,柳江县人。女子手球运动员,1986年2月15日出生,2000年7月进入柳江业余体校,教练姚定干;2002年3月进入队广西女手球队,2004年入选国家青年队,2006年底入选国家队。2005年,全国青年赛第四名,全国锦标赛第7名。2006年,亚锦赛第二名。
平南有什么技校吗?
广西平南县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平南县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星火科技学校、全区唯一的校长负责制学校,是全区唯一的集团化办学的公立学校,也是国家科技部首批的星火学校。集小学、职业初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职业技术培训、办证、劳务输出于一体,是贵港市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是广州建兴光电集团等十多家集团企业指定的技能培训基地,也是劳动局、安监局指定的技术技能培训基地和办证机构。可办理电工证、焊工证、计算机操作证等证件。
学校占地12万平方米,教师200多人,在校学生2900多人。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机电制冷、电子技术、家电维修、文秘等专业。设施设备齐全先进,拥有标准的运动场、足球场,和网球场、游泳池、溜冰场及配套完备的体育器械,为学生锻造强健的体魄提供坚实的保证。拥有计算机网络中心和计算机组装实验室;拥有电子、家电、电工、机电、制冷、焊接、电子装配等实验室;拥有一个可容纳200多人的多媒体教室;建有校园网络,教师可利用学校配备的手提电脑进行备课上课;与多家大学联合,实行远程教学;2003年再创办学特色:与广东多家集团厂家联合定向办学,按需培养,形成了一套“在校学习─到厂实习—再回校学习—毕业直接入厂工作”的中专办学模式,实践证明,校内外实习相结合,使学生增长了见识,家庭增加了收入,确定了就业门路,学生高兴,家长放心,深受社会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