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灌云县高级中学体育特招生(灌云县职高学校)

本文目录一览:

2007连云港市中考分数线

连云港市2007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四星级及面向全市招生的普通高中)

学校名称 招 生

总人数 计划类别 招生计划分 解 招生计划说明 招生范围

新海高中 1620 统招生 1134 其中统招指标生340人分配到市区各初中学校,奥赛班录取200人,中新友好实验班录取100人,体艺特长生录取20人。 全市

择校生 486

新海高中

(东方分校) 648 统招生 454 其中统招指标生136人分配到市区各初中学校,奥赛班录取100人,艺术特长生录取30人,体育特长生录取15人 全市

择校生 194

海州高中 1080 统招生 756 其中统招指标生226人分配到市区各初中学校,艺术、体育特长生各录取15 人。 全市

择校生 324

赣榆高中 1792 统招生 1255 其中统招指标生376人分配到赣榆县各初中学校。 全市

择校生 537

东海高中 1836 统招生 1286 其中统招指标生385人分配到东海县各初中学校。 全市

择校生 550

灌云高中 1404 统招生 1123 其中统招指标生337人分配到灌云县各初中学校,体育特长生录取10人。 全市

择校生 281

灌南高中 1600 统招生 1120 其中统招指标生336人分配到灌南县各初中学校。 全市

择校生 480

连云港

外国语学校 324 统招生 260 其中艺体特长生录取30人,UEI课程强化班录取108人,小语种班(日语、韩语)录取54人。 全市

择校生 64

连云港市2007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三星级普通高中)

县区 学校名称 招 生

总人数 计划类 别 招生计划分 解 招生计划说明 招生范围

县 城头中学 1568 统招生 1255 其中体育特长生录取10人。 全县

择校生 313

厉庄中学 1568 统招生 1255 全县

择校生 313

海头中学 1568 统招生 1255 其中音、体、美特长生各录取10人。 全县

择校生 313

赣马中学 1568 统招生 1255 其中音乐、美术特长生各录取10人。 全县

择校生 313

青口一中 1568 统招生 1255 其中体育、美术特长生各录取10人。 全县

择校生 313

县 白塔中学 1296 统招生 1037 其中艺术、体育特长生录取30人。 全县

择校生 259

石榴中学 1620 股份制 1620 其中艺术、体育特长生录取20人。 全县

房山中学 1296 统招生 1037 其中体育、艺术特长生录取30人。 全县

择校生 259

安峰中学 1080 统招生 864 其中体育、艺术特长生录取20人。 全县

择校生 216

县 杨集中学 1404 统招生 1123 其中体育特长生录取15人。 杨集、沂北、图河、燕尾、王集、白蚬、侍庄、南岗、灌西、陡沟、圩丰、东农、伊山镇

择校生 281

板浦中学 1512 统招生 1210 其中体育特长生录取20人。 板浦、同兴、伊芦、鲁河、下车、小伊、穆圩、龙苴、四队、东农、伊山镇、

择校生 302

伊山中学 1188 统招生 951 在本县

按志愿依次录取

择校生 237

县 灌南二中 1700 统招生 1360 全县

择校生 340

连云港市2007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二星级及以下高中、民办高中)

县区 学校名称 招 生总人数 招生类别 招生计划分 解 招生计划说明 招生范围

区 海滨中学

(东方分校对口教学点) 324 统招生 260 市区

择校生 64

中云中学 432 统招生 346 其中艺术特长生录取84人,体育特长生录取20人。 市区

择校生 86

振云中学

(新海高级中学对口教学点) 324 统招生 260 其中音、体、美特长生录取108人。 市区

择校生 64

新浦中学

(新海高级中学对口教学点) 540 统招生 432 其中艺术特长生录取135人,体育特长生录取45人;海庆中学办班点录取美术特长生90人。 市区

择校生 108

新世纪实验学校 200 民办 200 全市

锦屏高中

(海州高级中学对口教学点) 432 统招生 346 其中艺体育特长生录取42人。 市区

择校生 86

县 青口四中 648 统招生 518 全县

择校生 130

青口二中

(赣榆高级中学对口教学点) 540 统招生 432 全县

择校生 108

中英文学校 540 民 办 540 全县

清华园双语学校 432 民 办 432 全县

县 东海高级中学(桃林分校) 540 统招生 432

全县

择校生 108

平明中学 324 统招生 260 全县

择校生 64

青湖中学 324 统招生 260 全县

择校生 64

双店中学 216 统招生 173

全县

择校生 43

外国语学校 972 民 办 972 全县

潮源双语学校 1080 民 办 1080 全县

龙海学校 324 民 办 324 全县

海陵中学 864 民 办 864 全县

金桥实验学校 324 民 办 324 全县

县区 学校名称 招 生

总人数 招生类别 招生计划分 解 招生计划说明 招生范围

云县

陡沟中学

(板浦高级中学对口教学点) 540 统招生 432 在县内按志愿依次录取

择校生 108

四队中学

(杨集高级中学对口教学点) 324 统招生 260 在县内按志愿依次录取

择校生 64

灌云高级中学

城西分校 540 民 办 540 全县

博文中学 432 民 办 432 全县

华英外国语学校 324 民 办 324 全县

灌南县 五队中学

(灌南高级中学对口教学点) 310 统招生 248

全县

择校生 62

华侨双语学校 800 民 办 800 全县

灌中外国语 600 民 办 600 全县

中英文实验学校 800 民 办 800 全县

附件二:

连云港市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计划

范围 学 校 名 称 计划类别 学制 招生计划 备 注

省、市属

等学校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五年制师范 5 400

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 五年制高职 5 350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计划

职业中专 3 300

成人中专 3 60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职业中专 3 540

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五年制高职 5 1100

普通中专 3 700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五年制高职 5, 690

普通中专 3 200 护理专业学制4年

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五年制高职 5 850

普通中专 3 320

技师 4 50 招收高中毕业生

高级技工 2.5 550 招收高中毕业生

中级技工 3 1000

连云港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职业中专 3 2400

连云港市高级技工学校 职业中专 3 1200

高级技工 5 300 高中毕业生学制2.5年

中级技工 3 500

连云港市旅游学校 职业中专 3 850

连云港市体育运动学校 五年制师范 5 30

连云港师专计划

普通中专 3 100

连云港市艺术学校 普通中专 3 150 省戏剧学校计划

职业中专 3 90

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 职业高中 3 10

连云港市信息技工学校(民办) 中级技工 3 410

连云港市交通技术学校(民办) 职业中专 3 100

中级技工 3 180

连云港市新华职业技术学校(民办) 高级技工 2.5 60

中级技工 2-3 180

连云港市华东职业技术学校(民办) 中级技工 2-2.5 40

体育特招生必须需要哪一些条件?

体育特招生必须满足的条件:

1、年龄不超过22周岁;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证书且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个人项目前三名者;

3、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三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

2021连云港市特长生录取要求

各县区教育局,市开发区教育局、徐圩新区文教局、云台山景区社会事业局,各职业教育学校,市直属中学:

现将《连云港市2021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连云港市教育局

2021年6月1日

连云港市2021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21〕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2021〕2号)和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做好2021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苏教基函[2021]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职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21〕1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2021年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计划管理

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2021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计划作如下安排:

(一)普通高中学校

1.根据生源情况和学校发展规模,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统招生计划和国际班计划,民办普通高中纳入招生计划管理,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纳入学校总招生计划,比例控制在总招生计划的5%以内(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见附件一)。

2.四星普通高中统招生计划数全部为指标生计划(具体推荐实施办法见附件三)。新海高级中学、连云港高级中学、海州高级中学、板浦高级中学指标生分配计划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其他四星普通高中指标生分配计划由所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报市教育局基教处审批后公布实施。

3.新海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实验班计划招生200人、连云港高级中学课程班计划招生100人、海州高级中学实验班计划招生100人,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由招生学校向社会发布。

鼓励新海高级中学依法依规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工作。

连云港高级中学内地新疆普高班计划招生90人,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内地新疆中职班计划招生120人。

海州高级中学“苏教国际北美名校班”、板浦高级中学“日语班”、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中澳VCE班” “中美GAC课程班”“中俄国际课程班”等按计划招生,招生简章、收费标准和咨询电话由招生学校提前向社会公布(招生计划见附件一)。

高中段学校开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绿色通道,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残疾学生和残疾困难家庭学生就读高中段学校免收学费,残疾学生就读高中段学校可凭残疾证及高中段学校证明到县区残联申请教育专项补贴。海头高级中学“宏志班”、厉庄高级中学“励志班”按计划招生(招生计划见附件一)。

4.四星级普通高中、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其他普通高中均按市教育局审批公布的计划在规定范围内(县属中学在县内,赣榆区在本区内,其他区属中学在市区)招生。

(二)职业类学校

5.五年制高职、部省属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招生计划由省下达。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招生计划由市下达。职业学校招生计划见附件二。

6.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中职与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培养、中职与专科院校“3+3”分段培养专业班,以实现中职与本科、专科联合招生、分段培养,同一专业一体化、系统化培养,满足经济发展对应用技术型和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3+4” “3+3”分段培养招生计划由省下达。

7.中等专业学校继续招收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班,以满足职业学校学生继续升学以及普通高校面向中等专业学校本科、专科招生计划增长的需要。

8.五年制高职(含五年制师范)、四星级中等专业学校、三星级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面向全市招生,鼓励三星级以上职业学校在征得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后,跨省市招生。县区向市区输送中等职业教育生源5000人,其中赣榆区1300人,东海县1600人,灌云县1500人,灌南县600人。

二、考试考查

9.凡参加2021年连云港市高中段学校招生录取的考生均须参加2021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文化考试组织由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10.文化考试命题原则和要求以《关于印发〈2021年连云港市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方案〉的通知》(连教基[2021]2号)文件为准。

11.考试时间统一为:6月14日、15日、16日三天。6月16日下午,2021级(现八年级)学生参加地理与生物合卷考试。

12.各考试科目的试卷均实行全市集中网上阅卷,阅卷工作严格按照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13.考生可凭报名号和网上填报志愿时设定的密码登录市教育局及市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个人成绩,亦可通过中国电信168信息台查询个人成绩。

三、志愿填报  14.6月17—20日,全市考生自主填报志愿。考生每人自己设定密码,同时应妥善保管密码,以备查询成绩时使用。网上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后,志愿填报系统将自动关闭,任何人不得更改,所有志愿以网上填报为准。同时,由县区招办打印考生志愿告知单,下发给考生本人或其监护人签字确认。

15.高中段学校招生统一实行平行志愿。为方便填报,同一所普通高中的统招生、国际班分别用不同代码。

16.职业类学校2021年起招收中考考生统一实行平行志愿,实施无志愿不录取政策。

17.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注意:

(1)新海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实验班、连云港高级中学课程班、海州高级中学实验班可以兼报。中等专业学校与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培养专业班和四星级普通高中可以兼报。中等专业学校与专科院校“3+3”分段培养专业班和三星级普通高中可以兼报。五年制高职(含五年制师范)和三星级普通高中不得兼报。部省属普通中专、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与三星以下普通高中不得兼报。

(2)考生的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均达C等第以上(含C等第)者方可报考三星级以上(含三星级)普通高中。

(3)已被推荐为指标生的考生只有在平行志愿的A志愿填报指标生所在的普通高中,其指标生的资格方可有效,否则视为放弃指标生资格。

(4)被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录取的全日制在籍在校学生免除学费,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前两年享受每生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

(5)享受优惠政策的考生,在初中就读学校领取《连云港市2021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生加分投档审批表》(见附件四),有关审批部门审核盖章后,于6月10日由学校统一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将汇总表及所有审批表于6月20日报市教育局基教处,直属初中直接报市教育局基教处。

四、录取要求

18.录取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遵循分数优先和按志愿顺序依次录取的原则。

19.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和中考成绩分别划定各批次录取控制线,民办学校未经生源地批准,不得跨市、跨省招生。任何学校违规录取的考生将不予办理学籍。

20.全市统一集中实施网上录取。在向考生个人公布成绩之后,严格依据考生成绩和志愿,按计划进行投档,分批次录取。

提前录取批次:新海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实验班200人、连云港高级中学课程班100人、海州高级中学实验班100人。录取新海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实验班、连云港高级中学课程班、海州高级中学实验班时,指标生不享受加分投档。

第一录取批次:四星级普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与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培养专业班。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在以上各学校录取结束后录取。

第二录取批次:五年制高职(含五年制师范)、三星级普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与专科院校“3+3”分段培养专业班。

第三录取批次:省属普通中专、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三星级以下普通高中。

职业类学校实施征求平行志愿:第三录取批次结束后,未被高中段学校录取的考生可按照连云港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职业类学校征求平行志愿计划、填报时间和填报要求,于7月9日至7月10日填报征求平行志愿,征求平行志愿只面向本市职业类学校。

职业类学校录取中考考生工作原则上在8月中旬前完成,并于8月中旬前到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完成录取学生的学籍注册手续。

21.同分录取规则。在网上录取过程中,达学校各批次最低录取线,如总分相同,按文化考试总分从高到低录取;若文化考试总分相同,则按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总分从高到低录取;若仍相同,则再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

22.指标生录取按学生取得四星普通高中指标生资格,加10分投档。中等专业学校与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培养专业班录取学生,中考成绩应达到四星级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中等专业学校与专科院校“3+3”分段培养专业班录取学生,中考成绩应达到三星级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凡报考五年制高职的考生,在综合素质评价、理化生实验考查均达A等第的情况下加分投档。

23.普通高中招收体艺特长生录取办法,按《关于印发〈2021年连云港市普通高中招收体艺特长生实施办法〉的通知》(连教基〔2021〕7号)要求执行,各招生学校需在6月10日前,将学校组织面试时间、特长生录取方式对社会公布,由招生学校按特长生计划择优自主录取。

24.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录取时享受优惠政策,同一考生只能享受其中一项。

(1)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加5分投档。

(2)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香港、澳门籍考生录取时加10分投档。

(3)现役军人子女、烈士子女加分办法按《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办法〉的通知》(连政联〔2021〕1号)规定执行。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优待工作按照市公安局和市教育局出台的文件执行。

25.考生凭报名号和密码,在网上查询录取结果。各高中段学校凭用户名、密码上网查询本校预录取信息,联系考生报到。学籍管理部门依据录取库信息进行学籍注册,建立符合国家统一要求的学籍库。

五、工作要求

26.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共同组织实施,争取初中段学校毕业生“一个不能缺”地升入高中段学校就读。

27.招生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严禁中小学、职业学校违反招生工作纪律的规定》(连委教〔2021〕6号)和市教育局《中小学、职业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连教〔2021〕21号),做到规范有序。报名、考试、阅卷、录取等环节必须依法按章办事,严禁本市、外地中等专业学校在市内设立校外办学点。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招生工作,对各类违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招生工作中出现的特殊问题须报经教育主管部门研究决定。

28.各初中校要认真广泛地宣传招生政策,让所有考生、考生家长了解招生计划、收费标准、志愿填报方法,特别要向家长说明统招生、国际班等各类学校的收费标准。组织学生填报志愿,必须严格遵循学生自愿的原则,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选报学校;不得出现统一联系方式;班主任不得为学生编制、保管密码;不得向市、县区招生考试部门以外的任何机构和人员提供生源信息;不得扣压《报考指南》、准考证和录取通知书。初中校长为志愿填报第一责任人,保证初中毕业生享有高中段学校招生政策知情权,毕业生报考率、志愿填报率、录取率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初中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

29.四星级普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宣传材料需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三星级普通高中招生宣传材料需经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未经批准,任何学校不得在各类媒体上进行招生宣传。

  • 评论列表:
  •  晴枙橘寄
     发布于 2022-06-29 22:51:07  回复该评论
  • 标生所在的普通高中,其指标生的资格方可有效,否则视为放弃指标生资格。(4)被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录取的全日制在籍在校学生免除学费,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前两年享受每生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5
  •  痴者寄认
     发布于 2022-06-29 22:36:10  回复该评论
  •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五年制高职 5, 690 普通中专 3 200 护理专业学制4年 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五年制高职 5 850 普通中专 3 320 技师 4 50 招收高中毕业生 高级技工 2.5 550 招收高中毕业生 中级技工 3 1000
  •  囤梦笙沉
     发布于 2022-06-30 06:39:11  回复该评论
  • 招生 1255 全县 择校生 313 海头中学 1568 统招生 1255 其中音、体、美特长生各录取10人。 全县 择校生 313 赣马中学 1568 统招生 1255 其中音乐、美术特长生各录取10人。 全县 择校生 313 青口一中 1568 统招生 1255 其中体育、
  •  温人贪欢
     发布于 2022-06-30 09:07:21  回复该评论
  • 分数线。中等专业学校与专科院校“3+3”分段培养专业班录取学生,中考成绩应达到三星级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凡报考五年制高职的考生,在综合素质评价、理化生实验考查均达A等第的情况下加分投档。23.普通高中招收体艺特长生录取办法,按《关于印发〈2021年连云港市普通高中招收体艺特长生实
  •  礼忱绾痞
     发布于 2022-06-30 09:17:38  回复该评论
  • 政部门确定,报市教育局基教处审批后公布实施。3.新海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实验班计划招生200人、连云港高级中学课程班计划招生100人、海州高级中学实验班计划招生100人,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由招生学校向社会发布。鼓励新海高级中学依法依规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工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