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体适能课程包括什么
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的概念,源起美国,美国总统体育与竞技委员会于1971年给出的体适能定义被普遍接受,它是指个人足以胜任日常工作以外还能有余力享受休闲,及能够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及压力的身体适应能力。
儿童体适能概念是指儿童身体适应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和运动,面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足以安全有效地应付日常生活和身体所承受的冲击和负荷所具备的身体能力。
拥有4个进阶梯度的课程体系。课程主要包括以学习基本动作模式与技能(FMP/FMS)、训练发展运动素质为核心,融合趣味运动游戏与数字化训练监控。每节课由若干个场景化的游戏组成,每个游戏针对反应力、平衡能力、节奏感、反向定位能力、辨别能力、手眼协调性等方面进行训练,结合沉浸式的场景化认知体系,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得到身心的全面开发。每节课,游戏环节的前后,配合专适用于儿童的健身动作(不使用负重器械)作为热身和拉伸的环节。
中考体育有哪些科目?
必考项目
男生1千米和女生800米
(1)在200或400米环形跑道上进行。
(2)站立式起跑。弧形起跑线出发,起跑口令发出前越过起跑线为犯规。起跑后不分跑道。跑程中不得踏进跑道左侧跑道线,遵循右侧超越田径规则。考试过程中考生无犯规现象,记为成绩有效。不得推、拉、阻挡他人跑进,不得由他人代跑,借助他人力量跑进。
(3)考生在6分钟内跑完全程,按秒表记录的分、秒记录成绩,不足一秒不计取。6分钟内未跑完全程者,考务员将考生带离跑道,时间按6分钟处理,成绩记为0分。
(4)考生以15人左右编为一组,每个考生一次考试机会。
篮球运球绕标志物/足球运球绕标志物/排球垫球 三选其一
篮球
(1)场地器材
测试场地长20米,宽7米。起点线后5米处开始设置标志杆,每排设置两根,各排标志杆底座中心点之间相距3米,共设5排;每排的两根标志杆底座中心点之间相距1米,距同侧边线3米。
测试器材包括秒表、发令哨、30米卷尺、标志杆10根(杆高不低于1.2米)、篮球(符合国家标准)。
(2)测试方法
受试者在起(终)点线后,持球站立,听到出发口令后,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球依次过杆。发令员发令后开表计时,受试者与球均返回起(终)点线时方可停表,计时结束。每名考生有一次测试机会。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非“0”时进1。
(3)注意事项
①运球过程中篮球脱手后,如球仍在测试场地内,受试者可自行捡回,并在脱手处继续运球,计时不停表。
②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出发时抢跑,运球过程中双手同时触球、膝盖以下身体部位触球、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人或球出测试区域、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
足球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场地设置在田径场中部的平整场地面或独立的足球场上,表面为天然或人工草坪(不能为光滑的硬地),各场地之间相互独立,避免考试过程中互相干扰。设置要求如下:
长30米,宽4米,场地四周设置明显的标志线。起点线前5米处开始设置标志杆,标志杆与两侧边线相距2米,共设5根,各杆之间相距5米。起点线中间1米处为考生出发区域。
标志杆高不低于1.2米,考试用球的规格为5号足球(其重量为396-453g,周长为680-710mm),球内气压符合足球竞赛规则要求。
(2)测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考生听到报号后,将球运至起点线后的出发区域并做好出发准备。发令后,考生运球向前,依次绕杆;球通过最后一个标志杆后,考生至少触球一次,运球通过终点线;人与球均越过终点线后,计时停止。每人测试两次,记录较好成绩。
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0.1秒),小数点后第2位数非“0”时进1。
考试犯规时,当次成绩无效;两次均犯规无成绩者,只可增加一次机会;仍然犯规者,考生该项成绩计0分。
(3)犯规行为
未从指定区域出发;
出发时抢跑;
手球;
漏绕标志杆;
碰倒标志杆;
球过最后一个标志杆后,到达终点前,脚未触球;
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
测试期间,人或球出测试区域
排球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场地设置在地面平坦、坚实的地面上,鼓励有条件的区县把场地设置在体育馆内。设置要求如下:
长和宽均为3米,场地四周设置明显的标志线;场地外围设置判断垫球高度的标志物,标志物在地面的垂直投影与同侧标志线相距0.5米;标志物设定的高度要综合考虑仪器设备的计数方法、排球直径等影响因素,保证高度符合要求;标志物设置的其他注意事项由区县根据所选仪器设备的实际确定。男生和女生的测试场地要分别设置。
考试用球为排球(不能使用软式排球),其重量为230-270g,周长为650-670mm,球内气压符合排球竞赛规则要求。
(2)测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考生听到报号后,进入测试区域,原地将球抛起,第一次垫球成功后开始计时,个人连续正面双手垫球,要求手型正确、击球部位准确、达到规定的高度;垫球未超时者,球落地即为一次测试结束,超时者,到规定时间后,考试自动结束。
男生垫球的高度(从地面起至球的底部)不低于2.35米,女生不低于2.15米。测试时,方法正确,高度符合要求的垫球方能计数。计垫球的个数。每次测试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每人测试两次,记录成绩较好的一次。
考生考试时,出现球触及标志物等情况,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负责;出现犯规行为者,仪器设备立刻停止计数,当次测试结束,垫球数量按犯规时仪器设备记录的个数为准。
(3)犯规行为
采用传球等方式触球;
脚踩标志线或出测试区域。
掷实心球
(1)在坚实、平坦的地面上进行。投掷区宽度4米,长度不少于20米。实心球重量为2千克,表面材质为橡胶。
(2)考生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或左右)站立于投掷线后,双手持球至头上方稍后仰,采用原地的方式将球向前掷出,球出手的同时,后脚(或任一脚)可向前迈一步。
(3)投掷过程中,脚和身体其他部位触及投掷线或投掷线前地面均为犯规。
(4)成绩判定是以实心球落地痕迹的后沿至投掷线的后沿成垂直丈量,不足1厘米不予计算。
(5)考生可试掷三次,计取最好成绩。
仰卧起坐
(1)测试者按照顺序在测试点前排队等候。
(2)听候监考员指令逐个分头刷卡录入信息测试,进入指定测试区
(3)考生佩戴好专用腰带准备测试。
(4)测试者脱鞋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其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双脚踝关节置于勾脚支架下,以固定下肢。
(5)测试者在听到机器下发开始指令后测试,要求快速起坐。
(6)测试满1分钟,测试仪器发出"嘀嘀"声,结束动作。完成后写卡及打印成绩单结束该项测试。
扩展资料
训练建议
一、力量训练法
由于投掷实心球是属于力量型运动,要想提高投掷实心球的成绩,需发展投掷实心球的爆发力,可以从下列几方面进行训练:
1、发展局部肌群力量:俯卧撑、引体向上、卧推、举重物练习或爬竿。
2、发展腿部肌群力量:负重蹲立、蹲跳。
3、发展躯干肌群:仰卧起坐,俯卧收背,转体练习。
4、用哑铃或重物做上举后仰前摆的模仿练习。
二、原地练习法
1、前抛练习:将学生分成两组迎面站立,距离15—20米,学生将—公斤重实心球双臂举过头顶置于脑后,两脚自然分开平行站立或前后站立,利用腰腹力量及上肢力量用力向前抛出,看谁的抛远。
2、后抛练习:学生背向抛掷方向,两脚自然分开平行站立,双手持球双臂伸直,体前屈,挺胸展体,双腿双臂同时用力,将球从头顶向后抛出。
3、旋转练习:学生两脚自然分开,持球于体前,两臂伸直,以左(右)腿为轴,旋转一周约360度从体前抛出(如同抛链球方法),或单手持球用抛掷铁饼的方法抛出。
4、下抛练习:背向抛掷方向,两脚自然分开,比肩稍宽,双手将球举起到头顶,屈体,收腹,用力将球从两腿中间向后抛出。
5、比赛时,两脚前后开立,相距约50cm-80cm,两手将实心球高举头后,身体稍后仰,有稍微背弓。投掷时,将实心球由头后经头顶至体前,预摆1-2次,当第二次预摆开始时,由肩带动上肢蹬地和前臂,摆速加快,利用下肢蹬地和腰腹的力量,快速将实心球摆到大约上肢与身体成45°夹角方向时,用力将球抛离双手同时下肢及两脚交换位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心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体育中考
中考体育项目有哪些?
初三中考体育考试项目有: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短跑(50米跑),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掷实心球、引体向上(男生)以及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等等。
如何备战中考体育
1、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是备考每一门科目的基本要素。一般体育是每个地区中考的第一门科目,而且会在正式中考之前就结束。但无论体育考试是在考前还是考后,考生的心理状态都是必须要注意的。如果心态调整得不到位,就会导致一些动作的变形,同时还会造成受伤的情况。
不要害怕开始的口令声,不要担心时间还剩多少,不要一直查自己的成绩。正常发挥即可!
2、各地考试的科目都不一样,所以准备的方式也不一样。短跑、跳绳、实心球、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和长跑是大多数地区的考试科目。
于短跑来说,力量是基础,速度是核心;跳绳对于手腕的要求很高,膝盖要直,同时需要配合好我们的呼吸。长跑是我们一直都要练习的课程,我们可以利用课间休息的十分钟去跑两圈,持之以恒就会拿下看似最难的科目。
体育课里有一节体适能是学什么的?~?
学习项目的基本技术,逐步掌握该项目的基本规律及特点。
以宁夏大学为例,通过体育基础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项目的基本技术与技能;掌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一些基本常识与原则;培养兴趣和竞争意识,建立终身体育思想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优良的作风以及勇敢拼搏精神。
学习一些项目的基本技术,逐步掌握该项目的基本规律及特点,加强全身协调性、灵活性和对该项目的兴趣,以增强体质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学习一定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些特点、规律;体育锻炼的一些基本常识、原则,以及科学锻炼的方式方法;培养终身锻炼思想和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扩展资料:
体适能课教学的相关要求规定:
1、充分认识体适能课程对实现培养目标的作用,充分挖掘体适能课程的运动文化价值、课程知识价值、强身键体价值。
2、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提倡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大学公共体育体适能课教学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