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体育大学是985大学吗
北京体育大学不是985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中外著名高等学府。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并已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1100余亩,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
学校现设有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体育与健康学部、人文社科学部3个学部,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下设冰雪运动学院、中国足球运动学院、中国篮球运动学院、中国排球运动学院、中国游泳运动学院、中国田径运动学院、极限运动学院、马术运动学院等8个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部下设教育学院、管理学院、心理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7个学院;人文社科学部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6个学院。设有附属竞技体育学校1所中等学校。中共国家体育总局党校、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设在学校。
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教育部运动与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藏书120余万册。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现有16个本科专业,分别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新闻学、广告学、应用心理学、英语、表演、舞蹈表演、运动康复、休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拥有教育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法学、文学、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心理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体育硕士、艺术硕士和新闻与传播硕士3个专业学位以及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体育学科整体水平在教育部近10年组织的3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万余名,其中本科生9000余名,研究生近3000名。近5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超过北京地区高校平均就业率水平。
学校始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坚持高端化、贯通化、国际化和协同化“四化”人才培养方法,加强体育与教育、科技、文化深度融合,为体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新型体育人才。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优秀体育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干部,为中国体育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及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曾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和由国际奥委会授予的“体育与社会责任奖”。学校3任校长钟师统、马启伟、金季春分别荣获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运动学习和研究奖”和“体育与教育奖”。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50多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8项。《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为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自2012年起,连续5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对外开放参观的重点单位之一,北京体育大学是向世界展示新中国体育成就的重要窗口。建校至今,学校已与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117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为106个国家培养了留学生10000余名,其中,阿列克?马迪申博士2015年当选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先后授予克罗地亚前总理、克罗地亚奥委会主席兹拉特科?马泰沙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8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学位,授予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吉安?弗兰克?卡斯帕(GianFrancoKasper)、国际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KateCaithness)、国际雪车和钢架雪车联合会主席伊沃?费里亚尼(IvoFerriani)“名誉教授”称号。学校依托国际化办学平台,统筹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建立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全方位国际合作培养机制,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北京体育大学是985还是211?
北京体育大学是211。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
教学建设: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体育大学教学实验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
以上内容参考:北京体育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北体是985还是211
北京体育大学是211院校,但不是985院校。
北京体育大学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进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的高等体育院校。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
北京体育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目前教育部门不再接受211和985大学申报,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首批”世界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进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的高等体育院校。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简称北体大。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面积约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设有25个二级教学单位、22个党政职能部门、2个群团组织单位、3个科研平台单位、9个教辅及其他单位;开办41个本科专业;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3000余名,其中本科生9600余名,研究生3000余名;学校已与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157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为106个国家培养了留学生15000余名。
教学建设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科建设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它是中国国内最早培养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最高学府,是全国体育系统中第一所博士学位和第一批硕士学位的授予院校,也是最早被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为可向海外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校。国家体育总局2002年12月正式批准北京体育大学成立研究生院。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优势学科及专业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体育学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合作交流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自建校以来,学校已与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的147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为106个国家培养了留学生15000余名。先后授予克罗地亚前总理、克罗地亚奥委会主席兹拉特科·马泰沙(Zlatko Matesa)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Jacques Rogge)等8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吉安·弗兰克·卡斯帕(Gian Franco Kasper),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Kate Caithness)等8人“名誉教授”称号,授予国际奥委会高级顾问吉尔伯特·马吕斯·费利(Gilbert Marius Felli)“客座教授”称号,并聘为奥林匹克运动学部“名誉部长”。
师资队伍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034名,其中专任教师720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20名,在中国中国国内外各类体育组织任职人员230余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3个。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硕士生导师240多名,博士生导师近90名。
学术科研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拥有教育部运动与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159项,其中包括“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1项、主动健康与老龄化应对重点专项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276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
全国共有211大学有112所和116所的区分,因为有4所院校分别拥有两个校区,地方会分别统计;39所985大学,其中北京有26所211大学,8所985大学。
北京211大学名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985大学名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985、211工程介绍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985和211的区别
定义不同
985大学即参加“985工程“的大学,即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大学即参与“211工程”的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实施时间不同
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1995年11月,211工程正式启动。
涵盖大学不同
985大学都是211大学,但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大学。
建设内容不同
“985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
“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