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怎样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前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都过多地注重文化成绩,而忽略了体育运动。主要就是父母认为孩子能提高文化课成绩,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这样才是有出路的,而且更加的现实。那么学校也为了提高升学率,给孩子安排很多的文化课程,把体育课安排得很少,体育课的质量也非常的差。因此,学生很少参加体育课,在课堂上的热情也不高,主要就是点名、热身,然后就自由活动了,基本上这种体育课是没有什么效果的。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体育素养,那么要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入手,可以参考以下3点: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
有的体育老师上课非常的古板,给学生布置的体育活动项目都是自己喜欢的,或者是认为这些体育活动能够对学生有帮助,但是真正实施起来的时候,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上课总是闷闷不乐的,这样收到的效果很少,课程质量低下,那么老师应该意识到学生才是体育课的主体,应该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这样他们才会有兴趣。
2、把学生的体育成绩和文化课成绩挂钩
在学校当中,学生们有一种共识,就是体育成绩是不重要的,所以体育课可以签个名、报个道,然后就可以随便玩耍了,那么这样他们就会不认真,更不积极了,所以老师应该告诉他们体育成绩也是不可缺少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课成绩,这样学生就会紧张起来,那么他们就会积极地询问老师一些关于提高文化成绩的方法,并且在课体育课上面也会热情地参与。
3、学校购买新的体育设备,建设新的体育场所
很多学校不注重学生的体育课,无论是体育场所非常的破烂、简陋,还是体育设备非常的落后、匮乏,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该多投入一些资金在体育设备、体育场所方面,为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创造良好硬件。
总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优秀的体育老师,应该学会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们体验到更新的题设备,在更宽广的地域场所当中,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然后告诉学生体育成绩的重要性。
浅议体育课堂中怎样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早已成为中国人的共识,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体育是提高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与保证。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其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师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增养学生的运动技能的活动与学生学习知识、技术,掌握运动技能活动的高度同步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始终是双向的,并通过各自的反馈信息构成了整个教学信息传导系统。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运动技能,从而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课堂学习。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呢?几年的教学实践,从中得到一些粗浅的体会与同仁共勉,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教学参与意识
体育课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主渠道和主要载体。教师应该要有意识围绕体育的作用、地位和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意义,有计划地渗透思想教育,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也可利用电教手段组织学生收听、收看体育新闻及体育运动比赛盛况,深化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
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和基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需经过内因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不是放任自由就可以做到。而是更应该有严格的课堂常规,纪律要求。要改变学生一向来的普遍看法:认为体育课可以随随便便,没有什么内容,也没有什么可练,最多就是打一下球,跑一下步,不需要纪律约束。另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说明体育课在当前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体育是一门学科,在学校造就德、智、体、美、劳的合格人才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并且阐明体育课的目的要求,体育活动对人体健康与生活,学习工作的联系,还有体育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具体表现。让学生带着一种无比的好奇和求知心情,在练习中想亲身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引导学生重视体育课,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兴趣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本来就是个性化的东西,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我们以往的体育教学,由于教学的内容过于竞技化,教学的方法过于刻板等因素,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能够坚持的就更少。更谈不上终身体育了。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来抓。
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应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竞技化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几年的体育教学中进行有限的选项的教改实验,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每节体育课中除按大纲要求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正常教学外,还根据场地、器材等条件安排几个项目供学生选择练习,学生在完成第一教学任务外,可在教师提供的项目中选择1-2个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师本身应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把体育课上得有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里都有新收获,都有新发现。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组织,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从参与中体会到体育的乐趣。
学校方面也要努力创造重视体育、宣传体育、参与体育的氛围,开足体育课,切实保证“三操两课”的活动时间,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把玩与体育有机结合,从学生性别、年龄、兴趣、体能等方面出发,灵活安排体育活动和各类体育竞赛,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三、创造条件,提供参与的机会
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充分的活动使学生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利用并开发好现有的器材设备,开展好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就能够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就能够提高他们对体育课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参与能力。
1、创造性的开发器材。我所在的学校拥有标准的一个200米跑道,两个篮球场,几个乒乓球台。诚然,仅仅这一切还是不够的,许多时候会满足不了学生的欲望。对此我自己动手想方设法制作或改制一些集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实用性、多用性为一体的器材,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如自制圆形彩球,来代替垒球和沙包,在投掷教学课中,可以用于投掷练习,又可增加练习时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欲。再如,利用废雪碧瓶装上沙子,制成“保龄球”,既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又能延用到课外用于全民健身,让双双“小手”拉起“大手”。这样既开发了器材,提供了学生参与的机会,进而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2、
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
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
关键词:积极 参与 体育课堂
一、让教学内容更丰富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身体锻炼的效果。要使课堂有活力,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入手,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教学内容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给于相应的运动量和自身参与运动的因素来制定。其次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能和社会体育、休闲运动相吻合。再次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样,教材融民族体育、健身项目和娱乐活动于一体。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的,养成学生自我锻练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做如下尝试:训练快速反应意识时,采用游戏“贴膏药”或者可以组织男生“老鹰抓小鸡”、女生“网鱼”;在准备活动中变跑几圈为游戏“跟着跑”或“带头跑”所得效果更好,学生耐久力训练采用蛇形行进跑或螺旋行进跑同一内容变换条件方式,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活动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培养美感。教学内容融娱乐性、技术性、健身性、创造性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主体性意识在课堂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课堂教学手段
我近段时间调查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在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不够新颖、老师和学生的角色意识不到位,在整个课堂组织教学上未能充分让学生参与进来,动起来,课堂失去了生机,缺乏活力。要让课堂重新“活”起来,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角色意思尽量少讲,搞满堂灌,教师全懂,学生全不懂就不行,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每节课的准备活动,可让学生轮流担当小老师的角色。复习课、练习课、游戏课放手让学生组织。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关键是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引导、启迪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不断创新,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个个生龙活虎,尽情发挥,课堂场景热火朝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感受到了体育课堂的魅力,也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力量。
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在讲解一些技术动作时,先利用理论课观看一些经典的运动比赛,让学生反复观赏,并把自己融入到场景中去。利用我校的白板教室这一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把知道的相关技术动作的要领收集起来在班上试着讲解,让他们都来当老师,展示他们的知识成果,让他们体验收获知识的成功感觉,并在室外课上结合理论进行技能展示。这样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相互探究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研究怎么做得好,为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原因。努力寻找师生共同探讨,相互磋商,同学互帮互学,共同促进的场所,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也只有这样灵活的教学才能培养创造型人才。
三、注重场地器材的精心设计
我在课堂实践中总结得出教师除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外,还应该在如何安排使用场地器材上多下功夫。尤其是在场地器材设计上尽量丰富多彩,变化多端,这样不仅能给学生耳目一新、赏心悦目的感受,而且能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欲望,激活创新激情。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场地,营造一个新颖、和谐的教学环境,使体育课堂更具特色。如准备活动的慢跑,除了上述的创新跑的形式,还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带一些口号,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在他的指挥下大家相互呼应的集体震撼力,这样清晰的线条,新颖的图案、井然有序的活动和大家同心协力的参与就会给学生美的感受,使学生心旷神怡,学习欲望也随之增强,准备活动效果更佳。此外各种器材的摆设也可构成图案形,,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学习训练。可以设置一些小的障碍和变换一些行进路线做各种耐久跑;可以分组让学生用橡皮筋控制一定高度来练习跨栏跑和跳跃练习;也可以放置小的标志物(小奖牌)来练习各级跳远练习,只要组织得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更贴近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在自然环境中积极锻炼。一改过去始终如一的教学环境,多渠道设计场地器材,体现开放式互动教学特有的魅力,让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也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