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高血压病人体育医疗主要有哪些方法?
- 2、高血压病人怎样锻炼身体
- 3、高血压病人可以做什么样的运动?
- 4、得了血压高应该怎样进行体育锻炼比较好?
- 5、高血压能不能进行体育锻炼
- 6、适合高血压患者运动方式有哪些?
高血压病人体育医疗主要有哪些方法?
体操:它能使全身重要肌肉和关节都得到锻炼。老年人做体操时,动作要缓慢和有节奏,速度要平稳,呼吸自然,扩胸运动可根据自己体力情况做几遍,跳跃运动免做。
气功:气功能降低安静时心跳次数和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身体其他部分组织对氧的摄取量,降低血中三酰甘油含量,增加心肌功能。可做卧式或坐式放松功、站桩功,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按摩头面:对手掌擦热后履于面部下部,两手中指紧贴鼻翼,两手掌向上推擦到前额,然后自前额起如梳头状向脑后按摩数次,再自前额至两侧颞部,向后至枕部,最后沿颈后向下分按至两肩转至颈前,向下按摩至前胸,如此反复按摩20次左右。
太极拳: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有良好的刺激,有利于血管放松,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
慢跑和医疗步行:高血压病人宜在早晨练健身跑,晚饭后进行医疗步行,早晚坚持。运动时应严格掌握运动量,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方法,遵守循序渐进、分别对待的原则。并应加强自我监督和医务指导,如在运动中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现象,均应暂停运动。如果运动后感到自我感觉良好,食欲、睡眠正常,运动后5分钟脉率已基本上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则说明运动量适宜。
高血压的运动保健:运动是非常重要的。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要想健康绝对离不开运动。所以古希腊奥林匹克的故乡爱琴海的山上,刻着这样的字:“你想变得健康吗?你就跑步吧!你想变得聪明吗?你就跑步吧!你想变得美丽吗?你就跑步吧!”
高血压病人怎样锻炼身体
1. 步行 主要是下肢肌肉运动。经常步行有利于小血管扩张,使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减轻心脏负担。
国内有专家研究了步行运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康复作用。其中步行组坚持每周至少5天,每次步行35~45分钟,每分钟100~120步。每周测一次血压,连续随访3个月。结果:步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步行组的高血脂、高血黏度、高血糖和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也比对照组明显改善。
高血压病患者步行一般以80~120步/分为宜。若自觉费力程度较轻或自我感觉较好,还可以慢跑。不过,最好步行、慢跑交替进行。走、跑的速度可根据心率来掌握。刚开始锻炼时,靶心率=(最大心率-休息时心率)×40%+休息时心率。适应后,逐渐过度到×60%。实际运动中测量的心率与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致则可认为是达到了锻炼目的。每次步行以3000~5000米为宜。在运动后3~5分钟或凉身运动后,心率应该恢复正常,运动后疲劳感在1~2小时内应消除。只要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心跳和疲劳感经适当休息后很快消失,就说明运动量是适宜的。
2 .太极拳 该项锻炼动作柔和,姿势自然,肌肉放松,能够反射性地引起血管舒张,促使血压下降。
在2002年3月出版的《美国老人学会》杂志上,美国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医学研究所发表文章说,太极拳能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他们对62名体重超重,年龄60岁以上且有高血压的人士进行了实验。这些人被指定从事3个月的有氧运动或打太极拳,每周4~5次,每次30~40分钟。太极拳采用“杨氏太极”,共13个动作。3个月结束时,他们发现,太极拳组的人“血压降低的程度类似于参加中等有氧运动的人”。作者认为,许多老年人特别是妇女,基本上不运动,这些人甚至视中等激烈的运动为可畏,但是随处可以练习的太极拳,既不需特别服装,也不需什么设备,对自认根本不做运动的老年人,可能是既理想又适宜的锻炼项目。
国内专家认为对于处在第2、3期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太极拳中一些最自然、放松的动作,编成太极操,如“云手”、“野马分鬃”、“左右揽雀尾”、“倒卷肱”等。注意避免下肢独立,左、右蹬腿等难度较大的动作。练拳时要尽量放松、呼吸顺畅,心无杂念,心率最好在100次/分~110次/分。练习结束3~5分钟后,心率应恢复正常。
3. 瑜伽 意为“结合”,是印度的一种传统健身法。该法强调呼吸规则和静坐,以解除精神紧张,修身养性。
有专家研究发现,古老的瑜伽健身法有助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美国亚特兰大和印度新德里的两个科研课题组在最新一期德国专业杂志《医学实践》中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亚特兰大,科学家们将84位高血压患者分成两个组进行研究。经比较发现,坚持参加瑜伽健身的一组患者的血压有明显下降,13周后他们的脾气不再像以前那样暴躁。新德里课题组对42位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长达1年的分组观察,结果发现,每天参加90分钟瑜伽健身的患者很少再有胸闷气短的现象。与不参加这种健身的患者相比,参加者的体重有所减轻,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动脉硬化大为减轻。
高血压病患者的锻炼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的合理锻炼
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应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而且每位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锻炼计划,例如,患者可以根据自己在运动前后脉搏的变化及自我感觉来调整运动量。1期高血压患者可进行正常体育锻炼或中等强度的运动。2期高血压病人可采用低强度的运动,如健身操、太极拳、步行等。3期高血压病人可做气功锻炼及肢体按摩活动等。
锻炼贵在坚持,可采取“三五七方式”。“三”指每次步行30分钟,3千米,每日1~2次;“五”,每周至少有5次运动时间;“七”指中等度运动,即运动强度为年龄加心率等于170。同时要保证足够的睡眠。鼓励每周运动至少3次或天天参加运动更好,且每次30~45分钟为好。
锻炼强调适合个人身体状况的运动强度、时间和环境。强体力劳动或超量运动可使心脏排血量增加,全身肌肉收缩,腹压增高,血液相对集中于较大血管,引起血压升高而诱发中风。高血压病患者还应避免力量型的运动,如举重等屏气的运动。在运动时间上强调,饭后1小时内不要运动,饮酒后不要运动,洗澡后也不要运动。当自己感到疲劳、虚弱或感冒时不要运动。运动环境要求宽敞明亮,相对幽静,空气清新无异味,忌在车辆多的马路旁运动。高血压病患者还应顺应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来保护自己。夏季应选择在早晚进行运动。从深秋开始,人的血管就会因外界冷空气的刺激而收缩,使血压有所升高,运动强度应该降低。冬季和初春是高血压病的高发季节,所以在冬季严寒时期(气温在5℃以下),最好不要外出锻炼。更应避免冬泳。
高血压病人可以做什么样的运动?
高血压患者适合的运动项目非常广泛,包括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及增强肌肉力量的运动等方式。
轻松有效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慢跑、散步、跳舞、划船等。伸展运动要以静态伸展运动为主,即将肌肉伸展至出现明显阻力且有轻微的拉伸感之后静态停留30~60秒的时间。运动前后都要进行静态牵拉,运动后的牵拉时间要长于运动前,这样能够很好地帮助高血压患者消除运动后的疲劳,并能有效预防运功中损伤的发生率,柔和缓慢的牵拉还能帮助患者舒缓压力,放松身心,对高血压患者十分有益。
另外,国外有多项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力量训练后出现安静时血压下降的情况,但目前研究人员对于力量训练降血压的效果尚没有达成共识。因此,运动医学界权威机构认定的有关高血压运动处方的内容中仍然未推荐力量训练作为首选运动形式。但是作为一种能够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健康的运动形式,也不应该被排除在高血压运动处方之外。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的力量训练是必要的。
得了血压高应该怎样进行体育锻炼比较好?
得了高血压之后,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降低血压。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选择一些合适的体育项目也是有讲究的,首先可以选择一些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骑自行车,这些简单的有氧运动都可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就目前我国来说患高血压疾病的风险越来越大,尤其是中老年人,他们是患高血压疾病的主要人群。而高血压疾病产生的原因,最主要就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一些老年人,在生活中养成了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说吃含盐量较高的食品长期大量喝酒,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血压上升。而长期处在高压的环境中,也有可能导致血压上升,因为当人处在一个有压力的环境中的时候,人的情绪就会变得更加消极容易出现抑郁,烦闷,焦躁等情绪,这些情绪会极大的伤害我们的身体。
一般来说简单的体育锻炼是可以有效抑制血压增高的,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可以通过散步慢跑的方式来降低血压,而且在运动方面的时间也不需要太多,只需要在饭后花半个小时走一走路就可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一些有氧运动也是完全适合的,比如说骑自行车,慢跑这些运动,不仅会让我们的身体流汗,加快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而且可以让我们的肌肉组织更加强壮,从而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营养运动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还会增强我们的心肺功能,一般来说只要是蹦蹦跳跳的运动,都属于有氧运动。
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这些运动是非常合适的,只不过在运动中也要多加注意,不要做一些猛烈的动作,比如说突然蹲下或者是站起来,这些行为很有可能会让患者感觉到极度的头晕。
高血压能不能进行体育锻炼
可以的,但需适量,高血压病患者适合参加的锻炼项目:
1. 步行 主要是下肢肌肉运动。经常步行有利于小血管扩张,使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减轻心脏负担。
国内有专家研究了步行运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康复作用。其中步行组坚持每周至少5天,每次步行35~45分钟,每分钟100~120步。每周测一次血压,连续随访3个月。结果:步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步行组的高血脂、高血黏度、高血糖和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也比对照组明显改善。
高血压病患者步行一般以80~120步/分为宜。若自觉费力程度较轻或自我感觉较好,还可以慢跑。不过,最好步行、慢跑交替进行。走、跑的速度可根据心率来掌握。刚开始锻炼时,靶心率=(最大心率-休息时心率)×40%+休息时心率。适应后,逐渐过度到×60%。实际运动中测量的心率与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致则可认为是达到了锻炼目的。每次步行以3000~5000米为宜。在运动后3~5分钟或凉身运动后,心率应该恢复正常,运动后疲劳感在1~2小时内应消除。只要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心跳和疲劳感经适当休息后很快消失,就说明运动量是适宜的。
2 .太极拳 该项锻炼动作柔和,姿势自然,肌肉放松,能够反射性地引起血管舒张,促使血压下降。
在2002年3月出版的《美国老人学会》杂志上,美国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医学研究所发表文章说,太极拳能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
适合高血压患者运动方式有哪些?
适合高血压患者运动方式有哪些?
1、散步
散步属于高血压患者最适宜的运动方式,因为在散步的时候会收缩肌肉,舒张的运动能够给血管良好的刺激,有利于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强了血管的弹性,促进冠状动脉血流的通畅,有效的控制血压,散步的运动量比较适中,安全度特别的高,非常适合患有高血压的人群。
2、慢跑
慢跑的运动量比散步要大,比较适合于轻度的高血压患者,长期坚持慢跑,可以保持血压的平稳下降,增强食物的消化功能,减轻高血压的症状,但是选择跑步的时间应该由少逐渐的增多,运动30分钟就好,以身体不累为度,速度一定要慢,不能快跑。
3、打太极拳
打太极拳对于防治高血压有显著的效果,因为太极拳的动作比较柔和,能够让全身的肌肉放松,从而放松了血管,促进血压的下降,打太极拳的时候,主要是用意念来引导动作,思想比较集中,心境就会处于平和的状态,有利于消除精神的紧张对人体的刺激,另外打太极拳主要是包含着协调性和平衡性的动作,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平衡性。
4、游泳
游泳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够让全身得到锻炼,通过游泳有利于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肠胃的消化功能,有利于改善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而且还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长期坚持游泳有利于舒缓血管,从而降低血压。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点亮采纳哦,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