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说郭沫若的母亲与贵州黄平县有历史渊源?
郭沫若生母出生于黄平旧州?
“我的母亲六十六年前是生在贵州黄平州的,我的外祖父杜琢章公是当时黄平州的州官。到任不久,便遇到苗民起事,致使城池失守,外祖父手刃了四岁的四姨,在公堂上自尽了。”这是郭沫若作品《芭蕉花》中的一段文字记述。
此外,郭老在他的自传第一卷《少年时代》中,也曾提到过“生母出生地”。
循着父亲的笔触,黔东南州50年州庆期间,郭沫若纪念馆馆长、郭沫若之女郭平英女士赴黄平旧州寻访一代文豪郭沫若生母出生地。
在回忆母亲的文字中,郭沫若称:“和父亲的风貌成反照的是我们母亲。母亲给我的印象是开朗的,乐观的……我之所以倾向于诗歌和文艺,首先给予了我以决定的影响的就是我的母亲。”
“姊妹碑”是有力证据
郭沫若生母出生于黄平,这一说法,早年仅在郭沫若作品中有叙述。2003年,偶然发现的两块残碑,解决了黄平人多年来悬在心上的一大疑问:郭沫若母亲杜氏出生地,的确是在黄平旧州。
残碑分为两块,发现地点为清末咸丰年间的黄平州府(今为旧州二小校园)附近,较大的一块碑石上残留有“道衔黄平知州”字样,另一较小的残碑则留下“桢回籍后”4字。根据残碑文字推测,此碑系杜氏后人为凭吊清咸丰8年任黄平州知州的杜琢章而立。
“……我们的母亲那时才满一岁,刘奶妈把我们的母亲背着跳进池子,逃了出来,在途中遇到过两次匪难……直到母亲满了4岁,大舅赴黄平收尸,取道云南,才把母亲和刘奶妈带回了四川。”
郭老记述的这段其母经历的历史,据史料记载,系发生在清咸丰八年的苗族起义,当时旧州城被苗族义军攻破,时任知州的郭沫若的外祖父杜琢章自尽于州署大堂上,而其时年仅1岁的郭沫若的母亲杜氏在奶妈帮助下幸存下来。
无独有偶,发现这块残碑后,在发现地附近一农户家,一块保存较完好的杜琢章前一任知州陈世镖的墓碑也被发现。据记载陈世镖是咸丰七年,由旧州率军增援瓮安时,战死于瓮安,其职由杜琢章接任。这两块墓碑,当地人称“姊妹碑”。
“姊妹碑”的发现,与郭沫若文章互为印证,将那段历史定格。
“打‘文学巨匠’牌,丰富旧州文化”
有话说:黄平之魂在旧州。近年来,黄平县采取措施全力发展旅游业,镇党委、镇政府已经完成了《旧州古镇保护整治规划》和《旧州镇古镇建设总规》两个规划。
杜琢章残碑的发现,让早已不平静的旧州再次掀起了波澜。该县副县长潘洪波为此呼吁:“旧州文化要打‘文学巨匠’牌。”
“汉且兰国邑”旧州,为历代州、郡、府所在地。西大街一字排开的商铺仍保持着原样,饱经沧桑的石板街、古城墙、老里坝码头、福众桥,见证着古镇昔日的生气与喧哗。
在第一个发现残碑的旧州镇二小老师孙勤基引领下,郭女士去追忆祖辈当年的足迹,找寻那散落的点点滴滴。
当年的古驿道,鹅卵石铺就。如今,残存不多的小道上,生机盎然地长满了杂草。当年的州署大衙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今天的旧州二小。校园中有口古井,据说供应着当年衙门内所有用水。揭开井盖,古井幽深,据当地人介绍,井水从未干涸过。最有力的实物佐证———“姊妹碑”,暂时摆放在古井不远处的一间教室里。趴在残碑前,郭女士轻轻吹去孩童随意在上面蹬踩的脚印,仔细观看每一行碑文。
对已发现或整理好了的部分文物,郭女士诚恳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她说:“对姊妹碑,我毫无疑问。”她希望当地能尽快采取更有效措施,保护好古碑,防止进一步风化。她觉得校园那口保存完好的古井也是个不错的资源,可以很好地开辟成一人文景观。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有什么标准
(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基本条件
1.规划编制科学。示范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规划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和农业、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发展思路清晰,目标市场定位准确,布局结构合理,工作措施有力。
2.扶持政策完善。当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和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本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台了较为完善的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
3.工作体系健全。明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职能和主管部门,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统计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已建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重视服务能力提升,能围绕信息服务、创业辅导、融资担保、市场推介、教育培训、管理咨询等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
4.行业管理规范。建立了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对现代农业科技园、休闲农庄、观光采摘园、民俗村及连片的农家乐等实行标准化管理,近三年内无安全生产和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园区建设规范,无擅自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修建休闲旅游基础设施行为,无以破坏农业生产为代价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象,没有发生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资源事件。
5.基础条件完备。县域范围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完善的接待服务能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要做到通路、通水、通电,通讯网络畅通,要有路标、有指示牌、有停车场,住宿、餐饮、娱乐、卫生等基础设施要达到相应的建设规范和公共安全卫生标准。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实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具有农耕文化展示、农业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功能的园区,要做到设施齐全、先进实用。
6.产业优势突出。在全省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0个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分布在全县30%以上的乡镇区域,形成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或集聚区;主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要有地域、民俗和文化特色,有吸引力较强的体验项目和餐饮、服务功能。能够依托当地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开发设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
7.发展成效显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受益面30%以上,从业人员中农民就业比例达到60%以上,从业人员30%以上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60%以上接受专门培训。
(二) 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基本条件
1.示范带动作用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符合当地规划布局和有关要求,并得到相关部门批准。能够紧紧围绕当地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农村乡土人情开发休闲产品,周边农民能够广泛参与和直接受益。通过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2.经营管理规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热心公益事业,社会形象良好。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责任明确,接待服务规范。近三年内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无拖欠职工工资和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现象。
3.服务功能完善。园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休闲项目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强。客房、餐厅干净整洁,卫生设施达标。通讯、网络等设施顺畅。农耕文化展示和农业科技普及、教育等设施完善。机电、游览、娱乐等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
3.基础设施健全。道路通畅,路标、说明牌、路灯、停车场健全。消防、安防、救护等设备完好、有效。无违规建筑和占用耕地乱搭滥建现象。建立了符合环保标准的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生产和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近三年内没有发生污染环境等问题。
4.从业人员素质较高。高度重视提高员工素质,注重加强人才培养。有完善的培训制度,健全的管理机制,坚持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上岗人员培训率达 100%,关键和重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
5.发展成长性好。主导产业特色突出,坚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所产农产品要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标准。近三年示范点总资产、销售收入和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当年营业收入要达到1000万元以上,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占职工总数的60%以上。
详细的可以到付件中查看相关内容。
黄平市旧州镇有那些好玩的地方?
黄平市旧州镇有三个旅游景点,分别是上舞阳河、十万营大山、旧州天后宫
一、上舞阳河
国家级舞阳河风景名胜区上舞阳河,古称舞溪,镇阳江或镇南河,是历史上的“武陵五溪”之一。舞阳河发源于贵州省瓮安县煤炭冲,穿山越谷流经黄平、施秉、镇远、岑巩、玉屏五县进入湖南省的新晃、黔阳等地汇入沅江注入洞庭湖,属长江支流,是古代西南边陲与长江中下游交往的交通大动脉,被誉为南方水上“丝绸之路”。舞阳河全长400余公里,其中流经黄平、施秉、镇远三县的河段共长80余公里,是整条舞阳河最秀美奇雅的河段。1988年,国务院把这一河段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成为倍受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舞阳河的游览路线以沿河乘船观光为主轴线,可沿部分支流向南、北纵深拓展。在黄平境内可从县城驱车北行15公里到达中桥河渡口,由中桥河渡口乘船顺河而下,4个小时的旅程,你不仅可以饱览上舞阳河秀美的水光山色,还可以充分体验到河谷艺术长廊的原始神韵。
二、十万营
十万营大山是黄平的六大名山之一。十万营位于旧州古城北面5公里处的石牛勤坡山顶,有人又称它为“万营占侯”。它的名字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清朝晚年,朝庭腐败,民不聊生,贵州台江县的苗族张秀眉揭竿而起,率领广大苗族群众举行起义,进行反清斗争,坚持达18年之久,起义队伍攻占了大半个贵州。1857年,苗族起义军攻占旧州,黄平西北面的广大汉民非常恐惧。当时旧州一碗水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名叫聂鸿伦,他自称为聂老姜公。聂老姜公信奉灯花教,自我宣扬道术精深,不仅能用法术封住炮火,而且能够知晓别人的隐私。他售盐时以手掌撮给别人,不用称量,但斤两毫厘不差,民众因此相信他如神灵。1867年,张秀眉带领起义军再次攻进旧州,当地汉民谣传苗族起义军进城后要烧杀抢掳,因此人心惶惶,四散奔逃。于是聂老姜公就登上大山顶树起旗帜,收罗黄平、余庆、瓮安、湄潭等数县的难民,在山顶上扎营自保。姜公还把青壮年组织起来训练,得兵丁二万多,号称十万兵,“十万营”就这样得名。三年后,姜公自以为兵强马壮和精通法术,野心膨胀,就带兵入侵黄平东南谷陇一带的苗族驻地,直达苗族起义军的城堡岩门司,苗族起义军与聂老姜公的兵丁大战,杀死聂老姜公的兵丁无数,老姜公也在战争中被枪杀,其余兵丁逃回旧州后就自动解散了。明朝初年,朱元璋派征南大将军傅友德率领三十万大军征伐西南及泰国、缅甸,傅友德分派大将南党率领一万余兵马驻扎于山上,用来镇压当地苗族人民和保卫古驿道上的最后一个通航码头旧州,保障明军的后勤供应。
三、旧州天后宫
旧州天后宫,又叫妈祖庙,它与我国其它沿海城市以及台湾、东南亚各国的妈祖庙一样,都是供奉一位女神,这位女神就是天后。天后原名林默,是宋代福建湄州蒲田县贤良港出生的一名普通渔家女子,传说林默自幼聪慧,15岁便精通医术为人治病,行善济人,甚至终生不嫁。她熟谙水性,经常渡海救助遇险船工和渔民,被人们尊称为神女。最后在一次救海的途中不幸身亡,年仅28岁。她死后被人们奉为神祗,立祠供奉,尊称妈祖,后经宋、元、明、清各代朝廷敕封,加封天妃,天后,列入祀典,成为人们信仰的神,虽然一千多年过去了,人们仍然没有忘记她,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她的爱心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她的事迹震撼了大家。
旧州镇位于贵州省黄平县西北部,距离县城25公里,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省十大文化古镇之一。处于东经107°39′至107°51′,北纬26°51′至27°26′,全镇总面积222.77平方公里。镇内辖30个行政村,2个社区,394个村(社区)民小组(其中,村352个,社区42个),全镇现有14956户,56844人(其中农业人口50472人,非农业人口5372人;少数民族人口3079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55.13%;劳动人口31468人)。全镇现有耕地面积32999.5亩,其中:田24449.4亩,土8550.1亩。全镇草地面积67800亩,林地面积88831亩,水域面积5.5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44.6%,森林覆盖率32.6%,全镇平均海拔744.5米,山地面积占全镇面积的70%左右;年平均气温15.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268天,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全省首批十三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都包括哪些地方?
体育旅游正成为旅游业中的新热点。山东省文旅厅和体育局联合下发通知,公布了首批13家“山东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青岛两家单位上榜,位列全省第一。
这13家“示范基地”涵盖了滑翔、滑雪、马术、自驾车等多个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青岛入围的两家单位是其中仅有的两个以马术为特色的示范基地,分别是上合·国际马文化产业园和宝湖马术小镇。
上合·国际马文化产业园
青岛上合·国际马文化产业园位于城阳区的上马街道,由青岛德瑞鳌澜马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集马术表演、体育赛事、旅游休闲、教育培训、文化交流、餐饮娱乐、配套服务七个功能为一体的现代马文化产业体育旅游休闲园区。
园区占地面积256亩,是国内首个马主题乐园,也是亚洲唯一一家集马术表演、马术公园为一体的综合性马主题产业园。
2019年的《德瑞马秀》在上合·马文化产业园上演,由法国国宝级舞马大师马里奥·卢拉斯基(Mario Luraschi)先生亲自指导,同时邀请闻名世界各地的骑手、高空杂技师、杂技演员、舞者共同参与制作,以“马、人、自然和文化”为核心背景,致力于打造国内知名的马术演艺中心,开展以马文化为主题的马术表演项目。
“上合·马文化产业园”作为国内首个马主题公园,有别于传统的表演场馆,选用6顶大小不一的白色帐篷,宛若一座座白色城堡。其中主帐篷净高度达到36.6m,建筑面积为6566㎡,内部设置2388个座位;其余帐篷可用于接待观众、演员化妆及准备、马匹热身等。
“上合·马文化产业园”打造国家级马术竞技、教育培训和文化交流基地,创建世界引领的、以马术为特色的综合性的现代马文化产业休闲园区。
2019年通过马文化演出、马体育旅游、马术竞技赛事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旅游品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