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考体育要达到语数外同分值,对中小学生有何影响?
现在的教学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很多人都会当成一句空话而已。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在正值青春时跑也跑不得,跳也跳不得,一运动就腰酸背痛气喘吁吁。不仅如此,很多老师也会霸占体育课,从而来赶自己学科的进度。既然口头上说的全面发展没用,那就只好出真招了。体育和中考语数外一样的分数会给孩子们带来许多好处。
1.会让师生和家长对体育锻炼更加重视。
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学习成绩,很多孩子会因为取得好成绩而被家长给予奖励,而成绩差的往往会被责骂。家长也不会因为体育出众而夸奖,甚至会说体育好有什么用。如果把中考体育的分值提高,大家也会更重视。比如老师不会随便占用体育课时间,比如学生有体育特长也会在学习上有好处,家长也不会说体育好有什么用,学生们也会变得比以前更加注重体育锻炼,而不是随便走个过场。
2.会让学生体质更好更健康。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挺柔弱的,比如跑个五十米就像要了老命一样。这就是缺乏锻炼,想象一下如果真的发生灾难,你自己跑也跑不得,错失逃跑机会,那将造成多大影响。所以更多的体育锻炼,只会有好处,除非身体真的有问题。好的身体才是自己的资本,光是身体健康就已经比世界中上亿的人幸运了。所以体育很重要,体育的分值提高也是基于目前学生的状态和身体素质。
3.会让体育老师的存在感增强。
一直以来体育老师都被大众冠以闲散名号,也就是体育有什么好教的,是个人都能教体育诸如此类。随着体育的分值越来越高,体育老师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也让大家认识到体育也是一门专业的课程,也是需要专业人士来教学的。会让体育老师更有教学热情,也会让大众改变对体育老师的看法。
体育中考的分值将和语数外一样,这是一件好事吗?
如果体检满分的标准,经过一定的锻炼,很容易达到,那么这样做也不是没有道理。增加体育成绩的权重,会让学生更难轻易放弃体育,更难自觉加强体育锻炼。每个人都得满分或者接近满分,就跟没考体育一样。客观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但是,我认为坚持区分体检是不合理的。因为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学习的核心都是文化课,目的是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除非是体校。因此,选考应该侧重于文化课的能力,而不是其他方面的素质。体育特长生统考不需要体现他们的优势。
除教学工作外,符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是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明确指出,体育科目应纳入初高中水平考试范围,高校应积极推动在招生考试中增加体育项目。在教师评价中,师德是评价体育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围绕教会要求、勤于实践、定期竞赛,完善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评价机制。
明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职责。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质量评价和支持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体育教学及其效果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估。
虽然人这么多,问题这么多,弊端这么多,但我们对中国的教育改革还是充满信心的,我们依然坚信,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中国的教育一定会找到一条让所有孩子都满意,体现公平的道路。
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下,学校普遍不重视体育和美育。体育老师经常“生病”是个问题。学校要主动搞好体育和美育真的很难。这也是教育部做出这个“大动作”的原因。凡事有利有弊!
教育部称中考体育将与语数外同分值,这对孩子是好事么?
我们都知道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程,无论是在中考还是在高考中,都占有非常高的分值,不过以后这个情况可能会改变,因为教育部声称,要把中考的体育成绩。提高到和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程的成绩一样,其实这也就是说体育在中考当中占有非常高的一个分值。那这对孩子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其实我觉得有利也有弊吧!
我们先来说说利,其实这个政策的出台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因为有很多孩子,他们平时非常的好动,他们非常的喜欢体育,但就是文化课的成绩不行。那如果这个政策实行的话,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还有我们知道,在中考里面有很多文化课,其实并不是很容易的,需要我们很用心的去学,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有的时候就算花费很多的精力,也得不到什么回报。但是在体育课这一方面,只要我们肯花费一些时间,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就有所收获。这样他们能够上高中的概率就大了一些。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以前大家往往更加注重文化课,而不注重体育这一方面。所以有很多孩子身体素质都不是很好,甚至是经常生病。那如果在中考当中体育课占有很高的分数的话,那大家平时就会注重锻炼,注重体育这一门课程。那么这些孩子的身体素质也会慢慢的好起来,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那对于少部分学生来说,弊端就在于自己原本身体素质就不好,或者有先天的疾病不能够进行体育运动,那么在体育这一门课程中,他们就很难取得到一个高的分数,从而影响他们的中考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