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体育教学中如何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 2、3.体育运动中我们对于运动伤害的预防有哪些?
- 3、体育课的教案学生伤害事故,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 4、如何在体育课上预防伤害事故发生?
- 5、如何避免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
- 6、怎样更好地预防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
体育教学中如何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我觉得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做起吧:
一是教育学生要有安全意识,练习过程中,注意自己的安全,同时也要注意其他同学的安全;
二是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措施,当遇到危险时,如何防范;
三是运动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四是教会学生如何应对运动损伤发生后的处理方法,当运动损伤发生后,学生能够自己正确处理;
五是学生在做有一定危险的练习时,老师应该反复强调安全问题,让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
差不多就这些吧,满意请采纳。谢谢。
3.体育运动中我们对于运动伤害的预防有哪些?
一般来说,在体育锻炼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预防工作:
1、从思想上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遵守体育锻炼的各种原则;
2、经常检查场地,摆放好器械设备;
3、要穿戴合适的运动服装。特别要注意的是鞋子,一定要穿运动鞋。因为在体育锻炼中,学生要奔跑、跳跃,脚落地时会产生很大的震动。而运动鞋的鞋底是柔软、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的,可以有效地缓冲脚落地时产生的震荡,从而保障身体健康,预防或减少运动性疾病的发生;
4、锻炼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人体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加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从而防止肌肉和韧带的损伤;
5、锻炼后应注意放松活动。它能有效地消除运动后肌肉的紧张状态,改善血液的供应,也可使神经系统消除疲劳,从而防止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损伤。
体育课的教案学生伤害事故,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好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比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的后果,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比如跳跃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得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又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另外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和器械都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使用和练习,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总之,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如何在体育课上预防伤害事故发生?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它是一个以增强体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磨练学生意志为目的的教学过程,所以教学中应以“动”为主。在动的过程中,由于激烈的身体运动和对抗很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在体育教学中,有些伤害事故很难控制,而有些伤害事故在教师的安全教育和采取相关措施后是可以避免的。体育教学中出现伤害事故是学校和体育教师最为头疼的事。一方面,一旦发生伤害事故,首先是对当事学生造成伤害,给其本人和家庭造成损失和创伤,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毁坏一个幸福家庭,同样也会对当事教师产生沉重的思想压力,分散精力,不敢进行有难度的教学,对其他教师也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学校和体育教师要花不少精力、时间和金钱去调解纠纷,处理不好,就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学校以及体育教师本人声誉。 新课改以后实行选项教学,会不会出现一些危险性较强的项目老师们不愿去教呢?在以前经常就有这中现象出现,危险、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项目几乎没有学校或者老师去上。甚至有些学校老师上课就是让学生跳跳绳、打打太极等现象,学校和老师都怕担责任而影响学校和老师的声誉。本人认为如何去预防伤害事故发生提出我的几点看法: 一、把握课堂纪律加强课堂组织管理,对学生水平进行合理分组有所侧重,突出安全保护,培养体育骨干。很多安全事故的产生都是由于课堂组织管理分散,学生之间相互开玩笑、打闹或不按要求练习,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动作。有些学生胆子大比较莽撞、好表现自己,这类学生一般为男生,性格外向,体质突出,又很强的冒险精神,但没有分寸。也有相反的学生,他们胆小怕事,谨小慎微,这类学生性格内向,做事无主见,不敢出头露面。这两类人因学习水平相差较大,应进行合理分组,能力、信心较强的这一组应在全班水平基础上提高一些难度,能力和信心较差的那一组再降一点,这样满足了大胆组同学的好胜心,同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再加以鼓励,也会逐步增加胆小组体育学习的自信心。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需求就是保护,这时应多培养几个体育骨干,以减轻老师的负担。选出的体育骨干一般为小组组长,这些同学应认真负责,身体素质好,老师课前要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培训,讲解保护方法。另外也要教给学生出现失误后应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保护措施,当然有时我们老师要有选择性、针对性的使用教学内容,男女生有所区别,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各个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取最合理的站位,一可在示范时保证所有的学生能看清动作,二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课堂教学是实施体育教学的主渠道,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任务就是积极协调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对教学活动中的实施有效的控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生的最大特点是好动、好奇心较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模仿能力强,个别学生有较强的逆反心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管理好课堂上的纪律,课堂纪律的管理是体育教师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防止和处理违纪行为的手段与行为,其目更好的专心学习,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为主要根本。同时,课堂组织纪律教育是体育课体育教学任务之一,体育教师应正确区别学生的活泼与违反课堂纪律。违反课堂纪律、组织纪律涣散是导致体育课堂教学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教材本身就带有一定安全隐患的项目,如实心球、跳高、跳远、单双杠等,体育教师更应该提出更加严格的纪律要求,让学生在严格的要求下安全、有序地进行练习,甚至有时需要在教师口令下组织练习。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严厉制止,讲清厉害关系,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倘若忽视纪律要求,过于宽容学生违纪行为,就会导致体育课课堂组织凌乱,甚至失控,产生伤害事故。因此,体育课课堂纪律教育、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是正常教学和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保证。 二、充分适当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各种身体练习,是人体由安静向兴奋状态过渡的一个过程,通过准备活动,让身体各个关节和器官更加适应较大强度的练习。然而准备活动却有时不能被充分重视。学生不重视准备活动的根源在教师。很少有教师经常对学生讲述准备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而在教学实践中,也没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好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不能正确认识准备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表现在准备活动过于简单和单一化以及随意性,体现在走过场式;或准备活动部分强度过大,而影响基本部分技术技能的学习。充分适当的准备活动是进入基本部分学习的生理基础,是技术技能学习的铺垫和诱导。据一项关于学生运动中损伤原因调查排列显示:准备活动不充分、不适当发生运动损伤是在运动损伤原因的第三位。准备活动负荷过小起不到准备活动作用,特别是低温季节,很容易在运动中拉伤韧带、肌肉或扭伤关节。过大又会过早产生运动疲劳,出现运动偏差,动作变形,产生伤害事故。作为体育教师要给学生讲清准备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可以利用同学身边因为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出现运动伤害作为案例,也可以利用所学的运动生理学的知识分析所导致运动伤害原因。因此准备活动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准备,不仅考虑基本部分内容,还应包括学生身体素质,天气及气温情况等等。 三、正确有效利用保护帮助 保护与帮助是体操教学的一大特点,特别是在中学的体操教学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不一,感觉能力不同,保护与帮助就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保护与帮助不但可以预防外伤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加快掌握动作的速度。学生在体操练习中容易出现摔下、跌倒、脱手等产生伤害事故。在教学实践中,要给予学以保护与帮助,避免发生危险产生伤害事故。保护与帮助的方式多种多样,保护帮助可以分为利用器械和人为保护帮助,它是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保障。不仅有助减轻练习者心理负担,维护练习者安全,还可以避免或减轻伤害事故。我们体育教师不能抱着“小心点就没事”以及怕麻烦而不用保护帮助。因此,平时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的方法,以及利用好各种可起到保护的器械进行保护。当然正确有效的保护帮助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技术分析,技术要求及重点 。为尽可能避免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应包括:如应认真备课,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要有预防措施?教师讲解要明确,示范要规范,课堂组织要严密。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学计划安排教材教法?体育教学中应贯彻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原则,不要擅自变更教学内容,增加教学难度?练习时要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科学地安排练习顺序,不强求学生去完成力所不及的练习内容?在运动量的安排上,要注意由小到大,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合理安排,以使不同素质的学生都能逐步适应?此外,体育课伤害事故预防还应包括检查运动场地、器材的安全,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及个别学生身体病史和身体缺陷,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等等。其实,只要我们多了解、多检查、多观察、多督促、多保护,就可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把预防工作做到前面,让学生幸福、快乐地进行体育活动,是体育老师应尽的责任。平时要善待学生和家长,关心爱护每位学生,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这样,通过学生和家长平时在家的交流,无形中家长会对老师产生好印象,有机会接触家长时,进行良好的交流及沟通就会更好。即使发生事故,处理起来也会较容易。当然,在体育教学中,任何时候都不能心存侥幸,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有时候就会恰恰发生,只要预感到有危险时就一定要及时处理,当安全事故发生后,要注意伤情较轻的、有十足把握的可自行处理。没有能力处理的伤情千万不要想当然,一旦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可能产生的麻烦就大了,说不准能导致终身遗憾。更不可逃避、掩盖而害怕家长知道,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经常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及发生后如何及时合理处理的经验,掌握了这些可大幅度减少学生的痛苦、家长的忧心、教师的烦恼。
如何避免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
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与安全问题,减少、避免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思考、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要预防学生体育课堂中受伤,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多方面的。能否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不仅影响教育自身的发展,而且影响全社会的发展。要深刻认识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一是学校应该防患于未然,加强后勤部门对场地、设施的合理配置、安全检查、更新维修,做到不留下有安全隐患的场地。如发现不安全的地方,也应及时隔离,或树立醒目的标示。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橱窗、校园广播站、宣传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在醒目的地方张贴安全教育宣传口号。二是进行安全防范的提示与指导,体育教师是主导,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尤其重要。三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利用体育课、集会、等向学生灌输安全知识。四是向家长提出指导孩子增强安全意识的要求。二、有备无患教师是体育活动的指导者,大部分时间是指导学生练习。因此,教师应明确职责,体育教师必须非常清楚本职工作是为了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护学生身体不因参加体育锻炼而受伤害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忽略的。这种意识越强,体育安全的保障系数就越大。应该做到早准备,准备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真备课,充分考虑到学生体质状况、运动技术水平、气候、场地设备、教学分组、运动负荷等与体育安全相关的因素。许多案例提示我们,上述环节无不影响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的安全,稍一疏忽,就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例如,不了解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盲目安排超水平的教学内容,其潜在的伤害因素就会显现出来;不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安排超负荷的运动练习就极易造成运动创伤。因此,必须适度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二是重视课前场地设备的安全检查。场地的平整度、器械的稳定性、器材的牢固性等都直接影响锻炼时的安全,必须经检查确认后投入使用。当检查后发现隐患时,一定要及时排除,确保使用的安全。三是重视日常检查。千万不能让那些摇摇欲坠的篮球板,缺腿少脚的跳跃器、固定不稳的单双杠、填沙不满露出坑边的沙坑等严重威胁练习者安全的器械设备出现在校园之中。一经发现,必须及时处理,该换就换,该修即修。一时解决不了的,立即将其封闭,以免祸害伤人。三、教学中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需要教师经常不断地灌输和提醒。体育教师有责任向学生传授体育锻炼时如何预防运动创伤和发生运动创伤后正确的急救方法。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开学时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对于一些安全上的隐患应及时地让学生知道。在课前的热身运动中,一般学生会对其产生一些不理解,为什么每次都要做这些无聊的事,这时就应该讲解热身运动的重要性,在其中插入一些预防运动创伤的知识。在遇到下雨等上室内课的时候也应该经常讲解发生运动受伤后正确的急救方法。安全教育一刻都不能疏忽,在发现苗头时一定要及时地制止,不要等发生后再亡羊补牢。同时,安全知识,防护、救护知识与能力等,是现代人所必具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运用各种途径、方法大力开展学生安全教育。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防护与救护教育是体育教学自身的需要,也是现代体育教学“健康第一”教育思想所提出的要求,有着深远的意义。四、个别对待学生之间有较大差异,教师不要统一要求。有些动作也许对于一些体育有专长的人来说很容易,但是对于体质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就很难,不安全的因素就多了一份。这时就要求教师个别对待,在教学目标与要求方面应有所不同,争取做到“一人一个要求、一人一个目标”。五、循序渐进体育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能在某个方面为了寻求突破,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应该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关注学生发展从低到高、从慢到快、从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过程。教学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降低学生受伤的风险,因此,教师在上体育课中切记跳跃试的教学模式。
怎样更好地预防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
体育课中经常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对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广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使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体育课中要建立较好的体育课堂常规,以及一些运动项目的教学都要教给学生相应的保护、帮助措施和方法,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往往被忽视,然而就是这些细小的问题却往往有着安全隐患。所以我们体育教师一定要全面了解关注每一位学生,重视课堂中的一些细节,从而更有效地排除安全隐患,真正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一、 全面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
学校每年要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班主任对本班的学生的健康状况要有一定的了解,一年级新生或有转校进来的学生,班主任首先要对这些学生的健康进行摸底调查,如有先天性疾病的学生要及时通知体育教师,不要让其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当然体育教师对自己所任班级的学生的健康状况也要了解,并在课堂中要特别关注那些身体素质不太好和有先天疾病的学生。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健康状况安排适当的运动量,有些有先天疾病,医生建议不参加体育活动的,教师可安排该生见习或在教室休息。
二、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安全责任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学校为了安全起见,要求体育课必须由教师组织好学生排好队,有序的带到操场上课,下课时再由教师带学生排队回教室。我结合学校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渗透安全教育,如开学的第一堂体育课,我肯定是在教室里强调几点:上体育课时不准带小刀、铅笔、钥匙等危险的物品;排队做到“静、齐、快”,但只能快速的走出教室排队,不能跑,更不能推旁边的同学;排队下楼梯时一定要靠右行;如有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跟老师请假等等,前半节课是安全教育,后半节课就安排带学生安全上下楼梯以及安全队例的练习,对做得好的学生马上进行表扬并奖励,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当然,靠一节课的教育和练习肯定是不够的,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要时不时的关注和提醒学生安全意识。比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不良的后果,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三、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1、强化课堂常规与纪律教育
体育教师要以身做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上课,上课要听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另外,准备活动要充分,跳前多活动,易伤部位早预防。实践课上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一堂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未经允许不擅自离开队伍尤其是投掷类和接力项目。在投掷项目的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严禁对掷,要告诉学生等同组同学都投掷完以后听哨声才能统一捡回器材,或者安排见习生帮助,队伍中其他的人不可乱跑,抢掷。对某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应及时制止。
2、检查场地器材,加强安全预防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例如,在教学和组织比赛时要特别注意场地是否平整,及时清除小石块,防止绊脚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又如,跳远时沙坑没有平整好或沙子过少或者沙坑中有同学玩耍时留下的砖头和石块等都有可能造成损伤。
3、对体育器材的识别与管理
器材的放置有必要考究。跑的项目中最好不用球作标志物,尤其往返跑和蛇形跑等,若用球作标志物一旦学生无意触及它,它容易滚动而离开原有位置,可能让学生绊脚,更甚者脚踩球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的发生。
(1)、学校的单杠、双杠、肋木等,受日晒雨淋,天长日久就会生锈,没有及时保养和修理更换,学生在活动时器材发生断裂,很有可能使学生摔伤。所以在锻炼的时候,一定要先检查器械,排除安全隐患。
(2)、还有在搬运器材过程中打闹,致使器材不慎跌落,体育课后将铅球、标枪等危险器材随便摆放在操场上,又无人看管,学生因好玩致使人身伤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所以,一定要引起体育老师的注意,课前、课后搬运器材要对学生讲清楚,千万不能在搬运过程中打闹嬉戏。此外,体育课后不能为了方便下节课使用,而将危险器材如铅球、铁饼、标枪等随意摆放在操场上,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学生因好玩很有可能发生意外。
四、高度关注学生健康,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1、不断关注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的孩子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就发脾气、情绪表现极不稳定,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既要合理的批评,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再如在体育课中有些孩子喜欢接力赛等竞争性激烈的游戏,有时身体不适他也不告诉老师,如果教师不留心往往就容易错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教师要问一下,今天有没有感冒或身体不适的学生,有的话马上安排为见习生。在课中和课后教师也应留心观察是否有学生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常与学生沟通,做好健康体育锻炼的教育工作,使学生愉快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抗挫折能力比较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体育课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必不可少,如身体失去平衡应立即向前或向后或向左向右跨出一大步,以保持平衡;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另外,要教会学生互相保护帮助的方法,真正做到预防安全事故。
五、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
体罚,还是变相体罚,都是一种侮辱人格的行为,这种行为对未成年学生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伤害他们的人格尊严,导致他们与教师关系的恶化和对立。由于涉及人身伤害和人格侮辱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导致学校与家长间的关系趋向恶化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如此可见,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而是应当遵守法律,认真履行职责。体育教师在操场上课,由于环境嘈杂,有时候教师讲解得很大声,但是有些调皮学生却自顾自讲话,这个时候体育教师容易“上火
”,可千万不能做出过激的行为,而是要采用另外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安静下来,比如:教师暂时停顿讲解,用严厉眼神注视讲话的学生,或直接点出某某名字提醒等。我们切记,教育学生的利器是爱,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苦口婆心,而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