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都有哪些项目?残疾运动员们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 2、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
- 3、残疾人体育的社会意义
- 4、冬奥会和冬残奥对我国体育事业有什么影响?
- 5、如何开展社区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
- 6、残疾人体育的政策和法规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都有哪些项目?残疾运动员们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北京2022冬残奥会设置了6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其中包括残奥冰球,轮椅冰壶,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此次参会将于2022年3月4号到3月31号举行,总共举办10天。对于残疾运动员们来说,参加残奥会是需要克服非常多的困难,他们不仅要克服身体上的不便,同时还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残疾运动员在刚开始的时候训练内容是非常的难的,想要克服困难是需要大家相互协作帮助做一些体能训练,达到训练的效果。
什么是残奥会
残奥会主要是对残障运动员举办的一场盛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残奥会是在同一主办城市的每届奥运会不久后进行举行,在夏季和冬季残奥会之间交替进行举行,自从1988年之后残奥会就安排在了奥运会之后进行举行。第1届的残奥会是在1960年罗马举行的。每一次参加残奥会,大家获得奖牌的数量会比奥运会奖牌数量要多一些,这也是国家用同样的方式向残奥会表示鼓励。而和奥运会不同的是为了避免运动员受伤,也为了避免不公平竞争的发生,会根据残疾运动员的缺陷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比赛类别。
残奥会的意义
残奥会的意义是非常深刻的,北京冬残奥会的重要目标是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运动,融入社会也以举办残奥会为契机,想要向大众宣传无障碍意识的提高以及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推动保障残疾人在各个方面的平等权益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也能够借助着残奥会让大家意识到残疾人也是有能力参与体育运动。
最后现在社会上是有非常多能够让残疾人去参加运动的机会,也希望残疾人不要总是自怨自艾。可以到运动中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
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强调结合本地实际,这与本地实际有什么关系。残疾人要怎样从事体育运动是和个人肢体残缺程度相关的,难道就因为你是一个山地城市,就让所有残疾人(包括肢残、智残)都去从事登山锻炼吗?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开展,与哪个地区、本地实际没有关系,关键在于要符合残疾人自身的身体特点,开展与之适应的运动。如果说非要与本地实际扯上关系的话,就只能谈这个地区的经济。如果是经济比较好的地区,那么当然可以以俱乐部、运动协会之类的形式大力开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包括训练、比赛、交流。如果是经济薄弱地区,我想残疾人体育事业看站起来困难较大,首先硬件条件就不具备,那么何谈开展呢。不过,支持残疾人自娱自乐,锻炼身心的活动还是可以搞的。比如定期搞一搞社区、广场残疾人体育活动,政府花不了几个钱,同时这些残疾人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同时促进了社会和谐。
残疾人体育的社会意义
残疾人体育的社会意义:
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树立自我观念,促进个体社会化;
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残疾人体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运动对不同类型及不同个体的残疾人作用不尽相同,不同类型及不同个体的残疾人的体育手段与方法也不尽相同。
残疾人体育的发展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综合的民族素质。残疾人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增强平等参与意识,享受参与运动的权利,展现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使社会充分认识到残疾人的潜能,了解残疾人,会帮助残疾人,形成和谐友爱、平等互助的社会风气,推动全社会的文明发展。
冬奥会和冬残奥对我国体育事业有什么影响?
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将极大地促进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汇集了大众,游客,青少年,“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走向现实。北京冬奥会的体育遗产成果形成于七个方面:大众、青少年和残疾人冰雪运动,以及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赛事、场馆设施和人才队伍。
推动了冰雪运动在群众中的发展。在“推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愿景的推动下,我们国家组织开展冰雪活动,推动冰雪运动突破各种场地限制,发展网上冰雪运动,促进群众冰雪运动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其中,“全国公众冰雪季”已成为传播冰雪文化、推广冰雪运动、激发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热情的重要平台。
冰雪运动广泛受到了青少年的青睐。促进3亿人参加冰雪体育运动,吸引青少年参加冰雪运动是关键一环,也是我国开展冰雪运动的坚实基础,重要支撑。北京冬奥会筹办以来,深入开展冬奥会知识的学习,为青少年进行冰雪活动搭建平台
冬残奥会促进了残疾人士冰上运动的广泛开展。我国残疾人士冰雪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活动类型逐渐增多,形成了以“中国残疾人冰雪季”为主导的品牌活动。同时,奥林匹克教育和残奥会教育在特殊教育中得到有效推进,残疾人冬季体育设施日趋完善。
冰雪运动正在蓬勃发展。随着冬奥会筹备工作的深入,我国各类冰雪项目的数量和规格逐年增加,不仅为国内冰雪运动员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且对冰雪运动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增强我国冰雪运动的国际影响力。全国专业冰雪运动盛会遍地开花
冰雪运动场馆设施建设加快。我们国家加强公共资源配置,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着力扩大增量,提高质量,加快建设一批全国冰雪运动场馆设施。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既注重满足奥运会期间的需要,又提前规划场馆的赛后利用。奥运会后,它将成为值得继承和造福人民的优质资产,并继续为该地区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冰雪人才队伍建设有了巨大增长。我国各类冰上人才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我国冰上运动国家裁判员人数翻了一番。
如何开展社区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
1、进一步加大人道主义思想宣传力度,广泛传播“平等·参与·共享”这一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动员各级各类媒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统筹做好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中的重要政策、重点工作、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环境,不断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
2、大力加强先进文化建设,重点推出一批残疾人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的典型报道,激发广大残疾人勇敢迎接命运挑战的信心、决心,倡导志愿助残理念,褒扬公益助残行为,为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3、组织开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爱耳日”、“爱眼日”等残疾人节日的主题宣传文化活动,动员社会更加关心关爱残疾人,关注支持残疾人事业。
4、充分发挥已有的残疾人服务、活动场所的作用,通过举办展览展示、组织实地采访等方式开展社会宣传活动,生动展示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展示广大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扩展资料
残疾人通过导引、推拿、按摩,达到恢复生理机能、康复健身的做法,早在成书于秦、汉之间的《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记载。中国古代名医运用吐纳、五禽戏、八段锦、各种娱乐活动治疗瘫痪、肢残带来的肌肉萎缩等疾病,都有恢复患者身心功能的事例。
如果论及残疾人体育活动的起源与治疗,中国应是开宗始祖,只是因为社会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残疾人这种健身活动没有开展起来。
清末民国时期,残疾人体育与教育有了一些小规模的发展。1874年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该校全名为“启瞽明目书院”;1887年在山东蓬莱县建立了“启学校”,是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
这些为数不多的聋哑盲人学校的儿童也开展一些踢毽、打拳等体育娱乐活动,但仍属于残疾人体育活动的萌芽时期。而真正形成残疾人体育运动,并进一步扩大开展起来,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残疾人体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十三五”实施方案
残疾人体育的政策和法规
建国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体育事业,给予了极大关怀。为了使残疾人体育事业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
第三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第三十七条 残疾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应当面向基层,融入社会公共文化生活,适应各类残疾人的不同特点和需要,使残疾人广泛参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1995)
第十六条规定:“全社会应当关心、支持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便。”“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病残学生组织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 第四十六条规定:“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社会开放,方便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实行优惠办法,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
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其中第十五条规定:“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
《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00)
《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00)对今后十年体育运动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规定。其中第十一条规定:“关注老年人、残疾人体育。老年人、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各类体育组织应当为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帮助。新建体育场馆要照顾老年人、残疾人的特点。体育组织要为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进行科学指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20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2002)明确指出:筹办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及残疾人奥运会,既是北京市和体育界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盛事;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把2008年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加快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并借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是全党、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共同任务。
要重视和支持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集训、组团、参赛等工作,按照国际惯例来举办,确保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的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