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体育组组织学生健康检测(中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落实学校体育工作三个办法科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一、着力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加快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体系

二、切实加强督导检查,扎实开展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工作

三、推进建立学校体育工作数据库,基本形成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

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有哪些

(一)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三项。

(二)小学三、四年级测试身高、体重、50米跑、立定跳远四项。

(三)小学五、六年级测试项目为六项,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为三项:从台阶试验、50米×8往返跑中选测一项;从50米跑、立定跳远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坐位体前屈、握力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坐位体前屈、握力、仰卧起坐中选测一项。 (四)初中及以上各年级(含大学)测试项目为六项,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为三项:从5 0米跑、立定跳远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台阶试验、 1000米跑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台阶试验、800米跑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坐位体前屈、握力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和握力中选测一项。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监测评价机制

9.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并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学生健康检查制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制度的配套衔接。各学校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同时,要按学生年级、班级、性别等不同类别在学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并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各地要加强管理,创造条件,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

10.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教育部研究制订以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基本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标准和实施办法。从2013年起组织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县级教育部门要组织学校按照要求进行自我评估,地市级教育部门要对本地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结果进行复核检查,省级教育部门要进行抽查和认定,并将经认定的评估结果汇总后报送教育部备案。教育部将组织制订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和高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适时组织开展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深入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变化趋势,有效指导学校体育工作。

11.实行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各地教育部门要逐级上报本行政区域学校体育工作情况,上级教育部门对所报情况进行公示,重点报告和公示学校体育开课率、阳光体育运动情况、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教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向社会公布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基本要求和监督电话。学校要利用公告栏、家长会和校园网等定期通报学生体育活动情况。从2013年起,教育部组织编制和发布《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按生源所在地分省(区、市)公布高等学校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您对学校体育与健康工作有哪些建议?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体育方面)

1.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扎实推进体教结合,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2.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工作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科学体育教育方法与方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终身锻炼和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

二、落实国家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3.广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锻炼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贯彻关于"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从2007学年开始,本市中小学校调整并增加学生体育活动课时,实行"三课、两操、两活动",即各个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时、2节体育活动课时,每天安排广播操或健身操(不少于1遍)、眼保健操(不少于2遍)。各中等职业学校要结合专业教学安排的特点,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高等院校按国家规定,实施体育课程计划,根据学生锻炼需求,将体育选修课覆盖学生全部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少或挤占学生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

4.深化改革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各中小学要根据课程标准因材施教,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体育教学和课余、校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学生能较为系统地接受至少2个体育项目的专业指导,并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其锻炼的技能。各中等职业学校要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实施体育教学,开发校本教材,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各高校要努力构建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组织实施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选择教师、选择时间的"三自主"教学模式。

三、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体育评价制度

5.建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和公布制度。各级各类学校要按规定,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和报告制度,要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档案之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总体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要把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6.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体育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与方法。应将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体育教学考核成绩、体质健康状况评价结果以及体育特长等,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育方面的组成部分。坚持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与评价制度,逐步加大评价结果在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时的权重,从2008年开始,按一定比例计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总分之中。在建立和实施高中学生学业会考制度的进程中,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高中学生体育学业成绩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作为综合素质评价体育方面的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招收新生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网络 2004年监测报告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网络 2004年监测报告:

目  录

第一部分 《教育部关于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建设的通知》

第二部分 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实施方案和细则

一、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实施方案

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检测细则

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检查验收细则

四、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数据统计规范

第三部分 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与分析

一、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样本构成、监测指标及统计分析方法

二、2004年汉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2004年汉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

(二)2004年汉族学生体质健康动态分析

(三)2004年与2002年汉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比较

三、2004年藏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

第四部分 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统计资料

一、2004年汉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统计资料

(一)2004年汉族学生测试指标样本数、平均值、标准差

(二)2004年汉族学生派生指标样本数、平均值、标准差

(三)2004年汉族学生测试指标百分位数

(四)2004年汉族学生派生指标百分位数

(五)2004年汉族学生各种营养状况分布

(六)2004年汉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

(七)2004年汉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

二、2004年藏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统计资料

(一)2004年藏族学生测试指标样本数、平均值、标准差

(二)2004年藏族学生派生指标样本数、平均值、标准差

(三)2004年藏族学生测试指标百分位数

(四)2004年藏族学生派生指标百分位数

(五)2004年藏族学生各种营养状况分布

(六)2004年藏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

(七)2004年藏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

序言

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是2002年教育部建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之后实施的第二次监测。北京、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云南、重庆、西藏、甘肃、新疆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3个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参加了本次监测工作。建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开展定期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不仅能及时了解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可能出现的新的健康问题,而且能及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和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是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科学决策、科学管理与科学评价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

本次监测对象为7-22岁汉族城乡男女学生及藏族男女学生,监测人数共计183 016人。其中汉族学生180 143人,藏族学生2 873人。监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体能素质、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的14项指标(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脉搏、血压、握力、50米跑、立定跳远、1分钟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台阶试验、视力、龋齿).

为了使社会各界及时了解本次监测结果,并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信息资源,使之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我们将本次监测资料进行了整理汇编,以供广大教育、体育、卫生工作者及科研人员参考。本书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教育部关于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第二部分为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实施方案和细则;第三部分为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与分析;第四部分为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统计资料。

参加本次监测工作的单位及人员有:

(1)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杨贵仁、廖文科、张芯、柴海鹰。

(2)北京、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云南、重庆、西藏、甘肃、新疆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

(3)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信息中心:季成叶、张芯、马军、宋逸、胡佩瑾、赵德才、张冰、斯颀。

(4)全国43个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

(5)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专家组:邢文华、于道中、季成叶、贾志勇、马军、江崇民、张一民。

本次监测是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直接领导下,在北京、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云南、重庆、西藏、甘肃、新疆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积极组织下,由43个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及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信息中心共同完成的。

文摘  插图:

(二)内外科体检

内外科体检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健康筛选,为体质健康监测统计样本输送“正常”学生。体检由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内科医师负责。每个检测队应有一名内科主治医师负责业务指导和会诊工作。

使用器材:诊断床、听诊器、叩诊锤。

检查方法:按照病史采集方法询问病史,按物理诊断方法进行体格检查。对检测卡片(见附表2: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络工作检测卡片(2))写明的重点项目,逐项填写清楚。将根据病史、体征即可诊断的疾病,经必要检查确定的现患疾病,是否允许参加身体素质测定等意见,写入“体检小结”栏内,主检医师签名。对体检中发现的阳性体征,应进一步进行检查,必要时通知家长,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凡根据病史、体格检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不得参加身体素质项目测试,因此不列人体质测定的统计样本:

(1)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有病(如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哮喘、肝炎、肾炎等);

(2)身体发育异常(如侏儒症、巨人症);

(3)身体残缺、畸形者(如严重脊柱侧弯、鸡胸、跛足、明显的O型腿和X型腿等);

(4)急性病患者,或最近一个月内曾患高烧、腹泻等急性疾病而体力尚未恢复者;

(5)女生月经期。

对能够参加身体素质项目测试的受检者,应将检测卡片上“是否能参加素质项目测试”中的“是”字圈住;相反,如不能参加身体素质项目测试,应圈住“否”字。后者不列入统计样本。

试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评定标准、实施方法

内容有: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等;标准为: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实施方法为: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将学生按照年级划分为不同组别,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附表1~6)。特殊学制的学校,在填写登记卡时可以按规定和需求相应地增减栏目。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

扩展资料: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所选用的指标可以反映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的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等要素的基本状况。

规定了各校应将每年测试的数据按时上报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按各种要求进行统计、分析、检索的功能,并定期向社会公告。

该系统为学生及其家长提供了在线查询和在线评估服务,向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身体健康诊断,使学生能够在准确地了解自己体质健康状况的基础上进行锻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 评论列表:
  •  礼忱昭浅
     发布于 2022-06-27 06:04:26  回复该评论
  • 终身锻炼和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二、落实国家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3.广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锻炼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贯彻关于"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从2007学年开始,本市中小学校调整并增加学生体育活动课时,实行"三课、两操、两活动",即各个年级
  •  笑羞容
     发布于 2022-06-27 00:26:30  回复该评论
  • 常”学生。体检由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内科医师负责。每个检测队应有一名内科主治医师负责业务指导和会诊工作。使用器材:诊断床、听诊器、叩诊锤。检查方法:按照病史采集方法询问病史,按物理诊断方法进行体格检查。对检测卡片
  •  鸢旧雨铃
     发布于 2022-06-27 00:34:08  回复该评论
  • 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与评价制度,逐步加大评价结果在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时的权重,从2008年开始,按一定比例计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总分之中。在建立和实施高中学生学业会考制度的进程中,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高中学生体育学业成绩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作为综合素质
  •  慵吋旧竹
     发布于 2022-06-26 23:46:17  回复该评论
  • 藏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七)2004年藏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序言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是2002年教育部建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之后实施的第二次监测。北京、山西
  •  嘻友征棹
     发布于 2022-06-27 03:17:19  回复该评论
  • 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附表1~6)。特殊学制的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