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体育强国有哪些国家
奥运会五大体育强国分别是美国、中国、英国、法国、德国。
1、美国是传统的体育强国,在奥运会的金牌榜上一直都是排名前列,尤其是最近几届,美国几乎都是排名第一,除了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获得了金牌榜第一名的好成绩。
2、中国这十多年来对于体育事业非常的重视,正在努力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同时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多个领域都有非常大的进步,但是在传统的田径项目中,中国这方面还比较弱,如果可以有所突破的话,那么金牌榜就会更有竞争力了。
3、英国也是一个老牌体育强国,英国对于国民的体育素质非常重视,尤其是在田径方面,英国特别的强,同时赛艇帆船等也特别出色,每届奥运会英国的奖牌数都是排名前列的,实力不容小觑。
4、法国的实力和英国在伯仲之间,都有自己的优势项目,法国的击剑特别强,几乎每次奥运会都有所斩获,法国在奥运会上每次都有上佳表现,也是奥运会五大体育强国之一,综合实力非常强,也属于第一梯队的有利竞争者。
5、俄罗斯一直都是前三名的有利争夺者,从以往的奥运会比赛来看,俄罗斯的奖牌数排名前列,是中国、美国有利竞争者,是奥运会五大体育强国之一。
如何看待2020年是体育大年?
2020年体育赛事简表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林炜航) 2019年是一个体育小年,但郑智泪洒亚洲杯、深圳队闯进CBA四强、男篮世界杯中国主办、深足第三次降级等重大事件还是给体育迷们留下了深刻印象。2020年是一个体育大年,东京奥运会领衔,欧洲杯足球赛、美洲杯足球赛、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等大赛接踵而至——体育又将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东京奥运会7月24日开幕,这是2020年体坛最重要的体育赛事。今年上半年不少比赛都围绕这项大赛进行:1月4日起至今年6月,中国男足、女足、女篮、男篮、男排等队伍、运动员都要出战预选赛,冲击奥运会“入场券”,三大球男子国家队有可能36年来第一次缺席奥运会。深圳攀岩选手宋懿龄已经获得了奥运会参赛资格。竞走运动员刘虹,花样游泳姐妹王柳懿、王芊懿,乒乓球项目的林高远等深圳运动员都将为参加奥运会奋力一拼。
今年夏天,欧洲杯和美洲杯将同步开打,这两项重大足球赛事与奥运会一起,在火辣暑假给体育迷送上年度大餐。
在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国足目前4战积7分排第二,落后多赛一场的叙利亚8分,仅以净胜球优势排在菲律宾之前。今年国足还有4场比赛,先后对阵马尔代夫、关岛、菲律宾和叙利亚,想突围而出最好全胜。
中超、中甲联赛预计在2月底至3月初开打,外援、U23球员、薪资、转会费等新政策对各队造成什么影响是今年第一个看点。CBA将在3月中旬开始季后赛,深圳领航者队能否实现赛季目标,值得球迷关注。
2020年,深圳将继续举办多项国内外大赛。5月中国乒乓球公开赛将作为奥运会前的重要练兵,深圳球迷可以一睹顶尖选手的风采。到了年末,深圳体坛好戏连场:11月2日WTA年终总决赛第二次在深圳举办,女子世界排名前八的选手将争夺年终最高荣誉;随后,第14届中国杯帆船赛在大亚湾开赛,迎接各国高手;12月举办的鹏城杯全国象棋排位赛,也将汇集象棋最强16人,共赴这场巅峰对决。
中国2020年体育3万亿是什么概念
体育大国指的是体育人口多,体育开展的普遍。就像我国体育参与的人口多,全民体育开展的覆盖面较广,所以我国可以称为体育大国。体育强国指一个国家体育的制度完善合理,体育和教育结合完美,体育理念先进,民众体育参与热情高,竞技体育水平高,能兼顾竞技体育和全民体育。体育强国更强调全民体育,有更广阔的体育基础,竞技体育只是全民体育发展的自然结果。
体育产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表现在几个方面?
体育产业是万亿级别的消费蓝海 未来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19年9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五大战略任务,到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体育产业是万亿级别的消费蓝海,《纲要》的出炉,让体育产业具备了长期投资的高确定性,也为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万亿级蓝海市场
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指出,经过科学测算,预计到203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量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左右。
在过去五年时间里,体育产业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14年以来,以党中央、国务院、中办国办出台的和体育相关的文件就有20项,各部委,主要是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相关规划、文件至少是45项,地方出台的政策、规划、文件大概有109项。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7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从1.35万亿增长了2.2万亿,年均增长速度在18%左右。从增加值看,2014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达4040亿,截止至到2017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长至7811亿元,年均增长19%。2018年的数据尚未发布,估算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2.4万亿元,同比增长9.09%,实现增加值8800亿元,同比增长12.82%。
2013-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增加值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行业预测,目前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仅约1%,对标发达国家的2%-3%,成长空间巨大,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2025年体育产业总产出将超5万亿元,体育用品、体育装备和器材等领域,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远不止产出量那么简单。按照《纲要》要求,到2035年,我国将形成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男子项目与女子项目、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三大球”与基础大项等实现均衡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体育产业更大、更活、更优,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2%。
按照规划,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环极体育董事长、国际汉运会创始人杨娜表示,《纲要》的提出,意味着体育产业的春天真的来了。《纲要》为体育产业提出了具体要求,目的就是要挖掘、整理、继承、保护、开发和利用我们传统的民族体育资源,打造成适合现代化、适应新时代的体育品牌。最重要的是培育我国独有的体育品牌、体育赛事及相关产业链。
五大战略任务
面对万亿级的蓝海,《纲要》对体育产业建设也提出了五大战略任务,包括: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体育交往,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一国两制”事业。
对此,在业内人士看来,《纲要》对照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阶段,对体育强国建设2020年、2035年、2050年分阶段提出了奋斗目标,对体育强国的战略任务进行了安排,首次从政策层面回答了什么是体育强国、如何建设体育强国。
李建明表示,伴随着体育的发展不仅有体育的社会形态、体育的文化形态,也有体育的产业形态。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需求弹性大、覆盖领域广、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的特点。
同时体育产业还是新兴产业,能够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伴随新兴技术的诞生,会不断涌现出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具有极强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