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指导幼儿数学游戏活动的几点做法
- 2、浅谈怎样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
- 3、数学课有什么互动游戏么?
- 4、适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和学生互动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与数字有关是最好的.数量不限越多越好.记住哦,
- 5、如何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游戏和运动中教学
指导幼儿数学游戏活动的几点做法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它又具有现实性,来源于现实生活。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运动和生活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的游戏和活动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数学教育活动
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在组织数学教育活动时,可以充分考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将活动延伸到幼儿的生活中,使幼儿能形象直观地实践相关内容。例如:小组长在分餐具的时候,问他“你们组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有几个小朋友已经分到了,还有几个没有分到?”,分碗、分汤匙、分蛋糕、分水果等,开发了幼儿一一对应的概念。“帮老师搬来4个小椅子”“拿来2个皮球”等,不仅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有关数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满足幼儿的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为集体服务的习惯。
运动中的数学教育活动。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让幼儿在运动游戏中学数学。如:“拍皮球”。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以及3以内的点数,“拍许多下”“拍三下”等改编后的体育活动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幼儿天性好动、好玩,游戏的性质符合幼儿的天性,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
二、数学在各领域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教育
新《纲要》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生活中、游戏中。”例如,在绘画、泥工活动中,幼儿可以获得有关空间、形状、对称以及体积、重量等感性知识。幼儿在收放玩具时可引导他们学习排序;分点心和摆椅子时,让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以及与小朋友的一一对应关系;幼儿在幼儿园过生日分蛋糕时,引导幼儿学习等分。通过教师引导,可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比较能力。
三、加强教学多元化设计
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水平,首先要融入创新意识,摒弃传统保守的落后思想,不断突破教学障碍,进而满足不同形式的教学需求。例如:在《敲铃》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听音记数能力;可以借助《小猫钓鱼》游戏训练幼儿的点数能力及观察力。
总之,教学设计应充分结合幼儿自身条件因材施教。只要我们选择适当的材料,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教学,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就能感受到幼儿数学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浅谈怎样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
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和运动中,能让幼儿爱上学习数学,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培养幼儿数学思维。
▋生活中有意识的进行数学教育
▋和孩子做亲子游戏互动
▋教孩子玩做比较游戏
▋教孩子数数之前要让孩子理解数字
启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仅是数数和加减,要更多地联系实际,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数与形的关系,并引导孩子理解和运用抽象数字后的实际意义,将数学与他的日常联系起来,这是父母给孩子做数学启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当的方式。
数学课有什么互动游戏么?
1、开火车。
师:这是一列火车。火车怎么叫的?呜……
出示一列有长长车厢的火车,每个车厢内均标有载客人数如:
9 4 6 5 7 1 2 9 8
看1号车厢有多少人(9人),2号(14人)……
到站了,他们有的上车有的下车。我们用他们上车下车自己来出题进行计算。
甲生:1号车厢下车8人,还剩多少人?(9-8=1)
乙生:3号车厢上车6人,现在多少人?(6+6=12)
丙生:5号车厢下车5人,上车5人,现在多少人?(7-5+5=7)
…………
火车载着旅客又向前方开去。
2、扑克牌游戏
师:10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最容易出错
我教你们用一种你们熟悉的东西来练习计算。这个游戏,大家可以在座位上和同座的小朋友一起玩。
如:1个人拿1位数1-9
1个人拿2位数10-99
每人出1 张,算一道,加法题,谁先算出来这两张牌就归谁。如果算错了,裁判要帮助你纠正。
(注)可把J、Q、K改造成二位数。④
3、算式找朋友。
教师出示“=”,问:这是什么符号。
师:在算式中表示什么?(算式两边都相等)
如:2+4=6。除了用6表示,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示。还可以用2+4=7-1来表示。为什么呢?(生:因为2+4=6,7-1=6。6和6同样多)对。所以2+4=7-1同样多,我们就说2+4和7-1都是6的好朋友,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5+3=4+4
甲生:在哪里,在哪里,我的朋友在哪里?
乙生:在这里,在这里,你的朋友在这里。
甲:5+3=8 乙:4+4=8
甲、乙:对对!我们俩是好朋友。
…………
适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和学生互动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与数字有关是最好的.数量不限越多越好.记住哦,
明7暗7游戏
班内同学报数,当遇到7、17、27等有明显“7”的,要说“过”;
当遇到7的倍数时,14、21、28等要说这个数的下一个数,如,当你轮到14时,你要说“15”.这个最容易出错的为27的下一位同学,因为27的说完“过”,说“28”的要说29.
很难突破30.
说错的可以表演节目或者介绍自己.
我们每次在活动时常玩的一个即简单,又容易掌握.
如何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游戏和运动中教学
幼儿数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首先要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1、通过游戏进行数学启蒙
游戏场景学数学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最合适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
因为游戏能对小朋友的规则意识、执行能力和策略意识进行综合锻炼。
游戏都有规则,小朋友要听懂规则、服从规则,同时又要达到目的;当规则变化的时候,他们也要跟着变化自己的策略。
这个过程,不是记住知识点就够的,它其实锻炼了小朋友对知识灵活应用的综合能力。
2,通过绘本进行数学思维启蒙
没有孩子不喜欢故事的,这种启蒙方法使得原本枯燥的数理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在听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吸收知识。
绘本整个看下来,一点都不枯燥!听着像天书一样的数学知识,在绘本都能找到现实生活中的依据。
以场景式代入的方式让孩子先融入到故事中,再从故事里发掘数学问题,进行解剖和分析。
数学学习最主要的是要体会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毕竟知识是固定的,而背后的思维方法才是最具价值的。
3,看动画片进行思维启蒙
儿童动画系列,片中小人物热爱数学,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障碍,将图案、数字和形状的知识融入动画,内容充满互动,帮助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孩子能掌握对数字的认识、数学的技巧,同时发展孩子的思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