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当前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人们参与消费时目的的不同性,消费可以划分为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两种情况。而关于体育消费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体育公共消费与居民个人消费两个层次的内容。
体育公共消费,主要是指体育机关单位、场馆、运动队、学校体育设施、公共场所体育设施等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学习、训练与科研中对体育设备、服装、器材、燃料、书籍等物质资料的消费;居民个人的消费,主要是为了能有效地满足居民的个人健康生活以及健身等方面,所需要的体育物质产品以及体育信息产品等。
如果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当前我国的公共消费的占比是相对固定不变的,每年的预算都相对固定,增长较为缓慢,而居民个人消费增长较快。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用于体育方面的消费呈逐年增加态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体育消费为4 760.1亿,2016年5 936.8亿,2017年7 113.5亿,2018年9 105.3亿元,2019年11 654.8亿,相关专家预测2020年中国体育消费市场将达到15 000亿元。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繁荣以及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体育消费潜力在不断增强,未来我国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还会不断增加,我国的体育消费市场也将有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
如果从客观层面进行分析,当前阶段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体育产业覆盖面也正在不断扩大,我国体育经济整体的收益水平也正在十分稳步地提升。而我们也要充分地认识到,随着体育资产和资源的不断增加,体育经济领域必然会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与潜在的市场价值。
一方面,有形市场经营会不断增多。体育部门以及体育行政单位,在有效保证正常事务性工作的前提下,按照我国的政策法规,将一些闲置的土地、厂房、设备设施等非经营性的资产,转变为经营性的资产通过对其进行充分利用,有效避免了闲置资源浪费,同时获取相应的收益,实现高效双赢的效果。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无形资产的利用以及开发会受到高度重视,体育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体育彩票的发行、体育比赛冠名、体育转播权转让、体育广告经营等,体育无形资产虽然不具备实物的形态,但是也能够像有形态的资产一样,同样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也是体育经济发展中重要要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无形资产发展也较快,如广州恒大的品牌价值已达数亿元,2019年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达到了583.18亿元。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向体育大国、体育强国迈进,体育产业也成为社会投资的热门,开始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体育俱乐部、体育集团等企业。在当前国民经济不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开始不断地提高,健康意识日渐强烈,社会体育消费需求开始不断地增长。
所以有不少的中小型企业把发展方向瞄准到了健美、健身等经济领域,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体育投资就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官网2020年2月10公布的信息显示,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的总规模高达26 579亿元,增加值10 078亿元,体育产业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当中占到1.1%的比重。
其中体育服务业增加值为6 530亿元,在体育产业中占64.8%的比重;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规模的增加值为2 327亿元,在体育产业中占23.1%的比重;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的增加值为3 399亿元,在体育产业中占33.7%的比重;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增加值为150亿元,在体育产业中占1.5%的比重。
APP行业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手机APP应用范围的增广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2018年,那么“共享”无疑是最适合的,借助手机APP,各类共享经济风起云涌,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办公、共享床位等等。
移动用户数量的急速增长,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9亿,全球第一大市场。目前,中国每个手机用户,手机APP的数量平均超过十个。在APP开发领域,中国APP开发数量依然取得全球第一。
2、APP内容圈子细分,个性化服务
与APP整体数量暴增同时发生的就是,APP的内容也越来越细分。手机可以把人群迅速的联系起来,一个小的需求,借助手机APP汇聚人群,就是一个大的市场。
个性化内容或服务的手机APP,匹配更加精准的人群,剔除了用户不需要或者不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共享单车手机APP,功能就非常简单,但是使用率却非常高。
比如作业帮,主要针对中小学生的辅助工具,用户数量已经数千万,为众多中小学生、老师和家长带来便利。
3、用户个人App制作,技术门槛较低
移动互联网基层开发技术目前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现在,不需要任何的编程技术,自己就可以极速制作手机APP。
以应用公园APP在线制作平台为例,平台提供了上百个常见的手机APP的功能控件,用户仅仅把这些功能控件,通过拼图式的可视化操作,就能快速制作手机APP。而且因为所有的功能控件都已经提前开发了,所以制作完成后不需要测试、修改,可以直接使用。
简述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高度发展、运动理念逐渐普及、国家政策持续支持和资金日益关注,这些都为体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根据体育行业发展报告及相关统计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呈稳定增长趋势。
(一)产业规模呈上升趋势,体育消费水平上升空间巨大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目前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000美元,体育产业正处于是高速发展时期。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0.7%。未来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十三五”时期,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体育需求将从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多元化扩展,体育消费方式将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体育产业将从追求规模向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扩展,体育产业必将迎来重大战略机遇。《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从业人员数超过600万人,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
(二)产业内涵丰富,产业结构将进一步改善
中国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的效益显著提高,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门类。
当前中国体育产业存在体育用品行业一枝独秀、体育服务业占比较小和整体产业结构分布不甚合理的现象。79%的收入来自于体育制造业,即体育服饰制造、体育用品制造等;只有约20%的收入来自于诸如赛事运营、体育培训、转播权等体育服务业。初期由于政策原因,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赛事运营商业化程度低,导致体育服务产业在整个体育产业中占比较少。
针对中国目前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要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支持各地打造一大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
随着《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及后续一系列促进体育产业的改革政策的出台,体育产业将逐渐走向市场化,体育服务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