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我体育十分不好,每次体育课都是最差的,我感觉很自卑,不喜欢上体育课,马上中考,我该咋么办?
- 2、有些学生讨厌体育运动,应该怎么改善?
- 3、越来越反感大学体育课,该怎么办?
- 4、讨厌体育运动项目是怎么回事呢?具体需要如何改善?
我体育十分不好,每次体育课都是最差的,我感觉很自卑,不喜欢上体育课,马上中考,我该咋么办?
可以申请体育课免试,
相关考试政策标准,
教育局都有公布的,
你直接咨询你的班主任就知道了。
有些学生讨厌体育运动,应该怎么改善?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关键在于了解学生为何反感体育运动,只有弄清楚其中原因学校和老师才能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一般来说,学生讨厌上体育课原因无非只有两种,第一就是太累了,第二就是太过无聊。想想自己上初中那段时间,因为要准备中考,所以每次上体育课都得练习1000米长跑,我记得那时候合格成绩是3分45秒,可是因为自己身体素质太差所以每次都没有达标。不过老师可是比学生自己还要操心,不仅体育老师监督着大家跑,就连班主任也时不时抽时间带大家练习。最终结果可想而知,每次同学们都是累得死去活来,当然最后我也没有达到过这个成绩。
所以每次上体育课都成了大家的噩梦。同样的,“单调无聊”也是大家比较讨厌体育课的原因。因为大多时候都是以锻炼为主,一些真正有意思的项目像各种球类运动,团体比赛都是基本看不到的。这也就导致了体育运动真就成了为了运动而运动,为了劳累而劳累。这也是大家越来越反感的原因。那么了解了这其中原因,到底该如何改善呢?
第一,提供更多学生户外活动时间
想想作为学生,在家里要被父母管着,在校园里被学校管着,在课堂上呢则被老师管着。其实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一段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这时候他们身心才能真正放松,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其实在体育活动这件事,要想提起孩子兴趣,最简单方法就是给他们自由活动时间。不要去强制他们跑步,或者练习某项具体项目。作为老师可以将可供选择的所有项目先摆在面前,比如篮球,足球,跳绳等等,让他们挑选然后自由练习就可以了。学生没有老师在一旁束缚以后,反而做任何事更能提起兴趣和动力。
第二,融入团队竞技氛围
体育活动本身其实是比较单调无聊的,但是在开办比赛以后,其竞技性,趣味性,以及观赏度就会呈直线开始上升。这时候人们参与意愿也就开始提上来了。学校的体育活动也是如此,比如每次体育课来场乒乓球争霸赛,就很能激发孩子的求胜心。这时他们主动锻炼的热情就起来了。像一些大家平时不感兴趣的项目,一旦进行了多方比赛,大家就有了支持的队伍,这时对于体育运动本身的兴趣也就起来了。
越来越反感大学体育课,该怎么办?
在一次毕业聚会上,大家聊起了大学里的上课话题。有人提出,都来说说大学里最讨厌的课程。“队长”发现,五个同学中竟有三位都提到自己在大学里最讨厌的课程是:体育课。
还记得在中小学阶段,体育课是大家最期待上的课程呀,每当数学老师来说“体育老师生病了”,心里不知道有多气。难道进入大学,人长大了,对待体育课的态度都变了?
对此,“队长”专门找了一些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调查的人群中,有30%的同学将体育列入大学期间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甚至有一位毕业生表示:“大学体育课,是我学生时代最讨厌的课,没有之一。”
另有25%的同学表示,虽然对体育课谈不上明显的不喜欢,但也绝对不会是喜欢的,“反正就是对上体育课没有期待感,不像自己喜欢的课程那样,会有上课的期待。”
也就是有一半多的同学,对大学体育课是不大欢迎甚至有极度厌恶的。那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对体育课不喜欢的现象呢?“队长”也进行了采访和分析。
一,大学体育课只是学校安排的一门必修课,比如很多学校受于场地限制等,主要开设的是篮球课程,而其他类运动课程明显开设不足,甚至需要抢课。这就导致很多学生不得不去上自己不喜欢的课程,这就增加了对体育课的厌恶。
“每周一次的体育课,其实对我们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作用不大,大家上课只是为了修分,平时不运动的还是不运动,不少人获得感比较差,所以对体育课不感冒。”有毕业生这样告诉“队长”。
二,考试难度较大、挂科补考非常麻烦。由于体育课是一门必修课,这就决定了是所有学生必须通过的科目,但有些老师比较严格,会造成一定的挂科,而挂科补考又麻烦,所以许多学生心生厌恶。“队长”在学校就发现,一些对球类不太行的学生,比如排球、篮球等,遇到严格的老师很容易挂科,上课的不少学生是怨声载道。
三,上课场地可能离教学楼、宿舍较远,每次上课比较麻烦。体育课大多都在田径场或者球类馆等场地开设,可能离学生宿舍或者教学楼比较远,学生上课比较麻烦。
讨厌体育运动项目是怎么回事呢?具体需要如何改善?
一、改革教材内容,增加体育项目,提高体育水平
在非体育专业类学生和职业类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教材内容相对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只有一些常规的球类运动和田径项目,而且重复较多。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特别是大学阶段,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成熟,一种综合效用的体育价值观在学生中逐渐形成。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体育项目和课时搭配上就应提供丰富多彩而又适合学生特点的项目,满足学生对体育不同的特殊需要。同时,因为没有体育专业,学生很难接触到更深层次体育知识和专业的体育竞赛。因此,可以多安排些专业性的体育赛事、开设稍专业的体育课程等内容,如棒垒球、手球、体操、健美操等。
二、通过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转变学生对体育的各种不正确态度,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目前职业教育中,体育课不被重视,体育设施不够健全,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致不少学生把课余时间都转移到了其他的地方,体育成绩及格就行了。从而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通过体育理论课,有目的地举办体育观摩课,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三、丰富体育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课余时间要大大多于课堂的学习时间,光靠课堂教学的改革来改善学生厌学体育是不够的,课外活动又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加强和丰富体育课外活动,既是目前改变学生厌学体育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自觉、主动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