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统计学上,根据数据反映的测量水平,可以把数据分成什么类别?
根据数据反映的测量水平,可把数据区分为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四种类型。
1、称名数据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在属性上的不同或类别上的差异,它具有独立的分类单位,其数值一般都取整数形式,只计算个数,并不说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
2、顺序数据是指既无相等单位,也无绝对零点的数据,是按事物某种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个事物加以排列后获得的数据资料。
3、等距数据是具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点的数据。
4、比率数据既表明量的大小,也有相等单位,同时还具有绝对零点的数据。
区别是称名变量不说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差异的大小顺序先后;顺序变量可以就事物的大小多少按照次序进行对事物排列;等距变量具有相等的单位能表明量的相对大小,它观测数据的单位是相等的但是零点是相对的;比率变量除了具有量的大小、相等单位还有绝对零点,对它的数据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扩展资料:
数据的逻辑结构四种分类是:
1、第一种是集合,集合中任何两个数据元素之间都没有逻辑关系,组织形式松散。
2、第二种是线性结构,线性结构中的结点按逻辑关系依次排列形成一个“锁链”。
3、第三种是树形结构,树形结构具有分支、层次特性,其形态有点象自然界中的树。
4、第四种是图状结构,图状结构中的结点按逻辑关系互相缠绕,任何两个结点都可以邻接。
举例说明体育测量的可靠性的分类及其评估方法
索取号:QG2301000-2008-016 发文字号:青爱卫会〔2008〕16号 发文日期:2008-07-07
各镇、街道爱卫会,健康促进成员单位:
根据《青浦区建设健康城区2006年-2008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要求以及《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2006年-2008年行动计划》的终期评估要求,对于各镇、街道,主要职能部门承担的建设健康社区、健康城区的各项指标任务、十四项重点推进活动、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健康场所建设、特色工作等实施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终期评估,总结实施的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不断提升健康城区建设水平。现将终期评估的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评估时间
各镇、街道,主要职能部门自评估工作于9月10日之前完成,并上报自评估报告。具体由各镇、街道,主要职能部门自行安排。区终期评估工作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于9月15日始进行。
二、评估内容(报告提纲)
1、评估基本概况:包括镇、街道概况、评估方法等。
2、评估结果
组织管理情况,包括保障措施、政策落实情况;
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重点推进活动开展情况;
“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开展情况;
建设健康场所情况;
宣传活动情况,突出“六个一”活动;
特色工作情况;
市民定量与定性评估结果;
3、取得的初步成效和基本经验。
4、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5、下阶段工作的打算和建议。
三、评估方法
(一)专题访谈
1、访谈对象:分别组织4批对象进行访谈,每批人数15人左右。
(1)建设健康城区有关职能部门代表
(2)建设健康城区有关专家和权威人士(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等)
(3)社区居民代表(包括巡访团、居民小组、志愿者等)
(4)建设健康场所(包括社区和单位)代表
2、访谈内容:详见附件。
3、访谈要求:根据访谈提纲,认真做好记录;访谈之后,统一进行市民问卷调查;访谈中定性内容要认真进行归纳整理。
(二)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年龄16—69岁,具有上海市常住户口,按照随机的原则,各镇、街道抽取30户居民(徐泾镇、华新镇、盈浦街道抽取50户居民)进行入户调查,每户调查一名生日与调查日期最接近的家庭成员。
问卷调查表详见附件(参照建设健康城市评估问卷调查表)。
四、评估安排
7月份:制订建设健康城区终期评估方案,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各镇、街道,主要职能部门,遵照执行。
8月份:组建评估队伍,并进行相关评估要求的培训。
9月份:在各镇、街道,主要职能部门完成自评估的基础上,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全方位的终期评估,并对定性和定量调查资料录用、分析、汇总,编写终期评估报告,为编制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政府工作提供依据。
五、评估要求
1、要结合实际,制订评估方案。各镇、街道要根据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的评估要求,切合实际,制订本镇、街道建设健康社区终期评估方案,并将终期评估方案和日程安排于7月28日之前报区爱卫办综合科。
2、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各镇、街道爱卫办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协同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实施终期评估工作。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充分反映工作实效和成果。
3、要注重素材积累,编制评估报告。要根据评估报告提纲,配用图表、照片等,做到图文并茂、特色鲜明。
4、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确保评估工作顺利完成。区终期评估工作将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各镇、街道,主要职能部门实施评估,请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评估工作顺利进行,更能反映实际工作推进的效果。
附件:1.有关职能部门代表访谈
2.专家和权威人士访谈
3.社区居民代表访谈
4.健康场所工作代表访谈
5.建设健康城市评估问卷调查表
测量按测量值获得的方法进行分类有哪些
测量按测量方式分类可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接触测量、非接触测量、组合测量、比较测量。按测量方法分类可分为、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定义测量法、静态测量方法、动态测量方法、直接比较测量法、微差测量法。
根据测量条件分为等精度测量:用相同仪表与测量方法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不等精度测量:用不同精度的仪表或不同的测量方法,或在环境条件相差很大时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
扩展资料
测量方法的分类
1、按是否直接测量被测参数,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2、按量具量仪的读数值是否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数值,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3、按被测表面与量具量仪的测量头是否接触,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4、按一次测量参数的多少,分为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5、按测量在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6、按被测零件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测量要素
1、测量的客体即测量对象
主要指几何量,包括长度、面积、形状、高程、角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位误差等。由于几何量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形状又各式各样,因此对于他们的特性,被测参数的定义,以及标准等都必须加以研究和熟悉,以便进行测量。
2、计量单位
我国国务院于1977年5月27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第三条规定中重申:“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是米制(即公制),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1984年2月27日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
在长度计量中单位为米(m),其他常用单位有毫米(mm)和微米(μm)。在角度测量中以度、分、秒为单位。
3、测量方法
指在进行测量时所用的按类叙述的一组操作逻辑次序。对几何量的测量而言,则是根据被测参数的特点,如公差值、大小、轻重、材质、数量等,并分析研究该参数与其他参数的关系,最后确定对该参数如何进行测量的操作方法。
4、测量的准确度
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由于任何测量过程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误差大说明测量结果离真值远,准确度低。因此,准确度和误差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由于存在测量误差,任何测量结果都是以一近似值来表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测量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测量
体育统计的内容包括
《体育统计》 一、数据分类(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1)分类变量 处理方式:描述统计 :频数分布表,百分率,众数,异众比率,图形 频数分布表:观察分布情况,数据结构 推断统计:交叉表(列联表),X2检验,相关分析 交叉表(列联表):变量与变量间的关系 X2检验,相关分析:推断样本变量间能否推到总体 2)顺序变量: 处理方式:描述统计 :频数分布表,百分率,中位数,四分位差,图形。累计百分率, 中位数,四分位差:数值型中的开口数据 推断统计:相关分析,X2检验 3)数值型变量:(连续型、离散型) 处理方式:描述统计 :频数分布表,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最大值,最小值,图形 频数分布表:注意分组 变异系数:单位不同(量纲不同),均数相差较大。 推断统计:参数估计,t检验,F检验,X2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