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班健康体育活动《结冰了,融化了》活动反思
- 2、幼儿园科学教案 怎样让冰块最快融化
- 3、幼儿园大班科学冰是怎么融化的教案
- 4、中班健康冰冰凉凉教案
- 5、中班体育教案冰糕化水
- 6、幼儿园小班科探教案冰是怎样化的
中班健康体育活动《结冰了,融化了》活动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是继前一课《水结冰了》的基础上教学的。意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感觉到冰融化时要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这节课在难度上应该说明显小于水结冰,这是因为冰融化这个过程,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多的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往往侧重表面的一些变化,对于冰融化时温度的转变还是不能有本质的了解。所以在课上,我让学生从家中带来冰块,统一放在班级的窗外,上课时取出实验。学生带来的冰块大大小小各式各样,在实验中就出现了问题。把冰块放在杯子内,温度计插入其中,等温度计内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这时候问题出现了:
(1)全班分成的四个小组,几乎测出来的温度都在0摄氏度以下,理论上说应该是0摄氏度啊。课后上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冰块太大,没有使温度计完全浸没在被测物体内,从而导致了实验的误差。应该把冰块完全捣碎,用上碎冰就不会出现误差了。
(2)冰水混合物,学生测完后也在0摄氏度以下,还有的组在0摄氏度以上。正常下(没有外界温度的影响)也应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然后温度再逐渐上升。这也许和当天的气温有关,所以我只能告诉学生冰水混合物是0摄氏度。从这课中我明白了,即使是小小的一个看似很简单的实验,其实也是需要认真去思考的。这样,你才能让你的学生“吃好”、“吃饱”。
幼儿园科学教案 怎样让冰块最快融化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小组: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师: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观察冰的融化
1、师: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知识的同时引出本节课需要探究的话题.)
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
(学生可能说的五花八门,一般情况下不予否定,可以告诉学生完成本节课的试验后你就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3、师: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板书:冰融化了
师: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教师作出提示(小黑板出示)
(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4、师: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可增加一个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
幼儿园大班科学冰是怎么融化的教案
更多幼教相关知识:点击“中国幼儿教育网”即可进入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小组: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师: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观察冰的融化
1、师: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知识的同时引出本节课需要探究的话题.)
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
(学生可能说的五花八门,一般情况下不予否定,可以告诉学生完成本节课的试验后你就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3、师: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板书:冰融化了
师: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教师作出提示(小黑板出示)
(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4、师: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可增加一个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
更多幼教相关知识:点击“中国幼儿教育网”即可进入
中班健康冰冰凉凉教案
动作建议:第1-3小节:右手做大拇指伸出。(老爷爷出来啦!)第4-5小节:左手把小帽子戴在右手大拇指上。(戴上小帽子)第6-13小节:创编老爷爷去郊游四种不同方式的动作。第14-15小节:大拇指藏在左手胳肢窝下,同时...
中班体育教案冰糕化水
活动内容:第二次龟兔赛跑活动目标:1.知道从不同的角度想象,会创编出不同的故事情节和结果。2.乐意大胆的讲述自己和爸爸妈妈创遍的故事。活动准备:乌龟胜利、兔子胜利、一起到达终点三幅图片。活动过程:一、回忆故事《龟兔赛跑》。1.上次谢老师给你们讲过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对不对?谁赢了呀?(乌龟赢了)2.乌龟爬的这么慢,它怎么会赢了呢?(交流)乌龟这么爬的这么慢怎么会赢呢?(它做是有毅力,坚持到底所以赢了。那兔子为什么输了呢?(因为它骄傲了)3.兔子见乌龟赢了心里可不服气了,它们约定再来一次比赛。 二、讨论龟兔第二次赛跑的结果。1.兔子和乌龟第二次赛跑,谁会赢?(幼儿讲述)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2.启发幼儿选择不同的比赛结果,创编出不同的故事情节。3.根据幼儿的选择分三组进行创编。老师巡回倾听幼儿创编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科探教案冰是怎样化的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6篇
轮子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讲讲的活动中了解车子是由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
2、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轮子是可以滚动的
活动准备:
PPT、幼儿带来的各种车子
活动过程:
一、介绍各种不同数量轮子的车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神奇的宝贝,你们知道是谁吗?
(一)出示两只轮子,引起兴趣
1、你们看这是什么?有几只? 2、你见过的两只轮子的车吗?是什么车?
小结:两只轮子的车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
过渡:还想接着往下看吗?
(二)出示三只轮子
1、你们看这里有几只轮子? 2、三只轮子是什么车?
小结:三只轮子的是三轮车
(三)出示玩具车
1、这是一辆什么车?这辆车有几只轮子? 2、出示四只轮子,四只轮子有些什么车?
小结:四只轮子的有轿车、警车、消防车、公共汽车等等
二、讲讲玩玩:知道车有了轮子会滚动
1、讨论:为什么这些车都要有轮子呢?
2、你们想不想开开自己带来的车?(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车有几个轮子)
3、幼儿开开自己的车,开完后将车按轮子数量放进不同的停车场
总结:原来我们刚才看见的车和你们玩的车都是有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有了这些轮子车才可以在马路上开。
活动延伸
你们玩得开心吗?还有很多宝贝也想出来和你们见见面,我们请他们出来好吗?
1、你见过这么多轮子的车吗?
2、平时请你们爸爸妈妈带你们一起找找看哪些车有这么多的轮子,好吗?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白盐和白糖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糖和盐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能比较出糖和盐的简单相同点和不同点。
活动准备:糖、盐、杯子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通过尝的方法让幼儿了解里面装的是什么水)
1、出示两杯水问:你们知道这两个杯子里放的是什么?
2、请幼儿来尝一尝,并说一说杯子里的是什么水?
二、引导幼儿观察糖和盐。(通过操作培养幼儿善于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请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说糖和盐是什么样子的。
2、请幼儿打开纸包,看看纸包里是什么?想想用什么办法知道?那一包是糖,那一包是盐,糖是什么样子的,盐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方法自己去试一试用自己的方法来知道。
请幼儿将糖和盐倒在水里,用筷子轻轻搅拌,待糖和盐溶化后。问:糖和盐到那里去了?
三、了解糖和盐的用途。(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你们知道糖和盐有什么用吗?(家家户户烧菜离不开它们。工厂很多地方也要用到盐。)
四、比较糖和盐。(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糖和盐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小结:糖和盐都是白颜色的,一颗一颗亮晶晶的它们都能溶化到水里,它们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糖和盐的味道是不同的因此它们的用途也是不一样的。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镜子里的我
1、初步了解镜子的用途,知道镜子能照出人或物体。
2、通过照镜子和参与照镜子游戏,感知镜子中的我,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
3、乐意照镜子,积极参与照镜子游戏活动,对用镜子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并用过镜子。
2、物质准备:镜子人手一面。
活动过程:
1、出示镜子,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瞧!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2、自由摆弄镜子,探索、感知镜子的特征。
让幼儿自主玩一玩,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对镜子的认识。
3、“照镜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
教师:镜子里有什么?动一动镜子,你还看见了什么?
教师:瞧一瞧,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照镜子做各种表情和动作。启发幼儿说说:照镜子时,你发现什么?
3、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教师;你在哪里见过镜子?还有谁用过镜子?
4、引导幼儿开展“照镜子”的游戏活动。
5、想幼儿介绍“照镜子”游戏的玩法,启发幼儿想一想: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镜子里的人,老师做什么,小朋友应该什么?
鼓励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感知镜子里的人和照镜子人的动作的一致性,体验照镜子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