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有关体育竞赛的新闻报道
来自十运的报道 体育竞赛中的科技力量 “与历届全运会相比,我们首次在全运会上按奥运会模式组建了先进的竞赛专用网和公共服务网;首次实现了指挥的视频会议和比赛监控……”和记者聊起新技术,十运会组委会信息技术部部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主任赵黎如数家珍。 大型体育赛事是运动员展示竞技能力的舞台,同时也是大量科技成果支撑起来的舞台。试想,运动员成绩再好,如果没有高效的信息系统进行实时记录和发布,其场景将会怎样? 其实不仅是信息技术系统,从体 育场馆建设到运动器材装备,从运动员的比赛服装到训练方法,十运会都是科技的竞技场。比如支撑南京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的那对“世界第一双斜拱”,跨度达372米,所包含的高难度技术更是世界少见。根据目前的检测显示,即使承受最大荷载时,拱的最大位移也只有2.6毫米,其坚固程度和科技含量之高不难想象。开幕式上最抢眼的机器人飞行点火,主火炬也采用了国内领先的可控升降技术。 更多的高新技术直接体现在赛场上。刘翔去年以12秒91平世界纪录的成绩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称雄,在他背后就有一个综合攻关服务科研组。这个由4至5人组成的团队,在近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将刘翔在比赛过程中髋部、手臂的动作、每个过栏运动轨迹都进行精细的数据分析,从而对刘翔改进技术动作起到了积极辅助作用。这次十运会,很多代表团都采用了先进的科学辅助,如东道主江苏,广聘国内各领域高水平专家,其中包括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香港理工大学运动康复专家等,使他们的赛前训练和准备充满了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也是江苏目前还能够在奖牌榜上位列榜首的原因之一。 按照高标准的要求,十运会这次采购了8000万元的比赛器材,不少都体现了奥运水准。田径跨栏用的栏架,每块栏板用新材料制作完成,长度差异不超过0.01毫米,在保证跨栏动作美观舒适的同时,更适宜运动员的临场发挥。国内器材供应商与国外厂商合作开发的短距离径赛系统也是首次亮相全运会赛场,能提供运动员终点冲刺时千分之一秒差异的图像判断,大大提高了径赛计时的准确性。 看到如此之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出现在十运会赛场上,自然感到欣慰。但记者也注意到,很多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器材装备,无论是游泳、跳水选手的泳衣,还是自行车选手骑的车,都是国外品牌占了优势,仅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就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高技术带来高附加值,这是国内体育用品企业目前所欠缺的。在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使用的器材大部分都是进口的,很多器材看上去简单,实际上科技含量很高。据了解,目前,国家队训练和比赛用具绝大部分从国外进口,如日本的羽毛球场地、加拿大的网球网和网球柱、英国的曲棍球用球、美国的跳水跳板、瑞典的举重比赛杠铃、英国和瑞典的标枪等。因为奥运会都有指定器材,在一个奥运周期内,无论训练器材还是比赛器材都必须购买指定生产商的产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育器材国产化率估计为40%,这个数字显然要落后于以前几届奥运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65%的世界体育用品、70%的运动鞋是“中国制造”。但要在世界高端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进一步扩大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还必须提升整体的品牌化意识,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十运会是奥运会的演练场,在运动员和运动员比拼的背后蕴藏着更多的较量。跳出十运着眼长远,无论是我们的运动员,还是我们的体育器材生产企业,仍是任重道远。
卞志良的相关新闻
卞志良:泰山体育的崛起得益于经济的整体发展
齐鲁网讯(记者王小皮扈延明)在德州这样一个农业占据很大比重的城市,他独辟蹊径发展起了体育产业;在外国品牌占据奥运器械多年的格局下,他毅然将自己的品牌打入奥运赛场,与国外大牌一教高下。他,就是卞志良。全国网络媒体黄三角采访考察活动期间,齐鲁网在德州对中国·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总裁卞志良进行了简短的专访。 齐鲁网:在德州这样一个农业占很大比重的城市,起初你是如何想到发展体育器材产业的?
卞志良:说来话长,之所以发展体育器材事业,是大环境决定的。改革开放初期,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已经不能满足简单的生存需求,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体育运动也成了提高生活质量的选项之一,随之而来的,是体育器材的广阔市场前景。可以说,是大环境中经济发展了,人们有钱了,创造出潜力巨大的需求市场,才有了后来泰山体育的发展。
齐鲁网:为奥运会提供体育器械可以说是泰山体育向世界推介和展示的机会,卞总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赞助2008北京奥运会的情况?
卞志良: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体育器材供应商,“泰山”牌“体操、柔道、摔跤、跆拳道、拳击、田径”六大项器材,几百个品种上万件产品一次性进入北京奥运会,这标志着国内体育产业的先进程度和质量水平,已经迈进了世界发达体育产业国家的行列。 “泰山”牌全面抢滩北京奥运赛场,一举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垄断奥运器材供应的历史。2008北京奥运会上有三分之一的金牌都是从“泰山”牌器材上产生,这是我们泰山体育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体育器械的骄傲。
新华社体育部评出的2017年中国体育十大新闻有哪些?
12月27日,新华社体育部评出2017年中国体育十大新闻(以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
1、体育改革持续深化
1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正式注销。2月23日,姚明当选中国篮球协会主席。4月1日,中国篮球协会开始承担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职责。足、篮协作为独立社团法人履职。此后,李琰、周继红等多名前运动员、教练员成为单项运动协会主席。中超、CBA新政,跨界选材等新举措频出。
2、新疆首次夺得CBA冠军
4月7日,新疆广汇队以4:0的总比分战胜广东宏远队,获得CBA2016-2017赛季总冠军。新疆成为继八一、上海、广东、北京和四川之后第六个将名字镌刻在CBA奖杯上的球队。
3、中国足球持续进步
5月10日,亚洲足球俱乐部冠军联赛小组赛结束,参赛的三支中超球队广州恒大、上海上港、江苏苏宁全部小组出线闯入16强,创造历史。
在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中,中国队以12分列小组第五,无缘世界杯决赛圈,但在9月5日的最后一战中,他们打出血性,逆转击败卡塔尔队。
4、乒乓球运动员弃赛受处罚
6月23日,在成都举行的中国乒乓球公开赛中,马龙、许昕、樊振东及主管教练秦志戬、马琳,在未经中国乒协批准的情况下弃赛,国家体育总局随即提出批评。翌日,中国乒协声明对弃赛深感震惊和痛心,并解释原总教练刘国梁卸任原因;中国乒乓球队就弃赛致歉。
10月底,国际乒联对弃赛的3名中国运动员每人罚款2万美元。
5、基础大项游泳、田径再获突破
7月在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孙杨夺得男子200米和400米自由泳两枚金牌,至此在世锦赛200米到1500米的四个自由泳项目中均获得金牌,并在400米自由泳中成就三连冠。徐嘉余在100米仰泳中获得中国男子仰泳的世锦赛首金。
8月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中国队以2金3银2铜创造仅次于1993年的历史第二好成绩。第六次参加世锦赛的巩立姣首夺女子铅球世界冠军,她在本赛季还成为首个收获国际田联钻石大奖的中国选手。
6、第十三届全运会成功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8月27日至9月8日在天津市举行,有3人1队4次超4项世界纪录,2人3次超3项亚洲纪录,9人1队11次创11项全国纪录。
本届运动会出台许多新举措,其中包括:新增19项群众比赛;不设金牌榜、奖牌榜;邀请华人华侨运动员参赛,同时开放高水平业余运动员与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鼓励各地方代表队在技战术配合类项目上合作组队参赛等。
7、中国女排时隔16年再夺大冠军杯
在9月举行的女排大冠军杯赛上,中国女排五战五胜,并提前一轮夺得冠军。女排大冠军杯四年举行一次,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6年再次夺得这一桂冠。朱婷荣膺本届大冠军杯最有价值球员(MVP)。
8、 体操世锦赛肖若腾男子全能称王
10月5日,肖若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夺得男子全能金牌,林超攀获得银牌,中国队首次包揽世锦赛全能冠、亚军。这也是继杨威之后,中国选手时隔10年再次获得世锦赛男子全能金牌。
9、冯珊珊排名女子高尔夫球世界第一
11月11日,中国高尔夫球名将冯珊珊在海南陵水的蓝湾大师赛上获得职业生涯第九个LPGA(女子职业高尔夫球协会)冠军,从而在职业高尔夫球女子世界排名中升至第一位。她也是首位登上世界第一宝座的中国大陆球员。
10、北京冬奥会会徽发布
12月15日,2022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冬梦”和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飞跃”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发布。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北京冬残奥会会徽设计则展现了汉字“飞”的动感和力度。
2007年中国十大体育新闻
一、中国代表团亚运七连冠。
在十二月一日至十五日于多哈举行的第十五届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一百六十五枚金牌、八十八枚银牌、六十三枚铜牌,取得历届亚运会的第二好成绩。至此,中国代表团已经在连续七届亚运会的金牌榜上占据榜首位置。
二、“中国速度”震撼世界。
北京时间七月十二日凌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刘翔以十二秒八八的成绩打破了男子一百一十米栏沉睡了十三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三、网球“金花”续写“神话”。
继在雅典奥运会上奇迹般地获得网球女双金牌后,中国女网“金花”续写“神话”——在一月的澳网大满贯赛场,郑洁/晏紫为中国网球赢得了历史上第一个大满贯冠军奖杯。半年之后,她们又勇夺温网女双冠军,这意味着中国女子网球已经站上职业网球的巅峰。
四、冬奥会取得突破。
在二月于都灵举行的冬奥会上,中国队获得两枚金牌、四枚银牌、五枚铜牌,奖牌总数创历史最好成绩。其中,韩晓鹏获得男子空中技巧冠军,这不仅是中国男子冰雪健儿首次在冬奥会上获得金牌,也是亚洲选手首次问鼎自由式滑雪金牌。中国队在冬奥会上“阴盛阳衰”和“冰强雪弱”的局面也因此得以改观。
五、中国体操扬威丹麦。
在十月的丹麦体操世锦赛上,中国队获得十四枚金牌中的八枚,不仅创造了世锦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而且在建队五十三年来首次获得女子团体冠军,填补了中国队在体操各项目上唯一一个金牌空白。同时,中国队包揽男、女团体冠军,也是世锦赛历史上首次由一支非欧洲队创造此壮举。
六、张艺谋担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工作团队于四月十六日正式组成。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担纲总导演,美国著名电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著名文化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等受聘为文化艺术顾问。
七、王治郅重返国家队。
因为“滞美不归”而被国家队除名四年的中国男篮球星王治郅于四月回归,并重披国家队战袍。遗憾的是,在八月的世界男篮锦标赛上,由王治郅和姚明组成的“双高组合”未能带领中国队实现冲八的目标。
八、足坛暴力事件频发。
足坛血腥让人不堪回首。深圳球员陈永强、陆博飞、原陕西国力教练王涛、武汉队王小诗、大连实德队权磊、原青岛队长马永康等先后被殴打或砍杀,其中权磊身中十八刀,险些丧命。
九、中国女排再陷低谷。
在十一月于日本举行的世界女排锦标赛上,世界杯和奥运会双料冠军中国队不仅没有如人所愿地实现三连冠,而且未能跻身四强。
十、女足重夺亚洲杯冠军。
在七月于澳大利亚举行的女足亚洲杯赛上,中国队时隔七年之后重登亚洲冠军宝座,“铿锵玫瑰”终于显露复苏迹象。中国女足球员马晓旭也因在此次比赛和世青赛、亚青赛上的出色表现,获得本年度亚足联评选的“最佳女足球员”和“最佳青年球员”两项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