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历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有多少羽毛球馆?

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发布了《2019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截止2019年12月31日,羽毛球场地数量在球类运动中排名第三,达到了19.06万个,场地面积0.38亿平方米。其中,室外羽毛球场地16.08万个,占84.37%;羽毛球馆2.98万个。

体育场馆有怎样概述?

     体育场馆作为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和平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崛起,造型独特的体育场馆还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体育场馆不但可以举办各种体育赛事活动,而且也是市民休闲活动、健身娱乐的场所,已成为都市居民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体育场馆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体育设施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普及群众体育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为体育产业发展重心的体育场馆业也顺势得以快速发展,并普遍认为其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 体育场馆的概念及分类体育场馆的概念 体育场馆是指由各级政府投资或社会筹集资金兴建,由各级体育或其他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企业负责管理,主要用于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满足广大群众体育健身休闲活动要求,组织运动训练、开展体育竞赛等经营服务的场所,是对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在内的、各种类型体育设施的通称。体育场馆主要包括对社会公众开放并提供各类服务的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

        体育场馆主要分为在室外进行比赛训练的体育场和在室内进行比赛训练的体育馆两种。体育场馆的分类按体育场馆建设规模划分 国内外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大小划定未有严格的统一标准。我国现行体育场馆基本建设项目规定通常依据体育场馆座席数量多少为划分标准:体育场以70 000座位以上、体育馆以8 000座位以上为大型体育场馆,体育场以30 000~70 000座位、体育馆以4 000~8 000座位为中型体育场馆,体育场以30 000座位以下、体育馆以4 000人座位以下为小型体育场馆。

       一般体育中心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池)等,并且根据中心的占地面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四种。小型体育中心的占地面积在20公顷以下。中型体育中心占地面积为20~60公顷。大型体育中心占地面积在60~200公顷,如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深圳大运体育中心等,都是目前国内功能相对较全、标准相对较高的综合性大型体育建筑群。特大型体育中心占地面积在200公顷以上。占地面积405公顷的国家奥林匹克中心是目前国内特大型体育中心的代表,该中心除了包括14个奥运比赛场馆,还包括为奥运会服务的绝大多数设施。

中国篮球场地普及率

国家体育总局官网11月2日公布了2019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体育场地达354.4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达29.17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8平方米。

据统计,全国篮球场地有97.48万个,是数量最多的体育场地,场地面积达5.79亿平方米。

足球、篮球、排球场地共116.78万个,占到全国球类运动场地的52.05%;乒乓球和羽毛球场地99.62万个,占44.40%;其他球类运动场地占3.55%。

其中,足球场地10.53万个,场地面积2.95亿平方米,五人制足球场地达4.44万个,是全国足球场地中数量最多的场地类型,七人制足球场地、十一人制足球场地、沙滩足球场数量分别为3.60万个、2.48万个、114个。

中国历年体育总投入,给具体数据!

可以采纳我吗 超级想、感谢您

根据中国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测算得出,北京奥运会每年为我国GDP增长贡献0.3%-0.5%经过100年发展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出于和平目的规模最大的活动,奥运会已经具有全球性、持续性、综合性、超大型化、文化内涵高、筹办时间长、投资巨大、参与人员众多和竞赛水平高等特点。它已成为一项具有巨大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效应的令人瞩目的活动,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舆论及商业集团广泛的关注。奥运会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现今任何一项其他社会文化活动。

为什么1984年以后办的奥运会能获得众多国家的青睐,究其原因,举办奥运会能获得很多的资金、人员和物资等方面的收入。但举办奥运会收入巨大的同时,举办奥运会所需要的支出也非常巨大,举办城市少则十多亿美元,多则近百亿美元的花费。奥运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现象,在国际的发展也凸显其重要性及前瞻性。

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角度看,奥运会的经济影响是一种需求冲击,即奥运会引发对基础设施投资、旅游出口、电视音像出口、商业贸易等需求的变化,通过直接效应和乘数效应影响主办地的产出、收入和就业水平。不过,这种冲击是短暂的,尤其是会在奥运会举行期间集中爆发,形成需求的“峰聚效应”。

一、北京奥运会对北京市及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奥运经济影响主要是通过收入与支出、投入与产出实现的。举办奥运会的支出就是对举办城市的经济投入。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经济影响的大小与对奥运会进行的投资大小关系密切,在边际成本内,投入越大,产生的经济影响越大。

在通过对成本和收入预算体系分析得出:如果支出不包括基础设施方面的花费,则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而如将举办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花费计入举办奥运会的花费,奥运会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就会降低,甚至出现亏损,此时奥运会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比人们通常预计的要小。

分析奥运会的收入来源、比例、支出去向得出,国际奥委会对举办城市的资助是按一定比例进行的,而组委会自身的收入具有很大的弹性,因此从组委会的管理及效率入手即可增加收入。

从举办奥运会获得的收入来源将举办奥运会的模式分为:政府投资为主的模式;完全依靠市场营销收入的模式;依靠市场营销为主,政府投资为辅的模式。根据洛杉矶奥运会、蒙特利尔奥运会和巴塞罗那奥运会等工程支出多少,借鉴北京在举办2008年奥运会在增加收入、减少支出、扩大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以避免更多的问题。

探讨奥运会的经济影响机制显示,奥运会首先作用于主办地的支出、形象和技术,然后通过经济系统中的互动机制最终体现为产出、收入、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变化。根据对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经济影响研究表明,奥运会经营盈利、净经济效益为正;奥运会经济影响的绝对数值较大;奥运会经济影响的强度数值不大;奥运会受益产业比较集中;奥运会促进主办城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奥运会经济影响效果存在着差异性。

笔者根据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届奥运会的入境旅游效应显示,奥运会的入境旅游效应比较明显,相比之下国内旅游并不突出;奥运会旅游活动主要基准在主办城市和地区,区域扩散效果不突出,从数值上看奥运会旅游效应的强度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大;但奥运会对主办地形象具有比较好的改善效果;对奥运会旅游和经济影响的预测应该保持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的经济影响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中,直接影响包括促进举办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就业增长,相关产业发展,投资环境改善等;间接影响包括提高人力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负面影响指体育设施闲置,城市非受益人群生活受损,社会额外支出增多等方面。

二、奥运经济使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比例达1.23%,为我国创造210万个就业机会

奥运会对京津冀区域增长的途径表现在经济聚集效应的影响。经分析得出,北京奥运经济所产生的规模经济的作用,表现在对京津冀区域出口的扩张带来经济的聚集,新的企业和劳动力将被吸引到这个区域。这将致使区域经济的成本降低,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随着集聚效应的增大,京津冀区域的经济成本转而回升,从而又产生经济活动向其他地区转移的“扩散效应”。

从这个角度分析北京奥运经济的动态性区域经济影响得出,主办城市北京由于举办奥运会产生“溢出”性的需求效应,北京由于经济和社会成本的上升,从而向河北、天津地区扩散经济、旅游和交通活动,经济会因此增长1.23%。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财政局统计的2000年悉尼奥运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显示,主办奥运会对劳动力有很大的需求。结合中国的情况,目前的多数失业属结构性失业而不是周期性失业,根据北京政府对奥运经济体系中供给方面的因素,以及奥运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弹性考虑,在面对奥运会积极的短期需求冲击时,就业数量的提高程度会更大,至2008年为止,奥运经济为中国累计提供210万个就业岗位。这210万个就业机会一是通过奥运会所需工程建设以及在奥运会之后永久使用需要专人管理、运行等所带来的就业;二是通过举办奥运会极大地改善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能为城市吸引更多的新投资以及旅游,这些投资和旅游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三是通过举办奥运会使参与奥运会工作的北京市民为举办奥运会需要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从而提高人力资本,增强了竞争力,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

三、北京奥运会为中国经济增长0.3%-0.5%,为北京经济增长2%

根据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的财政预算,北京奥组委预算支出16.09亿美元,预算收入为16.25亿美元,盈利0.16亿美元,非组委会预算中,没有奥运会也将发生的非组委会支出项目包括环境保护、公路铁路交通和机场建设费用,合计123.85亿美元;而因奥运会而发生的非组委会支出项目包括体育场馆和奥运村,合计18.71亿美元;非组委会预算支出(城市、地区或国家政府以及私人投资)总计为142.56亿美元。这样,奥运会相关总支出为 158.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12亿元人民币。

最近,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指出,仅北京市的奥运投资就达2800亿元,其中64%用于基础建设。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则预期北京奥运经济在未来7年里北京投资和消费市场的总需求将超过30000亿元人民币。

奥运会所带来的经济冲击(投资、消费、出口、政府债务等)能够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和产出需求,从而促进国内就业和国民收入在数量上(而不是长期增长率)的增加。

根据中国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测算得出,北京奥运会每年为我国GDP增长贡献0.3%-0.5%。由于尚缺少对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检验,还不能断定北京奥运会促进经济增长的期限。

经过进一步分析预测得出,北京奥运会对北京市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因为奥运会对北京市的基础性资源或者生产过程改进或者资源的更集约化利用,那么无疑将提高北京长期经济增长的能力,这种改进或增加的程度有多大,以及从这种改进或增加的时间性来讲,增长的期限能到2015年左右

我国2021年大约有体育馆多少个?

人民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杨磊)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4.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2021年我国全民健身条件持续改善,全国体育场地比上年末增加25.8万个。

《公报》还显示,2021年,竞技体育成绩亮眼。我国运动员在16个运动大项中获得67个世界冠军,共创12项世界纪录。在第32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38枚金牌,奖牌总数88枚,位列奥运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二位。全年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在5项国际赛事中获得110个世界冠军。在第16届残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96枚金牌,奖牌总数207枚,第五次蝉联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位。

  • 评论列表:
  •  离鸢七禾
     发布于 2022-06-25 04:21:47  回复该评论
  • 城市产生的经济影响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中,直接影响包括促进举办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就业增长,相关产业发展,投资环境改善等;间接影响包括提高人力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负面影响指体育设施闲置,城市非受益人群生活受损,社会额外支出增多
  •  瑰颈勒言
     发布于 2022-06-25 04:18:35  回复该评论
  • 地面积在20公顷以下。中型体育中心占地面积为20~60公顷。大型体育中心占地面积在60~200公顷,如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深圳大运体育中心等,都是目前国内功能相对较全、标准相对较高的综合性大型体育建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