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工作汇报(文化和旅游局工作情况汇报)

本文导读目录:

文体旅游局是干啥的?

就是管理文化体育事业和旅游事业方面的行政机关,例如文化相关的网吧、游戏厅,KTV、旅行社都归它管

文体旅游局的工作范畴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文化、体育、旅游、文物博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订社会文化、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管理社会文化、体育、旅游事业,指导辖区内城乡文化、体育、旅游等事业单位以及群众文体旅游组织的业务工作。

(三)负责辖区内公共文体旅游设施的建设、开发和管理工作,指导开展专业性、群众性文化体育旅游活动。

(四)负责辖区内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五)负责辖区内文体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组织开展产业研究、产业规划、招商引资、项目审批、项目管理、产业开发等工作;负责文化体育表演与竞技项目、旅游文化项目和广播电影电视领域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创新与发展工作。

(六)负责对外文化体育旅游宣传推介交流工作。

(七)负责制定社会文体旅游事业的行业行规,规范和提高文化、体育、旅游等行业机构和社会团体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组织、协调、指导辖区内旅游景区(点)的开发建设、管理使用和创优评级工作。

(八)负责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指导和发展辖区内的体育竞赛工作、体育经营项目和体育彩票事业。

(九)负责组织和指导辖区内文化、体育、旅游、文物博物等行业的职称评审、人才培养和再教育学习培训工作。

(十)承办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文化旅游局的职责是什么

文化旅游局的工作内容是:1、负责文化、文物、旅游事业单位经费和财务的管理、监督;2、规划、指导重点文化设施建设;3、管理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4、拟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法规,扶持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5、负责全市文化、文物、旅游事业的统计工作;6、负责局机关和局属单位党的建设工作;7、研究拟订文化艺术人才规划并组织实施;8、推动文化系统劳动人士管理体制改革;9、负责系统人事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旅游局国民经济及预算执行情况汇报

一、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我市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在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认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断深化财政改革,以抓财政收入为中心,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公共保障,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强财政监督,通过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和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调整的财政收支预算任务,全力支持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协调、平稳、较快发展,为推进我市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财政预算变动情况

从2010年开始,州财政按上级要求对补助收入提前预告,编入年初预算,所以,经市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市财政2010年财政收支预算,上报州财政后根据补助内容进行了调整,经州财政调整后的年初预算已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在预算执行中,今年10月,根据收支变化情况和州财政下达的目标任务,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对2010年财政预算又进行了调整。

(二)财政收入执行情况

2010年我市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可用财力增幅较大。决算结果是:上划中央两税、所得税完成50,305万元,占年初预算(人代会审议通过,以下相关指标同)51,068万元的98.51%,占调整预算51,832万元的97.05%,同比增长24.4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3,211万元,占年初预算136,034万元的105.28%,占调整预算143,196万元的100.01%,同比增长29.52%,占州下达工作目标任务140,000万元的102.29%,下达奋斗目标任务143,000万元的100.15%;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83,845万元,占年初预算80,942万元的103.59%,占调整预算82,744万元的101.33%,同比增长22.05%。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193,516万元,占年初预算187,102万元的103.43%,占调整预算195,028万元的99.22%,同比增长28.15%。上级补助收入完成100,506万元(其中:一般预算补助97,406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补助3,100万元),占年初预算45,998万元的218.50%,占调整预算68,401万元(其中:一般预算68,107万元、政府性基金294万元)的146.94%,同比增长5.72%。地方债券转贷收入3,000万元。一般预算在完成的中央和地方两级收入、补助收入和债券转贷收入中剔除上划中央收入50,305万元,加上年结余8,323万元,一般预算财力收入完成251,940万元,占年初预算182,032万元的138.40%;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上级补助及上年结余,地方政府性基金财力收入完成87,738万元,占年初预算80,942万元的108.40%,占调整预算83,831万元的104.66%,同比增长23.11%。总体上全面完成了州、市确定的收入目标任务。

(三)财政支出执行情况

2010年地方一般预算本年支出完成242,389万元,占年初预算181,646万元的133.44%,占调整预算219,970万元的110.19%,同比增长18.88%;上解支出709万元,占年初预算386万元的183.68%,占调整预算709万元的100.00%;一般预算收支品迭后年终结余8,842万元(结转结余6,265万元、净结余2,577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84,471万元,占年初预算80,248万元的105.26%,占调整预算83,831万元的100.76%,同比增长20.87%;基金上解支出2,000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收支品迭后年终结余1,267万元。全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结余略有增长。

(四)预算执行的有关说明

1、影响财政收支情况 。

2010年我市财政收入规模较往年又有明显增大,大幅提高了民生、惠民、城乡建设等重点支出的资金保障。但是由于受经济大环境及州上第二批上划重点企业主体税收政策的影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由去年的71.14%下降为67.67%。

支出方面,由于兑现公务员第二步规范津补贴和同步提高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卫生和计划生育系统实施绩效工资,改善学校办学条,一环路拆迁及安置房建设,湿地公园、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优美乡镇建设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市建设及创国家级森林城市建设等重点支出需财政投入大量资金,收支矛盾更显突出。

2、上级对我市专项补助和转移支付补助情况。一是一般预算专项补助45,480万元,比上年减少1,226万元,下降2.62%;二是基金专项补助3,100万元,比上年增加615万元,增长24.75%;

三是一般预算其他转移支付补助(不含专项补助)51,926万元,比上年增加6,047万元,增长13.18%。以上专项项目补助和转移支付补助都如数落实安排,并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

3、部分重点支出预算执行情况。2010年我市重点支出得到了有力保障,其中:教育支出57,286万元,同比增长18.6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5,921万元,同比增长80.23%;农林水事务支出24,265万元,同比增长25.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973万元,同比增长19.5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203万元,同比增长0.33%;医疗卫生支出16,837万元,同比增长10.48%。

4、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及使用情况。2010年我市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3,000万元,已按批准的项目落实安排。

5、“民生工程”及“八大扶贫工程”资金拨付情况 。在保证必需支出的前提下,积极筹措资金,投入民生工程,全年“十大民生支出”7亿元;按预算落实安排“八大扶贫”资金,及时掌握资金动态,确保项目资金的落实到位和安全有效。

6、预算超收及新增财力安排使用情况。2010年一般预算收入实现超收7,177万元,政府性基金超收2,903万元,补助收入增加51,408万元,债券转贷收入3,000万元,收回以往年度支出4,672万元,上级专项归垫市级财力以往年度已安排支出106万元,以上各项共计新增财力69,266万元。新增财力主要安排用于有明确规定用途的项目、公务员第二步津补贴调标及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同步增加、卫生(含计划生育)人员实施绩效工资、城乡建设、教育、农业、水利、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

7、总预备费3,000万元及收回以往年度安排支出,经批准后如数转为预算准备金,由市财政统筹安排,用于新增支出的的资金供给。

8、在预算执行中,由于收入结构的变化,支出预算的执行也随之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9、基金上解2,000万元,是根据**市人民政府向州政府请示今年安排上解攀钢基地征用州农垦公司土地收入。

上述预算执行情况均为2010年12月31日预算执行结果整理统计数据,我们将在完成决算汇编并与州财政局办理结算后,再按程序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五)2010年财政的主要工作

1、抓改革促管理,财政管理逐步精细化、规范化。

一是预算编制更加科学、规范,预算执行力度增强。我市部门预算按要求首次使用e财软件编制,基本支出在很**度上实现了按标准定额编制,编制范围、口径更加明确,根据市人大通过的总预算,落实下达部门预算,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编制质量进一步提高,预算约束力明显增强;

二是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深入推进;

三是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加强对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在对项目资金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投资评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今年我们又以西府发[2010]94号文件在项目立项、项目预算、资金拨付、资金管理、财务监督等方面作了进一步要求。选定67个项目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涉及资金5亿元。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今年以项目预算评审为重点,共完成561个项目评审工作,涉及项目资金241,360万元,审减金额17,647万元,平均审减率7.3%;

四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力度,严格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强化财政监督职能,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一是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财政专项资金检查。二是加强账簿监管,规范各部门财务行为,依法进行建账监管和年检。三是按要求对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等专项资金进行检查,经检查未发现销售网点套取财政资金的情况,大部份乡镇做到了专户管理。四是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和“回头看”工作,收回违规违纪资金29.9万元,罚款5,000元。四是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完善。

3、完善保障机制,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确保民生政策落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重点加大就业、社会保障及民生重点投入;

二是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加大对参保单位欠费清缴,积极协助社保部门开展扩面工作;

三是加大对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农村低保、城市低保、城市医疗救助、农村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投入明显增加,贫困群众生活得到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四是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现共有参合人员38.71万人,参合率达94.44%,农民个人筹资777万元,各级财政投入4,646万元;

五是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有45,501人直接受益;

六是开展下岗职工小额担保贷款,已累计贷出资金108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让一部份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4、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发挥市国资公司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

5、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积极向上级争取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落实本级财政配套资金,保证今年我市开发任务的按时、按质、按量全面完成。

6、努力化解债务,清理乡村两级债务。

一是为了更有效地化解政府债务,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今年我们切实加大政府债务清欠力度。

二是清理核实锁定乡镇债务,经与审计部门配合,清理核实锁定乡村债务7,572万元,其中:乡(镇)级债务5,511万元、村级债务2,061万元。

2010年市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刚性支出和建设资金需求的大幅增加,支出压力也随之加剧,收支矛盾更显突出;二是税性收入占比不高,经常性收入的增速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速不能同步,势必影响财政收入的质量;三是支出的安排在较**度上依赖土地收入,在未来的几年还需这部份收入才能保证建设的资金供给;四是政府性债务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公益性项目贷款的增加,形成潜在的隐形财政赤字;五是财政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管力度还需加强;六是财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2011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11年市财政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按照积极稳妥、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留有余地的原则编制预算。收入预算安排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上级对补助收入预告,按要求与地方收入一并编入年初预算。支出预算安排向公共领域倾斜,加大对民生、扶贫、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促进全市社会经济事业和谐发展。2011年财政收支预算建议安排如下:

(一)收入预算安排

根据我市2011年经济增长目标,建议2011年安排上划中央两税及所得税56,838万元,同比增长12.9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0,020万元,同比增长18.72%;地方政府基金收入100,012万元,同比增长19.28%。一般预算总收入为226,858万元,同比增长17.23%。按照上级财政提前告知的转移支付指标,年初安排补助收入65,826万元。在安排的中央和地方两级收入中剔除上划两税、所得税、加上补助收入后,一般预算财力收入为235,846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财力收入100,012万元,同比增长19.28%。

(二)支出预算安排

2011年支出预算根据《预算法》、上级关于编制2011年预算的通知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地方经济事业发展规划,按照有“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原则,建议年初预算安排:一般预算支出235,050万元,上解支出796万元;地方政府基金支出100,012万元。支出的具体内容是:

1、一般预算安排基本支出110,267万元。

一是年初安排下达工资福利、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一次性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及其他工资福利支出50,571万元;离退休(职)费用17,234万元,住房公积金6,327万元,村社干部补助、一村一名大学生补助及其他生活补助2,942万元;补助新农**金600万元、城市低保320万元、农村低保260万元、城市医疗救助2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61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2万元;退役士兵安置156万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68万元、五保供养255万元、农村社会救济37万元,其他对个人家庭补助1,046万元。以上各项支出合计80,510万元。

二是预留补助事业人员津补贴、卫生、计生及其他事业人员绩效工资、正常增资进级及新进人员经费、住房公积金、生活补助、退休安家费、死亡抚恤丧葬费、城管局协管员节假日加班等未在年初下达的人员经费13,000万元。预留社会保障专项补助9,228万元。

三是安排各部门日常公用经费、车辆燃修及保险费、工会费、福利费及其他商品服务等支出7,529万元。

2、一般预算安排部门行政事业性项目支出36,736万元,其中:综治WW经费818万元,出版及印刷费237万元,民兵国防兵役征集200万元,党建经费147万元,设备购置2,074万元,接待费400万元,暖冬、春节及其他慰问经费510万元,人代会、政协会、党代会及其他会议经费377万元,艾滋病、霍乱、结核、血吸虫等各类疾病预防控制401万元,目督考核等奖励经费1,142万元,禁毒130万元,护林防火227万元,征收机关以奖代补资金5,000万元,行政性收费及罚设收入按政策安排支出6,000万元,教育转移支付对口安排支出6,780万元,部门事业经费2,016万元(含体育事业费66万元),农业保险313万元,“家电下乡”补贴500万元,外事机构及外出考察费、各种办节经费、国家赔偿支出、职工教育、补助部门公用业务等支出9,464万元。

3、一般预算安排生产建设项目支出84,547万元,其中:城市维护支出1,300万元,防震救灾322万元,消防武警支出392万元,政府承贷款还本付息支出8,546万元,生态市建设节能减排支出4,17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82万元,教育建设资金7,411万元(含教育费附加支出4,044万元),农业项目资金支出6,239万元,烤烟税返及其会议经费支出850万元,乡镇政权建设支出1,215万元,水利工程项目支出2,300万元,部门建设项目支出8,563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安排教育支出505万元,人民防空经费1,390万元,扶贫资金3,700万元(其中:八大扶贫资金3,000万元),扶持地方经济发展支出3,000万元,安排以往年度建设资金缺口8,000万元,城乡建设(含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预留26,055万元。

4、一般预算安排总预备费3,500万元。

5、一般预算安排上解支出796万元,其中:契税征收费上解396万元,“三代”手续费上解400万元。

6、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100,012万元,其中:地方教育附加支出589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363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2026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76,455万元(含上解州财政农恳公司土地收入),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144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3,668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16,767万元。

地方政府性基金按规定用途安排使用,在预算执行中根据确定的项目落实下达。其中:今年的土地收入主要用于一环路安置房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含廉租房建设)等支出;地方教育附加支出与一般预算安排的教育建设资金整合计8000万元用于我市中小学建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用于残疾人事业;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于城市公共设施及环境卫生支出。

7、对于年初预留未下达的预留资金,基本支出有政策规定的按政策规定执行,没有政策规定的按要求报批后执行,项目支出报市领导批准或市财经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后落实安排。

三、2011年财政工作思路和措施

2011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我们要统筹兼顾做好各项财政工作,特别是要把用好管好财政资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财力支持办好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性住房、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等关系民生的大事、实事,大力支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促进扩大消费需求,多渠道促进增加农民收入,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完善家电下乡和以旧换**策等。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优先安排续建、收尾项目,控制新上项目。支持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增加就业。

(二)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推动农村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等。

(三)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抓住机遇,积极争取中央、省、州的项目支持;二是确保城乡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及时落实到位,培育一批能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实体。支持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对优质特色农产品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促进农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四是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支持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从而增强财政收入的增长基础。

(四)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降低行政成本,确保民生等重点支出的需要

在预算执行中要保证年初预算安排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生态市建设、八大扶贫、社会治安、WW等民生项目的落实到位。为保证重点支出的需要,一是年初部门预算的日常公用经费继续在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压缩5%;二是对部份项目经费因工作业务新增和范围扩大给予适当增加外,尽力压缩行政事业性项目支出,减少行政成本;三是继续加强项目投资评审工作,资金的安排要按确定的项目及工程进度供给资金,避免财政资金的闲置和浪费,杜绝虚报冒领,套取财政预算的支出;四是压缩行政机关办公楼修建和行政用车购置支出。

(五)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对项目支出实行项目库管理,强化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内容,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进一步增强地方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国资公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市国资公司要认真履行代理政府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通过投融资平台,争取金融资金,减轻财政支出压力,帮助企业发展,弥补政府重点工程投入的资金不足,促进全市经济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六)强化财政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进一步切实履行财政的监督检查职责,突出监管重点,做到事前审核把关、事中动态监控、事后重点检查,严肃查处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的违法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七)深化财政改革,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财政干部工作能力,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是要继续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投资评审等各项财政改革,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和运行水平;

二是要加强对财政性结余资金的管理;

三是要抓好政府财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大平台),将全部财政资金、全部预算单位纳入系统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信息完整、真实可靠。

总之,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将进一步全面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履行财政职能,切实提高财政效能,为**经济社会二次跨越,建设“繁荣开放文明秀美”的现代田园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你对文体和旅游局有什么看法?

这两天,旅游圈已经被一件大事刷屏,就是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的合并。

3月13日上午,万众瞩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方案,改革后国家旅游局将和文化部合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原来的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将不再保留。

一石激起千层浪。继体育旅游、全域旅游等热词之后,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的提出,文化旅游一词的热度势必会持续很久。

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必要性

文化和旅游本来就不分家,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体验、文化认知与文化分享的重要形式。与此同时,文化又需要通过旅游来创新、传承与传播。

根据国家旅游局之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旅游文化产业已经成了我国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支柱产业。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7亿人次,同比增长3.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增长15.1%。初步测算,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

国务委员王勇在对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作说明时表示,文化和旅游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研究拟定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措施,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实施文化资源普查、挖掘和保护工作,维护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

这些表明,国家已经意识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文化和旅游部一旦组建成立,有望实现现有资源的最佳配置与有效管理,为旅游产业注入全新的丰厚文化底蕴,为文化事业的发展传承塑造鲜活的产业形态。

文旅融合的成功案例

其实,在文化和旅游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前,“文旅”一次已经被广泛提及,甚至形成了相关产业。

以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和八百流沙极限赛著称的行知探索,很早就已经意识到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趋势。从2006年首届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开始,到今年已经是第13届。比赛路段设在甘肃和新疆交界的莫贺延碛戈壁——史称“八百里流沙”,一千三百多年前,玄奘法师在这里经历了追杀、背弃、迷路、彷徨、生死……最终立下铮铮誓言:“宁可就西而死,岂能归东而生”、“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尽管五天四夜滴水未进几将殒绝,但依然心无所惧一往无前,最终实现了从坚持到超越的伟大升华。行知探索以此典故,深挖其文化内涵,结合敦煌市“大敦煌文化景观大道”政策,与当地政府联手打造了这个经典的文旅产业项目,效益可观。

文化体育旅游局是什么单位

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是行政单位。

该单位的职责如下:

1、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文化体育艺术、广播电视、文物和旅游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拟订文化、体育、旅游业的行业发展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2、负责文化体育艺术、广播电视、文物和旅游的行业管理;协调指导文化产业发展。

3、承担对全市重大文化活动以及从事文化经营项目和演艺活动的机构的监管责任;依照权限承担对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公共视听载体播放的视听节目以及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机构的监管责任。

4、承担文物管理、文物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

5、负责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组织指导监督体育竞赛工作。

6、承担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的监管责任,组织指导旅游宣传推广工作,负责旅游安全综合协调工作。

7、监督检查、指导协调文化、体育、旅游市场的行政执法工作。

8、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旅游行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9、承办市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文化和旅游局结合本职工作如何开展国家安全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文化局?

一、深入学习《国家安全法》,理解其内涵,切实掌握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界定范围;二、结合自身工作,增强保密意识;三、以《国家安全法》为武器,运用法律武器同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以及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进行有力的斗争。

  • 评论列表:
  •  痛言只酷
     发布于 2022-06-20 02:09:27  回复该评论
  • 持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从而增强财政收入的增长基础。(四)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降低行政成本,确保民生等重点支出的需要在预算执行中要保证年初预算安排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生态市建设、八大扶贫、社会治安、WW等民生项目的落实到位。为保证重点
  •  辙弃野梦
     发布于 2022-06-20 08:47:30  回复该评论
  • 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等。(三)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抓住机遇,积极争取中央、省、州的项目支持;二是确保城乡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加快工业园
  •  绿邪辞取
     发布于 2022-06-20 06:29:29  回复该评论
  • 事后重点检查,严肃查处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的违法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七)深化财政改革,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财政干部工作能力,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是要继续完善部门预算、
  •  可难叙詓
     发布于 2022-06-20 13:37:00  回复该评论
  • 认知与文化分享的重要形式。与此同时,文化又需要通过旅游来创新、传承与传播。根据国家旅游局之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旅游文化产业已经成了我国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支柱产业。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