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汕尾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通知(汕尾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中心)

本文导读目录:

临海广电数字电视服务电话?

今天上午

台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

台州市2022年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工商业联合会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起来看具体内容

点击以下链接

获取相关信息

台州

发布会上

相关部门就市民关注的问题

进行解答

当前疫情形势国外高发,国内多点散发,学校正面临学期结束、假期开始和春节人员流动高峰期的关键节点,教育部门对学校和学生在假期疫情防控这块分别有什么具体要求?

目前,我市各大中小学正陆续开启寒假模式,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学校、学生假期疫情防范安全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元旦春节和寒假师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发布致全市中小学生家长一封信及各类防控工作提醒,对全市100多万师生提出明确要求:

一是严格做好放假工作安排。要求学校根据疫情形势和属地政策,统筹学校、师生分布等多种因素,妥善做好学校放假安排。对离校师生要根据“一地一策”“一校一策”“提早、错时、错峰”的原则,分批有序组织放假离校,并“一人一档”制定离校师生信息台账。

二是严格落实假期出行要求。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坚持“非必要不离台州”,严格限制师生员工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倡导外地师生员工留台过春节。师生如确需跨市域外出的,要向所在学校、单位履行审批报备手续,且不得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全域封闭管控地区和有本土病例的设区市。

高校师生居住地所在县(市、区)有中、高风险地区或家中有居家健康观察人员的,应暂缓返程;其他居住地师生回家后,原则上不离开所在市,学校要全面掌握师生员工的外出轨迹信息。

三是全面增强安全防护意识。严格遵照“少出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的防疫要求。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养成每日运动和早睡早起的习惯,关注节日饮食健康,假期暂不参加托管和校外培训活动,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寒假。

四是从严加强假期校园管控。全面细致落实“人”“物”和环境同查、同防和多病共防等校园疫情防控举措。加强假期校园封闭管理,无关人员和车辆不得进校。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严格控制聚集性会议等活动。强化留校师生服务保障。科学合理安排假期留校师生的管理服务,确保给留校师生过一个温馨祥和的春节。加强假期应急值守,落实24小时值班,配齐配强校园应急值守力量。

五是提前谋划春季开学工作。全市各学校要按照“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原则,科学制定开学方案,明确返校条件与开学要求,认真做好教室、食堂、宿舍、卫生间等重点场所清洁和通风换气,清理校园垃圾和卫生死角,对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预防性消毒。要求师生在开学前连续14天记录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并如实上报学校,配合属地政府落实重点地区返校师生健康管理。同时,要落实开学防控保障,加强物资储备,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春季开学安全顺利。

今年春运形势怎么样?台州将采取哪些措施?

今年春运客流量总体平稳,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一是疫情防控形势愈加严峻。春运期间特别是春节前后,人员、车辆流动性显著增加,总体疫情防控压力大。

二是极端天气发生概率较高。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运期间,我市气温变化幅度大,出现寒潮或强寒潮等极端冷事件的概率较高,影响道路通行。

三是铁路客运量显著上升。去年我市相继开通了金台铁路、杭台高铁,进一步释放了市民铁路出行需求,铁路客运量显著上升。从春运前6天统计,铁路客运量增长83%。

四是高速公路保畅通压力较大。群众春节出游预计会以周边游及近郊游为主,高速路网车流量将保持较高水平,局部路段疏堵保畅任务繁重。

为保障春运期间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平稳有序出行,台州将精准施策、统筹协调,提高人民群众出行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是聚焦重点人群,有序组织运输。积极引导务工人员错峰返乡返岗,对于务工人员、高校学生等重点群体,有集中运输需求且具备条件的提供“点对点”运输服务。

二是强化疫情防控,确保平安有序。强化交通场站防控,聚焦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站点,收费站、服务区等交通场所,严格落实好测温、亮码、戴口罩、日常清洁、通风消毒、保持“一米线”距离、减少人员集聚、发热人员移交处置等防疫规定;强化公交客运管理,聚焦道路客运、城市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等客运领域,企业和司乘人员要严格落实运输工具及个人防疫措施。强化运输线路调整,根据高、中、低风险地区形势变化,将及时调整长途客运班线和实载要求,到中高风险地区的班线将临时停运。

三是实时监测管控,提升服务保障。加强客流高峰时段、重点路段的路网运行监测,强化对重要通道、重要节点通行管控,强化高速公路收费车道运行监测和维护,为司乘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运输需求。

春节期间,A级旅游景区、剧院、网吧、娱乐场所、公共图书馆等文旅场所将采取哪些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A级旅游景区疫情防控要求。A级旅游景区开放管理按照“限量、预约、错峰”总体要求,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落实实名制门票预约制度,确保游客信息可查询可追踪。严格落实游客入园扫码登记、测体温、规范佩戴口罩等要求。各类室内场所、物品和环境加强消毒,做好公共卫生,强化饮水、食品和环境卫生工作。配足防疫物资,提供足量免洗消毒液供游客使用。对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项目和场所,安排专门人员加强管理,严防拥堵和瞬时聚集。完善应急预案,妥善处置异常情况。

二是严格落实室内场所疫情防控要求。各地娱乐场所、网吧、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接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的50%。强化卫生管理,加强通风消毒,合理安排对公共区域的消毒频次,公共区域提供足量的免洗消毒液,并储备数量充足的口罩、消毒液等物资。对进入场所人员严格落实扫码、测体温等防控措施。尽量减少在密闭场所举办聚集性活动。

三是严格做好员工健康监测管理。各类公共文化单位、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加强对员工日常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加快推进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定期组织导游等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及时掌握员工状态、出行轨迹等情况,确保员工健康上岗。加强疫情防控培训,让员工熟练掌握疫情防控制度和防控措施指南要求,提升员工疫情防控工作意识和能力。

四是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各地要加强监督检查,指导督促各类公共文化单位、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强化细化防控工作、落实落地防控措施。对于麻痹大意、消极应付现象及时警示、坚决纠正,做到立行立改。

五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各类公共文化单位、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通过设置提示牌、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品等方式,引导游客增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坚持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做好垃圾分类处理,拒绝滥食野味,落实“光盘行动”,自觉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坚持勤俭文明过节,倡导良好社会风尚。

台州市工商联是台州各商会联系和管理的单位,对市外台州商人返乡过年有什么意见建议?

当前,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加上春节临近,人员流动频繁,外防输入压力明显加大。全市工商联管理指导的直属商会有18家,联系指导的市外、境外台州商会有100多家。人员分布点多、面广、线长,遍布全球。将积极响应党中央、省、市疫情防控相关政策,提前通过各商会向所有市内外商人提出3点倡议:

1、积极提倡就地过年。倡导非必要,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设区市,不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回(返)台州。确需返乡,要提前向所在村(社区)或工作单位报备。

2、积极加强健康管理。保持社交距离,倡导各商会春节期间不搞传统的年会、吃年夜饭等大型聚集性活动,亲友聚会聚餐倡导控制在10人以下。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尽量采用自驾车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尽量避免触碰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在候车、候机厅服务区等,尽量少停留。时刻关注个人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村(社区)和单位并及时就医。

3、积极查清防疫政策。提前咨询目的地防疫政策,避免无法提供核酸检测证明或被隔离等,避免由此带来的不必要麻烦。

各县(市、区)、台州湾新区

疫情防控指挥部

24小时咨询电话

县(市、区)

电话

椒江区

0576-88896345

黄岩区

0576-84015966

路桥区

0576-82918906

临海市

0576-85188300

温岭市

0576-86301187

玉环市

0576-87221625

天台县

0576-83881049

仙居县

0576-89389838

三门县

0576-83380123

台州湾新区

0576-88909200

路桥区24小时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名单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

路桥区桐屿街道桐杨路东1号

0576-89218838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

路桥区路桥街道下里桥西路1号

0576-82136058

台州市路桥区中医院

路桥区路南街道迎宾大道88号

0576-89052519

台州市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

路桥区金清镇工业路500号

15157672120

台州市路桥区第三人民医院

路桥区横街镇环镇西路1号

0576-82137031

台州博爱医院

路桥区路桥街道商海南街609号

0576-82779778

路桥区各镇(街道)联系电话

路桥街道:0576-82902999/82444794

路南街道:0576-82435333/82435441

路北街道:0576-89217371/82527048

螺洋街道:0576-82350758

桐屿街道:0576-82335515/89203850

峰江街道:0576-82688186/82688122

新桥镇:0576-82660071/82660000

横街镇:0576-82658787/15858655012

蓬街镇:0576-82720303/82723631

金清镇:0576-82881003/82877765

END

来源:台州发布、路桥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

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编辑:金珍娇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全国景区什么时候开放

2020全国景区什么时候开放 旅游准备工作

受疫情影响,国内景区基本上是全部关闭,旅游行业暂停了很长时间,大家很想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景区才可以开放呢?目前其实没有相对准确的时间,疫情好转基本上就会陆续开放了。

2020全国景区什么时候开放

景区会慢慢开放,但是具体时间还没有确定。

在各行各业纷纷复工复产的大趋势下,旅游业复工也指日可待。2月17日,四川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支持文旅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有序复工复产的十条措施》,明确提出文旅企业可在落实防控措施、加强卫生管理、确保员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合规、有序实现复工复产。同时,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浙江、山东等地也都发布了相关新政,推动A级旅游景区复工复产。在业内看来,随着各地陆续释放积极信号,旅游市场重开在即。接下来,在一些疫情有所好转的地方,文旅行业逐步回温可期。

四川省在支持文旅企业复工复产的措施中指出,省内各地还要制定文旅重大项目开工复工时间表,而旅游景区、休闲娱乐、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也将适时有序开放。

除了四川,其他省份也陆续发布了旅游景区复工复产新政。2月14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就发布了《浙江编制发布新冠肺炎防控旅游景区有序开放工作指南60条》,其中对景区的疫情防控和有序开放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随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也发布通知,要求有序推动A级旅游景区复工复产。此外,疫情得到控制后,A级旅游景区恢复运营应按程序报相关部门批准,并报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备案方可恢复运营。

不仅在旅游景区,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还下发通知提出,当地所有宾馆酒店、社会旅馆(含民宿)均可正常营业,恢复营业的同时要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北京商报记者还从携程了解到,由于本周不少大城市迎来“全面复工”,住宿业也迎来首批商旅客户。

今年春节期间,受到疫情的影响,我国全面暂停境内、境外团队游等相关业务,与此同时,国内景区也纷纷暂停营业,旅游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甚至部分企业开始担心复工遥遥无期会对经营产生较大压力。佛山市维多利亚酒店创始人郑沛林甚至表示,疫情发生后,公司业务近乎归“零”,现在整个公司每天损失15万元左右。另据一组被广泛引用的数据显示,仅春节期间中国旅游业停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在5000亿元左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兴斌认为,从目前各省出台的文旅企业支持性政策来看,是在帮助文旅企业树立信心,不过疫情还没有结束,当前各企业最重要的任务依然是防控疫情。根据非典疫情过后旅游市场恢复情况来看,在7月就开始陆续恢复,不过目前尚不清楚疫情还会持续多久,因此旅游市场恢复仍然需要时日。

旅游准备工作

一、不要带太多行李

太多行李

每一次旅行是不是感觉到自己像搬了一次家?感觉旅途中很多东西都需要,但是行李箱根本装不下。

建议:

可以带一些百搭的衣服,化妆品则可以带旅行装,不必要的设备包括电脑、书本、纸质笔记本等,可以不用携带。尽可能让自己的行李箱轻一点,再轻一点。

二、不要遗忘证件

参考上面给出来的旅游物品必备清单。证件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不能忘!

建议:

除了要带上原件,最好再随身携带一份扫描件。并且随时检查证件。可以准备一个护照包装各种卡哦~

三、不要忘记防晒

防晒物品

可以不打遮阳伞,但是要擦防晒霜哦!五一小长假三天,紫外线和气温都偏高。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晒工作,不然辛辛苦苦保养一个冬天的美白肌肤就这么被晒黑了。是不是很可惜?

紫外线会使皮肤发红,起皮,甚至微肿,无论男女,做好防晒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点上,男生是最容易忽视的。注意多喝水,选择阴凉处玩耍。带上一些藿香正气水,解暑!

三亚发布稳定经济20条,鼓励旅馆用地转复合业态开发

近日,三亚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三亚市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20条政策支持服务业相关领域的发展政策,包括减免3个月租金,核酸检测给予不低于50%的补贴支持,给予旅行社办公租金补贴,给予民营和小微企业全额担保费补贴和部分利息补贴等。

重点如下:

一、加大企业纾困扶持力度

二、强化金融支持

三、培优培强重点企业

四、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公示原文如下:

三亚市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增长,在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发改财金〔2022〕27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发改产业〔2022〕273号)等助企惠企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

一、加大企业纾困扶持力度

(一)减免房屋租金。2022年对承租国有房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3个月租金,新冠肺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区级行政区域内的延长至6个月。鼓励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疫情带来的损失。对减免租金的房屋业主,2022年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按规定给予减免。因减免租金影响国有企事业单位业绩的,在考核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认可。(市国资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各区政府、育才生态区管委会、各园区管理机构、市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给予防疫工作补贴。2022年对零售、餐饮、住宿企业员工定期核酸检测给予不低于50%的补贴支持,对零售、餐饮企业和经营性文化旅游和娱乐场所防疫、消杀支出给予补贴支持。(市卫生健康委、各区政府、育才生态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帮助旅行社渡过难关。2022年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暂退比例最高提至100%。加快推进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工作,对旅行社质保金保险实施财政补贴50%,进一步降低旅行社企业资金压力。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符合规定举办的工会活动、会展活动等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等交由旅行社承接,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细化要求,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合理确定预付款比例,并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旅行社支付资金。2022年给予旅行社50元/月/平米的办公租金补贴,根据旅行社的规模给予每家不超过10万元的运营经费支持。(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牵头,三亚银保监分局配合)

(四)支持会展企业稳定经营。2022年对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导致已获批的会展活动延期或取消的,如举办单位已支付活动场地费用,协调场地方全额退回;鼓励会展企业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线上培训,按照企业实际支付培训费用的100%进行全额补贴,单个企业每季度培训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5000元。(市商务局负责)

(五)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2022年对符合条件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按照一定比例返还失业保险费,对中小微企业返还的比例最高提至90%。(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六)减轻小微企业负担。2022年对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小微企业,全额返还工会经费。(市总工会负责)

(七)加强服务业企业信用修复。对存在失信行为并按规定申请信用修复的中小微服务业企业,申请材料齐全的,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市级层面5个工作日内完成复审,帮助企业重塑信用,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信用修复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市场监管局配合)

二、强化金融支持

(八)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依法依约及时履行代偿责任,积极帮助受疫情影响的民营和小微企业续保续贷。2022年继续推进三亚市政银保合作试点,对于三亚市政银保项目下发放的担保贷款,担保机构除了担保费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由三亚市政银保项目专项给予民营和小微企业全额担保费补贴和部分利息补贴,担保费补贴由市金融发展局直接拨付担保机构。(市金融发展局负责)

(九)畅通融资渠道。建立旅游、住宿、零售、餐饮、运输等行业及其他困难行业融资名单推送机制,将应急保供、重点培育、便民生活圈建设等企业纳入名单,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定价机制,适当降低贷款利率,给予更多信贷支持,对于名单内的企业,给予贴息扶持。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住宿、零售、餐饮、运输等企业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进行融资。积极扩大普惠型小微贷款规模占比。(市金融发展局牵头,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人行三亚市中心支行、三亚银保监分局配合)

(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扶持力度。对向本市企业新增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绿色信贷贷款的银行机构,按三类贷款当年新增余额给予奖励。对向设立在市辖区内、且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无贷款记录的法人机构发放首笔贷款的银行机构,按年度发放首笔贷款总额给予补助,每家银行机构每年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向我市企业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的银行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按当年新增贷款发放额给予奖励。对扩大承接农业保险的保险机构,按涉农保险保费金额对保险公司进行风险补偿奖励,对单个机构最高奖励不超过200万元/年。(市金融发展局负责)

(十一)成立创业担保基金。为“重点人群”创业申请贷款提供担保,贷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按时足额归还贷款的,经办银行应当积极催收;对逾期3个月以上、贷款额度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贷款,由创业担保基金在1个月内全额代偿;贷款额度超过10万元的贷款,由创业担保基金代偿80%。根据创业担保贷款的发放量给予机构奖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三、培优培强重点企业

(十二)培强农业企业。对新认定为国家、省级、市级农业和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按50%给予农林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负责)

(十四)激励企业加快升规纳统。对首次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联网直报平台(非转专业)的“四上”企业(不含工业企业、房地产业企业和带项目入库纳统的非房地产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工业企业在省级奖励的基础上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负责)

(十五)支持工业企业扩产增效。对2022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不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超5%(含)、不足20%的,产值每增加1000万元奖励8万元;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超20%(含)的,产值每增加1000万元奖励10万元,单个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200万元。(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负责)

四、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十六)全力提振消费需求。对2022年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达2亿元及以上、住宿企业商品零售额达5000万元及以上,且同比增幅达当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目标的,超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目标的增量部分,按1%予以奖励。对2022年餐饮企业商品零售额达500万元及以上,且同比增幅达当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目标的,超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目标的增量部分,按3%予以奖励。单个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200万元。(市商务局负责)

(十七)持续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对2022年在我市举办的汽车消费类展会,展览规模超过5000平方米(含)且订车成交量在800台及以上的,给予展览场地租金全额奖励,每次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50万元。(市商务局负责)

(十八)推动企业扩大投资。对列入三亚市2022年重点推进项目投资计划,且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社会投资项目,按照年度投入建安工程费(不包含土地款、设备购置及其他费用)的千分之一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十九)鼓励旅馆用地复合多业态开发建设。借鉴国内外知名酒店“一站式”娱乐休闲及综合度假旅游的经验,在不改变用地容积率、建筑高度等规划指标的前提下,鼓励我市单一的存量未开发旅馆用地向复合型用地转型。2022年经行业主管部门评估审查符合条件的,可混合布局零售商业用地(代码:090101)、餐饮用地(代码:090103)、娱乐用地(代码:090301);混合后总客房区和旅馆公共配套功能区计容建筑面积不得少于项目总计容建筑面积的65%,整体策划、统一管理,且应达到四星级客房标准。因用地转型涉及规划修改、土地出让金差价、重新签订合同等由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相关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加大外贸企业的奖励力度。对2022年进出口货值在1000万元(含)—1亿元(人民币,下同)的企业,给予4000元奖励;同时,以1000万元为基数,进出口货值较1000万元每增加1000万元再奖励4000元。对2022年进出口货值在1亿元(含)—10亿元的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同时,以1亿元为基数,进出口货值较1亿元每增加1亿元再奖励5万元。对2022年进出口货值达到10亿元(含)以上的企业,给予60万元奖励,同时,以10亿元为基数,进出口货值较10亿元每增加10亿元再奖励60万元。单个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200万元。(市商务局负责)

文旅部:跨省游可有条件恢复 出入境旅游暂不恢复

昨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经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中、高风险地区不得开展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出入境旅游业务暂不恢复。

通知强调,旅游景区要继续贯彻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旅游景区室内场所。各地景区要在重要游览点、观景平台、交通接驳点、狭窄通道、购票餐饮等容易形成游客拥堵的区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疏导,指导游客做好安全防护。

通知提到,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推广“分餐制”“公筷制”等健康旅游新方式。同时,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引导游客讲究卫生、拒绝野味、理性消费,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

通知进一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创新发展理念,支持旅行社综合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扩大复工复业。旅行社要严格落实各地防控要求,根据自身运营能力和供应商、合作商接待能力,提前发布组团人数等产品防疫要求,从严控制团队人数,提倡小规模旅游团队。要合理安排团队旅游线路、规模和出游时间,分时段、分批次、分区域开展旅游活动,避免游客聚集。

7月份以来,我国南方连日暴雨,汛情严峻。通知明确,各地要始终绷紧汛期旅游安全这根弦,进一步压实责任,根据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安排,加强对索道、缆车、大型游乐设施等设备的安全检查,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坚决停止运营或使用;加大水上旅游项目检查指导,督促企业及时关注雨情预报和水情变化,密切关注汛情预报,避免组织旅游团到汛情严重的区域旅游;正在行程中的旅游团一旦遭遇突发汛情,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必要时暂停旅游经营活动。

以下为政策原文: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结合当前疫情防控总体形势,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事项

(一)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经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中、高风险地区不得开展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出入境旅游业务暂不恢复。

(二)调整旅游景区限量措施。旅游景区要继续贯彻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旅游景区室内场所。

二、工作要求

(一)强化疫情防控管理。各地要坚持把疫情防控摆在首位,统筹做好旅游安全等各项工作。要按照“谁组织、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压实旅游企业主体责任,指导旅游企业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疫情防控和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要督促旅行社控制团队规模,做好行程管理,将防控措施贯穿游客招徕、组织、接待各环节。在线旅游企业参照执行《旅行社有序恢复经营疫情防控措施指南》。

(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各地要创新发展理念,支持旅游企业综合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扩大复工复业,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提升服务质量。行业组织要倡导诚信经营,强化行业自律,加强自我监督。旅游企业要落实质量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和服务规范,不断增强游客满意度。

(三)加强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各地旅游景区要按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加强清洁消毒和垃圾分类处理。要在重要游览点、观景平台、交通接驳点、狭窄通道、购票餐饮等容易形成游客拥堵的区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疏导,指导游客做好安全防护。

(四)树立文明旅游新风尚。各地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游客遵守旅游活动中的疫情防护要求、安全警示和文明旅游规定;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推广“分餐制”“公筷制”等健康旅游新方式;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引导游客讲究卫生、拒绝野味、理性消费,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

(五)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各地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与当地卫生健康部门之间的联动,强化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主管部门之间的协作,提升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按照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隐患排查、风险评估等工作,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并有效处置。发生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并暂停有关经营活动。

(六)做好汛期旅游安全工作。各地要始终绷紧汛期旅游安全这根弦,进一步压实责任,根据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安排,加强对索道、缆车、大型游乐设施等设备的安全检查,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坚决停止运营或使用;加大水上旅游项目检查指导,督促企业及时关注雨情预报和水情变化,密切关注汛情预报,避免组织旅游团到汛情严重的区域旅游;正在行程中的旅游团一旦遭遇突发汛情,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必要时暂停旅游经营活动。

特此通知。

文化局和文体局的区别?机构设置?

文化局:主管当地文化艺术事业,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艺术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研究制订当地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规章和管理办法,综合管理当地社会文化事业,图书馆事业,归口管理当地文化市场、文物事业、电影发行和放映、对外文化艺术交流。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新闻出版著作权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地方性新闻出版、著作权的管理规章和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承办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文体局即文化体育局: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文化艺术、体育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我市文化艺术、体育工作的发展规划。

(二)研究指导文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安排文化体育经费,负责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指导以文补文、以副补工作。

(三)综合管理全市文化艺术事业,研究、指导文化艺术创作与生产,扶植示范型、实验型文化艺术品种,指导全市剧团管理、剧种建设,监督全市文艺演出工作;管理全市重大文艺活动。

(四)综合管理和指导全市社会文化事业群众文化活动;指导、协调、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少年儿童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事业的发展。

(五)负责制定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有关制定和规划、指导、宣传等业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查处文物保护的重大问题和文物失盗、破坏、投机倒把等大案要案。

(六)综合管理全市文化市场、图书馆事业、电影发行放映等工作。

(七)管理全市书刊出版、图书发行、印刷复印、录音、录像以及文化理论研究。

(八)承办全市综合性运动会,协调管理有关部门的体育活动;培训输送体育人才。

(九)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 评论列表:
  •  蓝殇清淮
     发布于 2022-06-12 11:07:10  回复该评论
  • 好测温、亮码、戴口罩、日常清洁、通风消毒、保持“一米线”距离、减少人员集聚、发热人员移交处置等防疫规定;强化公交客运管理,聚焦道路客运、城市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等客运领域,企业和司乘人员要严格落实运输
  •  余安劣戏
     发布于 2022-06-12 16:30:58  回复该评论
  • :一是聚焦重点人群,有序组织运输。积极引导务工人员错峰返乡返岗,对于务工人员、高校学生等重点群体,有集中运输需求且具备条件的提供“点对点”运输服务。二是强化疫情防控,确保平安有序。强化交通场站防控,聚焦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站点,收费站、服务区等交通场所,严格落实好测温、亮码、戴口罩、日常清洁、通风
  •  晴枙橘寄
     发布于 2022-06-12 10:58:50  回复该评论
  • +酒店”业务。中、高风险地区不得开展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出入境旅游业务暂不恢复。(二)调整旅游景区限量措施。旅游景区要继续贯彻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在严
  •  只影怯慌
     发布于 2022-06-12 10:09:28  回复该评论
  • 60万元奖励,同时,以10亿元为基数,进出口货值较10亿元每增加10亿元再奖励60万元。单个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200万元。(市商务局负责)文旅部:跨省游可有条件恢复 出入境旅游暂不恢复昨日,文化和旅游部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