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陕西省体育投资计划(陕西体育项目)

本文导读目录:

陕西省体育场怎么样?

简介:陕西省体育场坐落在西安市南二环长安立交西北部,长安北路和朱雀大街之间,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投资2.5亿元人民币建设,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于1999年落成投入使用。 建筑物为椭圆型钢筋碱框架结构,场内建有符合国际田联比赛要求的塑胶跑道及标准草地足球场,为多功能用途综合场馆。看台分为A-H八个区域,可容纳观众50,100人。现为中国国家足球队的固定主场之一。 体育场配有国际展览中心、大型停车场地、商务写字楼、技术办公区及多功能健身区等设施。

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体集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政府直属国有大型企业,省政府授权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业务由省体育局管理,是省政府加快西部体育强省建设、推动陕西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经营主体和投融资平台,是陕西体育产业的旗舰性企业,也是推动陕西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柱企业。

法定代表人:蒙杰

成立时间:2011-05-23

注册资本:2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1000010043583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72号(软件园)院内的祥泰大厦

陕西省体育场馆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体育场馆的管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保护和使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体育场馆是指用于体育比赛、训练、教学以及健身的体育运动场地、建筑物及其设施。第四条 县级以上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体育场馆的行政主管部门;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体育场馆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第五条 公共体育场馆,由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或其所属机构实施具体管理;单位自用和经营性的体育场馆由各单位自主管理,并接受当地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体育场馆发展规划,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建设、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对公共体育场馆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将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安排。第七条 城乡开发区和新建、改建、扩建居住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规划、建设公共体育场馆。

开发区、居住区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应当与开发区、居住区其它工程建设同步进行。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和体育事业经费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

鼓励省内外一切单位、组织和个人捐资在本省兴建体育场馆。第九条 体育场馆建设实行谁投资、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

鼓励单位、组织和个人采取独资、合伙、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设、经营体育场馆。

鼓励外商、港澳台商投资兴建、经营体育场馆。第十条 新建的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建设体育场馆;原有学校体育场馆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应逐步达到规定标准;城镇学校密集地区学校体育场馆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可以建立共用体育场馆。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应当将自用体育场馆建设纳入本单位总体发展规划。

学校和其它单位新建、改建、扩建体育场馆,其设计方案应当征求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并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一个月内报当地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第十一条 公共体育场馆应当向社会开放,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一定时间的免费服务。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实行优惠,并提供方便。第十二条 公共体育场馆可以开展适合本场馆特点的体育性经营活动,实行有偿服务或部分有偿服务。公共体育场馆开展经营活动的收入,应当用作公共体育场馆养护经费的补充。

单位自用的体育场馆在保证本单位的体育训练、竞赛和职工群众性体育活动基础上,有条件的可以有偿向社会开放。

其它经营性体育场馆的管理、收费和服务应当遵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第十三条 体育场馆的管理机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体育场馆管理制度,定期对体育场馆进行维修、养护,保证体育场馆的正常、安全使用。

使用体育场馆的组织和个人应当爱护体育场馆及设施,遵守体育场馆的管理规定。第十四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公共体育场馆,不得擅自改变公共体育场馆的用途。

城乡建设确需征用公共体育场馆或改变公共体育场馆用途的,建设单位应当征得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同意,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先建后占原则,以不低于原有规模和标准建造偿还。第十五条 临时使用公共体育场馆从事非体育活动的,须经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在使用期间不得擅自改建和损坏体育场馆;造成损坏的,应予修复或者补偿。第十六条 城乡建设确需征用学校体育场馆的,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先建后占和有利于教学、训练的原则以不低于原有规模和标准建造偿还。第十七条 对在体育场馆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或者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表彰、奖励。第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依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未向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的,由县级以上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

(二)临时使用公共体育场馆,不按期归还的,由县级以上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归还和补交体育场馆使用费,并可处以使用费的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三)侵占、破坏公共体育场馆的,由县级以上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体育场馆损坏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司法机关依法予以追究;

(四)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公共体育场馆使用性质的,由县级以上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两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损失的,应予赔偿;

(五)公共体育场馆管理单位及其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对体育场馆进行维修、养护,致使体育场馆受到严重损坏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给使用人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馆或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学校体育场馆用途的,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陕西省体育局课题级别

省体育局课题级别属于市厅级课题。

国家级课题:国家级课题是指课题主办方为国家级单位的课题项目。国家级课题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重点、重大、杰青)、973、863、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省部级课题:省部级为省级政府指定的科研行政单位代表政府发布立项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国家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国家司法部科研项目、国家文化部科研项目。

市厅级课题:市厅级为国家政府指定的科研行政单位代表政府发布立项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省教育厅项目,以及其他(省)厅(科技厅除外)立项的科研项目。校级课题:校级课题是以本校为研究主题,以本校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课题。主要包括:教师从工作面临的问题中去发掘课题,从如何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发掘课题,从对某一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而形成的课题,从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去发掘课题。

《行政区划管理条例》第四条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行政区划的具体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全国行政区划相关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行政区划的具体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行政区划相关的管理工作。

陕西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按照“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发以石油产业为支柱的主导产业,彻底改变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结构。尤其是近年来实施的“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三大发展战略,带动全市总体经济在“十五”时期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为延安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0年来,全市改革开放逐步向纵深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商品日益丰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民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变化明显。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从经济总量看: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全市的经济总量(GDP)只有3.44亿元,在全省十市中仅高于铜川市位居第9位;2000年全市的经济总量(GDP)突破100亿元,达到130.63亿元,在全省十市中位居第6位;2007年超越500亿元,达到594.03亿元,在全省十市中位居第4位,比1978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59亿元,比1978年增长3.2倍,年均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79.93亿元,比1978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13.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2.51亿元,比1978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7%。人均生产总值1978年只有238元,比全省低53元;2007年达到27921元,比全省高出13571元,在全省十地市中位居第一位。1978年全市日均创造GDP仅为94万元,2007年日均达到16275万元,是1978年的173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3417元,人均财力连续五年在全省十地市中位居第一。从分时期看:生产总值1978年-1990年年平均增长9.1%;1990年-2000年年平均增长10.1%;2000年-2007年年平均增长15.2%,呈现出逐期走高的态势。

经济结构变化显著。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于干旱半干旱性气候,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基本上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全市的总体经济结构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50%以上。改革开放30年来,延安市在农村积极推行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积极推行企业改制,全市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比重迅速提升,并于1991年首次超过农业,工业化城市的特征明显显现。2000年以来,延安市坚持“两带动,一支撑”的经济发展战略,全市总体经济实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工业特别是石油工业对全市总体经济和财政的支撑、主导、带动作用迅速增强,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75%以上,其中石油工业就占70%以上,产业结构明显改善,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52.6%:27.4%:20.0%调整为2007年7.0%:80.8%:12.2%。

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市通过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富民政策,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以苹果、草蓄、棚栽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达70.41亿元,比1978年增长6.2倍,年均增长7.1%,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主要农产品显著增加。30年来,全市粮食产量先后跨越50万吨、60万吨、70万吨、80万吨几个台阶,1998年产量97.7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近年来,由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粮食产量一直稳定在70万吨左右。2007年粮食产量76.07万吨,比1978年增长92.2%,年均增长2.3%;由于果业“大改形、强拉支、巧施肥、无公害”四大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市苹果的产量、质量、优果率和效益大幅提升。2007年苹果产量达到138.09万吨,比1978年增长1.58倍,年均增长19.1%;以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2007年末全市拥有蔬菜大棚7.77万座,蔬菜产量达到55.15万吨。品种结构继续优化,蔬菜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油料产量稳步增长,2007年产量达到1.67万吨,比1978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5.8%;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引进优良畜草品种,推广扩大示范面积,草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07年末全市人工种草保留面积390万亩,其中舍施存栏牛20万头,羊子67万只,生猪58万头,家禽33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6.51万吨,比1980年增长6.1倍,年均增长7.5%,奶类产量达到6290吨,比1980年增长24.6倍,年均增长12.8%,禽蛋产量达到1.84万吨,比1980年增长10.97倍,年均增长9.6%。同时形成了以延川的红枣、黄龙的核桃等区域性主导产业。30年的改革开放给全市的农业、农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给农民带来了很多的实惠,大大提高了延安市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

三、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规模和效益迅速提高。改革开放30年以来,延安市从实际出发,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延安经济发展的路子,确立了“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发展指导思想,以石油、电力、煤炭、卷烟四大主导产业为依托的工业经济格局逐步形成。特别是1989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加上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工业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善,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紧抓住国内外能源市场持续走好的重大机遇,全力加强石油产能建设,以石油为主的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石油工业支撑经济增长的骨干作用明显显现。截止2007年底,全市拥有年末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69个,全年完成产值(含长庆)892.58亿元,较1978年1.31亿元增加了891.27亿元。其中:石油工业完成产值819.8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91.85%,而1978年所占比重仅为7.6%,到1990年所占比重上升为53.3%,2000年上升为89.8%。全年实现增加值463.84亿元,其中石油工业实现增加值428.02亿元,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2.3%,占到总体经济的72.1%。四大主导产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1978年全市生产原油(不含长庆油田)只有3.6万吨,1992年突破100万吨大关,达到101.35万吨,2007年达到887.53万吨,较1978年增长245.5倍,年均增长20.9%;原油加工量1980年仅为7.87万吨,1995年突破100万吨大关,达到118.95万吨,2007年达到934.6万吨,较1980年增长117.8倍,年均增长19.4%;煤炭1034.83万吨,较1978年增长7.8倍,年均增长7.8%;卷烟31.5万箱,较1978年增长14.3倍,年均增长9.9%;发电量2.94亿千瓦时,较1978年增长1.97倍,年均增长3.8%。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2007年全市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33亿元(含跨市区项目完成投资),较1978年增长509倍,年均增长24.0%。从三次产业看,全市城镇投资用于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1.96亿元、190.91亿元和72.85亿元,分别较1978年增长18倍、1900倍和437倍。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完成投资190.68亿元,较1978年增长1481.7倍,年均增长28.6%,其中:石油开采加工业完成投资166.21亿元。在第三产业投资中,交通运输、邮电及仓储业完成投资21.81亿元,较1978年增长3160倍,年均增长32.0%。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从1978年---2007年,全市全社会累计完成投资1275.88亿元。相继完成了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了黄延、安靖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新建了城市桥梁,拓宽了市区街道。集商业、住宿和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丽融大厦、旅游大厦等相继建成。建成了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3.01平方米。二室一厅、三室一厅、小高层、复式住宅、别墅,处处折射出居民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同时用于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产业、公共设施的投资成倍增长,建成了一大批骨干建设项目。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伴随着红色旅游的升温,辐射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1、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199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大投资用于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了全市的生产、生活和投资环境。2007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9933公里,相当于1978年3.98倍,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的良好局面。拥有各种车辆12.13万辆,相当于1978年的15.5倍,其中:小型汽车4.5万辆,相当于1978年的178倍。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779万人次,较1978年增长7.0倍,旅客周转量15.52亿人/公里,较1978年增长101.8倍;公路货运量1507万吨,较1978年增长16.3倍,货物周转量14.98亿吨/公里,较1978年增长14.6倍。西延铁路于1992年8月全线开通运营,神木--延安、榆林--安康、延安--上海、延安--北京铁路干线全线贯通。同时开通了延安―西安、延安―北京、延安―上海的航线,成为延安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活跃了城乡市场,带动了全市十三个县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延安人民的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2、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拥有邮电局所206个,是1978年的1.3倍,职工人数达2943人,是1978年的1.8倍。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04亿元,是1978年的549倍,年均增长24.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45.96万户,是1978年的98倍。其中:城市用户16.95万户,是1978年的77倍;农村用户18.22万户,是1978年132倍;小灵通用户10.79万户,是2002年的10倍;电话普及率为 21.5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50.96万户,1999年仅有2.6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5.3万户。

3、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带动全市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消费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市场商品琳琅满目,呈现出兴旺的景象。居民消费方式进一步转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私人汽车、体育用品类、旅游、与住房相关的消费高位增长,消费需求明显扩张,增长速度迅速提升。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04亿元,较1978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13.8%。从城乡看:城乡市场持续升温,差距逐步缩小。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6.28亿元,较1978年增长60.2倍,年均增长15.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3.76亿元,较1978年增长32.7倍,年均增长12.9%。从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增势强劲。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他行业零售额0.82亿元,增长19.1%,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0.89亿元,增长15.7%。批发和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消费水平,市场上名、优、特、新商品层出不穷,消费者地位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4、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游客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随着红色旅游的不断深入,全市来延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实现“双丰收”,对全市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7年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数650.12万人次,比2000年增长2.5倍,其中:海外旅游者达2.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01亿元,比2000年增长7.4倍,其中:实现外汇收入219.63万美元,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创历史新高。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市第三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12.7上升到2007年的48.3%,上升了35.6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3.2%上升到2007年的5.9%,上升了2.7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金融机构存贷款显著增加。改革开放30年来,财政收支快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维护了改革稳定发展的大局。1978年全市财政收入只有2509万元。2005年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到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175.4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69亿元,较1978年增长288.7倍,年均增长21.6%。2001年―2005年财政收支完成情况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延安市财政发展最好的时期,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支出总量不断增加,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01年至2005年在主导产业石油工业的强力拉动下,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269.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4亿元,年均递增高达42.9%和38.4%。2007年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01.07亿元,较1978年增长92.6倍,年均增长16.9%,其中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14亿元,1978年仅为1264万元;用于文化、教育、卫生支出25.6亿元,1978年仅为2060万元;用于农林水利事务支出14.27亿元,1978年仅为2766万元。

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2.05亿元,较1978年增长516.6倍,年均增长24.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00.22亿元,较1978年增长752.8倍,年均增长25.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9.82亿元,较1978年增长115.9倍,年均增长17.8%。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052.39亿元,较1978年增长682.4倍,年均增长25.2%;金融机构现金支出1086.72亿元,较1978年增长622.1倍,年均增长24.8%。有力地支持了延安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01元,较2000年增长92.8%,年均增长9.8%;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45元,较1978年增长52.7倍,年均增长14.7 %。2003年―2007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3140元,较1978年增长39.9倍,年均增长13.7 %。随着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储蓄迅速增加,人均储蓄由1978年的18元,增加到2007年的9411元,增长了522倍。

居民消费结构逐步优化,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人民用于食品、衣着、居住、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家庭设备及用品等方面支出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除了食品和居住人们必须的消费支出外,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比重提高迅速。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8713元,其中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为1286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763元,其中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为321元。伴随家庭收入增长提速,居民消费理念出现可喜变化,消费质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渐趋合理,吃饭注重营养,穿衣讲究个性,出行讲究方便快捷。足以证明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加,并逐渐向高档化发展。2007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彩电达122.5台,比2000年增长1.5倍;拥有冰箱87.5台,比2000年增长1.7倍;拥有普通电话85部,比2000年增长6.7倍;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移动电话188.75部。与此同时,家用电脑、轿车等高档消费品也逐渐进入全市城乡居民家庭,且拥有量不断上升。2007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电脑达36台。

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科技项目争取和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2007年全市共有科技活动的单位43个,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2318人。其中:科技系统从事科技活动的单位有17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57人;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单位有5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743人。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共征集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78项,其中:争取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批准立项的科技项目19项,共争取经费910万元,争取经费额较上年增长5.6倍,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争取经费234万元,省级项目17项,争取经费676万元。全年申请专利112件,比上年增加40件,增长55.6%,其中 2007年授权专利29件。实施各类科技研究与发展计划91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22项;市级66项。

2、教育事业改革稳步推进。30年来全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四制”改革稳步推进,“普九”任务全面完成。2007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数1804所,拥有教职工3.25万人,在校学生46.8万人。其中:职业技术学院1所,拥有教职工844人,在校学生5663人;中等专业学校2所,拥有教职工227人,在校学生2281人;普通中学173所,拥有教职工1.39万人,在校学生20.78万人;职业中学13所,拥有教职工818人,在校学生2.3万人;普通小学1614所,拥有教职工1.53万人,在校学生21.3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6%。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学生248人。幼儿园233所,在园幼儿达4.31万人。延安唯一的一所大学¬¬―延安大学,是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成立于1941年,其办学历史可上溯到1937年。经过60多年的办学历程,延安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文、理、工、管、医、教、经、法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教育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陕西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各类在校学生1.6万人,拥有教职工1438人。学校下设15个普通学院和一个独立学院47个本科专业和24个硕士点,拥有40多个研究机构。 政府用于教育事业的投入持续增加,2007年地方财政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达16.94亿元,较1978年增长81.2倍,年均增长16.4%。职业技术教育、民办教育已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亮点。

3、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快速发展。30年来,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从业人员661人;文化馆(站)171个,比1978年增加148个,从业人员421人,比1978年增加了291人;公共图书馆13个,从业人员168人,藏书48.35万册;剧场、电影院14个,从业人员169人。全市拥有综合档案馆14个,馆藏档案42.05万卷(件)。各级文化部门挖掘整理了一批具有浓郁黄土气息的民间文化艺术,安塞的腰鼓、陕北大秧歌、农民的剪纸、陕北民歌等享誉海内外。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拥有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150615座;电视覆盖率由1978年的7%上升到2007年的96.87%。多频道、高清晰的数字电视正在全市逐步推广;广播覆盖率由1978年的24%上升到2007年的94.71%。《延安日报》全年发行315期,共计3.2万份。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

4、医疗卫生事业有序发展。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截止2007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18个,较1978年增长16.1%;床位7190张,较1978年增长1.4倍;卫生技术人员8605人,较1978年增长1.6倍。农村村级卫生服务网进一步完善,村卫生室达到1217个,拥有乡村医生1179人,卫生员223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0人。6个县区实施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完成36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和县区传染病区(科)建设,市传染病医院主体建设完工。

5、体育设施得以改善,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近年来,全市体育事业坚持以贯彻实施中、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为重点,以创建陕西体育强市为目标,狠抓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全市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7年,全市在参加省以上比赛中共获得金杯8樽,银杯3樽,铜杯1樽。金牌125枚;银牌112枚;铜牌80枚。全市共有体育场所14个,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为86.8%。以居民自发组织的集跳舞、扭秧歌、太极拳、扇子舞等不拘形式的体育活动场所随处可见。新建成的、能容纳万人就坐的体育场馆,标志着延安市体育事业迈上了新台阶。

6、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上年基本持平,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3.49万人。出生率为10.37‰,死亡率5.7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2‰。

7、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2007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相关标准和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的要求,以努力营造“平面整洁、立面规范,空间协调、动静有序,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为目标,以提高城市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水平为着力点开展工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全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3%、30.39%和7.95平方米;全年共清运和处理生活垃圾8.13万吨,垃圾清运及时率达到98%以上,进场垃圾处理率100%、无害化处理率81%;污水收集率达到75%,污水处理综合合格率达95%以上。城市供应能力进一步加大。全年共完成供水1343.72万吨,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92%;销售天然气3089.8万方,销售液化气5418.28吨,燃气普及率达93%;全年新增供热面积32万平方米,总供热面积达268万平方米。特别是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延安到处是青山环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8、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2007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7.1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13.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达19.2万人。2007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 26个,床位941张。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城乡居民为20.35万人,其中城市6.45万人,农村13.9万人。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分别达到52.99%和23.8%。

希望了以帮帮你了。

神木真美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端,地处黄河中游,长城沿线。北接内蒙古,东跨黄河入山西,西越榆林、定边直通宁夏,是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史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全县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居陕西省各县之首,共辖14镇5 乡(神木县辖神木镇、沙峁镇、大保当镇、中鸡镇、尔林兔镇、大柳塔镇、孙家岔镇、店塔镇、 高家堡镇、花石崖镇、万镇、贺家川镇、马镇、栏杆堡镇14个镇;瑶镇乡、解家堡乡、麻家 塔乡、乔岔滩乡、太和寨乡5个乡),人口39万。

神木县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为片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秦汉始有建制,而后或郡或县相沿,明英统正八年(公元1453年)称神木县至今。

神木县人杰地灵,名扬青史的北宋抗辽英雄杨业父子世代驻守于此,抗击侵略,雄踞一方,英雄业绩,流传千古。现代革命史上,神木也占有重要地位,早在1927年就已建立了党组织,开辟了神府革命根据地,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成长了王瀛、汪铭、张友清、王兆卿、贾拓夫等一批民族英杰。神木更是一块富饶的土地,县境内富藏煤炭、岩盐、天然气、石油、石英砂、膨润土、铁矿、石灰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以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储煤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9%,已探明储量500亿吨,占神府一东胜煤田总储量的近1/4。煤层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开采,且煤质优良,属“三高一低”(特低灰、特低硫、低水分、中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弱粘或不粘长焰优质动力环保煤,煤的化学性和热稳定性好,是优质的动力、气化、液化、 民用、建材和化工用煤。目前,煤田的大开发正如火如荼,共和国新的能源基地将在这里崛起。

神木历史上向有"严疆要塞"之称,为"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兵家必争之地,名垂青史的"杨家将"即源于此,建功立业。神木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建立党组织,1933年建立红色政权,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县境内风景名胜众多,主要有:二郎山、杏花滩、杨家城、凯歌楼、红碱淖、明长城遗址、天台山等,是陕西省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对外开放县之一。

神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英砂、铁矿、石灰石、天然气等。其中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储煤面积450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为500亿吨。煤层地质 结构简单,,埋藏浅,易开采,属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磷、特低硫、低水分、中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弱粘或不粘长焰优质动力环保煤。石英砂探明工业储量280多万吨,天然气、铁矿、石灰石的储量也很可观。

作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神木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以煤炭为龙头,建材、电力、化工为骨干的地方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2001年全县原煤产量达 3500万吨,成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县,机焦生产能力达180万吨,发电厂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玻璃产量达300万重量箱。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26.5亿元,财政收入3.5亿元,已跻身陕西经济十强县行列。

神木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包(头)-神(木)、神(木)--黄(骅)、神(木)-延(安)三条铁路在神木交汇,年运力可达8000万吨。县境内形成了4条二级公路为主干,11条县级公路为骨架,总里程达4300公里的公路网,邮电、通讯事业发达,城区拥有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为2.5万门,无线寻呼、国际、国内移动电话开通运营,金融、购物、餐饮、娱乐服务机构完备。形成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服务网络。

改革开放,特别是神府煤田开发以来,神木顺应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洪流,依托资源优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211位,西部第17位,陕西省第1位。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6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8.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0元。全县工业超常发展,形成了以煤炭为龙头,电力、建材、化工为骨干的地方工业体系;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全县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城市建设等社会事业日新月异,投资环境大为改善。

编辑本段神木概况

[基本概况]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晋陕蒙三省(区)接壤地带,陕北能 源化工基地中心,历史悠久,资源富集,交通便利,设施完善。改 革开放特别是神府煤田开发以来,神木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事业 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8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 居全国第92位,西部第5位,陕西省第l位。

神木县境内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建制始于 秦汉,而后或郡或县相沿,明英宗正统八年(公元1453年)称神木 至今。全县辖15镇4乡718个行政村,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是 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总人口37.8万,人口密度为50人/平方公里。 因地理位置重要,史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左 持灵夏之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名垂青史的北宋名将杨业父子 曾驻守于此,雄踞一方,英雄业绩,流传千古。神木是著名的革命 老区,1927年建立党组织,1933年建立红色政权,后开辟了陕北神 府革命根据地,是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的——部分。在这块红色的土地—卜培养出了一批党和I国家盯高级干部,如王濒、还铭、张友清、 王兆卿、贾托夫、张秀山、李正亭、王兆相、李子奇等。张闻天、贺龙、关向队、刘志外、马文端、末任穷、乌兰夫等党和国家领导 人也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神木县历史悠久,神木县城是陕西省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县境内有红碱淖(中国第—沙漠 淡水湖)、杨家城(杨继业世代居住地)、汉墓群、秦长城、明长城遗址和东西山庙群、杏花滩、天台山、西津寺、蜂寺等风景名胜和 人文旅游资源。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工业总产值54亿元,增长16.5%;财政总收入达8.7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

[自然地理]

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738.7—1448.7米,为陕北黄土丘陵向内蒙古高原、暖温带森林草原向中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以明长城为界分为两种,长城以北为风沙草滩地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51%;长城以南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 49%。全县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2876小时。年平均气温8.5℃,极端最低气温—28.1℃,极端最高气温38.9℃。年平均无霜期 169天,年平均降水440.8毫米。县域内水资源比较丰富,流经县境的河流有黄河、窟野河、秃尾河和流入红碱淖的几条河流组成的内陆水系。县境西北部有 46个内陆湖泊,其中最大的红碱淖海子总面积67平方公里,储水lO亿立方米,是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湖泊。县境内地下水总储量约120.5亿立方米,可利用量5.66亿立方米/年。

[矿产资源]

神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典砂、膨润土、岩盐、铁矿、石灰石、天然气等。县境内以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储煤面积4500平方公里,2鲁全县总面积的59%,储量为500亿吨,且煤层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开采,煤质优良, 属于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硫、低水分、中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弱 粘或不粘长焰优质动力环保煤。煤的化学活性和热稳定性好,是动力、气化、化工、建材、民用的理想用煤。膨润土储量1.2亿吨,石英砂探明工业储量436万吨,二氧化硅含量在97%以上。岩盐、铁矿石、石灰石、天然气等储量也很可观。

[农村经济]

神木县的农业经济己形成了以畜牧、红枣为主导 的产业格局,奶牛存栏数己达5000头,肉牛存栏数达4万头,羊子 存栏居全省首位,达57万只,红枣保存面积为18万亩,基本实现 了由种植型农业向生态产业型农业的巨大转变。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近年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面护林、防沙治沙等工程,神木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林地保有面积 达340万亩,林草覆盖率提高到6%。

[工业经济]

近年来,神木县的工业经济立足“三个转化”,己形成了煤炭、电力、化工、载能、建材为骨干的地方工业体系。 2004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4亿元,增长16.5%,主要工业产品原煤产量达5955万吨,其中地方1870万吨,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县;生产玻璃 324万重量箱,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玻璃生产基地;地方电力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发电29亿度。此外,半焦、焦油、电石、铁合金的产量也逐年增加。以锦界工业园为载体的6×60万千瓦大型坑口电厂、60万吨煤转甲醇、lo万吨聚氯乙烯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竣工投运,神华煤制油、美国陶氏煤制烯烃、安格鲁煤化工等一批又有战略意义的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能源化工基地初具规模。

[基础设施]

神木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西(安)——包(头)、神(木)一一(黄)骅两条干线铁路在此交汇,准(格尔)—— 神(木)、红(柳林)——柠(条塔)等支线铁路即将开工建设,神木 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公路的密度和等级进一步提 高,西包高速公路通过县境,府店、杨陈一级公路已建成通车,榆神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包神、榆神、府新、神兴、神佳等五条出境二级公路沟通了与周边地区的联系,2001年,神木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城市建设近年完成投入达5亿多元,县城规划中的4纵21横主干道已建成3纵16横,城市广场、住宅小区、供电 供水供热、绿化美化等市政设施日趋完善,大柳塔、锦界、店塔等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已成为县域经济融入大社会、走向大市场的 枢纽,成为沟通城乡、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桥,成为展示开放开发新形象的窗口。

[社会事业]

先后建成省级文化大县、体育强县、双拥模范县,投资环境位居全省前列、榆林市最佳。教育工作正向普十二目标迈进,建成省级重点中学1所,高考升学率达94%;计划生育已建成“综合服务县”,人口增长率一直控制在5‰以下。2000年,神木县被国家计生委命名为 “全国县级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01年,县城被国家爱卫会命名为“国家级卫生县城”,同年,又被中央文明委、中宣邦等命名为“全国文明小城镇建设示范点”。

神木风情

一方水土有一方水土的风情。神木的风情也不时出现在它的幽默小调里。

有《新女婿上门》:“野鹊子叫喳喳,新女婿到了丈母家。妻哥留来小舅子拉,丈母奶奶让回家,先是酒来后是菜,后窑洞里瞅见她,白格生生脸脸眉毛弯,走上前来软格摆软格摆,打了一个趔趄,奴的乖乖。”这既是陕北风俗的幽默,也是人情世态的幽默。

老神木人唱曲儿并不完全是抒情,也是一种乐趣。小时候,在春阳煦煦的田野,在夏夜凉凉的院落,在秋风爽爽的打谷场,在冬雪皑皑的热炕头,我常常可以听到大人们有趣的歌声。其中有一首,现在还记忆犹新:“月牙牙,倒车车;牛推磨,驴卧下;媳妇担水汉坐下。”

老神木人善于编一些奇奇怪怪的曲儿来唱,在奇中寻乐趣,趣中生幽默,其表现手法是多样的。有意象残缺之奇趣,如《王大娘》:“我说我的王大娘儿哟,喂一个驴儿三条腿,喂个牛儿缺尾巴,喂一个猫儿没有爪爪。”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怎样的一个王大娘呀?怎么喂的净是这么些怪牲灵?

又如《太阳出来一点红》:“南瓜蔓蔓结葫芦,谷穗穗上长些稻黍,草鸡头上生个公鸡冠,羊头上长出牛角髅。”这种幽默意象就是算命瞎子“刘先生”一路上看到的“好风景”。

还有一种夸张意象之奇趣,如《乱刮风》:“碾轱辘打烂针线缝,骑上骆驼打瘪,鸡蛋破了用蚂蟥钉,两个虼蚤抬一个瓮。”(瘪,蝗虫;蚂蟥钉,合用的铁钉;虼蚤,跳蚤。)碾轱辘与针线,骆驼与瘪,鸡蛋与蚂蟥钉,虼蚤与瓮,这些意象风马牛不相及,但却让歌声硬拉扯一起,真是“乱刮风”。

神木酒曲

在榆林市神木县,城里街街有酒店,乡间村村有酒房。老年人年轻人,男人女

人,人人喜欢饮酒。酒是神本人不可缺少的饮料。然而神木人对酒的评价却

高人一等。老年人说酒是福禄的山泉,年轻人说酒是胆量的源泉,妇女们说

酒是人的美容霜。

神木人无论红白喜事,还是请客会友,无酒不成席。每逢节日请亲待客,

三朋四友聚会,有席必有酒。酒席上有酒规,喝酒人有酒礼。酒桌上,东为

大,西为小,长辈居上,小辈居下,各坐各位,按辈排列,进入酒席。开席

后,主人先发言,说明本次酒席的用意。然后一一倒满酒杯,给长辈的叫斟

酒,长辈可根据自己的酒量量力而行,主人不必强行;给同辈的叫敬酒,被

满者接酒后要一饮而尽,饮完后要回礼,或回敬一杯,或双方碰杯,两人同

时干杯;给小辈的倒酒叫满酒,被满者接酒杯时要双手端杯,一饮而尽,杯

中一滴不留,如能倒出一滴,则是对长辈不恭,应自斟3 杯连饮,以示惩罚。

如此3 杯之后,可以自由畅饮,畅所欲言。不过,要遵循规矩,不能离席,

不能酒醉,不能发酒疯,不能指桑骂槐。

神木人饮酒最多最广泛的形式是猜拳。神本人叫酒拳为划拳,也称猜拳、

出拳、对拳、喊拳。10 个人坐下饮酒,挨着打“通关”,也叫过“酒关”,

败者饮酒,胜者吃菜。猜拳者10 个指头,变化莫测,从一到十,喊有喊的“词

令”,音音有节拍。一个喊“二人好呀”,一个叫“就是好呀”;一个喊“三

桃园呀”,一个叫“圆呀圆呀”;一个喊“满上酒了”,一个叫“快喝酒了”。

一喊一叫,一唱一和,不分胜负,喜气洋洋。这是一种充满友情的酒拳。也

有充满“火药昧”的酒拳,一个开拳就吼“单挑你呀”,另一个喊“五雷轰

呀”;一个出“八马双飞”,另一个应“九龙戏珠”..你来我往,有输有

赢,输者不服,赢者更狂,一杯又一杯,谁也不收拳。

神本人一人不饮酒,两人不猜拳,三人不出令。只有众多男女聚会,才

饮酒,才猜拳,才出令,才比唱酒曲。酒曲是一种不完全与风俗活动仪式相

同的歌子,有“祝酒歌”、“罚酒歌”、“对酒歌”等,歌词内容可以即兴

编改创作。酒场上那些知识丰富、思想敏捷、“说的好、对的巧”的人,很

受欢迎。例如:有的为了说明自己嗓门大,唱道:

拦羊嗓子回牛声,

一声惊起个母猪掀墙根。

掀倒墙,压死羊,

一家叫我打新墙,

一家叫我赔绵羊..

听了这类淳朴而又有些悄皮的酒曲,觉得挺有意思。因此,有人唱:

我爱你的伶俐爱你的怪,

又爱你说话有口才。

此时,有人端起酒杯,唱道:

我双手揣起酒杯杯,

唱支山曲儿给妹妹。

烧酒喝了长精神,

妹妹若有心一口清。

在酒场的女子听了,或者捂住嘴唇推说不会喝,或者接过酒杯一口饮了,

或者自己唱酒曲对过去。女子唱道:

一杯杯烧酒喝不醉人,

多了你听话心里头明。

烧酒无心人有心,

世上留下个人爱人。

男子一口饮了,又斟满一杯,对女子唱道:

人想人能想死人,

人爱人爱得走了魂。

女子接过酒杯饮完后唱道:

我爱哥哥吃不下饭,

晚上睡觉胡盘算。

神木人喝着酒唱着酒曲,男的唱得乐,女的唱得甜。唱着唱着,酒里产

生着酒曲,酒曲里渗着酒味酒气。

神木人爱喝酒,还有一套酒礼。有旧礼,有新礼,还有不新不旧之礼。

例如,在儿女婚事上,酒礼贯穿婚事的全过程:订婚要喝订婚酒,结婚要喝

结婚酒,洞房花烛夜要喝闹洞房酒,新娘怀孕要喝大喜酒..闹洞房之夜,

亲朋好友挤满一屋子,新郎新娘给客人敬酒敬烟。新娘给客人敬酒时,客人

就是不接,他们或者让新娘谈恋爱史;或者请新娘将酒杯举过头顶,给客人

唱酒曲;或者要新郎新娘当众拥抱接吻;或者要新郎新娘4 只手交叉成麻花

链条,将酒端到客人面前。客人见了高兴得不得了,忙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众客人一一过酒礼,酒已喝得有三分醉意,有的客人乘着酒兴提出一些难度

较大的要求。有的客人将红枣泡上酒,要新娘装入怀里,让新郎手伸进去摸

出来,这叫做“宝中取宝”。说如果新郎吃了这枣日后壮阳补身,新娘生个

胖娃娃。

神木人活着时饮酒一辈子,老年人在临终前还要叮嘱儿女往后不要忘了

上坟给他祭酒。神木人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好喝酒、会造酒、善用酒,

一辈子离不开酒。可以说,神木的历史也是酒的历史,酒的历史记录着神木

人的生活.

西安人从众体育赛事策划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西安人从众体育赛事策划有限责任公司是2016-04-25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北段8号万达广场第2幢1单元6层10609号房。

西安人从众体育赛事策划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10103MA6TXXA59P,企业法人赵世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西安人从众体育赛事策划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体育赛事策划、体育运动专业项目训练技术咨询与指导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企业营销策划、文化艺术交流策划、市场调查;文具、体育用品的销售;体育场馆的管理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陕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68996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943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西安人从众体育赛事策划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西安人从众体育赛事策划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本人手里有部分资金,想要寻找一个项目,有推荐的吗?

对电影投资有兴趣吗?有的话一起交流下!现今最优质的投资风口-电影投资。近几年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只要有点了解一点的应该有所察觉,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电影市场就会成为全球第一,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投资是电影的版权认购(院线票房、网络平台、海外票房、电视台)。

2020年春节档的电影实属大IP制作。电影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网上各平台均可实时看到数据情况。我这边有比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渠道成本少30%左右,有兴趣可以一起交流或者一起投资。

2020年春节档电影

1.《唐人街探案3》

2.《中国女排》

3.《囧妈》

4.《紧急救援》

5.《姜子牙》

6.《熊出没·狂野大陆》

  • 评论列表:
  •  莣萳辞慾
     发布于 2022-06-04 22:16:25  回复该评论
  • 门或其所属机构实施具体管理;单位自用和经营性的体育场馆由各单位自主管理,并接受当地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体育场馆发展规划,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  痴者卿忬
     发布于 2022-06-05 03:31:09  回复该评论
  • 人均纯收入2350元。[自然地理]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738.7—1448.7米,为陕北黄土丘陵向内蒙古高原、暖温带森林草原向中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以明长城为界分为两种,长城以北为风沙草滩地貌,约占全县总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