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体育公共服务教案(课后服务体育活动教案)

本文导读目录:

体育馆培训内容有哪些?

初级体育场地工培训大纲、培训计划

初级体育场地工培训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与任务

初级体育场地工的培训是技能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体育场馆的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场地布置与维护、器材布置与维护、设备操作与维护等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达到基本独立上岗的水平。

2.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场地保洁工具的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场地表面清洁的方法与要求。能操作保洁工具对场地表面进行除尘、清理杂物等。

(2)了解常用场地的规格与功能,常用场地布置的有关要求。能识别常用场地的线段和标识。

(3)了解常用场地表面养护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场地表面养护工具的操作方法。能识别常用场地的养护材料和工具。

(4)掌握常用器材布置的规则与要求。能识别常用器材;能完成常用器材布置的准备工作。

(5)掌握常用器材清洁的基本要求与方法;掌握常用器材例行保养的要求与方法。能对常用器材进行表面清洁;能对常用器材例行保养。

(6)了解器材分类管理和要求。能按规定发放和回收器材。

(7)了解常用场地专用设备的名称、功能等基本常识;掌握常用场地专用设备操作的基本要求。能识别常用场地的专用设备;能完成常用场地专用设备操作的准备工作。

(8)了解体育场馆卫生、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了解常用场地公共安全、公共环境设备的基本常识;了解常用场地公共安全、公共环境设备操作的基本要求。能识别常用场地的公共设备;能完成常用场地公共设备操作的准备工作。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由于各地区、各校的生源不同,专业基础不同,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对授课时数安排了部分机动课时。各校在安排教学、培训工作时,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计划机动课时范围内做适当的调整。

(2)本课程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在注意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的基础上,

应加强对培训对象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意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

二、课时分配

类别 教学内容 理论 实操 机动 总计

基础知识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体育场馆的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 282

相关知识与技能 场地保洁 8 12 8 28

手工类保洁工具及性能机械类保洁工具及性能场地表面清理方法与要求场地表面除尘的方法与要求手动类保洁工具操作机械类保洁工具操作场地表面除尘的操作 2222 444 224

场地布置 18 32 12 62

常用场地的规格与功能常用场地布置的有关要求常用场地规格的识别常用场地线段与标识的识别 108 1616 66

场地养护 4 16 4 24

常用场地表面养护材料的基本知识常用场地的养护材料的使用常用场地的养护工具的识别 4 88 22

器材布置 4 8 2 14

常用器材布置准备工作的有关要求常用器材布置的准备 4 8 2

器材维护 4 12 4 20

常用器材例行保养的方法与要求常用器材清洁与擦拭前的准备常用器材清洁与擦拭的操作 4 48 22

器材管理 4

器材分类管理和要求器材的发放器材的回收 4 844 422 16

专用设备操作 4 8 4 16

常用场地专用设备的名称、功能等基本常识常用场地专用设备操作前的准备 4 8 4

公共设备操作 2 4 2 8

常用场地公共设备的名称、功能等基本常识常用场地公共设备操作前的准备 2 4 2

总计 60 100 40

三、教学要求及内容

(一)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 教学要求及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职业道德的理论和体育场地工的工作紧密结合。

2 教学内容

(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职业守则

(二)体育场馆的基本知识

1 教学要求及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使培训对象了解体育场馆的沿革和发展、分类与功能及体育场馆卫生与安全的基本要求。

2 教学内容

体育场馆的基本知识

(三)相关法律、法规

1 教学要求及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使培训对象了解与体育场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2 教学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知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5)公共场所卫生、防疫、安全等法规的相关知识

(四)场地保洁

1 教学要求及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应注意将教学重点放在场地表面的清理和除尘的技能训练上面,特别注意使培训对象熟悉和掌握保洁的程序方法等重要技能,达到独立上岗的水平。

2 教学内容

(1)手工类保洁工具及性能

(2)机械类保洁工具及性能

(3)场地表面清理方法与要求

(4)场地表面除尘的方法与要求

(5)手动类保洁工具操作

(6)机械类保洁工具操作

(7)场地表面除尘的操作

(五)场地布置

1 教学要求及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使培训对象熟悉和掌握常用场地的规格线段与标识的识别以及常用场地布置的有关要求。

2 教学内容

(1)常用场地的规格与功能

(2)常用场地布置的有关要求

(3)常用场地规格的识别

(4)常用场地线段与标识的识别

(六)场地养护

1 教学要求及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使培训对象熟悉常用场地的养护工具以及常用场地表面养护材料的基本知识,注重训练培训对象掌握常用场地表面养护材料使用的技能。

2 教学内容

(1)常用场地表面养护材料的基本知识

(2)常用场地的养护材料的使用

(3)常用场地的养护工具的识别

(七)器材布置

1 教学要求及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使培训对象熟悉常用器材布置准备工作的有关要求,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2 教学内容

(1)常用器材布置准备工作的有关要求

(2)常用器材布置的准备

(八)器材维护

1 教学要求及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使培训对象熟悉常用器材例行保养的方法与要求,注意提高培训对象的常用器材清洁与擦拭的操作能力。

2 教学内容

(1)常用器材例行保养的方法与要求

(2)常用器材清洁与擦拭前的准备

(3)常用器材清洁与擦拭的操作

(九)器材管理

1 教学要求及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使培训对象熟悉器材分类管理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突出技能训练。

2 教学内容

(1)器材分类管理和要求

(2)器材的发放

(3)器材的回收

(十)专用设备操作

1 教学要求及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使培训对象了解常用场地专用设备的名称、功能等基本常识,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讲授。

2 教学内容

(1)常用场地专用设备的名称、功能等基本常识

(2)常用场地专用设备操作前的准备

(十一)公共设备操作

1 教学要求及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使培训对象了解常用场地公共设备的名称、功能等基本常识,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讲授。

2 教学内容

(1)常用场地公共设备的名称、功能等基本常识

(2)常用场地公共设备操作前的准备

初级体育场地工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1.理论知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标准》(简称《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简称《规范》),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身心健康的初级体育场地工。通过专业理论教学,使培训对象掌握体育场馆的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场地布置与维护、器材布置与维护、设备操作与维护等相关知识。通过专业技能训练,使培养对象熟练掌握场地保洁、常用场地的线段与标识、常用器材布置的准备工作、设备操作的准备工作等专业技能,达到基本独立上岗的水平。

2.操作技能

依据《标准》和《规范》,通过培训,培训对象应达到规格识别、辅助操作水平。

二、培训时间

总课时数: 200课时

理论授课: 60课时

技能操作: 100课时

机动课时: 40课时

三:课程设置和要求

(一)知识要求

1 基础知识

(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了解体育场地工职业道德的概念,应具备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

(2)体育场馆的基本知识

熟悉体育场馆的沿革和发展,了解体育场馆的分类与功能,掌握体育场馆卫生与安全的基本要求等方面的知识。

(3)相关法律、法规

了解和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相关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公共场所卫生、防疫、消防、治安等法规的相关知识。

2 专业知识

(1)场地保洁

掌握场地保洁工具的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场地表面清洁的方法与要求。

(2)场地布置

了解常用场地的规格与功能,常用场地布置的有关要求。

(3)场地养护

了解常用场地表面养护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场地表面养护工具的操作方法。

(4)器材布置

掌握常用器材布置的规则与要求。

(5)器材维护

掌握常用器材清洁的基本要求与方法;掌握常用器材例行保养的要求与方法。

(6)器材管理

了解器材分类管理和要求。

(7)专用设备操作

了解常用场地专用设备的名称、功能等基本常识;掌握常用场地专用设备操作的基本要求。

(8)公共设备操作

了解体育场馆卫生、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了解常用场地公共安全、公共环境设备的基本常识;了解常用场地公共安全、公共环境设备操作的基本要求。

(二)技能要求

(1)场地保洁

能操作保洁工具对场地表面进行除尘、清理杂物等。

(2)场地布置

能识别常用场地的线段和标识。

(3)场地养护

能识别常用场地的养护材料和工具。

(4)器材布置

能识别常用器材;能完成常用器材布置的准备工作。

(5)器材维护

能对常用器材进行表面清洁;能对常用器材例行保养。

(6)器材管理

能按规定发放和回收器材。

(7)专用设备操作

能识别常用场地的专用设备;能完成常用场地专用设备操作的准备工作。

(8)公共设备操作

能识别常用场地的公共设备;能完成常用场地公共设备操作的准备工作。

四:培训计划表

类别 教学内容 课时

基础知识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体育场馆的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 282

专业知识与技能 场地保洁场地布置场地养护器材布置器材维护器材管理专用设备操作公共设备操作 286224142016168

总计 200

你认为体育管理学应如何应对公共体育服务这一热门话题

,我服务的话,最热门也是可以的,通过这个热门,然后自己改变他,争取诚信的一种事物,就有那个相对性了

什么是公共体育

快乐体育主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问题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阶段:运动的初步体验(尝试)——向新的学习目标挑战(学习)——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创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了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得身体素质,他们不愿意每天的跑步练习,每节课的篮球运球,他们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所以教师只有积极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常教常新,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练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终身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而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课教学应该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应进一步更新观念,形成比较完善的学生健康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体育实践能力,同时,高校体育应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平台,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加快改革和创新,树立“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高校体育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健康体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生命在于运动。对于在大学体育课中开设保健课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体育运动本身在于防病治病强身健体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既是一种合乎生理和心理原理的体育运动,又是一种防治疾病、陶冶情操的健身手段。太极拳的锻炼强调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运作,在强身的同时也锻炼了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是一种全面的养生锻炼。因此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少数体弱和残疾学生防治疾病的心理需求不容忽视,开展保健课教学以满足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需求。 大学生体育课学习的良好动机是学好体育理论和技能的动力,它将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动机的成因,循循善诱地强化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积极转变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价值观,学习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玩的痛快”,要把单纯的兴趣升华到更高层次的终身体育,并确立学习和锻炼的目标,提高体育课学习的动机。 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心理学,潜心研究教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 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科学的调控和有效的激励,创造出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

目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什么呢?

体育项目偏少,场地的不规范,体育老师不专业,经常占用学生的体育课程,学生对体育课的不积极,这些都可以在未来的体育教育中进行改变,让中小学生拥有更强健的体魄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内容?

文昌中学 徐涛

一、体育教师与学生体育骨干的合作

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写好教案后,上课前应与体育委员、体育小组长联系。说明这节课的内容与要求和场地布置的方法、练习时间与次数的安排等。使他们心中有数,才能有目的地配合老师上好体育课,做好课前的准备,起到助手的作用。教师还要了解本班前一课时与下一课时的课程及对学生的影响,课后教师应征求同学对本课时教学的意见,以及对课堂中练习强度与密度的适宜情况,写好课后小结,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二、学生请假制度

由于课改后选择项目上课,必须控制和掌握出勤情况。学生因病痛不能跟班上课时的课前应向教师说明情况。女生例假可通过女班干部登记。教师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布置见习生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如随堂听课、协助保护、安全防护、场地器械的布置、担任裁判等工作。见习生应愉快地接受,积极完成教师所给予的任务。见习生应站在本小组的排尾。在见习时不得聊天或随便离开场地。

三、学生上课的服装要求

师生上体育时应着装轻便(运动服与胶鞋)。冬季不穿大衣、不戴帽子、头巾、手套,夏季女生不穿裙子、不准穿高跟鞋、穿皮鞋等,上课时不佩戴徽章、项链、戒指、手表,不携带小刀、钢笔、锁匙等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物品。教师上课时要经常检查,如发现学生着装有碍于运动和安全时,应教育学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

四、上课队列的要求

每课次学生集合的地点和队形应相应固定。一般上课四列横队,男前女后。使学生养成习惯。上课铃响,体育委员快速整队、点名、报数。报告出勤人数。并师生问好(师生问好不仅是礼节问题而且是组织教学措施之一,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对动员上好课有积极作用)、教师宣布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提出课堂要求。课堂教学要调动队形,特别是分组轮换教学中,在交换练习场地与项目时应建立常规调动信号。体育课队列练习与队形变换要做到快、齐、静。这对组织教学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对学生加强组织性、纪律性,焕发精神,培养他们正确的身体姿势、良好的行为规范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应变能力和娴熟的调动队伍、变换队型和一些基本口令的应用。

五、学生练习时的要求

上课时学生应按教师布置的内容与要求进行练习。由于各项教材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对学生进行不同项目练习时应提出不同要求。如对举重、双杠、技巧等体操教学应规定学生练习出列、入列路线、保护和帮助办法。对跳绳、实心球、橡皮筋、哑铃等轻器械体操教学如何分发、收回器材等都要有具体的规定。在投掷教学中要强调安全,要排好横队同向投掷,集体捡回器具,不准往回投。如发现应及时严格教育。各种的项目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教师的规定进行练习和活动。

六、爱护器材

课前,体育教师应认真检查教学场地和运动器材是否安全、牢固并指导学生布置场地、布置教具。课后应组织学生整理场地、归还器具。针对各种不爱护器材情况,如:拖拉棕垫,骑坐单、双杠。踢篮、排球等现象应给予批评教育。注意加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教育。

当代高校体育课教学目标是什么?我们通过体育课主要要达到什么预期目标?

当代高校体育课的教学目标:1、增强全民体质,通过体育课增强在校学生的体质;2、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培养在校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爱好,丰富校园生活,陶冶积极健康的情操;3、当代高校的体育课中的各种课程的可选择性有利于发展体育文化事业,全面推进当代体育发展;

通过体育课的主要达到预期目标: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2、培养课外兴趣、丰富校园生活;3、推进体育文化事业全面发展;4、修满在校必须的体育学分。

  • 评论列表:
  •  瑰颈勒言
     发布于 2022-06-02 23:04:04  回复该评论
  • 建议 在教学中,使培训对象熟悉常用场地的养护工具以及常用场地表面养护材料的基本知识,注重训练培训对象掌握常用场地表面养护材料使用的技能。2 教学内容(1)常
  •  孤央并安
     发布于 2022-06-02 22:24:30  回复该评论
  • 场地表面养护材料的基本知识常用场地的养护材料的使用常用场地的养护工具的识别 4 88 22 器材布置 4 8 2 14 常用器材布置准备工作的有关要求常用器材布置的准备 4 8 2
  •  泪灼眼趣
     发布于 2022-06-02 14:08:22  回复该评论
  • 场地的公共设备;能完成常用场地公共设备操作的准备工作。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由于各地区、各校的生源不同,专业基础不同,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对授课时数安排了部分机动课时。各校在安排教学、培训工作时,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计划机动课时范围内做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