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闽南历史上的体育名人(福建什么运动出名)

本文导读目录:

福建三明或泉州的名人

泉州名人

1.欧阳詹

欧阳詹,字行周,唐泉州晋江潘湖村人。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朝,是泉州地区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官至国子监四门助教。

欧阳詹少时聪颖,唯一的爱好是读书和写诗作赋,年轻时由于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又有独特见解,写出来的文章语言优美精辟。德宗贞元初年,他."文词崛兴",声名大振,浙江、福建一带许多人都知道欧阳詹的名字。欧阳詹才高学博,著述颇丰,收入《欧阳行周集》里的赋、诗、记、传、铭、颂、箴、论、述、序、书等各种作品共140多篇。他一生的德行、文章,对福建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是福建文化史上杰出的人物。

2.俞大猷

俞大猷(1503~1580),字志辅,号虚江,出生于泉州河市,是明嘉靖时期著名爱国将领、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一生戎马,最主要功绩是领导抗倭斗争。俞大猷多才多艺。他创造一套用楼船歼灭倭寇的海战战术,还发明了一种陆战用的独轮车。他精通六经,博学宏文,著有《正气堂集》30卷,堪称明朝一代儒将。俞大猷的遗迹文物和民间传说,留在泉州和闽南等地甚多。晋江磁灶的俞公山有他的陵墓。泉州清源山虎乳泉畔下,旁有其自书写的'君恩山重"四个大字。厦门、武平、金门、海南岛等地,都有俞大猷的读书轩和纪念祠堂。

3.何朝宗

何朝宗(1522~1573),又名何来,德化县隆泰乡后所村人。擅长木雕、彩塑,尤其精于瓷塑,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最著名的雕塑艺术家。他的瓷塑作品多见于佛道神像。现存何氏作品寥寥无几。目前北京故宫和上海、福建、泉州、广东等地博物馆收藏的何氏作品都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国的何氏瓷塑被列为国宝文物。何朝宗在故乡积极从事瓷塑研究、创作和传艺活动,为德化瓷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德化瓷塑赢得高度国际声誉作出了杰出贡献。

4.李贽

李贽(1527一t602),字宏甫,号卓晋,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庭。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12岁中举人,30至54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20多年宦海生涯,使他认识到官场的种种黑暗,以及民反兵变、倭寇骚扰我东南沿侮等现实,深感明王朝内部的腐朽没落。著有《焚书》、《藏书》等著作。李贽这些进步的主张,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自由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5.何乔远

何乔远(1557~1633),字稚孝,号匪莪,晋江人,明末史学家。他博览群书,里居20余年,辑明朝十三代遣事成《名山藏》,又纂《闽书》150卷,颇行于世。

何乔远与乔迁及友人杨文格、陈及卿、惠安诗人黄吾野结社,赋诗唱和,有"温陵五子"之称.何乔远性格刚直不阿,在史学上敢于秉笔直书、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由于何乔远"立朝持正敢言",因而屡遭权贵排挤。后因痛恨昏暗的官场,被弹劾,只好"自引去",回归故里专心著书立说。在何乔远的十几部鸿著之中,最有创新和建树的是《闽书》。《四库全书》把《闽书》和《明文征》收存人目,并作了高度的评价。《闽书》问世几百年来,一直为中外史学家所重视,如当代我国著名史学家张星火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日本桑原骘藏的,《蒲寿庚考》、法国伯希和的《摩尼教传人福建考》等名著,都竟相引用《闽书》的资料为证。何乔远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方志史学家,他治学精神和巨著《闽书》将永垂青史!

6.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南安石井人。郑成功气宇轩昂,才思敏捷,聪颖过人。21岁时以优异成绩名列榜首进南京国子监太学。所作文章立意深远,词藻华丽典雅,且常于学余之际舞剑学射,1624年,荷兰殖民地者侵占台湾。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2.5万将士,经过8个月苦战,荷兰士兵弹尽粮绝,陷入绝境,只好挂白旗投降,沦陷了38年的宝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收复台后,郑成功制定了一套切合实际并有益于台湾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治理政策,为台湾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丰功伟业永垂青史!

7.施琅

施琅(1621-1697),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年少时"有识度,膂力绝人",从师"习战陈击刺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遂智勇为万人敌"。在统一和分裂的大是大非面前,施琅最先站出来要求迅速实现国家统一。施琅这一主张是从实际出发的,符合全国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充分显示了他急盼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和高人一筹的政治远见。施琅入台之后,对郑氏集团不但不修旧怨,还亲自往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开辟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表示自己率部克台是为国为民尽职,充分表现了施琅坦荡的胸怀。

施琅一生为国家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他是一位爱国将领,也是一个胸怀广阔的政治家。他的爱国忧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久怀念。

8.李光前

李光前(1893~1967),原名玉昆,南安梅山镇人。新加坡著名华侨实业家、慈善家、教育家。他怀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宗旨,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兴学办教,乐育英才,为侨居国和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李光前出身贫寒,少时在故乡读私塾,勤奋刻苦。1908年获清政府公费人南京暨南学堂,后转北京清华高等学堂,学业完成后重返新加坡,任教于道南、养正学堂,兼任华文日报电讯翻译。清朝末年,加入孙中山先生倡组的同盟会。1920年,与陈嘉庚的长女陈爱礼结婚。

1928年,李光前创办南益橡胶公司。在艰苦创业与发展中,他形成一套融中西文化精粹于一体的经营之道。经过30多年的努力,企业遍布东南亚,成为新马工商界的杰出人物。李光前不但是成功的企业家,更可贵的是他把经营所得倾心献给文化教育事业。他认为教育不但在启发人类智慧,同时也在谋求个人和社会的生存,传递和发扬人类文化。为了发展故乡的教育事业,创办"国光中学"。50年代初期,他拨出巨资将梅山建成具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影剧院的侨乡文化学村。李光前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获锝祟高的荣誉。华侨教育家李光前名垂青史。

9.李子芳

李子芳(1910~1942),乳名清心,泉州石狮永宁岑兜村人。爱国烈士。出生于一个华侨家庭。17岁随乡亲飘洋过海,侨居菲律宾。1927年秋,李子芳毅然回国求学。1930年参加 革命,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城,李子芳赶至漳州石码参加红军。6月,随东路军进入中央苏区。他先后被分配在红四军组织部和红一军团组织部担任干 事,经受第四次反"围剿"激烈战斗的锻炼与考验。1933年4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李子芳跟随大军,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胜利抵达陕北后,李子芳先后被提升为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并当选为军团党委候补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子芳担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1941年 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李子芳不幸被俘,与叶挺军长等新四军数百名指战员被囚禁于江西上饶集中营。1941年7月,李子芳被押到敌人特设的囚禁室--石底监监狱。同午他们组织的越狱斗争失败,敌人加强 了管制措施。1942年5月,李子芳在狱中被杀害,牺牲时年仅32岁。32岁的李子芳,为抗日救国的正义斗争,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事迹被收入中央《党史》一书。

10.司马文森

司马文森(1916~1968)原名何应泉,笔名有林娜、林曦等,泉州东街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9岁时到南洋谋生,12岁返乡读了几年小学。1932年参加革命活动,次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主编地下刊物《农民报》。1934年到上海,加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光明》、《作家》、《文学界》等刊物上发表小说、散文。抗战初期,在上梅文化界救亡协会宣传部工作。抗战胜利后,辗转广州,恢复《文艺生活》,又办《文艺新闻》这两家杂志被查封后,到香港任中共南方局文委委员、香港《文汇报》主编。

抗战时期著有长篇小说《南洋淘金记》(当时末出版)。1952年被港英当局逮捕,获释后回内地,负责筹建作协广东分会,主编《作品》杂志。I955年后调任外事方面的文化工作。1958年任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文化参赞。1962年回国担任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西亚司司长。1964年被任命为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1968年在"文革"中含冤去世。1970年平反,骨灰移葬北京八宝山公墓。他的著作有:

1940年 《一个英雄的经历》(短篇小说集)

《粤北散记》(短篇小说集)

1941年 《寂寞》(短篇小说集)

1944年 《大时代的小人物》(小说集)

1948年 《蠢货》(短篇小说集)

1964年 《风雨桐江》(长篇小说)

1968年 《南洋淘金记》(长篇小说)

三明名人

黄连峒开发始祖巫罗俊

陈氏人闽始祖之一陈雍

功业卓著的廖前

黄连(宁化)建县创始人罗令纪

第一位闽籍福建观察使陈岩

公正廉洁的伍正己

辞仕从教的范子高

邓氏入闽始祖邓光布

附:邓光布入闽时间考证

沙县县治迁址的实施者曹朋

守土有责的卢珧

开泰始祖邹勇夫

刚直见忌的廖居素

三明境域第一位状元张确

文韬武略的郑文宝

乡贤尚书陈世卿

宋代

廉平正直的邓克谐

“循良”名宦张若谷

法治惠民的陈傅

图书学派的著名学者宋咸

建宁谢家四进士

风骨严峻的叶祖洽

闽学鼻祖杨时

铁面谏议陈璀

文采出众的罗畸

附:宋故殿撰罗公(畸)墓志铭

理学承前启后者罗从彦

不畏强权的陈渊

广惠将军显烈尊王谢佑

力主抗金的李纲

“阴骘积善”的林积

附:关于“阴骘积善”的故事

清名自重的邹荣、邹括兄弟

勤政廉洁的邓肃

附:邓肃《花纲石诗十一章》

鲠亮而有学识的张致远

“闽中三循吏”之一的陈麟

“孤风凛一生”的罗博文

沙县曹门双杰??曹辅、曹中

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

秉公执法的张敦义

一心钻研儒学经义的吴翌

南宋理学名儒刘刚中

刚正清廉的邹应龙

直言诤谏的邓驿

“严义利重然诺”的黄伯固

誓与城池共存亡的黄复

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晏梦彪

乐善好施的倪闪

崇尚理学的冯梦得

英勇抗元的雷三益父子

附:有关《雷三益传略》中的几个问题

元代

足智多谋的谢英辅

英勇善战的谢赐荣

效忠元朝的陈友定

附:有关《陈友定传略》中几件重大事件的考证

宁化农民起义领袖曹柳顺

保家护民的伍宗尧

明代

宫廷画家边文进

附:有关《边文进传略》的一些资料

高风亮节的邓文铿

参与编纂《永乐大典》的陈山

特赐状元张显宗

才猷卓拔的何道曼

热心善举的廖彦举

“三元”之师伍宁

明中叶农民起义领袖邓茂七

清高廉正的伍晏

潜心“有用之学”的叶元玉

“心清不顾仕囊贫”的黄钟

“梅岭三田”之一的田顼

靖边尚书詹荣

有振天揭地之气的林腾蛟

著名音乐家杨表正

勤政爱民的田瑁

“恭靖”尚书裴应章

提身严苦的田一俊

清廉耿直的邓向荣

开发桃源洞景区的陈源湛

惠政于民的李春熙

殿中执法的江日彩

兵部尚书李春烨

附:话说李春烨

刚方正达的伍可受

附:关于《伍可受传略》的两点说明

尽忠职守的严九岳

誓不效力清室的邱嘉彩

敢于为民请命的罗明祖

宁化才子李世熊

红颜薄命的景翩翩

清代

清节廉明的廖腾奎

淡泊仕途热心修志的邓文修

反清名士宁文龙

爱民良吏罗南星

体恤百姓的聂儆

刚介清高的江六瑞

办事公正勤奋的聂大勋

扬州八怪之一??黄慎

福建有哪些体育明星?

刘国梁,林丹,侯玉珠,郑美珠,李艳这些体育明星都是来自福建,福建也诞生了很多奥运冠军。

闽南的名人

闽南的名人:

| 陈 政 | 颜思齐 | 林成祖 | 陈元光 |

------------------------------------

| 黄性震 | 朱一贵 | 马 仁 | 陈 泽 |

------------------------------------

| 陈梦林 | 李伯瑶 | 蓝廷珍 | 吴 凤 |

------------------------------------

| 黄道周 | 蓝鼎元 | 蓝 理 | 郭元汾 |

------------------------------------

| 陈嘉庚 | 林爽文 | 连 横 | 简大狮 |

------------------------------------

| 林本源 | 陈辉煌 | 吴 沙 | 谢颖苏 |

------------------------------------

| 翁 裕 | 郑成功| 施琅| 。。。。。。。。|

漳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

陈元光

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 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还在州内设36个堡,立行台于四境,作为军事绥靖和政治教人的据点。

蓝鼎元

“筹台宗匠”蓝鼎元 (一六八零至一七三三),字玉霖,号鹿洲,漳浦县赤岭人。清代知名学者和经世之材,是一位对台湾历史有很大影响的官吏。

漳州的历史杰出人物有那几个?他们的事迹?

《漳州百年百杰》

上起中日甲午战争,下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新时代,仿佛看到了甲午战争后,漳籍英豪赖乾、简太狮等在台湾痛歼日本侵略者的传奇故事;看到了辛亥革命前后,追随孙中山的苏眇公等仁人志士的反清倒袁革命壮举;看到了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朱积垒、王占春等英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动人事迹,看到了在八年抗战中苏精诚、李林等英雄儿女在抗日前线英勇献身的民族气节;也看到了建国后谷文昌等党的好干部改变旧山河、建设新漳州的创业篇章;看到了科教战绩领头雁高庆狮、郑绵平等英杰勇攀科学高峰的开拓身影;更看到各行各界才俊及漳籍台胞、侨胞和华人华裔为祖国、为漳州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其涉及范围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诸领域,为我们提供了追寻漳州百年风云的历史舟楫,也为我们在新的世纪续写辉煌的历史提供了厚重的启示。

展示漳籍先贤奋发风采

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很多敢为人先、奋发有为的漳籍人士,除了大家熟悉的闽南文坛三杰:林语堂、杨骚、许地山外,还有无数铿锵的“第一”:有建国前闽南的第一任地委书记卢叨;带领农民打响八闽第一枪的“平和暴动”总指挥朱积垒;在抗日烽火中心晋冀豫边区开办八路军第一家银行的高捷成;第一位组建“漳州110”的郭韶翔;第一位漳籍菲律宾华裔总统科拉松·阿基诺;第一位新加坡的航运大王林秉祥;第一位在东南亚建立橡胶王国的华侨陈齐贤;香港漳州同乡会第一任会长康良材;开办漳州第一家工厂的早期企业名家孙宗蔡;开辟漳州第一条公路的闽南公路先驱者施大鎏;创立漳州第一个“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家吴惠天;第一位写出台湾通史的历史学家连横;第一个研究并写下50万字《中国修辞学史》的教授郑子瑜;第一位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体坛赛场上冉冉升起的泳坛名将吴传玉;第一个在残奥会上夺取跳高金牌的漳籍选手吴燕聪……

期待龙江儿女继承风范

沿着这些杰出人才的足迹,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漳州发展前进的脚步声。历史是不朽的,百年英杰用激情点燃了昨日辉煌,托起了今天的绚烂。正如漳州市委书记刘可清在《序》里所说的“真诚期望《漳州百年百杰》能有助于全世界人民加深了解漳州,感悟漳州;更有助于龙江儿女激发起强烈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齐心协力,团结拼搏,把漳州建设成为一座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气息相融合的海峡西岸港口大市、工业强市、生态名市。”

闽南人的杰出代表人物

唐代以来也有许多活跃在政界、学术界和文坛上的杰出人物:唐代诗文家欧阳詹,宋代理学家陈淳、诗人蔡襄,明代哲学家李贽、诗文家王慎中,军事家郑成功,近代教育家陈嘉庚等,都是历史上闽南文化的代表人物。

闽南地区有哪些近代史英雄人物

福州:严复、冰心、林觉民、林则徐、萨镇冰、沈葆桢、郑振铎、陈景润、林森、林徽因。。。莆田:林默(即妈祖)、蔡襄(书法宋四家之一)、蔡京(这家伙不是什么好东西)。。。泉州:俞大猷、郑成功、施琅、叶飞。。。厦门:陈嘉庚(其他想不起来了,莫不是厦门太小的缘故?)漳州:林语堂、黄道周龙岩:中央苏区所在,红色名人少不了,杨成武、刘亚楼、邓子恢、张鼎丞等等三明:朱熹、黄慎(扬州八怪之一)、杨时(程门立雪那位)、邹韬奋南平:福建福建,福指福州,建就是南平了,所以南平的名人也挺多的,比如:宋慈、柳永、李纲(南宋那个)、黄裳(没看错,就是九阴真经的作者--!)、听说春秋那个铸剑的欧冶子也是南平人。。。宁德:这个嘛。。。虽然我就是宁德人,即使再不想承认,也得说,宁德还真就没什么历史名人,就是一个标准的文化荒漠,唯一一个在史书上列传的恐怕就是明朝的林聪了-- over

  • 评论列表:
  •  颜于青迟
     发布于 2022-06-02 12:28:06  回复该评论
  • 是一个胸怀广阔的政治家。他的爱国忧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久怀念。 8.李光前 李光前(1893~1967),原名玉昆,南安梅山镇人。新加坡著名华侨实业家、慈善家、教育家。他怀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宗旨,数十年如一日,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