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运动会体育图标的分析(体育场运动图标)

本文导读目录:

体育项目标志有哪些

收集一些有关停运运动项目的标志,并和家长一起将运栋的名称写在标志的下面。

全运会图标及其寓意

第十二届全运会会徽------体块相生,凸显着中国力量的智慧;曲直相间,凝聚着继往开来的精神。会徽充分展现了体育精神,弘扬了中华文化,突出了辽宁特色。壮美全运藉此镌刻下“辽宁印记”,在全运辽宁时间的历史进程中,这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没有痕迹的设计,是成功的设计”、“我们的设计过程,就是从激情开始,到否定自己、推倒重来的一个周而复始、痛并快乐的过程”、“灵光乍现的那一刻,爆点被点燃那一刻,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幸福”……名为“中国力量 继往开来”的第十二届全运会会徽设计创意是由鲁迅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与多媒体学部主任赵璐、辽宁报业传媒集团视觉总监张庆钧、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关慧良三人完成。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三位设计者道出了他们心中无限的自豪感、荣耀感,以及那些有关会徽创作点滴的故事。

图案以“龙腾盛世,扬帆体坛”为题材,充分反映出祖国经济繁荣昌盛,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全运盛会吉祥如意,体坛竞技争创明星的美好景象;以变体行书“辽”字体现地域特征;以“红五星一角”体现祖国形象;以“跑道”体现体育内涵;以“12”字符体现“十二届全运会”理念;以龙飞凤舞的表现手法,体现赛场上运动健儿英姿;以海水喻示“辽河流域,永远安宁”文化内涵,再次体现全运会主办地辽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图案中红色象征活力,兰色代表辽宁省沿海特征及博大胸怀。寓意展现了在日新月异发展中,全面振兴的辽宁省借助全运盛会携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乘风破浪、奋勇腾飞的精神风貌。

体育图标的设计理念及含义是什么?

跳跃的火焰,灵动而飘逸,展示出生命的力量。广州亚运会体育图标的创意灵感源自亚运圣火。标志设计以柔美流畅的线条勾勒出56个体育项目的基本轮廓,仿佛56位拥有健美身躯的“火人”,展现出鲜明的运动特征和优雅的运动美感。“火人”象征着体育健儿如同一团团熊熊的火焰,在亚运会的大舞台上,燃烧生命的激情和梦想,冲破重重障碍,挑战运动极限。体育图标设计延续了火焰的概念,与亚运会会徽“五羊圣火”相映衬。

亚运会体育图标寓意

亚运会体育图标寓意

会标创意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广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无计可施,只好日夜祈求天神降福,他们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五位仙人。仙人们骑着毛色各异、口衔稻穗的五只仙羊,飘然降临此地。他们把谷穗赠给人们,祝愿这里"永无荒饥"。说完就腾空而去,五只仙羊则变成石头留在人间。从此以后,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为这个神奇的传说,广州被称作"羊城"、"穗城"。今天,广州越秀公园内有五羊雕像,是广州最具象征意义的城徽。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羊"是吉祥之物,能给人带来幸运。"羊"在中国古代文字中与"祥"相通,"吉祥"也可写作"吉羊"。中国文字的"美"字,是由"羊"和"大"构成的,"羊""大"为"美"是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中国文字中,许多与美好相联系的字和词,都与"羊"字相关。因此,取"羊"的创意,寓意着广州人民将以最美好的姿态迎接2010年亚运会,将把最美好的东西献给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

该会徽设计,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既体现了广州的城市象征,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还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

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正式揭晓,这帧由亚洲红日与五羊雕塑为主要图案构成的亚运会会徽已经得到亚奥理事会一致认可,成为第十六届亚运会会徽。

亚运会会徽是亚运会最重要的形象标识,也是亚运会思想和灵魂的形象表达。按规定,亚运会会徽设计必须反映亚奥理事会徽记——一轮放射16道光芒的红日和亚运会举办时间、地点,同时也体现东道国和东道城市深刻的文化特色。2006年6月8日,广州正式启动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的征集活动,至8月15日会徽的征集活动截止,广州亚组委共收到来自海内外应征作品2555件(套)。

专家认为,该设计图案能够脱颖而出,在于它整个设计富有激情,视觉冲击力强,而且包含了广州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五羊”。经过专家多次讨论研究、修改和再创作,该作品得到亚组委执委会的一致认可。11月10日,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收到了亚组委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2010年亚运会会徽作品,并于11月13日回函表示,该作品得到亚奥理事会主席及理事会其他成员的一致同意。

亚奥理事会徽记-一轮放射十六道光芒的红日位于右上方,主体为抽象的五羊雕塑,“五羊”底座是“十六届亚运会”的英文标识、广州拼音、阿拉伯数字二0一0,共同构成广州亚运会徽。会徽有“亚运光芒照耀羊城”、“体育健儿争当领头羊”的含义。整个会徽简洁中不乏体育激情、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时具有鲜明的广州特色,融入了广州本地文化。

据了解,会徽基础稿来自广州本地设计者张祥(音)。从十一月二十七日上午起,一批精美别致的广州亚运会会徽特许产品将率先在全市四个零售点限量发售,这是广州亚运会发行的第一批特许产品。这批会徽特许产品目前共有圆、方两款,代表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观念,普遍采用镀金工艺,与同类产品相比,价格将较低。

[编辑本段][关于会徽设计者的争议]

毕业于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黄子良(Blog)站出来了。他称,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涉嫌抄袭他已发表过的作品。黄子良拿出一幅和亚运会会徽酷似的设计作品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他才是会徽的真正设计者。今日,该案将在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两幅作品基本一致

在亚组委官方网站上,张强是亚运会会徽的“创意、设计”,张毅、吴仲旻、李陈嘉被列为“参与设计”。会徽一揭晓便受到一致好评,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谁是会徽设计者之争。

一方面,黄子良状告亚运会会徽的设计者,称广州亚运会会徽涉嫌抄袭其发表在广州网游动漫网上的作品。

黄子良23岁,2006年6月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系毕业,现在珠海从事设计工作。“我第一眼看到亚运会会徽觉得震惊,它与我参加广州动漫大赛的作品惊人地相似。”黄子良说。黄子良的这幅作品是参加2006年5月“网游动漫总动员·广州”标志征集活动时创作的。据黄子良介绍,这幅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五羊和火焰。他认为,五羊最能代表广州,而动漫激情、动感、活跃的特征用火焰来表现最适合。最终,这幅作品没能入围。

黄子良表示,自己曾经打算拿这幅作品参加亚运会会徽征集,由于参赛要求应征作品必须没有参加过其他的比赛,他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黄子良认为,无论从图形结构、创作时间还是信息来源,会徽都涉嫌抄袭自己的作品。黄子良说:“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和我的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会徽右上角的太阳标志,而这一标志是每届亚运会会徽上必有的,只是位置不同而已。”黄子良说,从图形结构上看,两副作品整体形态基本一致,色彩及架构一致,局部线条方向感也非常相似,创作思想都采用五羊雕像和火焰的喻意。

北京奥运会的体育图标特色??

2008年奥运体育图标的工艺设计,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象形:

中国古代工艺是以象形为基础的,象形是工艺造型和装饰的基本表达方式,造型而论,这35个图标之美,就是以象形的甲金、大篆,加上象形人体的变动。

二、象征:

“在理为幽,成像为明”,35个国际单项体育项目,分门别类的图标表现形式,之所以与以往不同,它是通过了篆刻肖形印白文元素的媒介,经过高度概括,抽象出来,使人观之不言而喻,具有了象征意义的指示符号,红色印面,白色线条的成像为明是汉字甲金文大篆演绎成了变形人体,用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价值取向来说是一个“吉”字,甲金,又为吉金,由此敷衍出去:吉事、吉礼、吉物、吉土、吉月、吉人......

如此之吉,实乃2008年奥运北京之吉,如此象征意义谁人不喜!

三、简化:

工艺美术的造型或装饰所造之“象”,并不是外界事物的如实再现,而是如《周易》的卦相一样,具有高度概括抽象的特点。35个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来源于文字本身的象形特征,无论是纯甲金文、大篆体,还是抽象的变形文体,都是一种被高简化或条理化、秩序化、程式化、样式化了的现实体育形象,同时也包含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书中说:“出现在各个时代,各个民族装饰艺术中的基本形式——例如圆圈、三角形、螺旋线、平行线——都被当作基本图案”,尽管“装饰性形式逐渐演化,形成各类物体的画面——叶子、藤蔓、海洋生物妙趣横生的形状,飞翔的鸟、动物、人、物。而基本图案却始终保留着,无须任何装饰,圆圈成了眼;三角形成了胡须;螺旋成了耳朵、树枝或波浪”。装饰是表现形式简单而又纯粹的抽象序列,当35个体育项目的构图包含着形象化因素——人、动物、运动器械——的时候,这些形象被完全自由地简化和变形以和谐于体育形式的整体。其生动的处理不是直接视觉印象的复制,而是按照体育项目的表现原则和中国古汉字的生命形式,对印象本身进行塑造、规范和说明。无论造型还是装饰,都明显具有了简化的特点。

四、文质统一

“文”与“质”是先秦美学,特别是儒家美学思想中的两个基本概念。这对概念的出现,虽不一定是专门针对工艺而言,但却无疑与工艺制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谈到“文”“质”的问题时,35个国际单项体育项目的体育图标,在中国与时俱进的和谐社会中,“文”“质”作为工艺美术的一种造型设计真正赢得了国际普罗大众的认可,并溶入了国际设计界,它的真正意义是儒家尚文和文质统一主张,被应用在国际体育项目上强调了工艺设计和制作必须符合天地自然生命的变化,发展规律。其创作思想的真正来源于:“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因为文质统一、器道统一,是中国儒家思想与中国工艺美术——人与人对话、人与天对话的一种至高境界。

  • 评论列表:
  •  辞眸酒颂
     发布于 2022-06-01 23:32:38  回复该评论
  • ,这些形象被完全自由地简化和变形以和谐于体育形式的整体。其生动的处理不是直接视觉印象的复制,而是按照体育项目的表现原则和中国古汉字的生命形式,对印象本身进行塑造、规范和说明。无论造型还是装饰,都明显具有了简化的特点。四、文质统一“文”与“质”是先秦美学,特别是儒家美学思想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