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标舞有年龄限制吗
学习国标舞没有年龄限制的。每个年龄段都可以学。
国际标准舞(International style of Ballroomdancing),简称国标舞,来源于各国的民间舞蹈,由于国标舞对舞姿,舞步要求非常严格。所以, 出现了要求相对低一些的交谊舞,交谊舞与国标舞不同,它保持了国标舞各种舞种的风格,但比较随意。尽管如此,国标舞舞依然有自己的要求, 这样,才能体现各个舞种的风格,才能洒脱自如。按技术结构可以分为现摩登舞和拉丁舞。
国际标准交谊舞,不管是哪一个舞种,不管跳的怎么复杂,它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而在这每一步中,都包含着速度、距离和方向。我们把它归纳成“国际标准交谊舞步速、国际标准交谊舞步距、国际标准交谊舞出步方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际标准交谊舞步法三要素。
1、步速:这是指运步的速度,国际标准交谊舞舞步中一个时间概念上的元素。国际标准交谊舞的步速有常步、快步、慢步、超快步、加长步、“静止”步。
快步――快步就是比常步快的步速,一般情况下,一个常步占一个时间段,我们把它称为一个“常步时”,一个快步就是1/2个常步时。
慢步――慢步就是比常步慢的步速,一般情况下,一个常步时为1,慢步时就是1+1。
超快步――这还是以常步为衡量标准,比快步更快的步速。一个超快步只占1/4常步时,甚至更小。
加长步――这是一种特殊处理的步速,它既不是常步,也不是慢步,通常情况下,它是比常步要长一点的舞步,约是1.5个常步时。特别要说明的是:加长的这0.5的步时,或是从前一个常步时中“刮”来的,或是从后一个常步时中“刮”来的。这也就是说,只要有加长步,那么它前面或者后面就会是一个不完全的常步。我们所以不用1.5+o.5来说明加长步,是因为加长步不是1.5常步时,加长步的步时有多长,完全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它的公式是:加长步+不完全常步=2个标准常步。(一般情况下,用慢步再加长,舞步就会显得太滞重,所以,加长步一般就是常步加长)。
“静止”步――这也是一种特殊处理的步速,国际标准交谊舞中没有绝对的静止,只有相对的静止,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看似不动而又感觉在动的舞步。这种国际标准交谊舞舞步通常占2~3个常步时。需要说明一点:“静止”步和造型还不是一回事。
国际标准交谊舞不同的舞种,其基本步法组合在步速的组合上是不同的。一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平均步速类:例如慢三步,快三步,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南京小拉舞,北京平四舞等等。这一类舞种步速的特点就是一步占舞曲音乐的一个节拍,当然,这个一步指的是在这个国际标准交谊舞舞曲音乐中的常步。整体运步规律上,国际标准交谊舞舞步的步速是平均的。
一类是快慢步速类:这一类舞种的基本步法组合是由快步和常步或者是由常步和慢步组合而成的;有的舞种甚至用快步,常步,慢步三种步速组成。例如:中四步,慢四步,拉丁舞伦巴,东方伦巴舞等等,都是由两种步速组成的基本步法组合;大禹步舞,探戈,狐步舞,则是用三种及以上的步速作为基本步法的形态。总之,这一类国际标准交谊舞舞种,在整体运步规律上,舞步的步速是有快慢的,而不是平均的。
2、步距:这是舞步中一个空间概念上直线度量的元素,它指的是国际标准交谊舞运步中每一步定位的瞬间,两脚间的距离(两脚支撑点间的距离)。国际标准交谊舞的步距一般地分为一步,半步,超大步,碎步,立步。
国际标准交谊舞一步――以中国人的形体平均常数为依据,通常的一步,两脚间的间距是75公分。因此,国际标准交谊舞舞步一步的步距就是75公分。
国际标准交谊舞半步――两脚间间距不足40公分的,我们称为半步。
国际标准交谊舞超大步――两脚间间距超过75公分的,我们称为超大步。
国际标准交谊舞碎步――两脚间间距小于40公分,并且破常规快速运步的舞步,我们称为碎步。
国际标准交谊舞立步――两脚合并在一起的舞步,我们称为立步。
步距的大小,一是体现每一个舞步是否展示的到位,饱满,恰当;二是关系到前后舞步的展示质量;三是关系到舞伴间的配合效果。在通常情况下,凡是旋转,大角度变方向时,步距就要相对缩小。这个常识要经常念叨,成为一种下意识的技能最好。国际标准交谊舞是舞蹈艺术,不是机械加工,上述的数据都是参考标准,国际标准交谊舞实践中,大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3、出步方向:这是舞步中一个空间概念上弧线度量的元素。他指的是交谊舞运步中,脚形的变化方向。通常以脚尖,脚跟,脚内侧,脚外侧为参考点变化脚形。出步时脚形方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交谊舞动作的质量。特别是在大角度旋转动作中,脚形方向的正确是旋转角度到位的关键因素。常用的出步脚形方向有直步,横步,切步,扣步。
国际标准交谊舞直步――面向舞程线,双脚并拢,脚尖方向为正前方,脚跟方向为正后方。保持脚形方向前进或后退就是直步前进或直步后退。
国际标准交谊舞横步――以直步为参考点,向脚外侧方向平移的舞步就叫横步。有左向横步,右向横步。
国际标准交谊舞切步――以直步为参考点,向前运步时,动作腿的脚形由直步形态悬空变化成脚内侧朝向前进方向的舞步叫切步。一般切步脚形变化的角度为90度,也有左右两种切步。
国际标准交谊舞扣步――以直步为参考点,向前或向后运步时,动作腿的脚形由直步形态变化成脚外侧朝向前进方向的舞步叫扣步。一般扣步脚形变化的角度也是90度,也有左右两种扣步。
国际标准交谊舞出步方向的脚形变化在交谊舞实践中还有很多细微的具体情况,在180度的每一个点上,都有其具体的脚形方向,但基本上是分属上述四种脚形方向,在此就不细述了。
国际标准交谊舞是一种雅俗共赏,全民参与的舞蹈,从舞蹈体裁的特性上说,国际标准交谊舞的舞步是没有什么高难度舞步的。不管是学舞,还是跳舞,你只要从这步法三要素上去琢磨,再难的舞步都不会难。国际标准交谊舞的身法,手法也可以参考这三要素。
急求:学习华尔兹的心得体会
觉得国标舞真不容易跳好,加上指导思想不正确,走入过一些误区,就更难上加难。自己和自己比,真正有点进步、有点提高,是要感谢中国国标舞总会艺术分会,刊登了一系列黑池世界国标舞讲习会讲评以及我国的多个国标舞专家付中枢、夏炜、翟延雅、许献忠等老师的经典性指导文章,开了我的窍,使我从理论和实践得到较好的提高。既是学习体会,就一定有不少错误和不当的地方,望专家、老师及舞者同行指正。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过去曾有过一段时间,在学习中走入过误区,归纳起来是:“淡基本功,追新高难,轻视音乐,疏忽磨合”。一到舞场就跳花样、跳组合套路,还录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欧洲各站大赛,取一些新、高、难的动作进行模仿,结果是动作不到位,花样越多舞姿越难看,根不稳,干不直,不挺不立,降没降好,升没到顶,整套舞步没有流动性。最大的毛病莫过于舞步不吃音乐的拍子了,舞步难度大当然就难吃拍子,而最重要还是指导思想错误,认为自己唱了几十年的歌,学过三种乐器,特别是拉了几年的手风琴,可以做到边拉边唱,华尔兹不就是跳三拍子?偏偏跳起来就不吃拍子,在深圳全国赛时,因不吃拍子,失败了,没入决赛……。教训是深刻的。就在这种彷徨的情况下,我接到了总会发下来的《简报》,里面一些国际级大师的讲评,我真有如获至宝的喜悦,久蓬干旱迂甘露的感觉:“第一是基本动作,第二是基本动作,第三还是基本动作”;“必须经常跳最简单的套路……,在整个跳舞生涯中继续练这些舞步。这些简单的套路跳得好,就使难度大的舞步跳起来容易一些”等等。就像惊雷把我惊醒,十四次世界冠军的国际巨星,也在天天跳基本步,我一个还未入门的普通舞者算什么呢?摆正位置,我从握抱、站姿和基本动作、基本步的练习开始,坚持天天学、天天练,把基本步融入到组合套路中去。
寒梅之香自苦来我学五个摩登舞,开始时觉得探戈舞很帅,有阳刚之气,好劲!就使劲练探戈,当跳华尔兹时就问题多了,对我来说又步入了一个误区,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华尔兹比探戈更难跳好,下苦功练华尔兹。我按以下几个要点来练习:(1)重中之重为重心转移。国标舞的技术就是重心转移的技术,国标舞舞步的基本技巧,就是身体不断转换重心的技巧,所以它是“技巧中的技巧”,运动中必须做到每一步都要有重心,这样的舞步才平稳,才清晰。如,我跳华尔兹的起步右转步时,男士第一拍重心一定落在左足(除个别花样步外,华尔兹第一拍的重心,大部份是在左足的),才能做CBM动作,第二拍的重心要转移到右足,才能做好摆荡上升,第三拍的后半拍重心要转移到左足上,接着身体下降足跟着地,这样的舞步才清晰、流畅;接着跳超度转时,第一拍女士的重心一定要转移到右足上,才做旋转动作,男士第二拍第要把重心转移到右足上才旋转,不少初学者忽略这一步的重心转移,形成上身向后仰,而没能完成好这一动作;在跳TURNING LOCK即转锁步时,要四次转换重心,男士在跳第二拍重心转移右足,特别要注意不要“泄露痕迹”,左足不要并留在右足旁,而要一擦而过,在三的后半拍重心转移左足上,同时把身体降下来。(2)重点是1,核心是2,关键是3。华尔兹的音乐三拍子的节奏是强、弱、弱,我把这三个拍进行处理,如跳起步的右转步时,把第一拍作为重点来跳,进行“三个加”:加N、加力、加速做反身动作,加N即身体先动,加力即身体下降,重心足足尖用力向后蹬把身体推出去,加速就是跳1的时候要速度快,因为身体先动已经占去了时间,步幅走动时已不到一拍的时间,加速还可使身体产生惯性流量,为下一步摆荡上升积聚能量;三拍中第二拍是核心,身体开始摆荡上升,步幅加大,跳出付点音符,体现流畅,表现舞姿优美等,都在第二拍上,故为核心;第三拍是关键,把第二拍的上升延伸到顶点,融化第三拍的前半拍,完成重心转移到左足,听好音乐在后半拍将身体下降,降到足跟触地板,咬准音乐的第一拍,支撑脚膝盖下降,按上述第一拍的要点进行运动。(3)若要跳得好,身体带脚走。这一环绝不可忽视,做不到这点,舞步不流畅,男士身体脊柱线就不能垂直在地板上流动,线条就不美。埃格列顿说得好:“如果你在移动你的脚之前不移动身子,你就会出现麻烦”。只要脊柱线不向后倒,身体的上重心与移动足一起走便可做到这一点。要注意的是,后退是脚带身体走的。(4)不追新难高,但求轻飘高。轻飘高这是舞者的努力方向、追求的目标,当舞者身体越跳越轻、越飘、越高,他就进入佳境,舞技到家了。不过,这是说到容易做到难,地心吸引力对谁都是公平的,它不会恩典任何人,而要求舞者刻苦努力去练习。要轻、首先就要思想不紧张,肌肉要放松,表情轻松自然;其次,男女舞伴自身的重量自己负担,只要其中一人身重,运动不自如,两人跳起来就不可能轻,再者,男女舞者还要控制好自身的平衡,身轻才有保证,加上运动时做到身体带脚走,运动足与地面的接触面要尽量小,减少与地面的磨擦力。要飘,就要会弹,要使身体在第二拍开始上升,尽量使上升后的身体在空中流动的时间要长,要长就要跳出付点音符,把一拍跳成一拍半,步幅长些,把第三拍的前半拍融进来,身体升到最高点,这就会飘起来,此时,屏住呼吸、脚尖、脚腕提升、膝盖要直、提臀、立腰、颈直、整个身体达到无限高度。(5)绿叶托红花,舞姿更灿烂。要做到身体拉得更高,还须在舞蹈的全程中运用好呼吸,才做到绿叶托红花,舞姿更灿烂。我的做法是:第一拍身体下降时呼气,第二拍身体开始上升吸气,在第三拍前半拍身体升到最高点时,屏住呼吸,让整个身体向头顶拉高延伸,好像一朵绽开的鲜花,在第三拍的后半拍身体下降时开始呼气,要柔着呼,不要猛然一口气全呼出去,配合第三拍下降足跟着地,第一拍身体快速运动出去音乐结束时止,第二拍开始时转换为吸气。
荆棘之后有坦途除了你想通过跳国标舞娱乐、健身之外,真正想跳好国标舞,一定要有执著的精神,要把它作为一种事业去对待,去认真努力,刻苦学练,这是基本的前提,但,还必须懂得怎样学,要提高理论水平,了解这个舞的特点,舞步要求,我摸索好长时间,近期才解决“苦练功”与“练功苦”的问题,不知道规范和要求盲目去练,不但徒劳无功,反而越练越槽、越偏差,艺术家们常说的一句话:“方向错了,不如一张白纸”,这是“苦练功”;懂得并按规范、要求去练,才会有收获,有提高,一次练达不到要求,就练十次、一百次,甚至更多,总会练好,功夫不负有心人,荆棘之后有坦途,这是“练功苦”,我愿以此与舞者同仁共勉。
拉丁舞学习心得体会的范文
拉丁舞,最重要的是姿势标准,否则,出来的感觉不对。在舞厅里看到一些人跳拉丁舞,舞步倒是挺流畅,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细想一想,可能就是缺了那点风情万种
的感觉吧,我觉得,这是跳拉丁舞时最要全力追求的。但仅仅是频频扭动腰肢和胯部就可以造成这种感觉吗?并不尽然,夸张地扭动当然必要,但最要紧的是注意一举手一投
足符合标准舞步,例如,手臂需要平放或高举的时候就一定要舒展开来,不能垂在一旁 ;需要扭动胯部的时候就一定要做足一百分,不要不扭或幅度不够;重心的移动要正确
,要弄清楚前后两个动作的重心转换情况。
对于初学者,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跳好基本步上,这一点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好的人并不多。别以为几个节拍的基本步就那么简单,里面很有学问。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基本步
,获得不同类拉丁舞的舞蹈感觉,例如rumba的柔情缠绵,jive的活泼轻快。要学好基本步,我的建议是买一张比较好的拉丁舞教学VCD,跟着里面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学,我就买了一套这样的VCD,觉得舞步非常标准,是很好的初学参考碟,现在推荐给大家:是北京北影录音录象公司出版发行的《国际标准舞示范教学片》。对于没有什么舞蹈基础的人来说,一开始会觉得就连基本步也让人看得一头雾水,因为看上去有接连不断且又让人一时不得要领的重心转移和胯部腰部的扭动。这时候你就要利用VCD机的循环播放,慢速播放和步进播放的功能来看清楚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最细微的动作。要学会自己分解动作
,通过分析每个动作所要求的肢体变化,从而领会那种有风情的感觉是怎么来的。要对
镜反复练习基本步,在没有练好基本步之前,不要急于学习花样步,其实很多花样步都是在基本步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若基本步走不好,花样步走起来也不会好看的。
我以前上过交谊舞训练班,但自己从没有舞蹈的基础,对舞蹈的悟性也比较差,所以,拉丁舞一直没有学会,连基本步都走得别别扭扭的,在舞厅里每当拉丁舞曲响起,就只有坐在一旁看别人跳的份,心里总在赞叹,为什么她的舞姿那么充满魅力,每一个舞步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为什么自己做不到呢,曾经一度怀疑是自己身材不够柔媚,稍嫌瘦了点,但自从跟着VCD开始认真学拉丁舞开始,我才发现,是因为自己对基本步没有掌握透彻的缘故,我以前只掌握了它的节奏,对舞步只有粗线条的模仿,由于观察不够细致,丢掉了很多重要细节,所以出来的效果就是缺少了拉丁舞应有的韵味,而变成简单
的走步了。现在我跟着VCD一点点地学,终于我发现我的舞步有了全新的感觉,越来越接近VCD中的标准舞步了。这让我开心极了,我想我终于找到了我为什么曾经跳不好拉丁舞的原因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学舞心得,说得不对的,请高手们指正。从学跳拉丁舞这件事,我悟出了其实天下无难事,别人能学会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学得会,只要掌握
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不相信一个智商达到大学水平的人,居然就跳不会相对于大学专业课程容易得多的交谊舞。
光看VCD是不可能了解脚下的功底的。实际上,跳拉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身体一定要垂直,而这是通过脚跟用力踩地和五趾抓地共同完成的。脚下的力要直接传递上来,可以说没有扎实的脚下功底,跳出来的拉丁肯定是泄掉的;而且如果没有一个较专业的人指导,即使一个简单的律动,时间值也很难准确把握。所以就我个人来看,我是不太主张一个初学者完全通过看教学片来学习象拉丁这样难度很高的舞蹈的。
我为什么觉得看VCD有用呢,就是因为它可以反复地看,可以慢速地看,可以让你从容地对动作进行分析和认识。在舞厅里看别人跳,由于动作非常快,你不可能看得很清楚
,尤其对没有受过多少舞蹈训练的人来说,得到的只可能是一个大致印象。但每一个舞步要做的最细微的动作,他很可能完全没有留意到。VCD可以让你反复看一个动作,反复体会这个动作是如何构成,如何开始,如何进展,如何结束的。你甚至可以用步进键看得更清楚。
我自己的体会是,其实拉丁舞并不难跳,只要你弄清楚了每个舞步的要领,不要以为VCD比不上真实站在你面前的老师,我参加过几个培训班,那里的老师自身水平不可谓不高
,但他们也并没有能从理论的高度上总结跳好拉丁舞的要诀,他们通常是示范几遍,然后叫你自己在下面体会,而这时候,一个初学者还根本没有完全领会刚才所教舞步的要
点。培训班的时间通常很短,你根本来不及好好修正所有错误的理解,它就结束了。然后,你想你能怎么办,继续参加下一轮培训班?或者就此开始到舞厅混,恐怕两者都不是最佳办法。还是先看看VCD再说,一方面拍摄VCD的都是跳得非常好的高手,不是高手怎么有人出钱请他们拍呢?最重要的,是可以反复地看,在培训班里你能反复地要求老师跳给你看吗?没可能的,他们的时间非常宝贵,根本不可能给一个悟性差的学生提供额外辅导的。那何不看看VCD呢,模仿始终是学习任何新事物的
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不明白为何各位强烈反对通过VCD学习标准舞步,总在强调亲自下舞池“体验生活”的重要性
,你为何不想想,以一个三脚猫的水平下舞池,即使有人请,也迟早会知道你不过是个三脚猫罢了,即使请了这一次,下一次还会请吗?
其实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要和舞伴一起看vcd,自已一个人不太容易掌握步子的方向角度。
还有就是步伐的有效性,也许有时候自已学会了某个步子,但实际和舞伴搭手跳时却无法实现,这也需要学的时候身边有舞伴配合。
对于学习国标的人来说,看别人的VCD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很多高手也还在不断地通过观看别人的示范或者表演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我还是认为它不
能作为学习的国标的基本渠道,作为一种上课后的辅助渠道倒是非常好的。原因在一点--学国标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学舞步或者说套路。
讲解国标舞的VCD不可能象专业老师那样仔细给你讲解某个元素,它着重讲的是舞步和套路。如果一盘VCD从头到尾讲的都是基本功,估计也没人买了。实际上,无论是摩登还是拉丁,舞步都是很好学的,也并不难,但是能说会跳舞步就是会跳国标吗?普通的舞厅舞也许还可以这么说。没有经过长期的前进后退和升降的基本功和摆荡练习,跳起来忽
上忽下、蹿得非常厉害,而仅仅是舞步熟练,你能说这是国标的华尔兹吗?就拿拉丁来讲,一个律动,一拍时间值分为4个四分之一拍,每个不同的时间值胯都在不同的方位,
我想这也不是简单的模仿就能体会到的。另外,在跳拉丁行进步时,许多人站得不垂直 ,前进时给人的感觉就是向前趴,臀部向后凸得厉害。你不能说他跳得不是拉丁舞步,
但拉丁真是这样跳的吗?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的确存在和老师上课时,课时短,一时不易体会的问题,我当时曾上过梁思源老师的拉丁班,也有这个感觉。但更深的体会是,我如果不加强基本功
的练习,拉丁永远也学不会。所以有了后来和arches一起去上拉丁基本功的课。这一点 ,我想arches有更深的体会,他学得时间更长。
这些当然也取决于自己想怎样的学习国标舞,如果仅仅是想学会一些舞步到舞厅里跳一
下,怎么样也都可以。但我想DANCE里很多虫子都不会仅仅满足于这种境界的,那就必须 找个名师,从基本功开始练习。而且要有耐心,慢慢体会。这些名师估计也没有一个是
从VCD或者录像带上自学而成的吧。当你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基础,再看看VCD,补充学习 一些基本功,一些舞步和套路倒是不无裨益的。
采纳我吧!!!!!!!!!!!!!!!!!!!!!!!!!!!!!!!!!!!!!!!!!!!!!!!!!!!!!!!!!!!!!!!!!!!!!!!!!!!!!!!!!!!!!!!!!!!!!!!!!!!!!!!!!!!!!!!!!!!!!!!!!!!!!!!!!!!!!!!!!!!!!!!!!!!!!
如何让学生提高舞蹈练习水平?
大学体育舞蹈课程是以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与美育素质发展为导向。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是以课程练习的强度为基础,在体育舞蹈课堂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单个动作或动作组合的练习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舞蹈练习水平的重要途径,而进行练习活动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一、分解技术练习与完整技术练习相结合
对于体育舞蹈的初学者或者运动基础较为薄弱的大学生,体育舞蹈的动作技术是较为复杂的,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作技术的分解,制定合理的教学与练习内容,实施合理的训练强度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以恰恰舞的前进走步为例,一个完整的前进走步包含了动作的节奏、髋关节的律动、身体的姿态、以及锁步的分解动作技术。要做出完成的恰恰前进走步就要将以上几项技术分别组织教学与练习,因此在教学与练习的实践操作中要循序渐进、合理分解、逐项练习,逐一掌握分解技术,在分解技术掌握牢固的前提下逐渐过渡到完整技术的练习,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进入了完整技术的练习阶段,仍需适当安排分解技术的练习以利于规范和巩固完整的动作技术。
二、单一舞步练习与套路组合练习相结合
单个舞步是构成体育舞蹈各舞蹈的基础与核心,在体育舞蹈学习初始阶段,学习与练习重点都集中在单一的基础舞步,因为在每一个基础舞步当中都包含了若干重要的舞步基本技术信息,以恰恰舞的纽约步(newyorkstep)为例,完成一次左右两个方向的纽约步,包含了转体运动、身体重心的前后、左右方向的转移,髋关节的摆动等基本技术,为了将舞步的基本技术定型,打好舞蹈练习的基础,重复练习单一的舞步是必要的。单一舞步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动作定型产生良好的效果。体育舞蹈表演是以舞蹈套路为基本表现形式,因此在掌握一定数量的基本舞步基础之上即可将各单一基本舞步科学组合,过渡至舞步组合的练习。舞步组合练习难度较单一舞步练习难度有较大的增加,这有利于学生舞蹈技能水平的提高,同时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升练习的效果。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根据练习的目标将两种练习形式相互结合,合理组织,融会贯通。
三、慢速练习与快速练习相结合
体育舞蹈十个项目当中伦巴、华尔兹音乐与动作速度较慢,恰恰舞、桑巴舞、牛仔舞、快步舞音乐与动作速度较快,但无论音乐与动作的速度的快慢,在进行动作技术的训练时,都应以慢速练习为起始,慢速练习时,练习者能较好的控制动作细节,并充分表现动作,同时也有助于正确的动作技术定型。当动作技术较熟练时,逐渐加快练习的速度,当动作在快速的节奏下不能完全保证正确的动作或出现动作变形时则应及时回归到慢速练习并注重动作的控制练习,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动作技术的掌握,要结合实际练习的情况将快速练习与慢速练习灵活运用。
四、男女搭配练习与“女女”搭配练习相结合
体育舞蹈表演中,男士与女士搭配共同完成舞蹈套路,在表演中,男士表现出绅士风度与阳刚的气质与舞姿,是女士舞步的引带者,女士表现出柔美、活泼的的舞姿,是双人表演的焦点所在。男女配合完成套路是体育舞蹈的显著特征。但在教学课堂中常遇到男女学生人数不对等的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形下,可将男生与女生配合练习与女生与女生配合练习的形式结合起来,在女生与女生配合练习的组次中,通过身高差异来拟定领带者与被领带者,身高较高的学生作为领带者,身高较低的学生作为被领带者。将男女搭配练习与“女女”搭配练习的形式相结合能较好解决了男女学生人数不对等的情况。同时,部分性格较内向羞怯的学生与异性组合会感觉羞怯,强烈的羞怯感与紧张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与练习的效果,此时根据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合理分配练习组次,遵循他们的练习意愿既与同性搭伴进行练习,能缓解练习与学习时产生的过渡的紧张感,有效的提升了学与练的效率,女生与女生搭伴练习或男生与男生搭伴练习直到动作较为熟练,再进行男女搭伴练习,循序渐进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五、单人练习与双人练习相结合
单人练习是指以个体为中心,学生单独进行舞步练习,不需要与他人配合,单人练习降低了拉丁舞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舞蹈配合的难点以及教学的难点。双人练习是指两人配合进行舞步练习,双人练习的基础是双方都要掌握一定的基础动作,同时要具有一定的配合能力,难度大于单人练习。在大学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练习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以单人练习为主的练习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动作技术的形成,而单人练习同样能够舞蹈的基本动律、基本技术和花样套路有效的表现出来,在课堂当中以单人舞蹈练习为主,既可以有效的解决男女学生人数悬殊较大以及学生找不到合适舞伴的问题,同时也适合入门级别的技术水平,十分契合广大学生的需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当单人练习进行到比较顺利而成熟的阶段,再加入较为简易优美的双人动作练习,如纽约步、定点转等基础动作,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六、分组练习与集体练习相结合
分组练习是运用较广的教学练习形式,是指根据教学任务、练习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练习。分组练习的操作要注重几个要点:
(1)指定小组负责人,一般由舞步技术学习较好的学生担任。
(2)指定练习任务与时间限度,以及要达到的目标。
(3)设定小组间比赛规则,制定奖励与惩罚措施。
教师在分组练习进行时实施各组练习情况的监测与指导。分组练习对教学效果有积极的影响:首先,奖惩措施的制定能显著激发学生的练习情绪的与练习兴趣;其次,通过小组成员与负责人的协作与努力,小组成员共同达到设定的目标,通过合作的形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再次,比赛形式的小组动作展示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表现力与心理素质;最后,教师此时能观测到学生个体的练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单独的指导。集体练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起进行教学内容的练习,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主要的练习形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合理安排集体练习与分组练习。
大学体育舞蹈课程是以学生身体素质与美育素质发展为导向。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是以课程练习的强度为基础,以上不同类型的课堂练习形式各有其优缺点,在课堂当中,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灵活选择,科学组合,提升教学效益
怎样跳好少儿单人舞伦巴银牌,恰恰银牌,牛仔银牌套路。
您好!我是津奥舞蹈培训中心的舞蹈教师。主教拉丁舞、摩登舞。
首先,少儿类的体育舞蹈比赛关键看两点:一,选手的基本功。包括足尖、指尖的力度,脚位、手型,身体姿态等。在同样可以流利完成舞蹈套路的基础上,这些细节至关重要。二。选手的表现力。包括面部表情、肢体随音乐的表达。这是孩子能否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在完成这两点的基础上。不同舞种重点不一样。
伦巴,要求少儿的胯部运用流畅自然,也就是八字胯。无胯不伦巴,就是这个道理。另外,伦巴动作缓慢,因此细节彰显,一定要将动作的延展和力量的爆发结合。银牌伦巴的考点要注意“古巴摇滚步”和两次前进的行走。
恰恰,要求选手动作干净有力。银牌中“闭式扭臀转步”和“古巴小碎步”是重点。
牛仔,选手如果能力允许可用竞技跳法。要求选手旋转速度快而干净,留头甩头。注意“美式旋转”。
体育舞蹈在编排和演绎自编套路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舞,在编排套路时会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套路即要展现优美舞姿,体现观赏性;又要合理的处理音乐和节奏,体现力与美的统一,两者要完美结合。不同水平的舞者要采取不同的比赛或表演套路,不同的表演或比赛场合或场地也会有不同的套路编排。总之,编排套路比较困难,最好请体育舞蹈教师指导编排。
体育舞蹈课心得体会
这个很简单 就是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比如你学到了什么,存在了什么问题,怎样去进步,还可以说说对这门课的意见等。就是自己想法就好了。只要交上去,基本都是过关的。
体育舞蹈课的感想2000左右
老师想看的这方面感想可能就是让你谈一下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体育舞蹈课给你的,那么也就可以说是,让你说一下,上体育舞蹈课你有了什么收获,继续往下想,体育舞蹈课给你的收获,也就是体育舞蹈课的作用,也就是体育舞蹈(对学习者)的作用。ok,你看下体育舞蹈的作用,然后,结合体育舞蹈的作用说一下自己有哪些收获,这也就是体育舞蹈课的感想。比如通过体育舞蹈课,我觉得我的形体得到了校正,现在越来越端庄了……之类的话。(校正形体,也就是体育舞蹈的作用)
体育舞蹈的作用。
体育舞蹈健身心:华尔兹舞步在速度缓慢的三拍子舞曲中流畅地运行,因为有明显的升降动作,感觉就像一起一伏连绵不断的波涛,加上轻柔灵巧的倾斜、摆荡、反身和旋转动作以及各种优美的造型,使其具有庄重典雅、华丽多姿的独特风韵,有“舞中之后”的美称。拉丁舞热烈奔放,节奏明快,充满激情。拉丁舞是一项非常好的健身运动,它几乎可以锻炼人的每个部位:肩部、手臂、腰部、腹部、臀部、腿部等。跳拉丁舞时,需要尽情地扭动腰部和胯部,因此瘦腰的功效尤为明显。动感的音乐,又能让人忘却烦恼忧郁。故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拉丁舞。加上一些健身中心也把拉丁舞动作融入到了有氧运动中,在强化心肺功能的基础上,更加强了修饰臀部和腿部曲线的作用。
增强心肺功能:跳快三步、快四步可促使心肌加强收缩,使心脏输出的血量增加、血流加速,这对心脏是一种锻炼,能够预防冠心病。
调节新陈代谢:研究表明:跳慢三步、慢四步等可以使新陈代谢率增加60—80%;跳快三步、快四步增长更多。有些患代谢性疾病者可以通过跳舞得到防治。比如,糖尿病患者跳舞可降低血糖,对超体重者则能起减肥作用。
缓和紧张情绪:跳快三步、快四步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而起到安神作用,服安眠药在服药半小时后药效才达到顶点,而跳轻快的狐步舞,舞后即刻见效,而且维持时间长。特别是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可使处于紧张状态的大脑皮层细胞得到放松,获得最佳休息。
平衡人体节律:交谊舞常用轻音乐伴奏,而音乐的节律往往与跳舞者的生物节律相互作用,能够调节人体生物节律,使它恢复平衡,以利于增强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