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小班新学期体育活动排队走(小班体育活动)

本文导读目录:

小班幼儿排队妙招

幼儿园小班孩子们的常规显得有些懒散,松懈。思维比较活跃,规则意识不强,就连排个队都很困难,需要时间。在与同伴近距离时,情绪会突然高涨起来,也会因为不经意的触碰而引起同伴的不满或者误会。所以排队时,是他们最容易发生混乱的时间。懂得按秩序排队是培养幼儿形成习惯的开始。

一、行进排队

一般在幼儿喝水、出操、散步、体育活动时会有行进排队。如果是两个教师都在场,那应该实行首尾管理的方法。一个老师在前面带队,引领幼儿行进方向,另一个老师在最后,一边观察幼儿的行进情况,一边提醒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要掉队。在行进的过程中,孩子们又非常容易被其他的人或者事吸引,偏离行进的队伍。再有幼儿的行进速度,都需要队后的老师关心和提醒。老师一定要在排前,让幼儿明确行进的方向,不至于让他们感觉没有目标。同时也要随时注意整个队伍里的每一个幼儿,及时提醒偏离队伍的孩子。绝对不要在队伍的最后,象赶鸭子一样。

二、静候排队

有时为了活动需要,静候排队是不可避免的。静候是教育过程中最忌讳的,但是又不可避免,比如在餐点之前,一部分幼儿入厕洗手,另一部分幼儿必须等待,但是等待又不能听任他们随意交谈。和同伴近距离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状况。这时候就应该妥善安排好静候的孩子,可以让他们玩一些手部游戏,动作幅度不大,不要因为游戏动作而触碰到同伴,但是又有一点趣味性。或者可以讲一些小故事等。俗话说无事生非,总之不要让幼儿无所事事。

良好的排队是幼儿常规的一个重要起点,只有排好了队,所有的习惯才有可能细致和固化。学前阶段是人生习惯形成的最初和最关键的时期,有些习惯一旦错过了最佳养成时期,那就怎么逼也无济于事了。所以为了的孩子们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都需继续努力。

蒙氏小班教案排队走教案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小班社会健康教案《人多时要排队》

活动目标

1.知道在集体生活中,要排队才有良好的秩序,避免发生危险。

2.通过讨论、观察等活动,初步尝试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实际操作演练活动,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

3.幼儿玩具、图书、水杯。

活动过程

一、游戏《飞呀飞》

 1、幼儿自由玩游戏,随意在教室人飞来飞去。

 2、集体讨论:你刚才是怎么飞的?如果快要和别人碰撞了,你怎么做?

3、请幼儿自己想办法通过窄窄的过道。(排队)

二、和幼儿一起讨论班里一名幼儿受伤的原因,引发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1、刘润林的脸上为什么会受伤?

2、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受伤害?

三、观察图片,引发幼儿依据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讨论。

 1、观察滑滑梯的图片

幼儿讨论:滑滑梯时为什么要排队?如果不排队会怎样?

2、观察上下楼梯的图片

幼儿讨论:如果不排队,会发生什么?

3观察进出卫生间的图片

幼儿讨论:在卫生间里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4、猜猜下一面图会是哪里?在哪里也需要排队?幼儿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来讲讲什么时候需要排队。

四、实际操练演示、总结。

1、请女孩儿来拿玩具。

2、大家一起评论:女孩刚才的行为对不对?对在哪里?错在哪里?

3、再请女孩儿做一次。

4、请男孩儿拿一本书。

5、大家评论:男孩儿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6、再请女孩儿做一次。

7、教师总结:我们不但要知道排队,还要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这一点。

五、大家一起搬椅子出教室,自行走到门口,大家想办法,自行调整自己的行为出教室。结束。

让幼儿养成排队的目的是

新生入园,刚刚不哭了,要想让孩子排队,日常有规矩也不容易。而小班是幼儿形成常规意识最重要的阶段,老师们要学会观察、分析孩子行为,积极探究孩子排队行为的原因,通过各种方法让孩子主动意识到在集体生活中排队的重要性。

培养目标

1、有集体意识

通过与家长合作,让幼儿在两周的时间里认识班里的老师和同桌的小朋友;熟悉后,能慢慢喜欢上幼儿园和自己所在的班,逐渐认识全班小朋友,愿意跟着老师和小朋友参加集体活动,哭的次数减少;知道在集体中“我”不是中心。

2、能有秩序的排队走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努力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学习沿直线走、沿圆圈走;学会控制情绪,有一定的秩序感。老师可以以游戏的情景和口吻,帮助孩子练习自己排队走,培养幼儿的集中注意力,可以用儿歌的方式引导幼儿,培养秩序感。

多种形式建立排队常规

方法1、营造平和、关爱的班级氛围

多数新入园的孩子没有集体生活的经历,对幼儿园的一切充满恐惧。普通大人从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生疏的地方,都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更何况是孩子。

3岁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情绪易受周围环境的感染。教师应努力调整好心态,以微笑面对孩子,让幼儿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他,慢慢消除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增加对教师的亲切感、信任感,然后再慢慢进行良好常规的培养,这不仅需要老师们付出极大的细心和耐心。

方法2、发挥“以大带小”的榜样作用

给迷茫、缺乏安全的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可以在新入园的孩子在情绪平和时,来到中大班,观看大哥哥姐姐是怎么进行集体活动的,激发新生向学习的动力;然后,对班内已有规则意识的幼儿进行积极地评价和鼓励,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从而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方法3、在过渡环节用儿歌引导幼儿常规

小班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水平有限,决定了教育方法要尊重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学习朗朗上口的儿歌,是培养小班幼儿常规的又一良策。如 《排排队》、《洗手歌》等。

4、通过环境创设影响孩子常规建立

环境是可以说话的,在教室中布置适宜的环境能够起到暗示作用。语言讲解幼儿不一定能够很快理解规则“一个一个有秩序地进行”,但结合直观形象的标记图,就能通过模仿学习到该行为。如:用小动物的形式贴出排队出操、拿杯喝水、如厕、洗手等情景,让幼儿学习他们守秩序。

5、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活动

好游戏、好模仿、好故事是小班幼儿的天性。为此,教师根据教参设计符合小班年龄特点的游戏、集体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将常规意识融入到集体教学、游戏中,将规训练融入一日的集体活动与游戏中,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

幼儿的排队常规习惯养成是需要一个很长的培养过程,需要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同时需要与家长共同进行。

如何培养幼儿排队的常规

3岁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情绪易受周围环境的感染等特点,第一件事就让孩子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他,爱护他吧!

然后再慢慢进行良好常规的培养,除了耐心,还要讲究教育的艺术。

榜样作用

传说中的"以大带小",利用同伴作为榜样榜样。

老师对班内已有规则意识的幼儿进行积极地评价和鼓励,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

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从而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儿歌文化

朗朗上口的儿歌会让你的常规事半功倍!

《排排队》:小朋友,排队走,你在前来,我在后,一个跟好一个排,整整齐齐排好队。

《排队走》:小小手——摆摆动,小小脚——踏起来,小胸脯——挺起来,一二一,一二一……

规则标志

园长总说"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直观形象的标记图,在教室中布置适宜的环境能够起到暗示作用。

如:用小动物的形式贴出排队出操、拿杯喝水、如厕、洗手等情景,让幼儿学习他们守秩序。

游戏活动

游戏、模仿、爱听故事是小班幼儿的天性。

将常规意识融入到集体教学、游戏中吧,比如《谁不见了》《开火车》《橡皮膏小熊》《我们一起排排队》等,玩玩游戏,建立常规。

幼儿的排队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哦!

小班《男生女生排排队》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记住自己的学号,会按自己的学号排队。

 学会按教师的口令进行排队,要安静和速度快。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学号卡

 活动过程

 一、数一数

 1、幼儿和老师一起来数数。

 2、按班级有多少幼儿,进行数数,如30个幼儿,从1数到我们的学号30。

 二、认识学号

 1、让幼儿们来认识自己的学号。

 2、自己说说学号是多少?

 3、找自己的学号的座位。

 三、分组排队

 1、按照老师的要求排队,1号至10号为一组,依次类推。

 2、酱30个幼儿分组,排成红、黄、蓝三队。

 四、比一比

 1、红、黄、蓝三队三组幼儿比赛。

 2、看看哪对排组排得既快又准,还很安静。

 五、小结

 1、教师对红、黄、蓝三队进行点评。

 2、让幼儿说说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活动反思

 在开学的时候就让幼儿们接触过认识学号,在幼儿有初步的基本上都已经认识,也能说出自己的学号是多少了。对于幼儿来说用学号来排队有点难度,一来对小伙伴们还不太熟悉,二来幼儿们都有一种拔尖,爱争先的心态,幼儿们都喜欢排在前面。为了突破幼儿的这一难点,我用颜色先让幼儿认识分组,也让幼儿们练习了多次,再让幼儿来慢慢的先记住自己前后面的幼儿,最后通过小竞赛来激励,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评论列表:
  •  南殷旧谈
     发布于 2022-06-01 06:16:56  回复该评论
  • 吧!然后再慢慢进行良好常规的培养,除了耐心,还要讲究教育的艺术。榜样作用传说中的"以大带小",利用同伴作为榜样榜样。老师对班内已有规则意识的幼儿进行积极地评价和鼓励,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
  •  礼忱夙世
     发布于 2022-06-01 11:40:38  回复该评论
  • 的重要性。培养目标1、有集体意识通过与家长合作,让幼儿在两周的时间里认识班里的老师和同桌的小朋友;熟悉后,能慢慢喜欢上幼儿园和自己所在的班,逐渐认识全班小朋友,愿意跟着老师和小朋友参加集体活动,哭的次数减少;知道在集体中“我”不是
  •  颜于栖迟
     发布于 2022-06-01 11:55:51  回复该评论
  • 幼儿依据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讨论。 1、观察滑滑梯的图片幼儿讨论:滑滑梯时为什么要排队?如果不排队会怎样?2、观察上下楼梯的图片幼儿讨论:如果不排队,会发生什么?3观察进出卫生间的图片幼儿讨论:在卫生间里时,我们应该怎样做?4、猜猜下一面图会是哪里?在哪里也需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