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河南省体育中心吴强(河南省体育局郭志华)

本文导读目录:

2001-2013历届散打冠军都是谁?

这个问题得进入“体育总局”才能详细查到。

网友的答案都不准确,不过我可以告诉你2001-2013我个人认为中国最强的散打人物!

1.柳海龙、苑玉宝、宝力高(散打王时期他们就是真正的王!)

2.黄磊(这个时代的领军人物)、王强(当时大级别第一人)、边茂富(功夫王)、于锦(功夫王)、张庆军(功夫王)、白进斌、敖特根巴特尔、方便、张开印、张习杰、姜春鹏(当时中国队长)等。

3.卞庆各(KO黄磊一战成名的大级别天才!在这个时代实力超群)、王文忠(实力仅次于卞庆各的时代领军人物)、靳帅武(中国真功夫总冠军)、许家恒(武博会冠军)、蒋全(推擂王,在散打规则是卞庆各克星!)、付高峰(中国队长)、张坤(中国真功夫总冠军)、徐吉福(击败考、哈亚的世界名将,及中国真功夫总冠军)

身边人物优秀品质的故事

我们身边的故事有千千万万,感人的故事也有很多,但是最感人的故事应该只有一件,下面我就把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感人故事讲给你们听听。

俗话说的好: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说得真好啊!因此,我的这件感人故事就是以妇女为题的:在每个马路上都有一个清洁工,我们虎山路也不例外,虎山路的清洁工是一位妇女,这位清洁工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来了,开始坚守他的“岗位”。每当我早晨起来要上学的时候,总觉得马路和人行道非常干净,却不知道是谁打扫的,一直到有一天放学,我看见了那位清洁工,他把那条马路扫了一遍又扫一遍,所以把马路扫得干干净净,不像别的清洁工,扫完一遍就不扫了。在每次放学我都会看到她熟悉的身影,直到它走得很远,我们前几天刚刚学了一篇课文,名字叫《落花生》,这位清洁工正好拥有了里面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她为小区的居民倾注了她多少关怀和温暖,流淌了多少辛勤和汗水,没有人去计算,没有人去理会,也没有人知道。但她仍是默默无闻义务做着这一切。每当我经历挫折或坎坷,都会想起那位清洁工,他经历的坎坷比我还多,仍是那样自信,乐观。虽然孤独一人,却是那样的自立、自强。

我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也不知道怎样报答她,只是想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对她说一声:“您辛苦了”

本届奥运会的国际裁判里有多少名中国籍的裁判?

执法北京奥运的江西裁判

--------------------------------------------------------------------------------

2008-7-24 8:21:45

相关新闻: 省体育局:江西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有4个冲金点

江西对北京奥运会金牌得主最少奖励50万元

江西4民警赴京督察奥运安保 为期两个半月

参加奥运会是每一位运动员的梦想,能成为奥运会的裁判(技术官员)也是体育工作者的荣耀。北京奥运会中,江西有15名裁判入选。

这15名裁判,有来自体育系统的,也有来自高校的,还有普通的公务员。执裁项目分布如下:

田径3人、赛艇3人、皮划艇1人、举重1人、羽毛球1人、游泳1人、帆船1人、体操1人、摔跤1人以及射击2人。

吴强:当总裁判长是一生荣耀

(项目:飞碟射击)

执法过多届世界杯、多次世界级各类比赛、东亚运动会、北京奥运选拔赛、好运北京测试赛等,从未有运动员对他执裁提出过质疑,江西省射击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吴强堪称射击裁判的元老,是江西体育界名副其实的“王牌裁判”。

本次北京奥运会射击项目共有100名裁判。吴强透露,他在北京奥运会的工作极有可能是飞碟比赛的总裁判长,官方名称为赛事主管,主要负责国内技术官员(NTO)的组织和现场执裁工作,NTO和ITO(国外技术官员)工作的协调。此外,还要协调裁判与竞赛团队、场地器材、媒体、安保之间的工作,甚至颁奖环节的协调工作。

“承担总裁判长工作,对我而言更多地意味着一种责任,对射击的责任,对江西的责任。”吴强说,比赛阶段,总裁判长除了过硬的裁判业务,对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都会有很高的要求。“我现在每天都会加强锻炼,做好体能上的准备。我参加过这两年世界杯赛,担任总裁判长工作,让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信心。能够参加北京奥运会对于我个人来说,将是一生的荣耀。”

黄健:代表祖国执法不能出错

(项目:自由体操)

执法过体操世锦赛和体操世界杯、体操世青赛,连续执法过四届全运会……身经百战的江西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黄健,最终在200多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18名执法奥运体操的中国裁判之一。

奥运裁判不好做,体操裁判更不好做,黄健说:“中国体操是世界体操的风向标,而裁判的执法则是行业趋势的引路人。我们在重大比赛中的判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操技术的发展方向。”

执法奥运体操,对裁判员有比较高的要求,英语是黄健的强项。英语笔试考了第一,口语考了第十,这使他在竞争中占据了比较明显的优势,最终获得执法奥运自由体操的资格。作为一名奥运会的裁判,黄健不仅有着丰富的执法经验,更有着强健的体魄,他每天早上都去跑步或游泳,晚上还会中速走上1个半小时,“这是体能上的必要准备。”他感叹地说:“当我穿上裁判服装、看到上面的国徽时,我想我的工作不只是代表个人和江西,更是代表着祖国,所以不能出错。”

魏翔:有信心迎接“百年一遇”

(项目:羽毛球)

在景德镇市体育局工作的魏翔是江西省唯一一名赴京的羽毛球裁判。奥运会羽毛球比赛共需81名司线员,其中国内有71个名额,要从近400名国家级裁判员中选拔产生。1:6的比例,用魏翔的话说,他是一路拼杀出来的。“我有信心,从一开始就觉得应该去奥运会。不过实现的时候,还是非常高兴,毕竟家门口的奥运会‘百年一遇’!”

作为国内知名裁判,魏翔参与过国内所有羽毛球大赛的执法工作,也参与过很多国际赛事。在北京奥运会比赛中,魏翔将担任司线员,同时负责部分赛程的安排和联络沟通各参赛代表队。在奥运会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去年以来中国羽毛球协会已经组织了多次培训。在“好运北京”羽毛球赛期间,曾有人评价中国裁判整体工作“很好”,魏翔表示:“如果奥运会结束后,还能得到这样的表扬,还有人说‘中国裁判很棒’,那才是圆满完成任务。”

王勇:口袋装规则心中有激情

(项目:射击)

当过景德镇体校办公室副主任,当过景德镇体育馆党支部副书记,现在是景德镇市游泳馆党支部书记,但对王勇来说,最让他幸福和兴奋的是8月的职务:北京奥运会射击裁判。

每个项目的比赛章程和规则都有许多条目,“像你们记者的马甲一样,你们装胶卷、采访本,我们装规则。”王勇是省射击队运动员出身,对射击运动一直发自内心的酷爱。2003年,王勇成为一名国家级裁判。近几年,他参与执法的全国射击飞碟比赛多达24场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他最终成为奥运裁判的原因之一。

说到射击裁判,王勇感受最深的是辛苦。裁判们每天6点多必须起床进入赛场做准备工作,到晚上全部比赛结束后才能离开。不过,王勇说:“奥运激情是我的动力,所以再多的辛苦都无所谓,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在这动力下圆满完成自己的工作。”

吴玉华:零误差当好东道主

(项目:田径)

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田径国家级裁判吴玉华,平日里教学生们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曾多次担任大型比赛的裁判工作。今年8月,她将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成为田径项目的216名国内裁判之一,“先当了奥运火炬手,接着又要去北京奥运会田径赛场做裁判员,是我无上的光荣。”

北京奥运会的国内裁判是如何选出来的?吴玉华告诉记者,以需求量最大的田径项目为例,先后经过了四次大考,才基本确定了适合人选。今年5月,她曾到北京参加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作为第一批走进“鸟巢”的江西人,她感到十分荣幸,也肩负着压力,因为通过“好运北京”系列赛事的举办,才真正认识奥运会极度“科学、规范、严谨”的办赛方针。每位裁判员都要根据时间表,在每场比赛进入自己所负责的位置要求是“零”误差,既不得提前一秒,更不能迟到一秒。“虽然没有在奥运会当裁判的经历,但作为东道主,我绝对不会在比赛中出错。我有信心做好北京奥运会的裁判工作。”

在即将赴京履职的时候,吴玉华表示,作为东道主,中国裁判除比赛执法外,还要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裁判员和运动员介绍驻地、赛场和赛事情况,更要向他们介绍北京,推介五千年中华文化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詹晓梅:业余裁判实现梦想

(项目:田径)

虽然裁判工作只是江西师大体育学院教师詹晓梅的“副业”,但是大大小小的田径比赛中都曾留下过她的身影。由于一直饱受好评,詹晓梅通过推荐和培训选拔,成为北京奥运会上216名田径裁判之一,“这肯定是我参加的最高级别的比赛,可能一辈子也就一次。”

能够成为奥运赛场的裁判,是很多业余裁判工作者的梦想,詹晓梅也是一样。2006年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结束后,詹晓梅和其他近300名国家级裁判一起在北京参加了一次培训。培训之前,詹晓梅也没有闲着,“那时候天天在家看书。本来已经很熟悉的田径规则,我还是从头到尾看了十几遍。”今年2月,她终于接到国家体育总局官员打来的电话,通知她5月到北京报到,参加“好运北京”田径测试赛的裁判工作,以熟悉奥运比赛场地和具体的比赛细则、规范要求。这次比赛,最终确定她入围。6月份接到正式通知后,詹晓梅很兴奋:“能够参加奥运会是每一个裁判的梦想,这也是我一生的光荣。”

周凌云:要为江西争光

(项目:田径)

田径比赛历来是奥运会的重头戏和压轴戏,江西省体育局竞体处副处长、同时也是中国田径协会竞赛委员会常委的周凌云就将代表江西,执法奥运会田径项目的跳高和撑竿跳高比赛。

周凌云曾是女子田径运动员,练的是难度最高的女子七项全能,取得过全国前四名的成绩。2001年,她成为我国首批国际田联承认的国际裁判之一,当时全国有79人入围,她是江西唯一的一个。此后,各类国内国际田径比赛,总有周凌云执法的身影。从2006年开始,周凌云参加了数次培训和一系列的测试赛考查,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取了在北京奥运会上做田径项目裁判员的资格。

今年5月,她参加了“好运北京”田径赛的执法,熟悉了工作地点和职责范围。凌晨3时30分起床,早餐后坐车进入“鸟巢”安检,距比赛两个小时就得就位,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虽然有诸多的艰辛和不易,但从事了30多年田径工作的周凌云眼里闪动着激动和兴奋:“奥运会的意义和地位太不一样了,到北京奥运会当裁判是我一生的荣誉,我会尽职尽责,显示一位中国裁判的水平,也为我们江西人争光。”

沈映昌:奥运圆梦别无所求

(项目:游泳比赛)

8月9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后的第二天,游泳比赛将在“水立方”拉开战幕。虽然这片泳池中不会有江西选手的身影,但泳道旁却会有一张严肃而又认真的“江西面孔”,他就是江西省体育局田径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的资深国际裁判——沈映昌。1971年就成为一名游泳裁判的沈映昌,是中国游泳协会裁判委员会从第2届(1987年)至今的常务委员、副主任,在中国游泳界名气很大。今年年初,国家游泳中心向奥组委和国际泳联推荐了12名具备执法奥运游泳比赛的裁判,最终8人入围,沈映昌就是其中之一。

说到游泳,聊起奥运,66岁的沈映昌马上来了精神。很多人觉得,和满场飞奔的足球裁判相比,运动量较小的游泳裁判是份“美差”。对于这个说法,沈映昌连连摇头,“游泳裁判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有一次全国比赛,我被安排执法1500米的长距离组,一轮比赛下来要半个小时,整个预赛要进行18轮,我和其他裁判整整忙了一天,只有中午吃盒饭时算是休息了一会儿。”作为技术检查员,要看清楚选手在水中的每一个动作,不能放过一个细节。

沈映昌担任过很多国内和国际比赛的裁判,却唯独缺少一次执法奥运会的经历。这一次在祖国,他终于圆了“奥运梦”。今年是他担任国际裁判4年期限的最后一年,他准备在“合同到期”后结束裁判生涯。“能以执法北京奥运会作为结束,我真的别无所求了。”

王倬:荣誉与责任并肩

(项目:帆船和帆板比赛)

36岁的王倬现任江西省水警总队侦察科长,曾是我国一名优秀的航海运动员,省内和国家要举办帆船方面的赛事时,总会想起请王倬来做裁判。2007年“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王倬又有幸成为我省唯一一名被奥组委帆船委员会点名聘请的工作人员。经过多次考试,凭着丰富的执法经验,王倬顺利通过严格考核,获取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和帆板项目裁判员的资格。

与其他项目相比,帆船独具魅力,比赛在蓝天碧海之间进行,但裁判的压力也由此而来:场地非常大,项目级别非常多,情况相当复杂,裁判自然更不好当。比如抢航,在未打开起航线之前,如果有较多的帆船抢先通过起航线,裁判员无法辨明抢航帆船时,只能召回该级别比赛的所有帆船,重新启航。“平常国内比赛一般是各个级别同一片场地,各组分别出发。但奥运会比赛不一样,一个级别一个场地,工作量大多了。”

能见证奥运会这一盛事,王倬表示,荣誉与责任并肩。“比赛中,裁判员的一个决定,小则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大则可能影响运动员的一生。”还有几天,王倬将远赴青岛进行奥运会裁判执法,那里有蓝天白云,有云帆沧海,还有怀揣奥运梦想的体育健儿,而王倬,也将在那儿实现自己的梦想。

叶平:执法奥运是最高待遇

(项目:赛艇比赛)

不久前,江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的叶平接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传真通知,将在北京奥运会赛艇比赛中担任航道裁判,“做运动员我没法站在奥运会赛场上,现在做裁判能圆梦,我一样很珍惜这个机会。”

当运动员时,叶平拿过第一届亚洲锦标赛的冠军,但离奥运会还远。成为国家一级裁判后,叶平没想过自己有机会执法奥运赛事。“得知入选时相当激动,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能够执法家门口的奥运会是最高待遇了。”为了奥运,叶平参加了非常严格艰苦的培训。“我那段时间稍微胖了一点,怕体能跟不上,就通过各类运动来减肥。”通过坚持运动,他硬是减掉了好几斤,回到标准体重。

赛艇国内裁判的选拔比例差不多是5选1。过去两年里,他参加了多次学习,从国际一流专家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从国际规则到国内规则,系统地梳理了一遍。叶平说,能成为最后走上奥运赛艇赛场的裁判之一,实属不易。让叶平高兴的是,他将完整执法奥运会赛艇整个比赛过程,从预赛、复赛、半决赛到决赛,他都会在现场全程见证。叶平告诉记者:“中国队一直没能获得赛艇金牌。我极其盼望北京奥运会上,我们能取得突破,如果能看到江西姑娘站到最高领奖台,那就太满足了。”

谌水生:期待门生双双夺冠

(项目:赛艇比赛)

和叶平一样,宜春体校校长谌水生,手里也有一份来自体育总局和奥组委的联合通知,他将和叶平以及江西省田游中心的王燕华,一起担任北京奥运会赛艇项目国内裁判。

中国赛艇队在前几届奥运会中数度摘银,却未能收获一枚金牌。“中国赛艇队在亚洲拥有超群的实力,但与欧洲强手还有一定距离。北京奥运会的主场对中国队来说有优势更有压力,希望中国队能在这里收获奥运会的首枚金牌。”谌水生停了停,说出了自己最大的心愿:“当了这么多年宜春水上基地主任和体校校长,培养了杨文军和冯桂鑫两个国家队名将,他们分别要参加皮划艇和赛艇比赛,我希望这次他们都能夺得金牌。”

和赛艇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以赛艇为自己的事业,可谌水生并没有像样地划过几次赛艇。昂贵的费用和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也是阻碍赛艇运动在中国普及的重要原因。一条8人艇,国外产的需要3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质量相当的国产艇也得15万元。单人艇,国内产的也得卖到近2万元。“在国外,有很多赛艇俱乐部,那里放着的都是赛艇爱好者们的私人艇。在我们国家几乎没有这样的俱乐部,艇也基本上是公家的。”谌水生希望在北京奥运会过后,也能有让普通人玩上赛艇的地方。

王燕华:成就赛艇裁判大满贯

(项目:赛艇比赛)

“担当过数百场国内国际比赛裁判,这次总算圆了‘奥运梦’,也算成就了赛艇裁判的大满贯!”7月22日下午,在江西省体育局田游中心工作的王燕华笑呵呵地对记者说。她现在正忙着补英文,要用最好的状态去迎接奥运。

当2001年7月13日,萨马兰奇宣布北京申奥成功后,王燕华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在北京奥运会中担任裁判。每天清晨,在省体育局大院的田径场上,矫健、敏捷的王燕华总是先绕着跑道跑几圈,然后做健身操。7年来,为了北京奥运会,她风雨无阻地锻炼着。王燕华告诉记者,经过好运北京测试赛等多次重大比赛的检验,在北京奥运会赛艇比赛中,她将具体负责检录工作。“检录是整个比赛的头道关,比如说要检查队员参赛资格,称体重,要在赛前赛后对赛艇进行全面的检查。这些听起来似乎都是小问题,但事实上,检录是赛艇执法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严重起来,甚至可能取消选手的比赛资格。”比如说,检查运动员体重时,舵手如果轻于规定体重,就必须喝水喝到达标为止,而且必须憋着不能上厕所。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主场压力大,中国裁判的压力更大,不容丝毫失误。对此,经验丰富的王燕华表示:“越是在大型赛事上,裁判越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严格遵从程序,树立中国裁判的良好形象。”

郑筱华:火眼金睛盯住“小动作”

(项目:举重比赛)

今年47岁的郑筱华是抚州市体育局的工作人员,她是江西唯一入选北京奥运会的举重项目裁判员,也是抚州历史上第一位执法奥运的裁判员。今年正值她跨入举重界的第20个年头,她感到格外幸福和幸运。此前,全国锦标赛、全运会、城运会以及好运北京2008国际举重邀请赛等重大比赛中,都有她的身影。

奥运会举重的裁判项目有很多种,现场记录、计时、广播等都属于裁判的工作。尽管接到了通知,但具体的分工要到了北京才知道。“不管在什么岗位,能参加就要尽自己所能做好。”郑筱华说,很多人都认为,举重裁判是最好当的,举起来就是成功,举不起来就是失败,基本上能一目了然。事实上,却没这么简单。“外行人看不出的一些细微的犯规动作,其实决定着运动员的成败,决定着冠军的归属。屈肘、肘关节触腿这些细微的‘小动作’基本上都在一刹那发生,滴答几秒往往大局已定。对于裁判员来说,这也是最关键的地方,要像火眼金睛,绝不可以有一丝的遗漏,否则就会出现误判。”

郑筱华说,每一场举重比赛,裁判神经的紧张度丝毫不亚于运动员,往往一个半小时下来,裁判们感觉比运动员还累。8月4日,她将启程前往北京。郑筱华表示,会带着中国的传统待客礼节,做好东道主,为国争光!

辅助裁判:为江西添彩

除了这13位裁判,在北京奥运会上,我省还有两人分别在皮划艇和摔跤项目上出任辅助裁判。

在北京奥运会上,49名经过层层筛选出的裁判将首度亮相赛场,来自南昌市教育局的周金根就是其中之一。而来自江西省体校的赵猛将执法摔跤项目,面对日益临近的奥运会,赵猛信心满满,每天都在为奥运会做准备。赵猛说,要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做一个优秀的江西人,为江西和中国添彩。(鄢卫华)

河南大学有哪些知名校友

(一)文史哲类(34人)

27、冯友兰:著名哲学家、文史学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在预校和中州大学执教六年,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6篇,为中州大学文科各系的建设作出很大贡献。1944年,到荆紫关河南大学流亡办学地为学生作报告半月之久。

28、董作宾:著名甲骨文家、史学家。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语言学研究生专业,历任中州大学文科讲师、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教授,为河大考古专业的发展贡献很大。1928年起相继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院士、副院长。著有《殷墟文字甲编》、《殷墟文字乙编》、《殷历谱》等书,发表甲骨文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29、白寿彝:著名史学家。1929届河南中山大学文科毕业生,历任南京中央大学、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9~1998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兼任河南大学北京校友会名誉会长。著有《中国通史纲要》、《史学概论》、《新编中国通史》、《史学新论》、《中国史学史》等。

30、徐旭生:著名哲学家、史学家。1919年巴黎大学研究生毕业,担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法语、哲学史教授。1921年赴京,历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31、蒙文通:著名史学家。1930~1935年执教河南大学文学院,任中国古代史教授。40年代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后长期任教于四川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

32、石璋如:著名甲骨文学家、史学家。1932届河南大学文学院毕业生。1935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评议研究生毕业,留院从事甲骨文研究,历任研究员、院士。后旅居台湾,著有《殷墟建筑遗存》、《殷墟墓葬》、《考古年表》、《中国的远古文化》等书。在台湾发表《河南大学与考古事业》(1976年)、《照林(尹达)与侯家庄1001大墓》(1995年)。

33、尹达:著名甲骨文学家、史学家。本名刘耀,与石璋如徐敬参一起参加殷墟发掘。1932届河南大学文学院毕业生,1935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学研究生毕业,历任延安中共中央出版科科长、北方大学教授、华北大学教务长、中国人民大学研究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全国政协委员。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常务委员。著有《中国原始社会》、《中国新石器时代》、《十年考古》等。

34、周而复:著名作家和书法家。1932年入河南大学中文系学习。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白求恩大夫》、《上海的早晨》等

35、高亨:著名教授,古文字学家、先秦文化史研究和古籍校勘考据专家。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192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以梁启超、王国维为导师。1926年毕业任教,历任河南大学、东北大学、武汉大学、齐鲁大学教授等。1967年后不再任教,专门从事古代学术研究工作。完成了《诗经选注》、《诗经今注》、《楚辞选》、《上古神话》、《文字形义学概论》、《古字通辞典》等一批著作和论文,为我国古籍文献的整理做出了卓越贡献。

36、吴强:现代著名作家。1936年在河南大学教育系读书。1937年,离开母校,从事战地革命文学创作。代表作:《红日》、《堡垒》等。

37、姚雪垠: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型作家。1929年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后从事中共领导的地下组织活动,辗转北平,1951年,回到开封重当专业作家。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及《重逢》、《戎马恋》、《母爱》、《春到前线》等小说和报告文学《战地书简》、《四月交响曲》等。

38、王实味:文学家。1923年到预校读书。1930年在上海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小说翻译。1942年延安整风,他发表的《野百合花》受到批判。

39、邓拓:著名文史学家、新闻学家。1937届河南大学经济系毕业生。在校期间曾出版专著《中国救荒史》,受到中外学术界注目。后历任《晋察冀日报》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有《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等。

40、张邃青:历史学家。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27年8月到到校任教直至去世。对中国古代史颇有研究,且成果卓著。特别是抗战期间坚持学术研究,写出《伏牛山中之蛮族》,又写了《嵩山专著书目考》。1957年当选开封市副市长。1963年任开封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4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史学会会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41、张长弓:曲艺学家。1929年考取燕京大学国学系研究生,主攻中国文学史和河南民间曲艺。1942年来校任教,教学之余主要从事河南曲艺研究。著有《鼓子曲言》、《河南坠子书》、《中国文学史新编》、《张长弓曲论集》等。

42、郭绍虞:语言学家。1923年到中州大学任教。后到武昌中山大学、北京燕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同济大学文学院院长,院系调整到复旦大学任教。著有《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43、萧一山:著名历史学家。毕生致力于清史研究。1923年出版《清代通史》。1935-1938年任河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8年赴台任教。

44、姜亮夫:文史学家。1927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受河南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中国文学史。解放后,在杭州大学任教授,出版敦煌学、历史、语言、楚辞学等相关著作几十部。

45、李嘉言:古典文学研究家。早年在省立河南大学预科读书,1930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师从闻一多、陈寅恪等著名学者。1947年-1967年到河大任教,曾任中文系主任,主持《全唐诗》的改编工作。主要著作有:《汉魏六朝文学史》、《楚辞选注》、《唐诗丛考》等。

46、朱芳圃:甲骨文、古文字学家。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1931年、1939年至退休在河大任教。著有《甲骨学文字编》、《甲骨学商史编》、《殷商文字释丛》、《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等。是毛泽东的同学。

47、苏金伞:著名作家、诗人。1924年考入河南体育专科学校(今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前身)。1939——1942年、1945-1948年在河南大学任教。在他的第一部诗集《无弦琴》,热情讴歌中原儿女反抗侵略的奋斗精神。解放战争中,其诗歌贯穿着“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呼喊。1948年与嵇文甫等进步师生奔赴解放区,参与创办中原大学。解放后到省文联工作。

48、李白凤:著名书法家、篆刻家、作家、诗人。1933年考入北平国民学院国文系,1936年毕业,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诗集《风之歌》、《南行小草》,话剧《卢沟桥的烽火》,短篇小说集《小鬼》、《马和放马的人》等。1954年任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执教期间发表诗、词、论文200余篇。

49、任访秋:著名文学家。1929年考入北师大中文系,1933年考去北大研究生,深受钱玄同、周作人、胡适影响。1940年受聘河大文学院。主要开设中国文学史、国学概论、现代文学、古代散文选、文艺学等课程。著有《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散文卷》、《中国古典文学论文集》等。

50、于安澜:文学家、书法家。1924年入河南大学前身中州大学文史系学习,得到了冯友兰、郭绍虞、嵇文甫、董作宾等诸多名师的悉心指导。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国学研究所读研。1946年回母校任教。著有《汉魏六朝韵谱》、《诗学辑要》、《古书文字易解》等。

51、孙作云:历史学家。1931年考入复旦大学文学系,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闻一多。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员文科研究所,仍师从闻一多。1950年发起创办《历史教学》杂志,任编委,这是我国建国后最早的史学刊物之一。1956年院系调整后执教于开封师院。主要从事楚辞、诗经、民俗、神话等研究,论著等身。

52、胡雄定:外国语言学家。1927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语系。1950年任北京中法大学外语系教授,1957年跳入开封师院外语系。在河大执教47年,精通英语,兼通法语和俄语,学术功底深厚。30年代著有《英语习语用法例解出版后享誉国内》,《英语成语用法详解》亦产生重大影响。更难能可贵的是,87岁之后出版四本专著,近三百万字,是河大教授中晚年出版著作最多的一位英语语言文学家。

53、刘炳善:萨士比亚研究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会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理事,中国译协资深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54、胡思庸:著名历史学家。1946年考入河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1948年转到文学院历史系就读。1951年2月毕业后留河南大学任教。 历任开封师范学院讲师,河南大学教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二、三届副主席,河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会长。

55、高文:著名的金石学家,唐代文学专家,教育家,诗人,尤其对汉代碑刻的研究卓有成就。1951年到河南大学中文系任教,先后讲述过现代文学、文艺理论、历代散文选、中国文学史等课程。1953年中文系中国古典文学主页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河南大学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高文任为导师。

56、华仲彦: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1955年到校任教。长期从事诗词创作与研究,著有诗集《华钟彦诗词选》、文集《东京梦华至馆论稿》、《诗歌精选》等。

57、赵俪生:历史学家。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后转到哲学系。1947年经傅斯年介绍到河南大学任教。1948年跟随嵇文甫等进步师生前往解放区积极组建中原大学。之后曾在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山东大学任教,1957年到兰州大学任教。早年从事苏联文学翻译和革命文学创作,以冯夷等笔名发表过不少译作、剧本和小说。后专于中国土地制度史和中国农民战争史。晚年专攻先秦文化,探讨中国文化的源头。先后出版着作16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58、张明旭:1948年12月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1950—1982年任外语系主任。有专著《现代汉语语法》、文学译著《三人同舟》,1980年—1985年任第四届开封市政协常委。

59、赵帆声:河南著名诗人,河南大学教授,河南大学出版社社长。著有《古史音释》。

60、郭人民:历史学家。1946年考入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秘书、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河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河南省高等院校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历史文献学会理事等职。

谁知道历届全国散打冠军名单?越早越好,谢谢!联系方式:813335149

2013年还有全国散打冠军赛,

冠名单位:恒山杯

地点:山西大同

男子48kg级 朱记辉(武 警)

男子52kg级 江海东(上海体院)

男子56kg级 朱扬涛 (上海体院)

男子60kg级 高陆军(江苏)

男子65kg级 陈红兴(山西)

男子70kg级 冯兴礼(武 警)

男子75kg级 敖日格乐(内蒙古)

男子80kg级 王志国(郑大体院)

男子85kg级 刘玉春(山西)

男子90kg级 靳帅武(河南)

男子100kg级 唐翌翔(吉林)

男子100+kg级 陈彦召(北体大)

女子48kg级 章乱(上海体院)

女子52kg级 谯洁如(上海体院)

女子56kg级 邱挑(江苏)

女子60kg级 王聪(吉林)

女子65kg级 蔡存存(河北)

女子70kg级 钟研(江苏)

女子75kg级 王兴莲(安徽)

2014年:

2014年全国女子武术散打锦标赛

冠名单位:江苏中原杯

举办

地点:江苏昆山 体育中心体育馆

48KG级:代诗梦 (云南 凯旋利)

52KG级:章乱 (上海)

56KG级:刘玲玲 (吉林体育学院)

60KG级:邵婷 (河南)

65KG级:蔡存存 (上海)

70KG级:钟研 (江苏)

75KG级:李圆 (北京体育大学)

2014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

冠名单位:万象杯

举办

地点:山东省兰陵县(原苍山县)

48KG级:朱记辉(武 警)

52KG级:江海东 (上海)

56KG级:赵福祥 (北体大)

60KG级:孔洪星 (河南)

65KG级:徐吉福 (广东)

7

0KG级:冯杰 (山东)

75KG级:张坤 (陕西)

80KG级:付高峰 (山东)

85KG级:郭文杰 (湖北)

90KG级:蒋全 (江苏)

100KG级:王文忠 (解 放 军)

100KG以上级:叶翔 (河南)

  • 评论列表:
  •  温人橘亓
     发布于 2022-05-31 09:56:11  回复该评论
  • 》等。34、周而复:著名作家和书法家。1932年入河南大学中文系学习。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白求恩大夫》、《上海的早晨》等35、高亨:著名教授,古文字学家、先秦文化史研究和古籍校勘考据专家。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192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以梁启超、王国维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