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体育馆什么时候建成?
计划于2021年6月30日交付使用。
17日,在位于南平市建阳区的第17届省运会主场馆建设工程项目现场,中建海峡建设者冒着高温加紧进行钢结构吊装施工,以确保工程如期完工。目前,该项目进入钢结构吊装施工阶段。
据了解,总投资约17.5亿元的省运会主场馆是省重点项目。项目于2018年11月15日动工以来,已完成投资6亿元,计划于2021年6月30日交付使用。建成后,将作为承办2022年第17届省运会开幕式、闭幕式以及田径、游泳、网球等项目的场馆。此外,省运会主场馆还可作为当地群众健身运动、会展、培训、大型文艺演出等场所。
问些关于端午节的问题
2007年 端午
农历 二零零七年五月初五 丁亥 猪
公历 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端午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全国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江苏省〕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淅江省〕
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北省〕
黄岗县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广东省〕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台湾省)
台湾地处亚热带,早期来自大陆的移民多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死于瘴疠时疫者,时有所闻。因此,端午这个以驱疾避疫为基本精神的节日,便显得格外重要。
前清时期的端午习俗,可以王瑛曾的《重修凤山县志》(十七六四年)卷三附录中的记述为代表:五月五日清晨,燃稻梗一束,向室隅熏之,用楮钱送于路旁,名日送蚊。门楣悬蒲艾兼插禾稗,谓可避蚊蚋;榕一枝,谓老而弥健。彼此以西瓜、角黍相馈遗。好事者于海口浅处,用钱或布为标,三皮渔般争相夺取,胜者鸣锣喝采,号日斗龙舟。午为小儿女结五采缕,男系左腕,女系右腕,名日神炼。
民间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插艾、榕能使身体强健。俗话说“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私塾里的学生,照例要在端什节送红包给先生作谢礼,先生则以一把扇子作为回礼。
铃木清一郎的《台湾旧惯冠婚葬祭年中行事》(一九三四年)记载,丧期中的家庭,端午节不包粽子,而是由亲友赠送,称之为“送节”。丧家则以糖做为回礼。而农家把称为“福金”的金纸来在竹竿上,插在间,据说可以防害而获丰收。有些地方在端午节有作“咸茶”的习俗,就是用盐来腌紫苏叶和蕃石榴叶,据说可以当药茶,清除一切毒气。
日治时代的屏东县佳冬乡,还有在端午节这天打石战的习俗。石战在佳冬地区已流传了数百年,每年到了端午节前几天,众人纷纷拳擦掌,准备打场硬仗。石战以村落为单位,组织一如军队,并设有参谋长等职位。组织一如军队,并设有参谋长等职位。男人在“前线”掷石作战。妇女则在后方负责运送石头。单况泪烈时,动辄造成伤亡。战胜的一方可至战败的村子大肆吃喝一番。战败的村民则落荒而逃。若不幸被对方俘虏了,会被强迫脱裤处罚,当众羞辱一番。这项奇特的习俗,据说可保一整年好运,所以佳冬人乐此不疲。但是因为石战常造成严重的伤亡,再加上地方政府一再的禁止,遂在日治末期逐渐式微。
端午节,家家户户还有打“午时水”的风俗。午时水指的就是端午节中午打上的井水。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谚语道:“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最富传奇色彩的午时水,则来自大甲镇砧山上的剑井。传说井是当年郑成功插剑祷泉的地点,而自又相传鎑砧山盛产各种灵药仙草,于是剑井午时水的功效便被传说得神奇无比。每年端午节,剑井旁边争没午时水的人总是挤得密不通风。据说端午节正午对着井中仔细观看,还可以看见郑成功的那把影。而看见剑影的人,这一年一定无灾厄。
划龙舟,台湾称为“扒龙船”。据《民俗台湾》一卷六号上记载,日据时代士林的端午龙舟的习俗如下:自五月初一起,就先到水边“迎水神”。初五正午,即敲响锣鼓,扛起龙舟到河岸,途都有居民烧香礼拜。俗语说:“五月五。龙船鼓,满街路”。表示欢迎,称为“接龙船”。赛过龙,还要于初十“送水神”,并举行“谢江”的仪式。
台中南屯的头店,自清朝中叶,就有在开春后,穿木醒穿山甲的习俗。光复后,这个习俗固定在每年的端什节举行。犁头店在清朝,是台中最繁荣的地区,据说,这是因为当地位居穿七甲穴的缘故。所以,当地居民每年端午都会穿上木屐,来回重踏地面,以期用巨大的声响震醒穿山甲。目前,这项习俗已改采趣味竞赛的型式。由四个人自组一队,穿上两条长木皮钉成的环木屐竞走。卡卡的木屐声,确也震醒了犁头店居民们怀旧的情绪。
在节日食俗方面,台湾俗传端午吃桃、茄子及菜豆,可以健康、长。俗话说:“食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台式的粽子制法分为南北两种。北部作法是米漏泡于水中,沥干后用油炒香,并君入五香粉、胡椒粉、酱油等调味料。将米蒸熟后再用竹叶包裹填馅,再一次使人味。也有人宜接用油将米粒炒至半熟,包裹真馅后蒸食。南部的作法是用纯白糯米漏泡后加肉馅,以绿竹叶包裹,水煮至熟透。因为制作方式有别,所以南北两地的粽子也风味各异。北部的粽子有浓郁的五香胡椒味,南部的肉粽则带有淡淡的竹叶清春,各特色。料的内容则有猪肉、香菇、虾米、花生、咸蛋黄、红葱头、栗子、蚝干等,随个人喜好增添。
苗栗地区的客家人过端午,也吃茄子及长豆、桃李等。但这些食物所代表的意义则和南人有别。吃子固然是取其长之意,吃李子则象征子孙繁衍,有人还认为可以预防中暑。吃长豆是为不被蛇咬(因长豆形状像蛇)。吃茄子则可预防蚊子咬(茄子客语叫做“吊菜”,而“咬”,土音为“ㄉ一ㄠ”,取其谐音)。
客家人包粽子还分碱粽及咸粽。碱粽特别是用来祭祀的。客家人过端午须准备四份牲醴,一付拜土地公,一付拜万善爷,一付拜附近的大庙。而碱粽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祭品。咸粽则分米粽及粄(粿)粽两种,纯粹用来解馋。
建阳春节有哪些习俗
建阳独特的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节日,全国各地都有非常多的民俗习俗,建阳除了和大家相同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节日习俗。
迎神赛会——水吉民俗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农历正月水吉的迎神赛会为闽省各地少见,不但时间延续长达二十多天,而且规模逐日升级,至正月二十一日夜晚,达万人空巷程度。此间,不但夜夜有赛事,而且白天也迎神赛会。
初一,从市头坊永灵庵“石矶灵侯”始,是日上午九时许,由里人青壮年若干,打锣敲鼓,抬着神灵塑身沿街奔跑,各坊青壮年可以拦路抢夺,得手后可玩可藏,主坊人员需分头寻找,抢回后继续比赛,俗称“乐翁爹”。一直从白天赛至下半夜,至参赛人员筋疲力尽后方休。
初二夜,原安排江西会馆“许真君”参赛,因每次都发生斗殴事件,引起公愤而被除名。此后,每年初二夜无赛会。
初三夜,由岐头坊“文昌帝君”首赛,一直延续到二十一日夜止,共二十个夜晚和四个白天。参加赛会的神灵计有:石矶灵侯、文昌帝君和祖公老佛等七位。次数最多的是“石矶灵侯”,占去九个晚上和三个白天。赛会最隆重而壮面的是“祖公老佛”,当夜出动的有龙灯五至七条,鱼灯二至三群,彩台(俗称铁矶,每台上两个小孩化装成古代人物,由四人抬着游街)二十多台,锣鼓几十帮,直接参赛者有数百人之多,各乡来观灯的可达数千人之众。至此,水吉正月迎神赛会(俗称观灯)才告结束。
据查,水吉迎神赛会始于明代中叶,因集镇十坊人基本上属于“十大姓”,而多数姓氏自明代中叶才从外省或本省外地迁入。七种神灵中,“文昌帝君”、“关圣帝君”、“孥公元帅”是公神;“石矶灵侯”五兄弟世居当地,势力雄厚。其他均带宗派和地方派色彩。如“祖公老佛”是周氏开基始祖带进的,入水吉前的家庙在梨坪擎天岩,由江西入闽。“天上圣母”系“妈祖”的封号,俗称“妈祖婆婆”归福州籍(三山会馆)和汀州籍(汀州会馆)人所供奉,前者在正月十三日参赛,后者于十五日夜出巡。所以在迎神会上比高低,主要是比各自的地位、势力和财力,使各自的地位和势力范围不受动摇和侵犯。该习俗于1950年被废,大部分庙宇当作他用。
建阳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怎么样?
建阳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是2012-11-16在福建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南平市建阳区美墅温哥华小区1号、2号店面。
建阳华润燃气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50784054301810N,企业法人王福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建阳华润燃气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销售燃气(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等);瓶装液化气;汽车加气站的建设与经营;汽车充电站的建设与经营;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燃气设备、器具的生产、销售和维修;燃气设施的维护;柴油(闭杯闪点〉60℃)零售;预包装食品零售,乳制品(不含婴幼儿配方乳粉)零售;润滑油、日用百货、汽车零配件销售;经营其他与燃气有关的物资和服务。(以上经营范围涉及许可经营项目的,应在取得有关部门的许可后方可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福建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400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0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建阳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新款12-V型魔力诱捕黄颡鱼机的生产厂家在什么地方?黄颡鱼在全国民间的别名、土名、习俗名、俗名、方言?
现对《新款12-V型魔力诱捕黄颡鱼机的生产厂家在什么地方?黄颡鱼在全国民间的别名、土名、习俗名、俗名、方言、别称、土语、土话、又名和地方名?》答复如下,供参考:
1、新款12-V型魔力诱捕黄颡鱼机的生产厂家在湖北省洪湖市府场镇中府路20号,湖北省洪湖市府场镇中府路20号是国家专利《一种诱捕黄颡鱼装置》的发祥地。《魔力捕黄颡鱼机在湖北横空问世》最早见诸报端是在2005年第11期《中国.城乡桥》。之后《中国特产报》、《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科技信息快报》、《渔业现代化》、《渔业致富指南》等报刊相继对此作了报导。《一种诱捕黄颡鱼装置》2006.4.18申报国家专利,2007.3.28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200620096204.0,国家专利《一种诱捕黄颡鱼装置》颁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2、黄颡鱼在全国民间的别名、土名、习俗名、俗名、方言、别称、土语、土话、又名和地方名:
安徽省风阳民间的人民、渔民、百姓、钓友、群众把黄颡鱼叫为昂鱼;
安徽省蚌埠市的人民、渔民、百姓、钓友、群众把黄颡鱼俗称盎鱼;
安徽省安徽东至的百姓、渔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黄嘎鱼;
安徽省民间的百姓把黄颡鱼叫为咯呀鱼、格呀鱼、格呀、昂鱼、盎鱼、黄嘎鱼、嚷鱼、黄鸭叫、嗯丁和格阳等;
安徽省合肥市来安的百姓、渔民、群众和钓友把黄颡鱼俗称嚷鱼;
安徽省马鞍山市的人们形象的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鸭叫;
安徽省芜湖市的渔民、市民、钓友把黄颡鱼叫为嗯丁;
安徽省阜阳市颖泉区渔民、老百姓把黄颡鱼戏称格阳、格呀;
位于江苏省苏北徐州市的百姓、渔民把黄颡鱼称之为咯也、咯鱼和割鱼;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啊鱼和啊鱼;
江苏省常州市的渔民、百姓、钓友和市民把黄颡鱼俗称安公;
江苏省泰州市的人们把黄颡鱼叫为昂刺;
江苏省苏北滨海的人们把黄颡鱼叫为昂刺鱼;
江苏一些地方人把黄颡鱼称之为嗯丁、昂刺鱼、啊鱼、黄啊鱼、昂刺、金丝鱼、钢针和钢针鱼等;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人把黄颡鱼叫钢针和钢针鱼;
江苏省高邮的百姓把黄颡鱼叫做金丝鱼;
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市民、百姓把黄颡鱼叫钢针鱼;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把黄颡鱼叫割鱼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把黄颡鱼叫昂子鱼、昂公;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张湾群众把黄颡鱼俗称钢针鱼;
江苏省南京市、仪征市、溧水县、盐城市一带的老百姓把黄颡鱼叫昂刺鱼、昂刺;
江苏省淮安、淮阴、涟水一带的人把黄颡鱼称之为昂刺;
长江下游上海人把黄颡鱼叫昂牛、昂刺和昂次鱼;
江苏省水乡江南的苏州市民把黄颡鱼称为“汪钉头”和昂刺鱼;
江苏省南京市民把黄颡鱼习惯称为昂刺鱼;
江苏省不少地方渔民和百姓把黄颡鱼俗称昂嗤或昂嗤丁子;
江苏省高邮市老百姓、钓友把黄颡鱼称为金丝鱼;
江苏省溧阳人把黄颡鱼俗称昂公;
浙江省海盐城西的老百姓把黄颡鱼叫啊鱼、黄啊鱼、黄丫鱼;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县、永康、东阳及绍兴一带的老百姓、渔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黄辣刺;
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把黄颡鱼叫黄丁鱼;
浙江群众、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黄刺;
革命老区江西省井冈山下的百姓把黄颡鱼叫黄丫古、黄呀头;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下的老百姓把黄颡鱼俗称黄颡;
江西吉安的人把黄颡鱼叫小黄鱼 黄丫头 黄呀头;
江西省鄱阳湖的渔民把黄颡鱼俗称黄丫咕、黄丫古、黄芽头和黄呀头;
江西省抚州宜黄的老百姓把黄颡鱼叫黄啄鱼;
江西省贵溪的百姓把黄颡鱼叫黄鱼角;
江西宜春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鸭头;
江西省宜春市的渔民、农民、群众把黄颡鱼叫黄丫头;
江西省南昌市市民把黄颡鱼习惯叫黄牙头;
江西省新余市老百姓把黄颡鱼叫黄丫头、黄鸭头;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升坊镇把黄颡鱼叫黄骨丁;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必姆镇把黄古叫黄骨鱼;
江西省鄱阳湖鄱阳镇人把黄颡鱼称之为黄呀头、黄伢头、黄额头、黄牙头、黄芽头;
江西省婺源市老百姓和渔民把黄颡鱼俗称黄芽头;
重庆市的市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黄辣丁和黄蜡丁;
重庆开县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狗头和黄古头;
重庆黔江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辣丁和黄蜡丁;
云南省金沙江的人把黄颡鱼叫为黄蜡丁、黄辣丁和黄肭丁;
贵州省凯里市岑巩老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角角鱼(读国国鱼);
贵州省凯里市榕江人把黄颡鱼俗称角角鱼;
贵州玉屏的渔民把黄颡鱼俗称哥哥鱼、格格鱼、革革鱼;
贵州省凯里市剑河把清水江的黄颡鱼叫做格格鱼;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玉溪把黄颡鱼叫黄肭丁、二胡子、黄凯爬;
广西南宁的群众、百姓把黄颡鱼俗称牛鱼;
广西桂林把黄颡鱼叫为黄颡古、黄颡咕、黄颡骨、黄骨鱼、黄鮟鱼、黄颡谷、黄鳝骨;
广西柳州市的老百姓、渔民把黄颡鱼形象的称之为黄蜂鱼;
广西南宁市的市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黄牛鱼;
广西玉林市把黄颡鱼俗称黄鱿鱼和黄丫角;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东龙把黄颡鱼俗称黄呀角;
河北省的老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嘎牙子;
河北邯郸的人们把黄颡鱼叫为三枪、三杆枪;
河北承德的人们把黄颡鱼叫为嘎鱼;
邓小平的家乡四川省广安的人们把黄颡鱼叫为黄辣丁、黄蜡丁;
四川人把黄颡鱼称之为黄辣丁、黄蜡丁、黄钉头;
陕西汉中略阳的人们把黄颡鱼叫为黄腊丁、黄辣丁;
陕西省西安市的市民把黄颡鱼叫为嘎鸭鱼、黄辣丁、黄蜡丁;
陕西省山阳县板岩镇庙台村把黄颡鱼叫黄桑鱼;
陕西省西安市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辣丁、黄蜡丁;
河南省商丘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格鱼、格呀鱼、格呀;
河南省镇平县石佛寺镇苏寨村把黄颡鱼叫黄鸭、刺公;
福建南平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甲、黄鸭鱼;
福建省福州的市民把黄颡鱼叫黄啊;
福建南平建阳市把黄颡鱼叫黄甲、黄鸭鱼
吉林乌苏里江的人们把黄颡鱼叫嘎芽子、嘎牙子;
山东省东营市人把黄颡鱼叫着嘎鱼;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把黄颡鱼叫三叉鱼、钢针鱼、戈鱼;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县兖州镇三河村把黄颡鱼叫割鱼、鮥鱼;
山东省蒙阴县垛庄镇黄姑庵村把黄颡鱼叫戈鱼、割鱼;
黑龙江喜峰老北方餐馆的人们把黄颡鱼叫嘎芽鱼;
黑龙江省牡丹江的人们把黄颡鱼叫嘎鱼、嘎芽子;
黑龙江的渔民把黄颡鱼叫嘎芽子、嘎鱼;
内蒙古扎鲁特旗人把黄颡鱼叫噶牙子;
北京市密云水库的库民把黄颡鱼俗称割鱼;
辽宁的人们把黄颡鱼叫为嘎鱼;
广东省韶关市的老百姓和钓友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骨鱼;
广东河源连平元善镇东河村把黄颡鱼叫黄角鱼;
北京一些地方把嘎鱼叫做黄骨鱼、割鱼。嘎鱼学名黄颡鱼;
河北省保定市把黄颡鱼叫嘎丫子,有些人叫做嘎鱼;
河北省白洋淀、廊坊市一带老百姓、钓友把嘎鱼叫它甲甲(音)、小肉滚鱼和黄浪子。嘎鱼学名黄颡鱼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连州镇鸬鹚咀把黄辣丁鱼叫黄骨鱼;
广东省广州市人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骨鱼;
山西榆次的人们把黄颡鱼叫嘎芽;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把黄颡鱼叫嘎鱼、嘎牙子;
中国上海市南汇区把黄颡鱼叫昂刺;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顺河集镇人把黄颡鱼叫刺安古、蜂子鱼、蜜蜂鱼;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的老百姓、群众把黄颡鱼叫黄腊丁、黄辣丁;
山东省聊城市东营市把黄颡鱼叫黄嘎鱼;
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泊-湖北省荆州市洪湖沿湖的渔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黄古、黄骨和黄咕;
湖北省仙桃市渔民、百姓把黄颡鱼叫着黄古;
中国湖北省仙桃市的农民、群众、老百姓把黄颡鱼叫黄咕;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的农民、群众、老百姓把黄颡鱼叫黄古、黄咕;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官桥的渔民、百姓、钓友、农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骨鱼;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的渔民、钓友、百姓把黄颡鱼俗称黄所;
湖北省大冶市老百姓、渔民、群众把黄颡鱼俗称黄颡;
湖北省随州市人把黄颡鱼叫黄鱼、昂刺、黄果子等;
中国武汉市: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把黄颡鱼称之为瓦氏黄颡鱼;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人把黄颡鱼俗称黄大丁子;
中国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把黄颡鱼俗称黄古丁、黄古丁子鱼;
昂刺鱼(江苏省南京市的市民、百姓把黄颡鱼叫为昂刺鱼)
湖北省天门市九真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骨、黄咕、黄古;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顺河把黄颡鱼俗称蜂子鱼、蜜蜂鱼;
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百姓把黄颡鱼叫角角鱼和黄骨头;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伙牌老百姓把黄颡鱼叫小黄鱼和咯呀公子;
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把黄颡鱼叫牛筋条、下嘴、黄古;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把黄颡鱼称之为黄姑鱼、角角鱼和黄骨头;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玉泉办事处焦堤村把黄颡鱼叫黄骨头;
湖南省邵阳市的百姓把黄颡鱼俗称黄鸭叫、黄刺骨、黄鸭咕及黄鸭古;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马口镇的渔民、农民把黄颡鱼叫做黄散;
湖南麻阳民间的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鸭咕、黄鸭叫、黄鸭古和黄刺骨;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韶山冲的老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鸭叫;
湖南省龙山的百姓把黄颡鱼俗称为角角鱼;
毛主席的家乡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冲的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鸭叫;
湖南省娄底市人把黄颡鱼叫为黄鸭叫、黄叉子;
贵州民间把黄颡鱼称之为格格鱼、黄肭丁、二胡子、黄凯爬、哥哥鱼、国国鱼、格格鱼、革革鱼、角角鱼;
福建省邵武市民间的老百姓、钓友、渔民把黄颡鱼叫黄鱼;
湖南省邵阳市民间的老百姓、钓友、渔民把黄颡鱼叫黄刺骨;
湖南省洞口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刺骨、黄支古;
湖南常德市汉寿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古;
湖南省沅江南县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鸭叫;
湖南省湘阴望城的人把黄颡鱼叫黄鸭叫;
湖南省永州市的人把黄颡鱼叫黄鸭叫 黄沙骨;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把黄颡鱼叫做黄古、黄古鱼、黄咕和黄骨;
湖南省桃源民间的农民、渔民把黄鸭叫称之为肥臌;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古港的人把黄颡鱼叫黄鸭鼓;
湖南省醴陵市老百姓把黄颡鱼叫黄鲇鱼、黄伢鼓;
湖南省石门二都乡七里庙把黄颡鱼叫黄古鱼;
湖南省洞口民间的渔民、百姓、群众把黄颡鱼俗称黄尾鱼、黄刺骨、黄丫骨;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黄桑乡的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黄扎鱼;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石埠村把黄颡鱼俗称黄翅牯;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镇油榨头村把黄颡鱼叫小黄鱼、金沙鱼;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筻口镇老街村把黄颡鱼称之为句句鱼;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谭子山镇背银把黄颡鱼称之为黄嗓古;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大垅乡茂山村把黄颡鱼叫黄刺骨;
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泊-湖北省荆州市洪湖沿湖的渔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黄古、黄辣丁、黄骨和黄咕;
中国第六大淡水湖-山东省微山湖民间的渔民、钓友、老百姓、群众、农民把黄颡鱼俗称鮥鱼、戈鱼和割鱼;
湖南民间的人民、渔民、百姓、钓友、群众把黄颡鱼叫黄角、黄刺骨、黄鸭叫等;
湖北省荆门市境长湖、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的渔民、农民、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黄牯鱼和黄伢牯;
重庆市的百姓、钓友、市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黄辣丁、黄蜡丁、三角锋和金丝;
清蒸黄牯鱼(黄牯鱼学名黄颡鱼),是湖北省荆门市城乡款待尊贵客人的一道家常菜肴;
黄古鱼(学名:黄颡鱼)煮豆腐是湖南省岳阳菜馆中常见的一道菜。
黄古鱼(学名:黄颡鱼)煮豆腐是湖南省岳阳菜馆中常见的一道菜;
黄颡鱼(俗名:戈雅鱼、金丝鱼)的做法和吃法;
江淮地区的百姓、渔民、钓友、农民兄弟将黄颡鱼俗称汪丫、昂鱼;
赫赫有名的安徽名菜“汪丫鱼烧豆腐” 怎么做?(汪丫鱼的学名叫:黄颡鱼);
山东省烟台乃至胶东一带百姓、群众、渔民均把黄颡鱼称其为黄咕鱼、小黄鱼、小黄花、大黄鱼、黄花鱼;
酱味烤盎鱼方法(盎鱼学名:黄颡鱼);
浙江省杭州传统家常菜-干菜蒸汪刺鱼;
浙江省淳安县境内千岛湖的渔民、钓友、百姓把黄颡鱼俗称汪刺鱼;
湖南省益阳市东北平湖区“鱼米之乡”有部分渔民把黄颡鱼称为土哑巴鱼;
哑巴鱼,就是黄鼓鱼(黄鼓鱼学名:黄颡鱼),愣不叽叽的;
钓钢针鱼的用饵技巧(钢针鱼的学名:黄颡鱼);
四川省盐亭县内有一种鱼,民间有人叫“黄辣丁”,有人叫“三角锋”,其实他们的学名叫黄颡鱼;
安徽省芜湖市的市民、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昂即;
安徽省泾县民间百姓、渔民把黄颡鱼俗称泥古丁子和昂古丁子;
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还有一些民众、百姓把黄颡鱼叫做马家丁;
广东省高州佬百姓、群众把黄颡鱼俗称水黄蜂;
湖北省部分地方百姓把黄颡鱼叫做疯子鱼,因为黄颡鱼乱弹容易被刺着人;
湖南怀化管黄颡鱼这东西叫做黄拉骨;
江苏省丹阳百姓将黄颡鱼称之为昂公;
四川省南江人把黄颡鱼叫黄郭浪;
湖北省襄阳市太平百姓、群众把黄颡鱼叫做黄鳝咕咕。(因为黄颡鱼会咕咕的叫);
湖北省十堰市的市民与百姓把黄颡鱼俗称黄桑;
江苏省扬州市的市民、钓友、渔民把黄颡鱼俗称昂刺;
浙江省嘉兴市的市民、渔民、老百姓把黄颡鱼俗称黄嘎嘎和汪嘎嘎;
安徽省临泉县人把黄颡鱼叫它“杰亚”,会叫姑爷的;
四川省大竹县民间百姓、农民、渔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鲶巴郎;
上海市的市民、钓友把黄颡鱼叫昂次鱼;
江苏省启东、海门一带百姓、渔民把黄颡鱼俗称昂歌郎;
陕西省关中咸阳一带老百姓、渔民把黄颡鱼称之为刺王八;
昂桃,是浙江省嵊州市的土话,昂桃的学名叫做黄颡鱼;
湖南省张家界市百姓、渔民和钓友把黄颡鱼俗称黄刺骨;
江西省萍乡市民间老百姓、渔民和钓鱼爱好者把黄颡鱼俗称王亚咕;
湖南省衡阳市民间老百姓、渔民和钓鱼爱好者把黄颡鱼俗称黄沙古;
河南省一部分地方民间的百姓把黄颡鱼俗称各呀;
长沙人管黄颡鱼叫黄鸭叫、黄呀姑、黄鸭牯、黄鸭咕;
土家嘎鱼锅黄鸭叫(黄鸭叫、嘎鱼即黄颡鱼);
新款12-V型魔力诱捕黄颡鱼与拟鲿机简介、销售办法、图片和视频;
山东省临沂市的钓鱼爱好者专门钓昂刺,饵料用的“大号、粗号的红蚯蚓”,(昂刺,学名:黄颡鱼);
砂锅浓汤昴刺鱼,最好吃的川菜!传统美食,餐饮美食(昴刺鱼,学名:黄颡鱼);
广西桂林市百姓、市民、钓友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颡古、黄颡咕、黄颡骨、黄骨鱼、黄鮟鱼、黄颡谷、黄鳝骨、黄蜂角和黄蜂鱼;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渔民、老百姓和钓友把黄颡鱼俗称昂刺鱼;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查干湖的渔民把黄颡鱼俗称嘎鱼;
黄颡鱼各地叫法也趣,除安庆人唤其“汪丫鱼”外,上海宁波等地称其“昂刺鱼”,苏州人叫做“汪丁头”;四川人则称“黄剌丁”,北方人叫“嘎丫子”。
河北省张家口市和北京市延庆县界内官厅水库的特产是“嘎鱼”;
山东省临沂市与青岛市的市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钢钉鱼(临沂俗话叫ge,de,yai)
杭州排档小吃店名菜:黄鼠狼儿煲豆腐(即:汪丫鱼煲豆腐或黄颡鱼煲豆腐);
昂刺鱼、黄颡鱼吸引器:新款12-V型魔力诱捕黄颡鱼机;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三峡一带渔民、老百姓把黄颡鱼叫做黄牯头、黄牯头鱼;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的钓鱼爱好者把黄颡鱼叫做黄沙古。
3、黄颡鱼在全国民间的俗名 :黄散、嘎牙鱼、黄丫头、昂公鱼、嗄鱼、嘎伢子、硬角黄腊丁、黄丫叫、草鮟、草黄鮟、黄牯头鱼、昂丁头、汪丁、黄牙头鱼、汪牙鱼、黄冈子、黄腊刺、黄钩刺、咯咯燕、黄呀姑、黄鸭牯、嘎嗄、三角峰、扬令、黄牯头、黄嗄牯、三角蜂、黄姑子、噶呀、黄鲨骨、黄嘎牙、鱼央丝、嘎呀、鮟针狗子、鞅嘶、鞅轧、黄蜂角、昴刺鱼、嗄牙子、黄呀叫、汪呀鱼、钢钉鱼、拟鲿、乌苏里拟鲿、牛尾巴、回鳇鱼、牛尾巴拟鲿、咯针鱼、骨峰佬、塘角鱼、中臀拟鲿、黄牯、咯咕、石锅黄腊丁、塘刺、昂即、疯子鱼、戈耶、油黄姑、黄塘刺、杰亚、黄身角、昂翅鱼、黄拉骨、汪嘎嘎、湾沟丁、黄郭浪、昂咕郎、黄鳝咕咕、黄桑、黄嘎嘎、杰亚、鲶巴郎、黄伢子、昂次鱼、昂歌郎、土鳝、黄蜂骨、刺王八、昂伤、昂桃、黄家唧唧、昂叽、望锕哥、王亚咕、黄沙古、乌王、泥拐子、各呀、水黄蜂、黄菇鱼、黄辣拐子、土哑巴鱼、噶鱼、黄鲿鱼、小肉滚鱼、金丝、黄颡、黄扬、黄牙于、汪刺鱼、黄姑鱼、昂叽鱼、江昂鱼、黄昂叽鱼、黄甲鱼、河龙盾鮠、嘎丫子、黄牙古 黄鮕鱼、小黄鱼、大黄鱼、黄花鱼、小黄花、黄古鱼、黄鳍鱼、汪丁头、汪丫、嘎呀子、昂次、牛筋条、岔尾黄颡鱼、央丝、黄伢鱼、黄骨头、黄鲇鱼、黄嗓古、咯鱼、咯咯噎、瓦氏黄颡鱼、黄丁鱼、黄鱼、黄鼓鱼、江颡、江黄颡鱼、黄芽头、黄古、黄鸭叫、黄刺骨、黄鸭古、角角鱼、黄叉子、黄刺、黄蜡丁、牛鱼、黄颡古、黄颡古鱼、黄颡咕、黄蜂鱼、黄腊丁、嘎鸭鱼、格呀、黄扎鱼、黄骨、三枪、三杆枪、啊鱼、黄啊鱼、安公鱼、昂刺、昂嗤鱼、嗯丁、割鱼、格呀鱼、黄骨鱼、黄颡骨、黄鮟鱼、黄鹌、黄角鱼、黄头蹲、黄嘎芽、虎头鲨、黄狗头、黄古头、金丝鱼、昂哧、莫丁、盎斯鱼、黄姑、昂刺鱼、黄角丁、盎公鱼、黄丫古、昂牛、格格鱼、黄鳝骨、嘎牙子、嘎鱼、黄甲、黄大丁子、黄辣丁子、黄蜡丁子、黄腊丁子、黄拉丁子、黄那丁子、黄古丁、黄古丁子鱼、黄沙骨、肥臌、钢针鱼、昂公、昂子鱼、黄刺鱼、黄辣刺、黄丫头、黄牙头、黄鸭头、黄颡谷、黄鱿鱼、黄丫角、黄鸭鱼、王骨鱼、昂刺鱼、黄辣丁、黄蜡鱼、黄腊鱼、黄咕头、黄咕、黄咕鱼、黄颡鱼、汪钉头、黄鱨鱼,枷鱼,黄赖、黄樱、黄鹰、弹瑟、昂嗤、昂嗤丁子、黄钉头、黄辣丁、黄角、湾狮、戈牙、革牙、黄嘎、嘎牙、刺棍子、黄昂子、黄丫咕、哥哥鱼、黄鸭咕、安公、江黄颡、黄双鱼、汪钉头、黄牛枯、草枯、黄颊鱼、郎丝、肥坨黄颡鱼、牛尾子、齐口头、刺公、格阳、黄鲴鱼、黄肭丁、二胡子、黄凯爬、黄刺公、戈雅鱼、黄所、黄果子,蜂子鱼,黄骨头,咯呀公子、下嘴、黄姑鱼、黄支古、黄鸭鼓、黄伢鼓、黄尾鱼、黄丫骨、黄翅牯、金沙鱼、句句鱼、咯呀鱼、昂鱼、盎鱼、黄嘎鱼、嚷鱼、咯也、黄丫鱼、黄啄鱼、黄鱼角、黄骨丁、国国鱼、革革鱼、黄牛鱼、黄呀角、黄桑鱼、黄格鱼、嘎芽子、戈鱼、三叉鱼、鮥鱼、嘎芽鱼、噶牙子、嘎芽、刺安古、黄散、黄伢头、黄额头、黄浪子、甲甲、嘎丫子、汪丫鱼、黄剌丁、蜜蜂鱼、黄牯鱼、黄伢牯、三角锋等。
3.26日新闻联播内容
张建光到建阳调研文化阵地建设南平台消息:昨天,南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建光在建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颖陪同下,深入到建阳市社区、农村调研文化阵地建设工作。
张建光部长一行先后参观了建阳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图片展、博物馆陈列室、文化馆工笔画展厅、潭城街道西门社区、童游街道南林村、根雕城等地,详细了解建阳历史文化、文化产业发展、图书阅览室、农村“六进六带”活动宣传和党员电教中心。建阳市文化阵地建设按照“村居文化特色化、阵地管理规范化、群众活动经常化”的要求,通过抓组织、抓阵地、抓队伍、抓活动等多项举措,积极把社区、农村文化阵地建成广大群众求知、求乐、求健、求美的精神家园。目前,全市各乡镇均建有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文化示范户、文化长廊、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和黑板报,全市拥有十多支文艺表演队伍并充分利用文化活动中心(室)、文化示范户等有效载体,深入开展政策、法律、科技、文化、卫生系列文艺下乡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张建光部长在调研中对建阳市在社区、农村广泛开展的“评五星、树新风”、 广场文化、沙龙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土文化宣传,乡镇综合文化大楼建设、改造“农家书屋”、组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文化阵地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要求建阳市继续加大社区和乡镇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管理、使用力度,为群众提供一个求知、求乐、求进、求富的平台,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上继续加大探索与实践力度,努力开创文化阵地建设的新局面。 江苏闽 我市召开春季农业工作会议南平台消息:昨天上午,在收视收听完全省春季农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召开全市春季农业工作会议,会议认为,我市春季农业生产抓得早、抓得紧、措施实、整个工作开局良好,为了进一步做好春季农业工作,副市长杨荣郎指出,要切实抓好粮食生产,要重视调整种植结构,继续推进植树造林,要积极提升服务水平,着力加强防灾减灾并努力夯实基层基础,要把春季农业生产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进一步掀起春季农业生产热潮,全面落实春季农业生产任务,为实现全年农业农村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魏裕明 建瓯工商部门加大农资监管力度保护农民利益(音)建瓯台消息:眼下是春耕播种季节,购买农资的农民多了起来,面对繁多的品牌,如何让农民买到货真价实的优质农资,连日来,建瓯工商检查大队加大对农资市场的巡查,发现问题农资及时查处。请听报道:建瓯东瓯街是建瓯的农资一条街,十几家农资零售店吸引着农衣前来选购化肥、种子,和农户一样忙碌的还有工商执法大队检查人员的身影,除了对群众举报的一些品牌的化肥农资进行抽样送检之外,检查大队人员还对商铺销售的种子、化肥以及农药等农资的来源和须配备检测报告进行认真的查看和对比。建瓯工商检查大队副大队长黄文华告诉记者:(出录音)为了确保农民能用上使用的农药化肥,我们建瓯工商检查大队对本市从事农药化肥的经营部进行专项检查,检查中发现一些问题,有些经营户未建立台帐,有些销售的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录音止) 对于疑似问题农资,检查人员都认真做好商铺业主的询问笔录,同时叮嘱业主暂时停止销售问题农资,待抽检结果确定合格之后再行销售,在每家商铺的墙上,记者看到,都悬挂着一面工商红盾护农的牌匾,上面记录着方便农户投诉的方式和程序,不过,工商执法人员提醒农户,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购买农资时还得多留点神。建瓯工商检查大队副大队长黄文华:(出录音)(购买农资时)要看有没有正常的生产厂家,有没有产品的合格证,还有经营户的营业执照,厂方提供的产品检测报告。(录音止) 林海 周婷 今年建阳茶叶总产值将超亿元建阳台消息:连日来,建阳市农村各地春茶相继进入开采期。茶园里,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茶叶生产车间里机声阵阵,周边空气中飘荡着浓浓的茶香。莒口京泰茶场生态茶园负责人告诉记者,再过几天茶园就要全面开采,茶园全面开采后还将从外地聘来采茶工,加紧采摘长满枝头的嫩芽。 今年,建阳市茶园面积达5万多亩,预计毛茶产量可达3000吨,产值达6500万元,精制加工3000吨,产值6000万元,预计总产值超过1亿元。 黄子荣 松溪邮储“绿色通道”助农增收(音)松溪台消息:中国邮政储畜银行松溪支行以服务“三农”、助农增收为目标,推出“好借好还”小额贷款业务,为农产品生产加工开辟了一条金融“绿色通道”。 在松溪县茶平乡官路村,茶叶加工户李小英,今年打算扩大茶叶生产,添加十几台设备,可手头上资金不足。自松溪邮储银行处贷了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