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室外游戏环境创设的内容
关于室外游戏环境创设的内容如下:
一、合理划分游戏区域
在户外游戏空间的规划上,应考虑体育游戏区域和非体育游戏区域的设置,将较大的户外活动区域根据活动需要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分割。
将空间划分为若干个体育活动区域,如大型综合器械区、小型器械区、投掷区、球区、车区或骑行车道、梯子攀爬区等,以便各班在户外活动时有计划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使幼儿获得各种动作的发展。
二、充分利用边角空间和设施
除了设置体育和非体育游戏区,在户外活动场地中,幼儿园可以因地制宜,利用一些墙面、小角落、栏杆、大树等空间和设施,提供不同类型的活动材料,给幼儿提供更丰富的活动选择。
可利用大树安装吊床、攀爬网、软梯;利用墙面安装涂鸦板、齿轮、拼贴板、斜坡滚动槽、水的流动操作板等;利用栏杆放置各种不同质地的水管等。还可以利用小角落放置帐篷、厨具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使户外的每一寸空间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开放式地投放各类材料
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包括自然材料,如木头、石头、松果、树枝等。真实的生活用品,如锅碗瓢盆、板凳、梯子、篮筐等,还可购买各类玩具材料,这些材料绝大部分是非结构化或低结构化的材料。
四、材料需要方便幼儿取放和收拾
首先,户外材料的存放要考虑到防雨、防晒,可利用屋檐和雨棚放置层架,可制作带防雨罩的层架,也可考虑使用可移动的小推车,以避免材料淋湿或晒坏。这些储物层架应在就近场地摆放,高度应是幼儿可拿到的,方便幼儿活动时取用。
其次,材料的标志要清楚,方便幼儿识别和归还。因为户外活动场地是大中小班幼儿共用的,所以在制作标志图的时候要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尽可能使用轮廓图或实物照片。放在层架里的材料用透明的塑料箱或开放式的篮筐分类盛放,配上标记图,让幼儿容易看得到。
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方案
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方案3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方案1
1、游戏:袋鼠跳跳跳
游戏规则:脚不能碰倒瓶子,途中碰倒均为无效。
游戏玩法:幼儿当小袋鼠套进老师准备的袋子了,袋鼠爸爸或袋鼠妈妈站在"小袋鼠"后面捏住袋子两角与孩子一起从起点跳到终点,五队为一组进行比赛,前三名得五角星。
2、游戏:宝宝争夺赛
游戏规则:宝宝必须在圈内,出圈者犯规。
游戏玩法:每组选4--5名家长,站入绳圈内。孩子站在家长对有一定距离处。听令后,家长去争夺自己的宝宝,先夺到的家长为胜。
3、游戏:全家乐翻天
游戏规则:一次活动后如没有家庭出局的,则对折一次报纸,再继续游戏,直到有家庭出局为止。
游戏玩法:参赛的家庭进场后,找到一张报纸在旁边站好,游戏开始后听音乐踏步,音乐停止时马上站到报纸上待老师来检查,如果脚在报纸外的家庭则被出局。
4、游戏:两人三足
游戏玩法:幼儿与家长两脚相绑,成"三条腿"。四对为一组进行比赛,家长不可将幼儿抱起,到指定地点后绕回到起点。前两对为胜。
5、游戏:搬家乐
游戏玩法:家长和孩子两人执一张平铺报纸,上面放若干海洋球,用报纸运海洋球至箩筐处,在规定的1分钟内搬得最多的为胜。
游戏注意:1、搬运途中报纸破损则淘汰。2、报纸必须平展。
6、游戏:夹球跳
游戏玩法:孩子将刺球夹在膝盖处往前跳,跳至家长处,将球交给家长,家长将球夹在膝盖处往回跳,完成任务且球不掉下的家庭优胜。
7、游戏:大地福娃拼图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对物体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材料:5幅100cm*120cm印有福娃的KT版,自由分割成10-12块拼图
游戏规则(玩法):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将打乱的福娃图片拼好,以正确率高和速度快为胜。
8、游戏:骑马揪尾巴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四散追、捉、跑及快速反应的能力
游戏材料:竹竿10根当马(竹竿顶部装饰上马头),布条10条当尾巴。
游戏规则:每次游戏10人一组。游戏开始前,每人身后系上"尾巴",骑上"马",听到"开始"口令,在规定范围和时间内骑马走动去揪他人的"尾巴",同时又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游戏结束时揪的"尾巴"最多的幼儿获胜。
注意事项:必须骑在"马"上去揪别人的尾巴。
9、游戏:我为奥运赢奖牌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方向感。
游戏材料:黑板一块,上贴有奥运五环,每个五环中间有一枚金牌(银牌或铜牌);蒙眼布(或面具)若干。
游戏规则(玩法):幼儿蒙上眼睛,转三圈,到达指定地点(黑板)后,摸到金牌为满分,摸到银牌8分,摸到铜牌5分。
10、游戏:福娃跳圈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游戏材料:福娃头饰 五环若干
游戏规则(玩法):参赛幼儿分成二组。先在场地上放两组各15个五色环(一个两个一个两个圈依次放置)参加游戏的幼儿从起点出发,双脚并拢、分开依次跳进圈内,15个环全部跳完,以速度最快者为胜。
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方案2
为了使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确保幼儿每天户外课间操锻炼20—25分钟为工作主线,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园内本学期教研主题“健康体育”精神,营造丰富多采的户外课间活动。本学期我园根据幼儿健康发展需要和体育锻炼需求,设计了此次活动,活动的开展规范化、游戏互动化。并以户外课间体育活动为辐射点,推动幼儿园体育及其它工作的不断深化。
一、指导思想和活动目标
晨间户外活动是指幼儿在早上入园时所开展的以体能发展为目标的户外体育锻炼活动,其活动组织是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制定具体的、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显性目标,或模糊、笼统具有灵活性的,幼儿自己选择的隐性活动目标,通过循序渐进,动静交替、玩中学等实施策略,合理安排活动量,激趣导入,有针对的户外锻炼活动。它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培养与激发幼儿运动兴趣,让幼儿在浓郁的健身氛围中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
2、使幼儿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方法,促进体、智、得、美等全面发展。
3、培养幼儿精神饱满富有朝气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组织机构
组长:xxx
执行小组:
组长:xxx
常务副组长:xxx
成员:幼儿部全体教师
三、活动准备
1、轮胎40个、木梯5架、人字梯(分开)2架、25cm木板两块、安全保护垫20张。
2、警戒线。
3、晨间户外活动班级轮流表。
4、轻松愉快的.音乐。
5、提前划分好场地和每组器械的指导教师。
四、活动过程
1、活动时间:7:40——8:00
2、7:35每班派一名教师到操场摆放器械。
3、教师随音乐组织幼儿到开展户外器械活动。
4、活动过程当中两名教师互相配合指导幼儿。
5、活动结束,幼儿随音乐“进行曲”进行接龙行走退场。
五、经费预算
轮胎:20乘40=800
木梯:200乘5=1000
人字梯:100乘2=200
安全保护垫:100乘20=20
口哨:2乘11=22
合计:4022元
附件:
靛房镇中心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评价标准
1、户外活动前配班教师检查运动器械的安全并在规定的区域合理摆放好。
2、主班教师活动前检查幼儿着装,加强安全教育及活动后的整理工作。
3、活动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根据幼儿的体质差异及时调整运动量。
4、采用灵活的方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导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逐步提高活动的趣味性。
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方案3
为了使幼儿体、智、德、美得到全面的发展,以坚持"健康第一、快乐生活"为指导思想,以确保幼儿每天户外活动、区域活动时间为工作主线,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园内本学期教研主题"健康体育、自主游戏"为实施精神,营造丰富多采的户外课间活动和区域活动。本学期根据我园主题目标把户外活动、区域活动与领域教学活动相结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和区域活动。
一、户外运动活动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以《潍坊市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和《潍坊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基本规范(试行)》的健康教育观为指针,深入研究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身体健康教育实践的相关理论和策略。活动设计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重在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和能力,面向全体幼儿,以提高幼儿身体健康水平为重点,因地制宜,不断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质量,真正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的发展。
(二)、基本目标
1、 培养与激发幼儿运动兴趣,让幼儿在浓郁的健身氛围中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
2、 使幼儿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方法,促进体、智、得、美等全面发展。
3、 培养幼儿精神饱满富有朝气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任务目标
1.各班以一种体育游戏为主,玩出花样,提高水平,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全面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做到人人都参与、快乐锻炼为基础。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及器械的使用,使幼儿在跑、跳、钻、爬、荡、滑、投掷、攀登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抓好幼儿园体育特色队的建设,不断进行班级比赛,激发幼儿锻炼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幼儿园整体水平。
3、积极开展体育特色的实践活动,办出班级的特色,走出一条具有我园特色的教育新路。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管理,保证幼儿园体育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各班教师
要根据幼儿特点、能力、班级状况制定目标与计划、措施。并及时记录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每月定期研讨、每两个月进行小型体育特色比赛,每学期、做好总结和反思。
2、加大体育设施硬件的投入,为更好地开展体育运动奠定基础。
3、做好体育特色队的基础教育和普及工作。各班成立跳绳、跳皮筋、拍花球等为主的特色班级,一物多玩,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并挑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幼儿园体育比赛或展示。 每学期组织一次亲子趣味运动会。
4、合理安排幼儿户外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幼儿每天在园体育活动、自主活动等户外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为1小时)的规定。利用晨间活动、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等时间进行基础教学训练活动。
5、活动形式要灵活多变,尽量体现"新、奇、活"的原则,能够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强烈兴趣和积极性。
6、教师在组织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还要把保证幼儿的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活动前教师应认真做好场地、器械、幼儿服装及身体状况等各因素的安全准备工作和应急措施,切实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
二、区域活动
(一)、指导思想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区域活动正是游戏化的小组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成为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的主要活动形式。这种将幼儿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游戏形式,不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对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深入,我们都能感受到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如何立足本园实际,激活区角的魅力,以更好的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是我园今后园本教研的工作重点。关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自主、需要、创造,真正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
(二)、基本目标
1、培养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个性质量,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培养良好的求知欲望。
2、、工作目标: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探索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优化整合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找出两者优化整合的关键点。探索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习的方法、规律,造就一支教学业务精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三)、具体实施
1、幼儿园区角游戏内容
区角游戏的区域包括角色娃娃家、建构区、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自然角、益智区、操作区、玩沙玩水区等。
2、区角游戏的设计与指导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深入贯彻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如何优化小班幼儿非体育类户外活动
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基本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一种补充。
它是指幼儿在一定的体育活动区域内自主自愿的游戏活动。
它可以打破幼儿年龄、班级界限。
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提高与发展,同时也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人。
根据小班幼儿第一学期自理能力较弱,肌肉骨骼发育不健全,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中不安全因素比较多的实情情况,认为小班前期体育区域活动以班级轮换式适宜。
小班幼儿自控能力较差,在活动中可能会由于兴奋而忘记老师要求,因此将幼儿的活动控制在一定区域内,一定时间进行轮换,便于全面观察和随机指导、保护。
对于班级轮换式的组织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可分为三种组织形式。
旨在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通过师生间的互谐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包括什么功能区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场地、园舍设备、材料、空间结构与环境布置等,是幼儿教师与幼儿在园活动的物质条件与基础,它影响和制约着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例如,如果地方小,幼儿多,缺乏必要的玩具、游戏材料与设备,那么就很难开展以小组或个别活动为组织形式的教学活动,而只能采取以教师讲、幼儿听为特征的集体教学活动形式,即我们说的“上课”。
幼儿园室外环境怎样配置?需要有哪些区域?
幼儿园室外环境是指幼儿园房舍以外的场地,包括环境的美化及花坛、小菜地、动物饲养角、沙池、水池等的设置。亲近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每个地方,甚至角落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的场所。幼儿园需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领导儿童栽培植物(花卉、蔬菜),布置园庭,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种子等工作,特别是在室外,教师要充分利用空间优势和环境特点,创设幼儿的活动区。
1、种植养殖区
种植区是幼儿园选择适合的地点设置一块或者多块土地,供幼儿种植蔬菜、花卉等地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幼儿选择栽培的植物。幼儿园的种植区不一定集中在一起,可以分散在各班周围,充分利用边角地。如果园内实在没有种植的地方,也可以用砖砌成大小适宜的花坛或用旧木箱装上泥巴种植。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关键在教师引导。养殖区是幼儿园室外的一角,设置一些小屋或者小棚,这些地方是供幼儿饲养动物所用的。幼儿园的饲养区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室外饲养的动物种类,如小鸡、小兔子等。设置笼舍要有防雨、防风、防潮、防寒、防暑等设施,选择在向阳、地势高、空气流通好、排水顺畅的地方,笼舍要注意卫生,勤打扫。
2、玩水玩沙区
沙、土、水为不定型材料,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可变性,可以满足幼儿任意摆弄的愿望,对幼儿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不同年龄的幼儿对于玩水玩沙的需要不同,因此,教师为其提供的材料也要有所不同。低年龄段的幼儿主要对玩沙土、玩具及动作感兴趣,喜欢独自游戏,因此,教师可为幼儿准备清洁、柔软、不掺任何杂质的沙子,同时可为幼儿提供各种色彩鲜艳的玩沙工具,如桶、铲、喷壶、容器、模具等,供幼儿自由操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能够合作完成一些复杂、大型的场景,如建城堡、修公园、造房子、建超市等。这时,教师除了提供以上工具以外,还应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如小草、小树、房子模型、小动物玩具、交通玩具等,幼儿能够借助它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生活中的建筑、公园、超市等场景。
喜欢玩水是幼儿的天性,幼儿进行玩水活动时可训练感觉器官,了解水的特性,体会物质世界的变化,同时幼儿在玩水过程中也可以得到快乐。
(1)嬉水池(游泳池)。可以设置在室外或者室内,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水开展体育游戏,如嬉水、拍水、踩水等活动。
(2)水的探索活动。幼儿园可设置大小不等的盛水容器,小到大口瓶,大到水槽,里面盛上水,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物品供幼儿探索,如物体的沉浮、水的三态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