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形成协同效应的路径是什么?
- 2、目前我国“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策略是什么呢?
- 3、在当今的高校体育课程中思政建设策略都是什么呢?
- 4、你认为体育课的思政该如何体现?都有什么建议?
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形成协同效应的路径是什么?
体育舞蹈属于体育类竞技运动项目,它是男女搭配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它包括摩登类5支舞(华尔兹、探戈、快步、狐步、维也纳华尔兹)和拉丁类5支舞(伦巴、恰恰恰、桑巴、牛仔、斗牛),共计10支舞蹈,是一项体育与美育高度融合的体育艺术类项目,在我国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
一,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形成协同效应的路径
(1)课程思政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中的路径体现,部分体育舞蹈是男、女舞伴双方以握抱姿势为运动形式的运动,二者之间肢体亲密接触,初步接触此课程的大学生,往往会放不开、羞涩、难为情,此时需要教师对大学生用心、用情、用爱去教育,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以解放思想、解放手脚。同时,舞伴双方男、女生之间还需要多交流,多鼓励对方,快速达到双方的默契配合。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体育舞蹈是一种交际手段,同时具有娱乐性和艺术性,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会逐渐形成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阳光心理,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缓解大学生繁重的学习压力,降低患抑郁症、自闭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概率。
(2) 课程思政在体育舞蹈文化和礼仪中的路径体现,体育舞蹈教育教学极为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明教学,健康向上、格调高雅。毛泽东曾在《体育之研究》中提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那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其中的“精神”则是指体育舞蹈各支舞的起源发展、文化背景、文明礼仪以及男女舞伴之间的互相尊重、理解、互相鼓励和相互协作。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而在体育舞蹈中,无论国际或是国内的比赛或舞会,都是一个非常讲究高尚礼仪的社交活动。体育舞蹈中的礼仪包括请舞、领舞、起舞、共舞、谢舞。例如,在请舞时,男生应姿态端庄、彬彬有礼地走到女生面前,伸出右手、掌心向上,弯腰以15°为宜,手指向舞池并说:“我可以请你跳舞吗?”
二,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形成协同效应的路径总结
体育舞蹈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久久为功的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体育舞蹈教师要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并不断提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能力,不断积极学习、深刻领悟,把大、宽、广、深的课程思政渗透到体育舞蹈教学的每个大学生、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真正实现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目前我国“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策略是什么呢?
体育健康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课程的优化设计,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同样要求加大对体育健康课程的优化设计。一要加大对体育课程目标的设计,体育健康课程目标作为体育教学达成的预期效果,体育健康课程目标的设计就包含了思政教育的开展,常见的发展学生的团结意识、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就是体育健康课程思政目标之一。
加大对体育课程实施过程的优化,以更加合理的环节提高体育健康课程教学的效果,实现体育健康课程的育人目标。三是要加大对体育健康课程评价方法的创新。有效的评价是提高课程效果的重要抓手,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路径。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成效,需要在评价的过程中,遵循学生主体、身心健康发展的理念,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时应当注意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质,以德为导向,进行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是德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有很多种方法。
例如,在进行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大局意识,让学生在游戏过程当中明白与人相处、关心帮助他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不畏困难、逆境当中积极向上、不轻易放弃的品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注重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有效地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通过这种方式方法使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达到最大限度的融合。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的实施者和课程思政的参与者,为了更好地提升“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的实施要点,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加大对“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的素质要求分析。一是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课程思政”作为重要的育人抓手和方式,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能够加快更好地体育课程实施策略更好地进行。
提高对体育健康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而体育教师的课程把握能力、资源应用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关系着体育课思政教育的成效,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快“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教师加大对自身素质的提升。
加大对“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的研究,以此来加快对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实施。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当首先让学生理解体育课程的价值所在,然后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念和正确对待体育的态度,让学生熟练掌握锻炼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很多体育知识和方法技能,这将是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第一步。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发育和身体发育的特点,不断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不断吸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堂之上,通过创作趣味性的情境和开展趣味性的比赛,激发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兴趣。
在当今的高校体育课程中思政建设策略都是什么呢?
重视体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通过充分挖掘体育学科的德育教育资源,积极创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教育活动。在体育理论教学与体育实践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实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良好的道德品格。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因此需要做好自上而下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设计。高校结合教育部门提出的“课程思政”理念,根据所在地区与本校具体情况,设计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的策略,加强对其建设工作的鼓励与支持。
主要的建设设计思路:在校党委的总体领导下,成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小组,领导与督促各个学院制定更加细化的教学方案。学院间要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相关的交流与互动,引导并要求体育教师、思政教师的通力合作,从而更好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与《健康中国》策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该做好顶层设计,要研究体育学科本质属性与体育课程的相关特点。通过研读文献资料,深入挖掘体育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构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网络。
教务处应做好关于体育课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统筹规划,积极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模课、教学竞赛等活动,通过适当修改体育教学质量评估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将思政元素、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作为考核与评价内容。二级学院间要加强课程思政交流。
体育教师可以参与思政教育培训,学习与掌握更好的思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这样可以有效促进课程思政在体育学科中的建设与发展。体育教师与思政教师要定期进行交流与探讨如何借助体育学科与体育课程的优势,将思政教育内容较好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发挥体育课程教学的优势,落实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体育教师发挥着带头作用。新时期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加强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培训。培训包括多个层次与多个方面,这就需要学校党委、思政教师与体育教师个人的共同努力,使体育教师形成基本的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思想,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政治素养。
加强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方面的培训,首先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定期组织课程思政会议,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讲授,组织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专题报告,动员体育教师积极参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主动参与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育教师通过会议、讲座和专题报告等,学习领会课程思政的基本精神,将最新的课程思政教育政策融入思政教育,形成协同育人的意识,落实更好育人的责任。
体育教师不仅要积极参与课程思政的相关培训,还要重视自主学习,持续学习与课程思政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爱国主义教育与家国情怀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要结合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爱国主义教育与家国情怀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要结合体育课程的特点,学习如何挖掘奥运会等重要的体育赛事的育人资源,借助丰富有趣与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与家国情怀。体育教师要深入学习与贯彻落实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精神,研究如何在体育教育中融入相关的精神理念,丰富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悟体育精神,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
通过体育思政教育,可以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敢打敢拼的女排精神,公平、公正、公开的体育精神,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在具体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间体育游戏等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民族文化符号,通过这些内容探究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你认为体育课的思政该如何体现?都有什么建议?
体现: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体现价值观引导于体育专业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建议:
通过整合体育院校专业教学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抽绎思想政治教育要点,使体育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都能围绕“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要求形成协同效应,拓展体育院校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和格局。
推动体育思政教育具体措施
通过凝聚专业优势来引领和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协调机制和体制。武汉体育学院在开展专业建设的同时建立起覆盖面广、类型丰富、方式多元、层次递进、相互支持的课程思政配套建设体系,深入发掘蕴含在专业建设进程中的各类思政教育资源和素材。
学校探索建立起体育课程思政的科学评价标准和可行性的评价指标,形成了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和融入方法。在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制定了质性评价的方法,形成了教学督导在听评课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点的及时点评制度和方案,构建了对学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动态测试制度。
推动评价结果能够结合体育类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和规划设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体育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