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人才培养视角下非专业化体育教师(论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对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进行评价

将体育教师专业评价的价值追求定位在体育教师的"自我认识、自我诊断、自我调整、自我发展"上,精心设计了"

"评估指标细则"的一级指标分为四个方面:专业素养、保教能力、研究能力、自我发展。相应分解为操作性较强的20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评估指标细则"的结构和指标内容富有创意,体现了以下特点:

1.内容的导向性。"评估指标细则"是具体引导体育教师由非专业化向专业化渐进的操作工具,指标内容的导向性非常重要。

2.结构的独特性。本课题研究将评价目的定位在"促进每位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持续发展"上,评价体系的个性化特点和发展性功能自然成为我们的首选目标。除了评估指标的内容体现发展性外,"评估指标细则"结构的创新则是最具发展性和个性化特点的。

3.功能的激励性。"评估指标细则"是一本个性化的体育教师自我评价手册。体育教师运用"评估指标细则",对自己一学年来的体育专业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别对照"基础性指标"25个检测点和"发展性指标"17个检测点自我打分,在评分基础上,进一步从"优势"和"不足"两方面作自我评价,总结自己一学年工作中的优势,体验成功,激发热情;找出自己--学年工作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郑振超我是一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从毕业到现在从事体育教学已有二十多年,在新课改形势下,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教师如何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适应新课改的理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以往体育教学强调教师为中心,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新课程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体育教师既是教学能手,又是训练专家。对当前体育教师的体育理论及相关知识调查发现,有多数教师认为缺乏体育科研指导教师擅长教学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基础教育,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来说更是重要。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对学生体质的提高,要遵循普及与提高原则。体育教师首先是一个教师,而不应是教练。问卷显示,46.7%的教师擅长教学,28.9%认为擅长训练,还有20%的教师两者兼顾。擅长教学的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法和学法,注重学习效果;擅长训练的教师一般面向少数体育特长生,注重训练方法,注重少数学生的运动成绩。体育教师要成为既是教学能手又是训练专家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运动技能体现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问卷显示,8.9%和77.8%的教师能胜任全部和绝大多数运动项目的教学,因此可谓八成以上教师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但11.1%的教师有近半的运动项目掌握不够,较难胜任这些项目教学。问卷还显示,24.4%的教师认为很难培养高中生的终身体育意识,73.3%的教师认为基本能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施创新教育,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所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让他们以身示教,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镇海中学两年的探索实践证明,物质和精神的激励,定量与定性的评价,开放式的教学交流,互帮互助的行动方式,都能促进青年体育教师的快速成长。该校近两年对青年体育教师的身体素质跟踪调查及十项全能中除撑杆跳高外的项目比赛显示,他们的心肺功能保持良好,运动技能保持良好,教学基本功素质有了较好的提高。体育教学能力是在体育学科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是体育教师顺利完成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形式下,体育教师面时教学内容选择要求合理、课堂教学组织要求有效、教学评价手段要求多样等特点,应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加工体育教材、教学设计创新、增强课堂组织管理、教学评价科学化等能力。、不断地总结和积累是提高科研能力的关键。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第一线干了许多年,有的甚至长达几十年,实践工作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是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把这些感性材料提升为科学理论,这样研究问题、撰写论文才有实际意义。然而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中相当多的人不善于总结,好的经验得不到升华和推广,教学品位和质量难以提高。目前仅有的多数总结也只是为了应付各类检查,不具有太大的价值。实际上教学、训练日记和总结,是改进和提高教学训练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科学研究的资料宝库。教学训练日记中记载着学生和运动员实际完成的作业内容(教学训练内容)、数量、质量、必得体会和发现的问题等,都是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重视写训练日记和体育工作总结是提高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另外养成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的习惯是进行科研不可缺少的工作,阅读和收集的资料多,能使自己对所选题目相关的知识广博,有利于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增加思维的深度,对题目研究也能提供我方面的理论依据。如何收集、整理资料呢?欲语云:“处处留心皆学问”、“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在日常的学习、训练、阅读、听报告、上网和看电视,甚至在消遣性的浏览报刊杂志中,时常会碰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要随手记下来,以便用时查找。涓涓细流,汇成江海,资料要靠一点一滴的搜集、积累。此外,经常进行科研工作的经验证明,新的思想和想法是来自工作实际外,也在日常工作的基础时间、地点一时得到启发,产生灵感,一个好的方法就是养成随身携带笔、纸的习惯,记下闪现的有独到之见的念头,这是积累直接资料的很好的方法

浅谈如何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水平很高的骨干教师群体,需要优秀的、有自己教育优势和特色的骨干教师引领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立足校本,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读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教师不应是专业发展的“被动的接收器”,教师应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者。“自觉”、“自主”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它具体表现为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即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程度做出规划,并能自主自觉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努力实践,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可以说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必须抱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寻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资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书籍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当一个教师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非常渴望获得它们的时候,他就不会放弃任何-个可能通向成功的机会。他会利用、发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自觉学习,关注校内外的先进经验,举一反三,注意积累自己的实践历程并加以理论上的反思和提升。可以说,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是其成长的最关键因素。 二、培训---提升理论修养 一个好的教研组,必须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研组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以及较强的组织能力。学校各教研组要带领本组教师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专项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养成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所有走出校园培训的教师回校后必须要在校内上一节汇报型的提高课,这样不仅使培训的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还使校内的青年教师开阔了眼界。校内培训主要渠道是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刊登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请教育专家或名师来学校讲座。学校要为教研组成员提高业务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广大教师自觉的参加学历进修,把理论学习内化为自觉行动。 三、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优势 新课程理念提倡合作,不仅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应是教师的教研方式。发挥团队精神,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互相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原来势单力薄的教师个体走出封闭的圈子,每个教师的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的智慧,会时时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以往的备课,每个老师要备一本书的内容,不但花费的时间长,而且每个单元、每课内容都备得不是很精致。费时低效,甚至有些老师为了应付检查,就索性“抄教案”。 集体备课应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酌情加减、课后反思”的原则。其一,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制度化: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在各办公室集体备课;其二,备课内容和主备人员制度化:教研组每人主备一至两个单元,就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细致、深入地备课。每周教研组活动时,按单元由负责主备的老师先讲解自己所备单元的整体思考和每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其他老师边听边在课本上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全组老师共同商议,制定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教案,并把这一单元的教案,拷贝到电脑中;其三,个性修改制度化:每位老师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及本班学情,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份适合个人特色和本班教学的个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时反馈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组集体智慧与使用本人个性化教学策略后,效果如何,要及时反思,做好后记,交流总结得失,形成习惯。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过去教师处在被研究者地位,现在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能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提倡的“三级备课”:即自备、复备、完善。自备,教师分到备课任务后,根据备课要求先行备好教学设计;复备,备课组活动时,由备课教师先行说课,备课组成员就该教案的得失提出修改意见,备课教师根据成员意见修改教案;完善,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教案,使之更为完善,并在教后及时填写好“教后札记”,完成“教学反思”。 这种方式有三点好处:其一,让每位老师集中精力备好一至两个单元的课,提高了每位老师的备课质量;其二,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节省了时间,让每位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其三,集思广益,“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群研智慧”,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由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由个人备课向个人与集体合作备课转变的同时,集体备课还应提倡由静态备课向动态备课转变;由于备课是终身随时的感悟,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文字,因此集体备课应由文字教案向文字与思维相结合的教案转变。 四、集体评课---案例引领式校本培训 授课、说课、听课、评课是学校反思性教研的常规工作,集体评课也是许多学校的日常教研工作。在集体评课的教研定位上,是与校本培训接轨的。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有意义的案例引领式的培训。以一个个鲜活的课堂教学范例为载体,通过对课例的点评和分析,共同提炼出老师们平日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再合作设计突破的方案,并从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提升教研质量。 每学期要召开几次全校性的教学研讨活动(包括校级评优课、开放日观摩课、青蓝工程汇报课、优秀教师示范课等) ,形成“众人搭台,一人唱戏,大家受益”的良好局面,为老师们集体评课提供了平台。组织由下至上的集体评课,即先由备课组交流评议,再以“宣讲”或“沙龙”及“培训”等形式组织全体老师集中评课,为老师们集体评课创设对话、民主、具有指导意义的研讨氛围。在集体评课的过程中,对于每位参与的老师均要做到人人有分工,由学习层的教师做课堂实录的记录,由资深教师整理、宣讲评课稿或案例分析,并尽可能由专家教师提炼有指导意义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困惑,参与的所有老师讨论交流。 集体评课应达到以下目标:其一,评出方向。以教学为媒介、课例为载体的集体评课聚合老师们的视野,提出并解决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帮助老师找到教学研究的方向;其二,评出进步。有人说:“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师们在具有浓厚研究氛围的集体讨论中时常迸发出教学灵感,还有的从交流中受到启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能加快老师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其三,评出团结。每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分享,会促使老师们用开放的心态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了教师间的团结。 目前,集体评课还停留在“示范教学---对话反思”的被动式阶段。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既要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研,又要引导老师们开辟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课前,先提炼教师真实的教学困惑或问题,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以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课后,选取多方对话、自我反思的话题,力争引入视频案例的技术,从而引发教师思维碰撞,提升案例讨论的理论水产和教师理性思考的深度。 五、尝试走班---创建更广泛的交流平台 学校尽管一直推行群体学习、组内教研、校本培训,但依据班级个体,不可避免的是部分老师仍会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因此,学校要努力为老师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为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升、班级管理自我反思、自身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孩子的天性是追求新、活及变的,但是在目前相对封闭的教室里,学生要满足享受所有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至少是与本年级的所有老师交流的愿望都是很难达成的。那么,学校就要着力为孩子们创建一个“欢迎本年级老师走进我们班”的机会,先满足孩子们小小的愿望,让他们在与本年级老师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学会适应不同的老师,获取不同的信息,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基于这两个需要,学校可试行教师走班制。措施可以课改为龙头,年级为试点,由各课题组的老师们先行做走班实验;或者由试点老师介绍走班经验及教训,然后推广先进经验,并建议教研组实施全员走班制。 每位老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每节课的训练侧重点也不同,每一节走班课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精心设计的,可以说一次走班课就是一次公开课。与不同的老师合作上一次走班课,从学生自身而言,提高了对不同老师的适应能力,感受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同时体会到不同老师上课所带来的新鲜感,满足了孩子求新求变的愿望,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同的班、不同的特点,对老师的组织教学、教学机制是一次极好的训练和考验,提升了老师针对不同的学情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作为走班的施教者,体会到了不同班级的学生思维、学习习惯、语言素养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发现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忽视的问题,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完成教学后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思和修正;其三,听课老师的收获。作为同年级的听课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更能发现自己在本班教学、班级管理方面的不足与欠缺。通过走班课,听课教师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班,而是一个年级、一个整体,从学生、教师的方方面面做了一次很好地横向比较,发现的不再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而是全面、普遍的现象。从而,对年级组的教研水平、团队共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针对学校要达到优质资源的共享与有效交流的教研目的,仅仅立足于本教研组的走班尝试还远远不够。因此,还可以筹划和实现年级大课走班尝试、跨年级走班、跨学校走班。走班制的逐步实施,就是为了促使老师从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中汲取经验,并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有效的管理制度的规范,离不开教研组和备课组平台的合作交流,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更离不开自身的奉献精神和努力,只有上述四个条件的和谐统一,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的实施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有:

(1)爱岗敬业,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2)更新教育理念。

(3)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4)有很高的教学水平。

还要:

一、教学素质

能力是一个人应对各种问题的本领。能力素质是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很强的能力,才能从容地面对教学、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才能把体育教学搞得有声有色。能力素质的核心是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的基本能力。教学是教师的主业,如果教学能力不强,那么纵使其他能力无与伦比,也称不上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包括:

(1)对教材的熟练程度。这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只有谙熟教材,才能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才能把教学重点、难点讲清讲透,才能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

(2)了解学生的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还要了解学生的体质、体能特征;不仅要了解学生的体育技能,还要了解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因材施教,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3)拥有很强的体育技能。体育教师光有高深的体育理论素养是不够的,还必须拥有很强的体育技能。体育是一门示范性很强的课程,要讲好这门课程,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实践技能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没有精准、规范、熟练的示范,要上好体育课是不可想象的。

(4)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讲授法、实验法、示范法、导学法、研究法等;教学技巧也有很多,如导入技巧、讲解技巧、提问技巧、多媒体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技巧、强化技巧等。只有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才能使体育课变得生动有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体育教师并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代名词,要使体育课受到学生的欢迎,熟练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运用于课堂,能够集声、光、画面于一体,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阻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

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教师较高心理层次的一种表现,它以一种强大的内驱力推动着教师向较高的教育目标迈进,有无先进的教育理念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功与否。比如,如何看待“体育无用论”,怎样看待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如何对待“体育应赛观”和“体育娱乐观”。如果对这些观点没有正确的判断,就会使教学误入歧途,不仅影响自身事业的发展,而且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在教育理念上,关于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问题,关于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如何运用先进教学方法问题,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

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

新课标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大批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人才,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还要爱岗敬业,有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能够自觉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自己的行动。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明白,身教重于言教,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时刻注意,衣着要得体,举止要庄重,言谈要文雅,时刻注意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把学生的欢乐痛苦放在心上,总之,为了学生而倾注心血。

四、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广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综合化、交叉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体育教师首先要具备深厚的体育理论基础和技能,这是做好体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光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与体育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如教育学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教材教法知识。此外,还要了解医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人文学科知识、社会学知识。只有具备广博而深厚的文化知识,才能在体育教学中纵横驰骋,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有用之才。

如何确立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教职观念?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趋势。同时,也正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专业是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的结果。这是社会分化的一种形式。国际社会在判断一个职业是否为成熟职业时,通常采用以下六个标准:职业知识与能力、职业道德、职业培训、职业发展、职业自主权和职业组织。

与上述标准相比,在完成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我国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改革和发展。

(一)进一步调整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强化学科专业化发展为强化综合性和教育专业化,强化“一专多能”综合素质;将教育课程的比例提高到总课时的15%左右;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课程体系要灵活灵活,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二)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1994年实施的教师法、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教师资格规定》和2000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资格规定实施办法》有力的法律保障,推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至今。但由于种种现实因素,我国长期实行“学历证书制度”而非“学历证书制度”,严重削弱了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认可。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有效普及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先取得资格证书的做法。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也可以通过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取得证书后进入教学团队。

(三)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将中小学教师教育背景提升到本科和专科水平,是教师专业培养“学者型”和“专家型”教师的客观要求。教育部还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培养中小学新教师进入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形成教师三级学历:大专、本科、研究生。到2005年,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新增小学教师本科学历占80%以上,初中新增教师本科学历占80%以上;一定比例的教师具有高中学历。一些发达城市设定了比这更高的目标。

体育教师能力的需求及培养,具体应该怎么做?

体育教师是体育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的传授者。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该是体育知识的宝库,是一本活的体育教科书。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广博的体育专业知识与熟练而扎实的基本技能,以及相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也就是要做到“一专多能”,即在拥有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涉及。

体育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情操。热爱教育事业,热爱体育教师本职工作。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还要有较好的个人品质。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自身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养,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品德言行对学生的示范作用,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起“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提升自身的专业业务素质

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与运动技能,这是对体育教师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具有高超的教学技巧与技能能够巧妙地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种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制订各种教学计划与方案,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教学。教师的业务水平高低又首先表现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讲授水平上。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实现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活动,教师的组织能力越强,教学技能技艺越高,就越能组织和调动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努力探索创新的科研能力

体育科研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体育教师的必备素质,体育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体育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的一个标准。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探索出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学模式,实现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的转变。

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绝不是知识技术的灌输者,应该是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者和教育活动的创造者。

  • 评论列表:
  •  假欢优伶
     发布于 2022-07-07 08:20:06  回复该评论
  • ”的被动式阶段。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既要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研,又要引导老师们开辟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课前,先提炼教师真实的教学困惑或问题,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以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课后,选取多方对话、
  •  南殷绾痞
     发布于 2022-07-07 17:57:58  回复该评论
  • 学生,注重教法和学法,注重学习效果;擅长训练的教师一般面向少数体育特长生,注重训练方法,注重少数学生的运动成绩。体育教师要成为既是教学能手又是训练专家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运动技能体现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问卷显示,8.9%和77.8%的教师能胜任全部和绝大多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